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文:闻道 图:木痴

在福州永泰,一座绕水而过的千年古镇,嵩口,这里竟然还有10多个村落说莆仙话,乡音未逝,莆仙人翻山越岭,择居于此,修建了天后宫,纵然千年已过,可那些在渡口出发的船只,都会先拜过妈祖,祈求这一路平安。

说莆仙话的嵩口古镇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嵩口古镇著名的鹤形路,图:@嵩口古镇

嵩口是永泰大山深处的一座古镇,古称嵩阳,嵩口地处四市五县水陆交通要冲,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发展成为小集市,旧时是尤溪、德化、仙游、莆田等地物产的集散地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凭借地理优势,嵩口古码头渡口曾是各地经商货物的重要中转站,商旅往来逐渐形成繁荣的街市与赶圩习俗,至今已有

千年历史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古镇张元幹雕像,围绕雕像的小集市

永泰不少地方能找到莆仙口音的当地人,今天的嵩口镇,像赤水村、里洋村、月洲村(青坑岭)等等地方讲着莆仙话的竟然有10个村落,乡音未逝。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至今,他们跟莆仙的山民仍保持着生活、工作或姻亲的密切关系。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莆仙人翻山越岭,择居于此,这座大樟溪环绕而过的地方。

莆仙人修建的天后宫,经商?还是......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绕镇而过的大樟溪

这里三面环溪,有取之不尽的山水资源,也有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的嵩口,还保留有古渡口、古街、古建筑以及千年的墟市。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图:又甜又可爱的星币女王

有水的地方就有天后宫,永泰的嵩口亦是如此,踏着嵩阳古街走到米粉街和直街尾的交汇处,一座飞檐翘角、白墙黛瓦的天后宫应入眼帘。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这座天后宫竟然是莆仙人修建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莆仙商帮为嵩口船、排航行安全和附近百姓求福消灾所建,

奉祀天后妈祖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莆仙人在所以在远离大海的大山深处修建这座妈祖庙,就反映当时嵩口一带莆仙人众多,也把莆仙习俗带到了嵩口,修建了这座天后宫,祈愿妈祖在此保佑南来北往的行人商贾船工,也体现了嵩口历史文化的多样化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沿码头石阶而上,参观了正在维修的妈祖庙和周边牌楼建筑,天后宫里还是一个会所叫“兴安会馆”,因元朝时称莆田、兴化为“兴安州”,故又称“兴安会馆”

嵩口见闻,风土人情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古渡的码头边,除了天后宫,中间是德星楼,右边是天主教堂,细数一下,竟供奉着二十多尊神灵,佛教、道教、天主教,煞是热闹。渡口及其身后的老街,就像是现在的城市CBD,聚拢了所有的有利资源,包括中西神灵。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月溪花渡图书馆,图:@嵩口古镇

纵使处于深山中,古渡的繁茂也给嵩口带来了深山里的繁荣。紧邻渡口的街区,直街、横街、米粉街、关帝庙街一带,据说明清时有商铺120 多间,至今仍有居民生活其间,还能看见

传统的理发店、手工艺、银行、商行旧址等。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因为古镇富庶,嵩口留下了壮观的160 多座气势恢宏的古民居,以及许多神秘莫测的古楼、古堡、古庙,被专家誉为“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的“民间古民居博物馆”。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嵩口政府开始改造古镇,并且携手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充分运用当地元素对古镇进行改造,为古镇带来新兴活力

不是莆仙人却说莆仙话!这里曾是莆仙货物的集散地

图:@乌托邦的海

今天莆田到嵩口,100公里左右的路程,汽车,动车,自驾都可以。这个千年的古镇,那座著名的古渡码头,以及街上的人文风物,太

值得一逛了。

如今这里说莆仙话的村落可能会越来越少,也不知道还能保留多久,可纵然如此,千年已过,那些在渡口出发的船只,都会先拜过妈祖,祈求这一路平安。

@看莆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