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带人挖了他的墓,看到5个字之后直接跪拜在地

说到人们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肯定会有不少人谈到“历史”二字,原因不过于乏味与枯燥。历史的确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糟糕的书呆子,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不苟言笑,每日拿起书本来就摇头晃脑全是那些字眼,翻来覆去没有新意的样子。但是事实上这都是人们的偏见,就像你看见一个头发、衣服乱糟糟的人以为他是傻子一样,其实人家是不仅不是傻子,而且还是爱因斯坦。而历史不仅不是书呆子,而且还是个谈笑风生的人,说起话来往往有趣的很。从古至今,历史记录了无数名人大事,那些人或意气风发或心灰意冷,那些事或惊天动地或不值一提,历史都记录在册供后人浏览审评。历史就是这样妙不可言。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近历史,去看历史记录下来的名人、大事。

诸葛亮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神机妙算的智慧,刘伯温与诸葛亮两人,虽然所处的时代相隔了一千多年,但他们却比较相似,一样的具有极高的政治军事水平,都是谋略布局、指挥军队的好手。“得孔明者得天下”这在三国时期可是最著名的一句话了,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带人挖了他的墓,看到5个字之后直接跪拜在地


先说刘伯温,此人天生聪颖好学,从小就遍读诸子百家,尤其偏爱天文地理,为此还特意师从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刘伯温是个幸运的人,在这里,他不仅得到了奇书《六甲天书》,还结识了一批明教圣者,跟他们学了不少奇门斗数知识。公元234年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公元1375年,大明第一谋士卒于应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号称一千年才出一个的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物竟然会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产生交集。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带人挖了他的墓,看到5个字之后直接跪拜在地


刘伯温非常厉害,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朝开国第一谋士刘伯温表示不服,认为自己的能力远胜于诸葛亮,并且为此还特意写下了“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词句。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带人挖了他的墓,看到5个字之后直接跪拜在地


后来更是找到了诸葛亮的衣冠冢,要挖诸葛亮的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刘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常对诸葛亮评头论足,曾说道:“孔明学问渊博,吾与其相比只差一厘;孔明德能非凡,吾与其相比只缺一毫。来到孔明墓地后,穿过高大的牌楼,登上花石台阶,一块巨碑矗立眼前,上边是卧龙山人亲自书写的“吾知无人到”五个大字,气势非凡。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带人挖了他的墓,看到5个字之后直接跪拜在地


自觉诸葛亮不过如此,便命人砸了。继续往前走,结果发现另一碑石,命人擦拭干净后,刘伯温看到后顿时下跪,大呼罪过,罪过。碑石内容是——“只有伯温到”。刘伯温一看,吓了一跳,满面羞惭,赶快恭敬行礼,双膝跪地,嘴上连说:“罪过,罪过!学生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毁碑碎碣辱没先师,罪过深重,当该万死。“随后灰溜溜的打道回府。

在历史的长河里走了一遭,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对于历史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呢?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之久穷尽一生也无法看透,其辉煌不仅仅是民族的智慧,更是民族的骄傲。历史不是枯燥的,也不会是枯燥的,历史需要的只是你的兴趣与耐心。历史从来不会干扰你做事情,只会让你随心所欲,然后跟在你后面悄悄记录你的言行。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历史故事,只是在未来是否能够成为历史上辉煌一笔还需要靠你自己努力。历史只听英雄或大反派的故事,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