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时遇到了河北这个老船长……

近日,一则河北黄骅市65岁老船长返航途中救8条人命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人们纷纷点赞、转发,表达对老船长的敬意。

“太感谢您了,如果不是您,我们这8个人可能就没命了。”来自湖南的船员徐耀然获救后拉着老船长李之恒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面对获救者的千恩万谢,面对众人的夸赞,李之恒总是微微一笑,摆摆手说,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应该做!

————事件————

航道上的点点微光原来是求救信号

“当时那个求救信号太微弱了,我差一点就错了过。”来自河北黄骅市南排河镇的老船长李之恒告诉记者,11月25日晚,他驾驶自家渔船从秦皇岛经唐山港返回黄骅。行船途中,他看到远处海面有一缕微光在晃动。

当时已经是凌晨2点40分左右,而且微光闪现的位置正好在一个航道上。“难道是有人求救?”李之恒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当时他的船只距离微光显现的位置至少有三四百米,他实在看不清那边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闪光。

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时遇到了河北这个老船长……

老船长李之恒

而且那束光随着海面上的小波浪一闪一闪地摇晃,很像一张渔网漂浮在海面上,并且随着海风来回飘动。这到底是渔网的灯光,还是求救人员的灯光?还没等李之恒细想,他所驾驶的船只就已经行驶了过去。但是多年的航海经验让他越发觉得不对劲儿,航道上是不可能有人下网捕鱼的,怎么会有渔网呢?

“不行,很可能是求救信号,这深更半夜的,如果有人员被困肯定会出危险。”想罢,李之恒就驾驶着他的渔船调转船头,向着那束光开了过去。等离近了一看,还真是有人在打着手电筒求救。

当时好几个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手里握着手电筒,一晃一晃地求救。“救命啊,快救命啊,我们的大船翻了,只能逃到这条小船上等待救援……”小船上的被困人员,看到李之恒就像是发现了救命稻草,大声喊起来。

————救援————

“一个不能少,8个人我都要救上来”

听到求救者的呼喊,李之恒的心揪到了一起。他按喇叭示意,表示他会想办法接近小船,救他们上来。

听到喇叭的声音,正在睡觉的船员也起来了。大家定睛一看,这艘求救的小船上足足挤了八个人,其中还有一名50岁左右的女性。大家穿着救生衣,被冻得瑟瑟发抖,小船船舱已经进水,几个人都踩在水里,身上的衣服湿透了。

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时遇到了河北这个老船长……

当时8人就在这条小船上发出求救信号

“大家不要着急,你们看到了船,就等于是获救了,我一定想办法把你们救上来,千万不要着急。”当晚海面上有风,李之恒看着小船在海面上摇晃得厉害,他担心小船会侧翻,一边安慰大家,一边想办法接近小船。

救援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时小船的船沿已经和海面持平,稍微一摇晃,就会灌进去水。一旦小船侧翻,船上的人员全部都会有生命危险。为了让小船尽量平稳地漂着,李之恒驾驶着自己的大船始终和小船保持着两三米的距离。

“关键是当时还有5至7级的西南风,我如果贸然开船过去很容易将小船掀翻。”李之恒将大船绕到了小船的一侧,正好借助风力,小船几下就漂了过来,跟他的大船挨到了一起。随后,李之恒迅速和船员一起将小船简单固定了一下,便开始着手救人。

在救援的过程中,李之恒带领着船员每救一个人,小船就会因为偏沉晃得更厉害一点。“每救上来一个人,留在小船上的人危险就会多一分。我当时也是急得一脑门汗,这8个人我必须都得救上来,一个都不能少。”李之恒告诉记者,他当时满脑子都是,不能眼睁睁这么看着一个个大活人被大海吞没,他必须把8个人都要救上来。

李之恒和船员们两人一组,一人拉一只被困人员的手将他们一个一个拽上来。“当时天气特别冷,也很耗费体力,我一直给大家鼓劲儿,再重也不能松手,一松手他们的命可能就没了。”

