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18年一些地方收购水果的价格那么低,市场价格又那么高,受什么影响?

毛毛毛虫007


这是一个好问题。

首先说收购价低的问题。水果,包括农产品,收购价格为什么会低?决定价格的,永远是市场,当供应密集的时候,价格当然就低,如果你不卖,全部就烂掉,要卖,大家都有、都在卖,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卖出。如果过你的是反季水果,看看价格还低不低?

其次,说为什么价格会高。摊贩的运输费,汽油、过路费,这些不是都在涨,摊位的房租水电管理费,综合成本太高了,不把价格提一点,那就要亏。

两端都是存在问题的,都各自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价格的两极化也是一个必然现象,以上就是这些现象的本质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那小摊贩就要失业。


火炎焱燚mzw


农产品产地价格低,而终端价格却很高,究其原因,且听我的拙见。

上个月去了一趟云南,云南的气候环境适合很多水果生产,不看不知道,看一眼价格,真是让人有种搬家去云南的冲动,价格实在是太低,我先说说我见到的几个水果的价格。

芒果,买了6个大芒果,总共花了36块钱,可能只有5-6块钱一公斤。释迦,29块钱一公斤,买了6个释迦花了40块钱,回家后家人讲这边超市一个就是二三十。手剥橙,5块钱一公斤。梨子,2块钱一公斤。红心火龙果,3-5块钱一公斤。大青枣,7块钱一公斤。

买了芒果和释迦,准备去邮局寄回家,说是首重12元,续重10元/公斤,我一共买了6公斤芒果,算算运费要50块钱,实在是运费比芒果贵。

人工费用

果蔬采摘需要人工的,举个例子吧,我们一个项目种50亩包菜,成熟后联系一个收购商来收购,价格是1毛一斤,需要农户装车。一亩地产3000斤,1毛一斤就是300块,需要4个人砍菜装车,一个人一天100,农户一算这个还赔本。

别的例子就不再列举了,多的是。我们看到的价格都是不包含各方面费用的价格,最终这些费用都不需要支付的,而支付方就是吃农产品的老百姓。

运输费用

当然我们超市买到的水果不是快递运过来的,货车运输过程中,运费要支付,运费里面包含了司机的利润、过路费、油费、保险费用等等,这些费用是逐年增加,越来越贵的。柴油价格让货车司机苦不堪言,运输费用一公斤需要增加几毛钱的。

各方面利润

一般我们估计一种农产品的收购价,往往是将售价除以2来看,实际上价格比除以2的价格要低很多。收购方需要一定利润、批发商需要利润、销售方需要利润。每方的利润按照30%计算的话是多少?举个例子。一斤苹果收购价是1块,收购方加30%利润,再加上一斤5毛的运费,到批发商手上的价格就是1.8元/斤,批发商再加30%的利润,就是2.34元/斤,销售商按照30%-100%的利润增加。价格就是3.04-4.68元/斤。

所以,最靠谱的就是当地产什么就吃点什么算了,没有运输成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农科小孙说


答题:有从业人员表示,今年更惨,在百度里搜索“带销”两字,立马就蹦出,山西苹果滞销,安微梨滞销,新疆灰枣滞销,海南香蕉滞销,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经济形势不乐视,前几天,某问答版块有人问沃柑会不会维持在8元每斤,有人回答是终端价格在8元每斤是难的,现在沃柑产场收购价5元每斤左右,到了消费者手里估计超过8元,但不要长期这样,品牌持续价格高位。二,低品质农产品供大于求已经成为常态化,水果种植供大于求问题,由来已久,有人认为种的多了,大家一窝蜂的种植某产品,结果一窝蜂的都不好卖,实际上我觉得供大于求还是品质低,朋友圈常常有各种带销农产品销售,事实上,某些滞销产品在品质上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的。三,国外水果冲击,国外农产品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品质,品牌,标准化,不再高企的价格,直接冲击中国的水果市场,国内众多无品牌无竟争水果纷纷成为炮灰,水果种植的市场何去何从?品质,标准化品牌孰轻孰重,笔者觉得品质第一,比高品质的农产品还是比较缺乏,那么品质?有了品质的基础标准化是关健,而通过标准化品质立起的品牌,才更走的更远,你说呢?


美好未来217815944


以南丰蜜桔为例,产地价0.6-0.8元一斤,到水果批发市场1.3元左右,水果摊5元2斤,

产地价低而市场价高主要有几个原因:

1.受天气影响,下雨天,蜜桔容易烂,卖不出好价格,晴天则价格高些

2.受产量影响,产量过多,供过于求,价格低,产量少,供不应求,价格高。

3.受销路影响,水果只有卖出去才能赚钱,农民销路单一,一般都是批发商前来产地收货,价格自然低。

4.经批发商在经过水果店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各项成本增加,售价自然高

5.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上,运输等成本增加,售价自然高。

6.不排除商人恶意提价的可能。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star161129714


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人工成本,

二、运输成本,

三、销售成本,

四、遇到奸商,

五、水果成熟大面积集中上市急迫销售。

这些都会压低果农出售水果的价格,

最好不要集中上市或者发展深加工来提高果农收入。


农村阿成


我的见解如下:收购价格的高低是由果的品质高低和市场的销量来决定的,如果是精品果在产地就大量的高端供应链抢着高价收购了,所以我建议一些质量差的果品改良优质品种,同时也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发展规划,是我们今后农业发展方向。


新农人果业专业合作社


水果收购价格低,主要与气候息息相关。天气好,水果丰收。

水果不象坚果,易储存。水果易腐烂,既便价格低,果农也要出手,否则烂在自己手里,就不划算了。

其次,中间商压底价格。中间商是以赚钱目的,面对极于出手的果农,通常将价格压得很低。消售的时候面对高消费人群,价格抬高一点也有人买。

第三个原因,不得不说运费、包装材料、包装所请人工工资,都是拉高水果价格的因素。


黎明的太阳200479330


这不是个问题而是市场接受,零售市场接受所以他可以开出高价格。原因有几点,1,谋体对水果的宣传,对健康有利。2,有一段时间蔬菜也很贵,今年番茄零售卖到六,七元500克。3,零售商的炒作。


灵丹48


任何水果都是从产地,经过运输,再到出售点。才能到我们消费者手中。至于产地价格和咱们消费者购买价格中间的误差。都是加了其中各个环节上的成本和利润。

一种水果从果农到贩子手里。贩子是要加他的利润的。再到超市,超市也是要加他的利润的。任何人做事都是需要成本的。


豫见三门峡


这个得看是水果的产地和市场供应的路程距离多远,现在其实水果收购价都很低,但是人工从山上采摘的工资高,果农赚不到什么钱,物流运输的成本,水果的保鲜存放管理等,就造成我们在市场消费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是花在这些上面,经销商的差价更不用说,所以我们花在水果上的消费就远远高于水果产出时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