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憲法意識 堅持依法行政 努力開創法治政府建設新局面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今年12月4日是全國第五個憲法日,全市政府系統要以開展憲法日宣傳活動為契機,全面普及憲法教育,持續深化學習成果,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堅持依法行政,帶頭做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努力開創法治政府建設新局面,推動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臺階。

加強學習宣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憲法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則、重大方針、重要政策在國家法制上的最高體現。今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指導思想,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充分體現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的高度一致,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繼續前進和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要在全社會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一要完善憲法法律學習制度。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負起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把憲法列入日常學習計劃、納入教育培訓規劃,教育引導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著力解決依法辦事觀念薄弱、能力不足等問題,推動廣大幹部爭做尊崇憲法、學習憲法、弘揚憲法精神的表率,讓群眾在依法治市進程中得到更多實惠。二要加大憲法宣傳力度。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和“七五”普法要求,開展憲法精神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強化全社會對憲法的政治認同、法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事實認同,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而且是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武器,努力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三要發揮領導幹部帶頭作用。要抓住黨政機關特別是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引導全市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憲法學習上走在前、做表率,先學一步、深悟一層。要把學習憲法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結合起來,深刻理解和把握憲法的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把學法的成果轉化為依法決策、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實際行動,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養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增強憲法意識。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就要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憲法意識,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推進法治濮陽建設。一要高度認同憲法。憲法作為我國最高的法律規範,是治國理政的根本遵循,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各級領導幹部要從思想根源上堅定憲法信仰,深刻認識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堅定不移維護憲法權威,切實保證憲法實施,以實際行動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二要真正敬畏憲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帶頭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嚴格依照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是最基本的法治素養,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各級領導幹部要對憲法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憲法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三要模範遵守憲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履行職責,將自己的全部活動納入憲法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在憲法法律框架下謀劃思路、推動工作,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堅持依法行政,高質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政府一定要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此次憲法修正案將貫徹新發展理念寫入憲法,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新發展理念對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指導和約束作用。當前,我市正處在爬坡過坎、上檔提升、轉型攻堅的關鍵時期,正處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階段,打好“四張牌”、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化改革開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都需要法治來保障。我們要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我國憲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憲法,我們要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實現“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再創濮陽區域發展新優勢。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以憲法和法律等上位法為依據,完善我市法制體系,提高立法質量,保證每一項立法既符合憲法和法律要求,又充分反映市民意志。要堅持依法決策,嚴格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對涉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認真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確保各項行政決策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和規章規定,符合發展實際,體現群眾意願。要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審計監督,進一步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政務公開制度,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努力促進濮陽由區域邊緣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開放前沿,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