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抱着孩子的家长,会在危险的环境下突然发生脱手的情况?

春风化雨雨过无痕


有句话说:君子不立围墙之下。讲的是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很多人更多的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但是意外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


1.心态上不重视

比如那个站在江边抱着孩子自拍的人。这种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动作,一个正常人即便不抱着孩子在江边自拍也会想到会有掉手机的风险,即便是想自拍,也不需要离江边太近。抱着孩子更是应该小心。

但是这个女子显然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手成终生恨。

2.孩子是会动的

还看过一条新闻,一家孩子闹着要爬上商场的栏杆,那家大人就把孩子放躺在栏杆上,另一个一起玩的孩子看见,也要求大人将自己放上去,那家大人也将自己孩子放在栏杆上,而下面就是很深的中庭毫无遮拦

大人丝毫不以为意,还在相互聊天,他们觉得他们可以控制住局面。实际上,孩子是活泼好动的,也根本意识不到危险,甚至有的孩子以自己胆大为荣。

有句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懂,但是大人得懂,父母都做好榜样,即便是别人那样做,自己也有原则不去做危险的事。

3.突发情况,对自己本身预估不足

比如很多是奶奶抱着孙辈在上下电梯时出现的问题,因为老人本身就力量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不容易把控得住,如果身边有爸爸妈妈,孩子一定要给爸爸妈妈上下电梯。

记得有一次看一个朋友发圈,说自己前面的人坐电梯时就不小心,差点摔倒,她一把扶了起来。如果摔倒就会向下滚落,下边的人就会全部被撞倒,还是相当危险的。

危险真的都是在一瞬间,人的思想意识是根本无法瞬间考虑那么多,就是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平时脑里要有跟关于安全的弦,小心撑得万年船。

祝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jason妈咪有办法


幼儿坠楼事件,最惨烈的应该是一年前天津大悦城购物中心,一位父亲抱着两个孩子站在玻璃围栏的天井处,一个没抱住,5岁的儿子从4楼坠落,在试图拉孩子的时候,2岁的女儿也不幸坠落,全部掉到负一层后死亡。

包括近几年也三番五次的发生孩子高空坠落事件:

上海一购物广场,奶奶抱着年仅4个月的孙子,刚走上3楼的自动扶梯,身体倾斜失控,男婴从奶奶手中脱手从三楼坠落,抢救无效死亡。

四川省宜宾市,一位大人抱着1岁多的婴儿在16楼窗户旁接电话,孩子一不小心从窗户上掉落下来,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说独自把孩子留在家,孩子坠落是因为看守疏忽,那为什么大人抱着小孩,还会坠落呢?

看了十几起同样的事件,圈圈发现悲剧背后的三个关键因素:

1、家长严重缺乏悬崖意识

像天津大悦城事件里,爸爸同时抱5岁孩子和2岁孩子,还站在高空玻璃旁,还有抱着孩子在16楼窗户边打电话的,真的是所有的风险都具备了。如果大人有事儿,最好是先把孩子放在安全的位置。



2、孩子调皮好动两头翘

单手抱孩子站在高空旁边的大人,谁给你的这种自信?尤其还在做其他事情的,当孩子发现你不专心,他不耐烦的时候,不高兴的举动就是喜欢两头翘来翘去,一只手根本制不住孩子,一下子孩子就坠落了,等你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3、抱孩子的姿势不对

单手抱孩子的、把孩子抱得老高老高的,很多时候在商场里看见抱孩子坐自动扶梯的,都是一手抱着靠边上站,大人和小孩一起往四周看,这时候我就恨不得上去跟这些马大哈的家长说,“你能不能把孩子放在前边拉住他!”因为自动扶梯升降的时候,重心会变化,很多人会惯性摔倒。

年龄小小的孩子坐在婴儿车里,或者用背带背好,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建议都是让孩子站在大人前边儿,拉住他。


