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的影响有多大?隋朝为何灭亡?

媽媽說名字越長越好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无向辽东浪死歌》就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后果,这首诗歌拉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吹响了隋王朝的送葬曲。

杨广是一个雄主,但是其急于求成,不惜民力。营建洛阳城加迁都只用了一年。连通海,黄,淮,长,钱塘五大水系,长达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只用了七年。


虽然他爹给他打了足够的家低,但是也禁不住他这么造,光营建东都和开凿运河两项就已经葬送数十万百姓,民怨沸腾。

然而隋炀帝向来把秦皇汉武作为自己的偶像,开疆拓土,威震天下,四方来朝才是他的梦想。他灭了吐谷浑,征服了琉球,解决了突厥。紧接着就是灭高句丽,最后征服西域,建不世之功。

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老百姓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承受如此多的事。所以在他三征高句丽之后,被逼得无路可走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三征高句丽直接间接参加的人口有三四百万,征调的牛马牲口不计其数,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米价飞涨,老百姓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且三征高句丽所去之人三分之二没有回来,山东,河北等地哀鸿遍野。


最为致命的是,三征高句丽使隋朝大批精锐葬送。后来爆发农民起义,隋朝缺少及时平叛的军力,各地纷纷割据,

隋炀帝心灰意冷,龟缩在江南,天天大乎“大好一颗头颅,任君来取。”


守仁看剧


隋炀帝就不是带兵的料,从杨素,贺若弼,高熲等老将死后,杨广就再也没打过胜战,打突厥被围困差点被俘虏,打高句丽也是惨败而归,在辽东战场上杨广就像一个三岁小孩玩过家家,胸无谋略腹无计,多次隋军即将打赢的情况下被高句丽将领诈降,杨广深信不疑,一次又一次遭遇伏击战,所以贻误战机,以致隋军惨败,死伤惨重。杨广从没有自己带过兵,对战场瞬息万变的战机根本没法捕捉,再说113万的大兵团作战,民夫二百万,杨广根本就没有沉着指挥决胜千里才能,所以三征辽东皆败。国内长期徭役过重,税赋累加,百姓承受不起矛盾激化,造成反兵四起无法掌控大局,自己躲避江都,过起荒淫无道的生活,最后被自己骁果军杀害,亡国亡君,罪有应得。


海西望族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

隋炀帝杨广进伐高句丽,置国情民意于不顾,倾注全力接连发动大规模战争,给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事实上,由于在战争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中,“征税百端,人不堪命”。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也在隋炀帝的丧命中一起灭亡。


郭万振


隋炀帝其实是被黑得很惨的一个亡国之君。他之所以亡国,并不是文学作品中的骄奢淫逸,而是心太大了,想干的事太多,超过了国力的承受范围才造成的。实际上,杨广是很节俭的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弑父篡位之事,他是正常继位的,其父隋文帝一直对他都是很满意的。


李贤圣


标题不对是高句丽和韩国朝鲜没关系!


周程30820654


不是做将军打仗的料,手下没有人才,江山守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