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中,號稱最先進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怎麼會被一發兩百多公斤的飛魚導彈擊沉?

我戴錶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嚴格意義上說,謝菲爾德號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燒沉的。

有兩枚飛魚攻擊謝菲爾德號,其中一枚遭受軍艦自動干擾波發射器的影響,沒有擊中。但另一枚掠海高度很低,謝菲爾德號的雷達根本沒有發現,直接命中謝菲爾德號的操作和探測中心,撕開4英尺高,15英尺長的大洞的大洞。

當時導彈燃料還有不少,於是連續穿透軍艦2個艙室,陷入了軍艦內部。8名廚師據信當場喪命。幾秒鐘內爆發火災,全艦充滿了濃煙。

但導彈彈頭並沒有爆炸,而是殘餘固態燃料引發了大火。

謝菲爾德號在設計之處,就輕視了防禦能力,採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這種材料不怕爆炸,但最怕大火。

此時主機艙的被毀,導致軍艦動力沒了,損管系統癱瘓。

飛魚引起的大火,引燃了控制中心大量的電纜,大火隨著電纜蔓延到其他區域,在廚房裡的食用油,機艙裡的機油和潤滑油也被點燃,,電纜燃燒產生的毒煙阻礙了滅火行動。30分鐘之後,對軍艦損管來說至關重要的電力中心和消防總管被毀,火勢至此已經無法控制。

5小時後,艦長索爾特上校下令棄艦。

大家注意,這是5小時後,如果導彈爆炸的話軍艦支持不了這麼久。

這艘價值2億美元的軍艦,被20萬美元一枚的飛魚導彈擊沉。

其實,現代的軍艦除了航母以外,抗毀傷能力是有限的。

現代戰爭不是二戰,軍艦不需要進行炮戰,所以裝甲厚度不需要太高。

同時,現代反艦導彈的威力大、速度快,被擊中後即便是裝甲軍艦不會沉沒,也難逃重創的危險。

預期增強軍艦的防禦力,還不如增強攻擊力和電子干擾能力。


薩沙


這事其實是英國人被幹哥們給坑了,先說這謝菲爾德號被飛魚打沉了後誰是最大贏家?是法國,最先進驅逐艦沉沒後法國飛魚導彈供不應求,包括中,美,俄這導彈的高手們也都用不同途徑各得到了幾枚飛魚拆開研究它,那些導彈二流,三流的國家都大量訂單讓法國人應接不暇!英國在出徵阿根廷時就已經知道了阿根廷有法制飛魚,就向乾哥們詢問了阿根廷裝備飛魚的詳細信息,並嚴令法國停止向阿根廷供貨,法把飛魚的詳細資料和性能全盤介紹給了英國,也把阿根廷的訂的飛魚導彈扣押不再供貨,英國得到法國給的信息是,阿根廷有數量不多的飛魚裝備,但在使用上還沒真正掌握如何使用,也把如何防禦飛魚方法告訴了英方、這裡法國對盟友也藏了小心眼,本意還是希望看到自己的飛魚在實戰中得到驗證!英方覺得已經很有把握的能預防飛魚了,就大意了防範阿根廷會有能力攻擊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驅逐艦所在的地方英國軍方認為阿根廷對那驅逐艦根本沒有威脅能力了!結果法國保留的那點小心眼,就被在法國接受過特殊訓練的飛行員完美的使用上了,其實阿根廷飛行員使用飛魚的技巧就是法國人培訓出來,而法國人偏偏沒把這種使用方法沒洩密給英國盟友,而是故意的隱瞞了這阿根廷飛行員必用的使用飛魚的招數,其目的也不難理解,說是阿根廷人擊沉了謝菲爾德驅逐艦、倒不如說是法國人把謝菲爾德給送進了深海,爾虞我詐,心懷鬼胎啊!列強們的共性也是本性……


AAAA隱姓埋名


據當時報道,阿根廷的阿軍指揮部立刻命令3架“超級軍旗”攻擊機攜帶“飛魚”導彈,由P-2“海王星”巡邏機引導,果斷向目標出擊。

在當時的英國,整個英國艦隊都沒有空中預警機,同時它也缺少低空艦載預警系統以及抗擊超低空突襲的防禦武器。英國的“海標槍”導彈可有效地對付中高空來襲的敵機,但對15米以下掠海飛行的目標卻無能為力,而“飛魚”導彈掠海飛行高度只有2~3米。這就造成了敵情不明,無法準確判斷來襲導彈,因此被擊落也是情理之中。