甜甜圈伐木累


说件真事吧,朋友,二胎,老大刚上学,老二半岁,上下楼梯,把老二放婴儿车里躺着,老式的四轮的,小桌板底下有安全绑带没系。小桌板底下就是个空。朋友自己抬一边,让老大抬一边,就这样上下楼梯。还炫耀她的老大真能干,懂事。我们也有劝过她,这样太危险,但根本无济于事。关键是,下楼梯时,让老大走在下方位置。终于有一天,老大走到一半,突然喊了声“妈妈,太累了”,然后毫无征兆的松手了,老二从小桌板底下直接滑出来,摔在台阶上。后来听说脑子磕坏了,终身残疾。所以,并不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失手,而是安全意识不够,以身试险。安全情况下的失手,顶多磕个包,流点血。危险情况下一点意外就是致命的。


喵姐752


朋友!你知道有一个叫“重心”的家伙吗?

湖南在今年夏天的雨量暴增,新闻上都有报道,一个妇女在带孩子看洪水的时候,拿手机拍洪水,手机滑落,女子伸手去接手机时,重心不稳,手机接住了,孩子掉洪水里冲走了!

我们抱起孩子时,一般要用胳膊抱住臀部以下,当人竖直站立时,孩子的重心在胳膊上方,孩子与胳膊之间只是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然而当人弯腰时,重心发生了偏移,支持力变小,而重力不变,此时还需要用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摩擦力来维系,当摩擦力不足以维系时,孩子就会从臂围里脱离。

毕竟洪水是少有的,电梯是我们常坐的,因此抱孩子坐电梯,孩子从多少楼掉下去的新闻真的是屡见不鲜!为什么新闻一直在报道这样的隐患,却还有家长要抱着孩子坐电梯呢?孩子那两根腿就那么金贵吗?

照片里,先是奶奶没抱稳孙子,孙子掉落身亡,妈妈紧随其后甩开女儿想去接,女儿摔伤。这就是个连环错误,带孩子的家长尽量选择垂直电梯,不要带孩子去坐手扶电梯,另外,孩子能站立一定要孩子自己站着,牵着孩子即可!

这样的新闻里家长是最悔恨痛苦的一个,但是最最无辜的是孩子,广大吃瓜群众也只是新闻的读者而已,没有对与错,每个父母也不是存心谋害自己的孩子,批评谁数落谁也无济于事。每一次报道都是在给我们教训,真心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要再发生了!


小捣蛋鬼的养成记


抱孩子的家长,自身重心已升高,稳定性已降低,在上,下自动电梯时,会因惯性而摔倒,如果是老年人,本身自己就已很难站稳,如果是初次上电梯,人慌无主见,就很难以处理突发事件。



孩子无法自己处理意外



如果家长抱孩子向下观望,孩子会因乱动而出现意外,尤其是当支持力向摩擦力悄悄变化之时,人若不采取措施,意外就会随时发生。比如8千克重的儿童,若用支持力,8千克的力就刚好够,而在倾斜时,摩擦系数要远低于1,比如取0.4时,则需要20千克的力,才能确保儿童不会滑脱,这多出来的12千克力,人一时还反应不过来,等到明白时,一切努力都已太晚了。



切记






安全警钟长鸣,生命健康重于一切。


春风化雨雨过无痕


我有次出门,有两三节台阶,我儿子把我视线挡住了,我一脚就踩空了,那时还一只手抱着四个月的女儿。当时我想找支撑点,但旁边只有我儿子,我不能扶着他,会把他带倒。又怕自己一只手抱着女儿,倒下去时手抱不住,孩子的头会顺势磕在地上,就用另一只手死死的护着孩子。最后硬是挺着腰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所幸孩子没一点事,也没有吓到。可是我自己已经疼得站不起来了。后来腰也弄伤了,膝盖上全紫了,两个月过去了,当时摔的地方还是疼的。我婆婆也是一样。有次下雨抱着孩子,脚一滑,也是怕孩子摔着,两只手都护着孩子,没能用手撑一下,最后脚踝忍了一下,全肿了。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家长会脱手,是脑袋反应太慢了,还是怕孩子会带着他一起下去就松手了?