一个多小时后,8名人员全部获救。

————讲述————

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

“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们恐怕就要命丧大海了。”来自湖南的徐耀然获救后,拉着李之恒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在遇到李之恒的船只之前,徐耀然一行8人已经在海面上漂浮了4个多小时,当时的他们又冷又怕。

徐耀然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湖南益阳,驾驶的是一艘驳船,要到辽宁送货。11月24日,驳船与一艘不明船只发生碰撞后,导致漏水侧翻,8人只得乘坐自救小船漂流逃生。命悬一线之刻,被老船长李之恒等人营救。

“我们跳到小船上的时候什么物资都没来得及带,仅拿了3把手电筒,想借灯光发送求救信号。”徐耀然表示,当时一直漂了四个多小时,期间有三四艘船只经过,但都没有发现他们的灯光。寒冷和恐惧让徐耀然等人的情绪濒临崩溃。

“不但把我们救了,还找宾馆安顿我们”

获救后,李之恒带几个人去取暖,还烧了热水,让他们暖暖身子。坐在炭火炉子旁边,获救的那名女子才终于缓了过来,开始跟大家一起交流。

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时遇到了河北这个老船长……

被救者烤火取暖

“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在海上行船。”徐耀然说,他平时虽然也驾驶船只,但都是在内湖行驶,这是第一次跟大海接触。

获救后,徐耀然一行表示自己要去唐山市的京唐港,于是李之恒又驾驶船只将他们送到了港口。当时大家的手机都掉到了海里,身上也没有带着钱,李之恒便拜托自己在京唐港附近开宾馆的老朋友王科照料一下这8名获救者。

随后,王科找了两辆车将几名获救者带到了宾馆,将大伙儿安顿了下来。“真是个好人,不但把我们救了,还找人安顿我们,这份恩情一辈子不能忘。”直到现在,提起李之恒,徐耀然还依然很激动。

————故事————

老船长有47年航海经验,曾4次下海救人

“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应该做!”面对大家的感谢,面对众人的夸赞,李之恒表现得很淡然,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了。

李之恒今年65岁,是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人。从18岁上船至今,李之恒已有47年的航海经验。他经常说,海上的事儿他见多了。正是因为自己也经历过生死,他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怜悯,但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47年间,李之恒曾4次下海救人,经他手营救的人员达30余人。李之恒是当地有名的好人,十几年前在渤海湾,有一艘渔船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船只漏水侧翻。李之恒迅速展开救援,不但将船上的船员都救了下来,还将这艘险些沉没的船只拖了回去。

8人在海上漂了四个多小时,濒临崩溃时遇到了河北这个老船长……

李之恒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那时候买一艘船需要20多万元,这是全家的饭碗,一家人的指望,我把渔船、渔网都拖回去,就可以给大家减少损失。”李之恒说,他在打鱼途中也经历过危险,他明白在海上遇难时的那种无助,帮人一把就是救人一命,自己必须这样做。

这次又救了8个人,李之恒一回到家就把此事告诉了老伴儿。“老头子是个好人,一辈子心眼好,我支持他救人,但有时候也真担心他有危险。”李之恒的妻子刘红霞告诉记者。

————对话————

“吃‘海上饭’不容易,大家必须互相帮助”

■记者:救人的时候害怕吗?有没有感觉到危险?

■李之恒:害怕,心里直打鼓。当时确实是很危险,海面上有浪头,小船随时有侧翻的可能性。但来不及想那么多了,我就想赶紧把人都救上来,一旦小船侧翻,8个人都掉进水里,再想救就更困难了,很可能几分钟就可以让一个人丧命。

■记者:47年的航海经历,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之恒:我从小长在海边,父母就是以打鱼为生,我们兄弟三人也都是出海打鱼养家。几十年的海上生活,让我们对大海有一种更特殊的感觉,吃海上饭不容易,大家必须要互相帮助。

■供图/黄骅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