戰爭結束後,經過研討發現其實當時只是個巧合,是正巧被阿根廷擊沉。據說當時的英國的指揮官在和英國本土的總部進行報告,因為新號極差,就把警戒雷達給關了,而且當時的阿根廷都知道是個小國,沒有幾個像樣的軍艦和飛機,就是說英國不相信阿根廷能敢打,結果大意了。戰爭告訴我們要重視敵人不要低估對手,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


春風踢碎鬼門關


“謝菲爾德”號並沒有先進到不能被反艦導彈擊沉,1971年建造的42型首艦“謝菲爾德”號,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被一枚法制“飛魚”導彈擊沉,足以說明其脆弱性。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4100噸 ;裝有4臺燃氣輪機 ,總功率4.74萬千瓦,航速29節 ,續航力4000海里 ;裝備有1座雙聯裝“海標槍”艦空導彈發射裝置,1 座114毫米艦炮;艦上配載搭載了對海、對空搜索雷達 、導彈制導雷達 ,以及衛星通信系統 、導航系統、火控系統和作戰指揮控制系統等。

在建造該級艦時,為了降低成本,軍方限制了全艦的排水量;為了增加武器和電子設備,又簡化了全艦的殼體結構,採用了薄殼型艦體,因此結構薄弱,容易被擊穿,而且容易受熱起火。

2017年英國《衛報》網站發表題為《披露:導致福克蘭群島之戰“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沉沒的一系列失誤》的報道稱,一系列失誤和缺陷使福克蘭群島戰爭期間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被擊沉。解密的調查委員會的報告透露,這艘軍艦被擊沉的主要原因完全是因為對攻擊毫無準備,另外包括“謝菲爾德”號在內的42型驅逐艦的艦載滅火設備存在“致命缺陷”。

調查報告指出,“謝菲爾德”號的艦載雷達應該能探測到來襲的“超級軍旗”戰鬥機,但因為正在與另外一艘軍艦進行文件傳輸而被關閉。附近的同型艦“格拉斯哥”號發現了正在迅速接近的阿根廷戰鬥機,但“謝菲爾德”號作戰室的主要作戰軍官沒有作出反應,“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經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無能”。

防空作戰軍官被叫到作戰室,但他不相信“謝菲爾德”號處於阿根廷攜帶著導彈的“超級軍旗”戰鬥機的打擊範圍內。

當看到來襲導彈時,艦橋上的軍官被所看到的一切嚇傻了,居然都沒有向全艦發出警告。儘管該艦瞭解“飛魚”導彈的威脅,但一些人似乎認為,“謝菲爾德”號不在“超級軍旗”戰鬥機的飛行半徑內,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戰機可進行空中加油。

該委員會還認為,“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艦長、潛艇兵出身的薩姆·索爾特幾乎沒有近年來水面艦艇的相關經驗”。

整個軍艦都沒有進入“戰鬥狀態”,沒有發射任何試圖使“超級軍旗”戰鬥機偏離航線的干擾彈,也沒有使艦頭轉向來襲導彈,以減小“謝菲爾德”號的暴露面。另外,艦上的一些武器未裝載,甚至沒有人操縱。在這種狀態下,被導彈擊中不可避免。

擊沉“謝菲爾德”的法制AM-39“飛魚”空射型反艦導彈1978年定型生產,以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掠海飛行能力強並具有發射後不管和全天候作戰能力等優點,70公里的最大射程現在看並不突出,但當時是了不起的成就,幸虧法國停止了對阿根廷的交貨,使得阿根廷當時僅有5枚該彈,否則英國海軍的損失將更大,即便法國在戰事開始之前,已經破例將該彈的技術數據告知英國方面。

有趣的是,“謝菲爾德”級42型驅逐艦當時還在向我國推銷,對於當時的中國海軍來說,這種燃氣輪機驅動,具備一定防空反潛能力的西方驅逐艦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價格太高,買不起,後來想購買艦空導彈等分系統,但經過馬島這一戰,發現該艦問題太多,這宗交易也作罷了。(N)


聯合防務


關於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飛魚導彈擊沉的事件是去年才剛剛被解謎的,本來這艘驅逐艦僅僅會被擊傷而飛擊沉。

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英軍的整體表現實際上是不盡人意的。其中就包括了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上的官兵。在去年解密的文件中,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上有兩名官兵翫忽職守。在阿根廷的超軍旗戰機發動攻擊的時候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上的的防空官去喝咖啡了,而恰巧在這個時候他的助手也跑去上廁所。因此在這段時間內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防空是一個空白。阿根廷軍算是運氣極好。