咖啡加糖66706607


那时候还是怀老二,之前从来没有低血糖或低血压,一天早晨送完老大上学后,我回家时刚到家门口就开始头晕,浑身乏力,当时赶紧在社区门口超市坐了一会儿,可越坐越觉得没力气,想用最后一点力气赶紧回家,到了小区门口忽然眼前一黑,晕倒前的一瞬间凭着本能赶紧抓住了大门,顺着大门倒下了,即使这样也侧卧着躺在地上,脑子里就想着千万别压住孩子。很奇怪也是很万幸,刚躺地上,马上一瞬间我就醒了,好像大地给我输入了阳气一样,我竟然自己走回家了,如果不是身上的灰和胳膊肘的擦伤,我都觉得刚才是幻觉,回到家一测量,竟然低血糖加低血压。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真的可以战胜许多不可能,有的时候意外或许真的是意外。提醒大家警惕任何可能的危险,潜意识觉得不安全,就尽量别去做


柔秦魅影1


说到这个问题,我至今还很后悔。

女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我抱着她出去,想吃点东西。那时正值冬天。东北的冬天很冷,路也很滑。我抱着女儿自然是万分小心。

在迈上一家店铺的台阶时,却脚下一滑,直接摔倒在地,孩子也从手里飞了出去,跌落到地上,疼得她哇哇大哭。我更是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悔了十多年。不知道怎么这么笨。

其实过后想想,手里抱着孩子,身体的反应却是无意识,也是大脑无法控制的。在自身摔倒的情况下,更没有办法保证孩子不脱手而出。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要求孩子坐车时都坐在儿童座椅里,而不是由大人抱着的原因。因为大人的手,在遭遇突然意外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孩子的安全。毕竟人在外界突发事件面前,没有办法掌控自己,也无法预知意外何时来临。

所以,带孩子出去,一定要尽可能离危险远一点,冰滑的路面、扶手等处,更要远离。对于特别小的孩子,最好用上背带。


有女同行


我儿子4个月的时候生病去医院,冬天路上都是雪,我要抱孩子走,结果我婆婆一把抱了过去,然后就跑了~真的是跑了,我在后边喊慢点,别跑慢慢走,到滚梯的时候我说我抱着吧,她不给我,上了电梯,结果电梯到一半的时候她没站稳,一把把孩子扔了下去,自己抓住了电梯扶手。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跑下去抱孩子的。没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我对婆婆那种刻骨铭心的恨。之前一次次提醒别跑,孩子给我吧,都不同意。在出事的时候一把把孩子扔了下去。


姚芥末


从人的心理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人会在危险的地方,反而容易成就危险的行为。

一:前段时间,中国一个玩极限运动的网红,从楼上掉下来摔死。我们也经常会在网上搜索极限运动视频观看。

当我们观看一些极限运动,如攀登高塔,楼顶边缘倒立的时候,心理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也会体验到一些失重感和害怕的感觉。

同样的,当我们站在上海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是什么感觉?感觉是一样的。

或者站在高楼边缘的地方(即使有护栏),也会有一种掉下去的感觉。

拿父母抱孩子下电梯来讲,我相信有很多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之类的,会面临上面同样的一种困境,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

这种境地会让自己心理紧张,进而想要更紧的抱住孩子,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抱的越紧,你的重心就会越不稳。

同样的,当你想要拼命抓住一样东西的时候,由于心理紧张的缘故,会影响你实际抓取的效果。

二:为什么高速公路上出现的车祸,大都是一些驾龄比较长的司机。或者你可以观看一下马路上开车速度比较快的都是些什么人?

越是老头电瓶车骑的越快,越是有驾龄的司机开车越猛。当然了,脑残的小混混除外。这不在正常人的思考范围之内。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你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你认为自己属于有技术的老司机,能够处理马路上各种紧急反应信号。

现实状况是,你高估了自己。正所谓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既高估了自己的技术,也低估了马路上其他人的技术。

当我们抱孩子下电梯的时候,尤其对年轻的父母来讲,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出于潜意识不想伤害孩子的想法,很多年轻父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上述的危险动作。

就像上面讲的极限运动网红小伙,基于自己多次极限运动成功的经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结局所面临的就是问题所描述的种种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