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微博上有个很火的话题,让万千网友慌了:结婚以后,要不要AA?

恐慌的源头在于,有文章写道,颖儿和付辛博两人从恋爱到结婚在经济上一直是AA制。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颖儿在怀孕期间没有收入,丈夫仍坚持AA制,做了妈妈后,几乎没戏可接,钱越来越少,只能啃老本。

字里行间,爱人间的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全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是疏离。

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不少网友评论:这结的哪门子婚,以后谁还敢结婚?

最搞笑的是,月薪三千的网友,还在替月薪上百万的演员操心他们的AA制。

很快,颖儿率先公开辟谣,一切都是某些公众号断章取义,网络暴力还逼得付辛博退了微博。

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明星夫妻的AA制显然不是大多数普通人所能理解的,在他们看来,AA不过是个人流水进个人账户,绝不是平摊一杯奶茶、一顿饭、孩子的学费,这些小花销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再者,作为明星,他们还需要负责各自背后的团队和工作室,即便是夫妻,钱也没有办法混在一起用。

而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能与明星相比,自然分配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更多的夫妻愿意共同承担风险、维持开销,很少在财产上划分你我。

我记得《奇葩说》上有一道挺现实的辩题:结婚前,让伴侣在他的房本上加上我的名字,有错吗?

辩手董婧站在反方,力挽狂澜,坚决认同在伴侣房本上加名字的行为。

现实中大多数人无法独自承担起一栋房子的支出,两人合买也好,有能力的一方多分担一点也罢,只要彼此毫无异议,都不算苛刻的要求。

而嘉宾papi酱从始至终站在正方,这是受她自身的收入和观念所影响。

爱情不是一道人人相通的主观题,收入不同,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着财务不同的分配方式。

幸福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去定义自己的路,只要你确定了自己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那就够了。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都在制造结婚恐慌,把结婚描述得很可怕,嘴脸有多不堪。

难道姑娘们都不想结婚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吗?

前段时间,张伦硕作为钟丽缇的丈夫,在微博怒斥一篇题为《48岁钟丽缇哭着向丈夫承诺会尽快生孩子:别让子宫绑架了爱情》的文章。

28岁,恋爱11年,婚礼现场,直接离婚


单从题目来看,恶意满满,毫无底线。

一个女人要在婚姻里有多卑微,才会用子宫来留住男人,这不光贬低了钟丽缇和张伦硕,更是贬低了神圣的婚姻,误导了读者。

事实上,张伦硕和钟丽缇的婚姻甜得很,两个人之间相差了12岁,还遭到过张伦硕家庭的反对,但两个人还是用爱打破了世俗的一切不可能。

在婚礼上,钟丽缇哽咽着对丈夫说:“下辈子,你能不能早点来娶我啊。”

婚前的张伦硕觉得自己不够成熟,无法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任。

可跟钟丽缇结婚以后,从爱一个女人,到爱四个女孩,他自然而然地当起了爸爸,对内无微不至,对外立场坚决,无时无刻不在维护着心爱的人。

爱情的好坏,从来不取决于你拥有了多少爱,而是你有多少爱人的能力。

张伦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爱情本身是没有必要去评价的,你得去享受,如果你复杂,这个世界就复杂,你简单,这个世界就简单。”

常有人问我,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想结婚?

答案很简单,只有爱一个人爱到无从表达时,才想用结婚来证明,因为婚姻是爱的最高级。

同样,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是交换爱,而不是索取爱。

我参加过最荒唐的婚礼,两人在婚礼第二天办了离婚。

爱情长跑11年,两个人的感情早就淡了,一直到快要结婚时还在吵架,只是觉得该结婚了,否则这么多年的坚持不知为何。

婚礼当天,女方母亲率先发难,新郎全程都没有笑过,她替女儿委屈,觉得对方心不甘情不愿,干脆别结了。

而男方的母亲觉得儿子委屈,两家人当着现场宾客吵了起来,最后不欢而散,第二天,两位新人就去领了离婚证。

这是一场纯粹为了结婚而结的婚,只是执着一个结局而已。

圆满的婚姻幸福各不相同,而失败的婚姻都有一个共同点,往往婚前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想起,当年发小结婚时,婚纱是她自己选的,而上面的珍珠是她婆婆一颗一颗镶上的;

酒宴风格是她亲自挑的,而婚礼位置和酒店都是公婆帮忙操办的。

爱情从来不是场一锤定音的买卖,路走不走得通,归根到底,在于你选没选对路。

也就是说,婚后的幸福,取决于婚前的判断和选择。

如果你的伴侣婚前就花心,那就别指望婚后他会为你变得专一;

如果他的家庭门槛高和要求多,那也别指望婚后他们会为你降低标准。

在我看来,选择一个男人以及他的家庭,主要看两点。

首先,是不自私。

一个只想着自我的人,背后一定有一对惯着他的父母。

其次,是拎得清。

那些拎得清现状的父母,不会过度干涉两人的私生活,在大事小情上愿意退一步,更善于站在儿女的立场替他们考虑。

但你也要明白,再好的家庭也有他的不足,再优秀的人也有他的缺点。

两个人结婚本来就是一个交换爱和感受的过程,你以为是你忍受着对方,其实对方也在忍受着你。

明事理的家庭有很多,古板苛刻的家庭也同样存在。

人不该总听别人洗脑,轻而易举地把婚姻拒之门外,而是问问自己,究竟有没有选择的自由,有没有足够的底气为人生买单,为自己兜底。

结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你要有资本与优秀的人和开明的家庭相遇,才是重中之重。

与其纠结婚姻好不好,不如让自己值得一个又一个更好的人生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