並且,發動攻擊的超軍旗戰鬥機在通過掠海飛行的時候已經突破了極限高度。當年法國設計超軍旗戰鬥機的時候其最低掠海高度設置在80米,而且在法國訓練飛行員(包括阿根廷當時駕駛戰機的飛行員)的時候全部是以80米高度進行訓練的。

但這次攻擊中阿根廷飛行員咱先出了超人的膽識將戰機飛到30米高度進行掠海,事後飛行員自述在飛行的時候擔心自己打噴嚏,一個噴嚏都可能使飛機直接扎到海中。噴嚏的事情是外傳。在飛行過程中英軍艦隊中另一艘格拉斯哥號發現了掠海而過的兩架超軍旗戰鬥機,在無線電中通知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但當防空官放下咖啡杯趕到作戰室後他依舊不相信在攻擊範圍內有敵軍飛機。

至此毫無防備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迎來了一枚飛魚導彈,當時艦橋上的所有官兵全部嚇呆,在最後一刻並未向全艦發送空襲警報。

最終飛魚導彈在水線以上2.4米處命中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將軍艦撕開了一個一米多高5米多長的裂口。導彈直接在軍艦中部的廚房爆炸,導致在廚房中的8名廚師當場死亡。廚房上面的甲板是本艦的計算機控制室,在廚房引發火災後第一時間計算機室濃煙滾滾,又有五名計算機控制官員被燒死燒傷。


在這個時間點上,艦長才剛剛接到導彈來襲的通知。同時由於這個裂口的位置很刁鑽,在扎穿廚房的時候順便將艦艇負責損管的主要水管道炸裂,全艦無法滅火。最終這位潛艇艇長出身的艦長不得不下令棄艦。這個出其不意的襲擊給英軍帶來了20人死亡26人受傷一艘驅逐艦沉沒的後果。而且這艘驅逐艦上帶著的兩枚核彈也被沉入了大海……


總體來說,飛魚導彈讓一艘英國驅逐艦一發入魄的戰例中有太多的偶然性。

屬於並不能複製的戰例。

在1987年伊拉克的飛魚導彈擊中了美國的斯塔克號巡防艦,該艦與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體積大小基本相同,擁有4200噸的排水量,由於損管得當並未沉沒。

同時飛魚導彈為何能頻頻得手也在於當年大量飛魚導彈被裝備於北約軍隊,在北約的敵我識別數據庫中飛魚導彈一直被標記為“己方”。因此在對飛魚導彈的探測上即便發現也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


至於題主所問的1-200公斤的導彈為何能擊沉4000噸的船,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好飛魚導彈的整體重量是670公斤,戰鬥部重量是165公斤,150多公斤炸藥只要炸的得當更大的船都能炸沉。在歷史上飛魚導彈在伊拉克封鎖海面的過程中還擊沉了更大的(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巨人號郵輪——這是一艘825,344噸(82萬5000噸)大的油輪!


看示意圖,從上到下分別是:瑪麗皇后二號郵輪(345m)、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342m)、興登堡號飛船(245m)、大和號戰艦(263m)、與海上巨人號郵輪(458m)圖片中藍色的那個五角形圖案那是美國的五角大樓!


編外:後來這艘海上巨人號又被打撈上來修復了。


軍武數據庫


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飛魚導彈共創造了兩個戰果,擊沉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和運輸船大西洋運送者號,當然也有第三枚導彈擊傷英國無敵號航母的說法,但證據不足就不做討論。

平心而論,在馬島戰爭中,飛魚導彈能創造單發導彈擊沉軍艦的戰例,除了優異的導彈性能之外,也包含了太多的運氣性,例如,擊沉大西洋運送者號,對於上萬噸的這艘運輸船來說,區區一發導彈上百公斤的戰鬥部根本不足也置其於死地,可偏偏被擊中的這艘大西洋運送者號是一艘運輸船,上面存放了大量彈藥和其他易燃軍需物品(比如數千人的帳篷),造成運輸船被擊中後發生火災和大爆炸,最終造成運輸船沉沒。



而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也包含了太多的戲劇性,實際上,在攻擊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戰鬥中,飛魚導彈只是擊傷了謝菲爾德號,只是由於隨後救火不力,加之拖拽過程中軍艦出現傾覆,最終導致軍艦沉沒,而造成這起悲劇,也包含了這一過程中英國海軍出現的太多失誤。

