就業一人 脫貧一家恆大幫扶畢節脫貧讓農民生活“蛻變”

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而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曾經被認為是不適宜人類生活的喀斯特岩溶山區。據瞭解,畢節共有7縣3區,總人口927.52萬人,2015年底貧困人口達115.45萬人,其中大方縣貧困人口為18萬人,仍是我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最艱鉅的地區。

這樣一個極度貧困的地區,卻因一群人的到來而大變樣,貧困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蛻變”。

就業一人 脫貧一家恆大幫扶畢節脫貧讓農民生活“蛻變”

恆大牽手畢節

幫扶大方縣穩定脫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5年11月29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出題為《脫貧攻堅戰衝鋒號已經吹響,全黨全國咬定目標苦幹實幹》的報道。

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時,畢節這個最為貧困的地區也在靜靜的等待轉變的時機。

此時的畢節市,很多老百姓還住在四面透風的茅草屋裡,家徒四壁;孩子們上學要往返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而因貧窮而失學的孩子更是數不勝數。這一幕幕深深刺痛了許家印的心,出身貧寒的他飽經困苦,深知貧困生活的艱難。2015年12月1日,在全國政協的鼓勵支持下,恆大正式決定幫扶畢節市大方縣。許家印和恆大集團對大方縣許下莊嚴承諾:2018年底幫扶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畢節終於等到讓它為之華麗蛻變的時機,終於迎來了全面脫貧的機會。

恆大一攬子措施真實扶貧

大方農民生活大變樣

加快老區脫貧致富步伐,必須真抓實幹,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精準發力,扶真貧、真扶貧,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而恆大結對幫扶大方脫貧真正做到了這樣的真實扶貧。

就業一人 脫貧一家恆大幫扶畢節脫貧讓農民生活“蛻變”

在這場“決戰烏蒙之巔”的扶貧工作中,恆大一再用行動書表明著決心。即刻成立了扶貧辦後,許家印便帶著一份30億元大單來到大方縣,同時選派了第一批專職扶貧團隊常駐大方縣,展開脫貧會戰,確定實施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特困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

三年來,恆大扶貧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畢節市大方縣李玲兩口子就是通過就業實現脫貧的貧困戶之一。曾經,李玲兩口子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一堆包穀,兩畝薄地,就是他們生活的正式寫照。回憶起當初靠天吃飯的日子,李玲直嘆氣:“每天起早貪黑下地種包穀,無災無害才能換來一年不到兩千多元收入,連孩子上學都快供不起了。”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2015年,他們迎來了命運的轉機。現在的李玲,不僅工作穩定環境舒適而且每月至少4000元工資,丈夫丁希也被介紹到村委做資料員,每個月也有一筆不錯的收入,夫妻倆早早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過上了“產業工人”的新生活。

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就業扶貧從根本上拔窮根

2015年冬天,第一批287 名扶貧隊員從恆大各分公司出發挺進烏蒙山,開始了對大方縣貧困戶的入戶走訪,而李玲一家就被納為精準扶貧對象。

在參加了恆大組織的“十萬農民實用技能培訓”之後,因為表現優異,李玲被推薦至恆大引進的上下游龍頭企業地利集團瀋陽基地培訓,在學習了一系列現代農業種植技術之後,李玲進入東關育苗中心工作,完成了一名靠天吃飯的普通農民到現代農業工人的“蛻變”。李玲為人勤快愛鑽研,專業知識過硬,很快就被提拔為東關育苗中心的一名管理人員,指導務工貧困戶們靈活運用育苗中心的“高科技”設備,對棚內的幼苗進行管理。

李玲生活的改變得益於恆大精準扶貧,更是她自身努力,頑強生活的結果。李玲說:“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想多攢點錢把兩個孩子都供上大學,讓他們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據悉,恆大堅持把貧困群眾就業創業作為最長效增收支撐、最根本的脫貧舉措,紮實推進就業大扶貧工作,有力加快了貧困人員的脫貧步伐。同時著力培育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意識與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變“輸血”為“造血”。

像李玲這樣的案例在大方乃至畢節比比皆是。恆大深化落實就業扶貧,組織貧困群眾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並計劃推薦8萬貧困家庭勞動力到恆大引進的上下游企業、恆大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單位就業。目前,已幫助全市培訓107323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不計成本投入人力物力

恆大初心不改做公益

三年來,恆大扶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瞭解,恆大集團幫扶大方縣各項精準扶貧措施已覆蓋大方縣全部18萬貧困人口,總建築面積約400萬㎡的103項重點工程去年6月底已全部竣工並交付使用,包括移民搬遷安置區、學校、醫院等80個重點工程70萬㎡,產業扶貧項目330萬㎡。,

取得如此效果,離不開恆大的全心投入。恆大幫扶畢節市,共計無償投入110億元扶貧資金,從全集團系統選拔了321名優秀的扶貧幹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學歷的扶貧隊員,與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貧團隊組成2108人的扶貧隊伍,派駐到縣、鄉、村,與當地幹部群眾並肩作戰,牢牢抓住產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的“牛鼻子”,到2020年幫扶畢節1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此外,截至目前恆大已捐贈到位60億元扶貧資金,其中定向捐贈給大方縣的30億資金全部到位;已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其中已助力黔西縣於2018年9月成功脫貧摘帽。到2020年底,還要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

恆大如此著力於扶貧,其初心源於許家印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近年來,恆大和許家印對社會的奉獻,得到了廣泛認可,不僅“全國脫貧攻堅獎”“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等多項國家榮譽加身,還成為現金捐贈額累計最高、榮獲中華慈善獎次數最多的愛心人士,並多年獲評《福布斯》中國首善。據統計,世界500強排名第230位的恆大集團,如今總資產已高達1.77萬億,累計為國家交稅超2000億,每年為社會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各類慈善公益捐款超115億。

對於這些數字,許家印曾做出內涵豐富的“解讀”:“我一直認為,企業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多解決就業、多繳稅、多創造社會財富;另一方面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脫貧攻堅。”

對此,在“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發佈會上,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樊友山表示,許家印等傑出民營企業家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標誌性意義,他們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社會形象,社會影響廣泛、示範作用突出。這不僅僅是在評價恆大集團和許家印,也是所有創造社會財富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民營企業家們生動寫照!

就在今年9月,許家印因為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連續八屆榮獲中華慈善獎。在授獎大會上,他表示:“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