1、一開始謝菲爾德號跟隨其它軍艦一同執行警戒任務,由於周邊有其他船隻,謝菲爾德號失去了戒備,甚至警戒雷達未開啟,造成飛魚導彈飛到眼前的時候,艦上的官兵才用肉眼看到有導彈飛來。



2、正因為完全沒有準備,也造成全艦官兵沒有應對被導彈擊中的準備,隨後被擊中的謝菲爾德號燃起大火,在通信系統起火失靈,消防栓要受到重大損壞的情況下,艦上官兵一片混亂,甚至提前有人跳海逃生,無法及時組織救援,撲滅軍艦上的大火。

3、由於那個時代的軍艦設計,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上很多部位選用鋁合金材料,雖然節省了重量,卻無法應對火災的燃燒,造成軍艦起火燃燒後,軍艦很多位置因燃燒而變形,造成軍艦失去平衡,最終在拖拽的過程中翻沉。

在馬島戰爭的前半程,由於準備不足,英國皇家海軍在飛魚導彈面前吃的很大的虧,但在慘重的教訓之下,英國海軍也開始做足了彌補措施,在戰爭的後半段,英國海軍開始在馬島周邊逐漸登陸後,打光了空對艦飛魚導彈的阿根廷軍隊,開始使用地對艦飛魚導彈,雖然威力相當,但在有所準備的英國海軍面前,飛魚導彈的威力開始大大抵消。



例如後來被飛魚導彈擊中的格拉摩根號軍艦,在之前多艘英國軍艦遭到飛魚導彈攻擊後,為了避免火災,包含格拉摩根號軍艦在內的眾多英國軍艦開始清除軍艦上的泡沫塑料一類的易燃物品,並加強地對空警戒,發現一旦有導彈來襲時,一面進行干擾,一面調轉船頭以艦尾對向來襲導彈,減小受彈面積,即便被導彈擊中後,由於軍艦上的多餘易燃物品提前被清除,火災規模受到大大降低,100多公斤的戰鬥部也不足以炸燬整艘軍艦,飛魚導彈的神奇性也開始降低。


遼寧資深球迷


先來說一下事情的經過,1982年一艘高大威猛的驅逐艦在馬島附近海域遊弋,執行警戒封鎖任務。這是英國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的首艦,謝菲爾德號。在當年,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號稱世界最先進驅逐艦,造價高達兩億美元,全身上下安裝的無數現代化探測設備和武器設備,足以讓它應對任何來襲的攻擊。


然而就是這麼一艘有著“閃光的謝菲”之稱的現代化驅逐艦卻被阿根廷超軍旗攻擊機發射的飛魚導彈,一發入魂,送入海底,讓當年那個號稱日不落的強大帝國顏面掃地。噠噠噠覺得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之所以被擊沉的原因有以下三點,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問題。戰爭,無論裝備多先進始終是人的戰爭,如果人員素質跟不上,再好再先進的裝備也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戰鬥力,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雖然滿載現代化設備,但是其艦長卻是一個慫包中的大慫包,他是潛艇艇長出身,雖然經過培訓,但是並不專業,是個半罐子水的艦長。


由於出身潛艇,他對防空作戰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再加上當時艦上的防空值班官翫忽職守,竟然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去喝咖啡,導致導彈來襲的時候,連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都發出了預警,謝菲爾德號依然一頭霧水,然後被一枚飛魚導彈直接命中。在被命中之後,在海上苦苦掙扎6天,最終沉入海底。


第二個原因是謝菲爾德號本身設計有問題。據說,謝菲爾德號被擊中的時候正在利用衛星數據鏈向艦隊傳輸數據。然後因為艦上電子設備存在著電磁不兼容現象(毛子的軍艦天線林立,也存在著電磁不兼容的問題,但是毛子簡單粗暴,直接將天線背對背安裝就解決了。),影響信息傳輸,於是這個頭鐵的艦長竟然下令關閉值班雷達,一心傳輸數據。這一點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個艦長有多蠢,在單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竟然敢關閉值班雷達,我也是服了。

第三個原因是阿根廷飛行員藝高人膽大。阿根廷裝備的超軍旗攻擊機,還有飛魚導彈,甚至是超低空突防的戰術全部來自法國。當時襲擊謝爾菲德號的兩架超軍旗攻擊機飛行員是真的厲害,心理素質過人,飛行技術一流。


當時,按照法國人手把手教的超低空突防躲避雷達搜索的要求是要將飛行高低降低到80米以下。而這兩個阿根廷飛行員決定賭一把,將飛行高度下降到30米,幾乎可以說是貼著海浪飛行,隨時有墜毀的危險。可就是這樣的難度,膽大心細的阿根廷飛行員做到了,他們一直接近到離謝菲爾德號驅逐艦46公里的位置,然後突然躍升開啟機載雷達,迅速鎖定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將機腹下的兩枚飛魚導彈射了出去。

最終,兩枚飛魚導彈的其中一枚,躲過干擾,直接命中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操作,探測中心,穿過兩個艙室,到達廚房發生劇烈爆炸,掀開了一個直徑達15英尺的巨大口子,並且引發大火。被打殘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在海上掙扎了6天,沉入海底。


軍事噠噠噠


英艦為了速度和節省,船體大量採用了鋁材質,燃燒劇烈毒煙滾滾。,這很致命傳統的船體不會這麼快沉沒,二戰時比這嚴重的多的情況美海軍管損人員都就過來了。另外阿軍的飛魚導彈是掠海攻擊,幾乎是檫著浪花飛行是雷達盲區,此戰震驚世界,現在當紅的巡航導彈就是美借鑑研發的,它也是沿地貌飛行躲避雷達的,速度並不快,但難防,試想同時多枚雷達就顧不上,這個戰例猶如二戰航母炸鉅艦引發觀念革命導致戰列艦沒落航母時代到來

,阿軍戰機落後,是超級軍旗式,英軍是垂直起落鷂式戰機,法國的飛魚導彈一直默默無聞此戰後賣瘋了,英國一施加壓力同為北約成員國的法國就悔約沒再提供導彈,阿根廷掏過錢的,如果再多些英艦隊也難受,新事物還沒法對付,英國航母也很老舊,我們看不起印度軍事裝備買買買是有原因的,英阿之戰受制於人是不靠譜的,我們甲午海戰也有這樣的教訓


任心飛翔10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擊沉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為什麼說必然被擊沉?

一是麻痺大意。從一開始英國人就知道阿根廷擁有“飛魚”導彈,而且也知道“飛魚”導彈可能帶來的麻煩,所以他們通過法國、美國卡斷了對阿根廷軍售這條路,但僅僅是這一手牌,完全對阿根廷可能擁有發射“飛魚”導彈的能力不聞不問,這是典型的麻痺大意。

在戰時對阿根廷戰鬥機可能採取的低空突破方式預估不足,特別是在對空雷達發現了疑似目標的情況下,並沒有及時進行調查,簡單的認為是電磁干擾所致,同時也沒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以至於導彈接近到目視距離才展開反制措施,焉能不被擊中?

二是自身問題嚴重。很多人說起謝菲爾德都覺得這是當時最先進的驅逐艦,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其中一項就是採用了鋁合金,這種材料確實可以為軍艦減重,關鍵在於謝菲爾德驅逐艦,不僅上層建築採用鋁合金材料建造,船體內部的部分壁層和框架也使用了鋁合金材料,此舉導致“謝菲爾德”號在馬島戰爭中被導彈擊中後,上層建築直接被點燃了。有此兩點,焉能不沉?

為什麼說偶然呢?

一是恰好出現在這個位置。其實很多戰史都指出,當時的阿根廷使用“飛魚”導彈是打算攻擊英國航空母艦的,但由於阿根廷無法為導彈提供雷達指導,所以只是向目標可能出現的位置發射了兩枚“飛魚”反艦導彈,其實這時的“飛魚”導彈就是“瞎子”,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等到導彈雷達開機時,作為外圍防空艦的“謝菲爾德”號恰好出現在那個位置,於是...

二是損管不利。雖然這枚“飛魚”直接命中了軍艦,並在軍艦的右舷吃水線以上約8英尺(2.4米)處,撕開了一個4英尺高,15英尺長的大洞,但

沒有命中主要位置,可是...它造成了水泵滅火的主管道破裂,好幾個水泵被打壞,用英國人的話說,滅火行動“缺乏凝聚力”且“缺乏協調”,儘管艇員們設法應對烈火,但“不知道該艦的指揮部在哪裡”,於是全艦官兵無法使火勢得到控制,於是...

這場戰鬥雖然短暫卻十分經典,它告訴我們,戰爭是不會和你講道理的,任何試圖被掩蓋的錯誤,都只是在等待“被引爆”的機會而已。


新兵衛


那一年的世界盃阿根廷VS英格蘭大打出手,馬拉多納領銜主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