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纵横国史


太平天国虽然用宗教信仰笼络了一大批人为之浴血奋战,但在14年的征战过程中投降清军的将领也不在少数,其中甚至不乏封王封侯之辈,下面就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供大家参考。

军帅周锡能

1851年12月,太平军驻守永安期间,军帅周锡能叛变降清,可算是太平军降清之始。周锡能,广西博白人,参加金田起义后受封军帅之职。军帅是太平军中的高级将领,统领一万二千余人。周锡能是在回博白招兵,返回永安时被清军劝降,赏六品顶戴。在潜入永安准备与清军里应外合时被杨秀清察觉,借“天父临凡”之名进行审讯,周锡能认罪之后被斩首示众。

国宗韦俊

韦俊又名韦志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广西桂平人。天京事变爆发后,北王韦昌辉被杀,韦俊遭杨秀清义弟杨辅清处处挑衅,又遭洪秀全猜忌不受重用,走投无路的韦俊于1858年向湘军水师统领杨岳斌投降,被封为参将,直到1884年5月8日病逝于安徽宣城,是太平天国降将中少有的未死之人。

小将陈国瑞

陈国瑞,湖北应城人。十几岁投身太平军,后投降总兵黄开榜,被收为义子。陈国瑞早年在太平军中只是一员小将,投降清军后因作战勇猛,打仗时头戴红盔,身穿红甲,人称“红孩儿”。先后归属于袁甲三、吴棠部,后归僧格林沁调遣,陈国瑞降清后一直战斗在剿捻前线,深受僧格林沁赏识,引为麾下第一大将。捻军平定后,寓居扬州,后因获罪发往宁古塔充军,1882年(光绪二年)卒。

监军程学启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为夺避仇敌而投身太平军,驻守安庆要隘集贤关,因作战勇猛,受封监军之职。1860年,湘军曾国荃部围攻安庆,程学启被劝降,转投湘军。1862年,程学启率开字营调入淮军序列,归李鸿章调遣。此后程学启攻奉贤,下清浦,克昆山,成为淮军名将。1864年,在攻占嘉兴的战役中头部中弹,伤重毙命。

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

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等人都是苏州守将,是忠王李秀成的得力干将。1863年11月,李鸿章率节节胜利的淮军进逼苏州,李秀成接到洪秀全严诏,命其率军回援天京,把守城重任交给了慕王谭绍光。郜永宽、伍贵文见大军压境,均有献城投降之意,秘密派人与李鸿章联络,狡猾的李鸿章让郜永宽等人先纳“投名状”,把慕王谭绍光的人头挂在齐门城楼便相信他们投降的诚意。1863年12月4日,郜永宽、伍贵文将谭绍光杀害。不久,李鸿章无视“杀降”的恶名,将郜永宽、伍贵文等八名降将统统杀害。

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初期,永安建制时受封的五王之一,也是太平天国最具威望之人。天京事变爆发后,回京主持政务的石达开遭洪秀全猜忌,一怒之下率部出走。1863年6月,转战数千里的石达开率部来到大渡河畔,因河水暴涨,无法过河,遭到清军的围追堵截,形势危急之下,石达开为了留下数千将士的性命,“舍命以全三军”

,向四川巡抚骆秉章投降。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受凌迟酷刑,至死未发一声。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石,自陈玉成死后,李秀成独撑危局。1864年7月20日,在保护幼天王逃出天京后与之失散,在南京城外方山被俘。李秀成被俘后写下7万余字的《李秀成自述》,颂扬湘军及曾国藩之外,还表达了愿意出面收服太平军余部的愿望,但史学界一直对李秀成是否真正投降存在争议。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曾国藩下令处死,时年42岁。


历史茶坊


太平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很多将领都投降清军,而且都是高级将领,甚至是天王的王爷!

1.翼王石达开。1863年6月,石达开引兵至大渡河畔,由于错失渡河最佳时期,河水暴涨之后,清兵便将其团团围住。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石达开自愿前往四川总督骆秉章处请降,受凌迟处死!石达开一生战功赫赫,而且革命信念十分坚定,但却晚节不保,投降敌人,真是遗憾!

2.忠王李秀成。1864年7月,曾国荃吉字营攻破天京,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突围而被湘军俘虏。在曾国藩的大营内,李秀成写成《自述书》,讲述太平天国建国以来之得与失,并大力赞颂曾国藩之品质,其求生之心十分强烈。同时,李秀成还力劝曾国藩在东南自立为帝,举起反清大旗,也算是降将一枚。

3.纳王郜永宽。1863年,在苏州勾结太平天国叛徒、时任淮军将领程学启,设计谋杀拒不投降的苏州守将慕王谭绍光,并将其首旗献给李鸿章。由于郜永宽的叛变,慕王被杀,导致苏州城陷落并被屠城,此乃罪大恶极。但是,李鸿章并不太欢迎此类人物,于是便以庆功宴为名召见郜永宽等八人,坐席满后,李鸿章便找借口退出,同时命令部下将这八人全部斩杀。

4.安庆副守将程学启。1860年10月,程学启率部投降湘军,并献计攻打集贤关,截断安庆粮道,不久安庆失陷,天京门户洞开。1863年,程学启勾结叛徒郜永宽,设计谋杀苏州守将谭绍光,于是苏州陷落,满城被屠杀。1864年春,程学启率部攻打嘉兴,独自带领敢死队冲入缺口,被太平军击毙。

5.国宗韦俊。说起韦俊,不由得想起“逼上梁山”这一句话,因为他投降实属无奈。因为韦昌辉事件(韦俊是其弟),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便不再信任韦俊,也不允许其他人去救援武昌。但是,韦俊依然坚守武昌,拒绝向胡林翼投降,即使是武昌失守后,他还是坚持在湖北、安徽一带作战,韦俊的这份坚守实属难得。遗憾的是,陈玉成、杨辅清等人屡次三番挑衅韦俊,并挑起军事冲突;韦俊想要前往苏杭一带投靠李秀成,陈玉成便封锁长江,出兵攻击韦俊部队,这明摆着是把韦俊逼向绝路。在内外交困之下,韦俊想过要退隐山林,不问世事,但又怕被清军抓获,于是只能向清军投降。


纵横国史


太平天国前期,太平军中投降的将领很少有投降的;随着地盘扩大,各色人等都被招入太平军中,尤其是一批土匪、会党人士担任了太平军将领,他们对洪秀全的忠诚度并不高;等到安庆陷落,太平军的局势日益危急,大批太平军投降清廷。

李昭寿,河南人,本为捻匪出身,后率部降清,1855年末投太平军,隶属于李秀成部队。1857年冬,李昭寿被封为河南省文将帅,或称“太平天国殿右拾文将帅”,不过是太平天国设立的一个根本不存在实际行政区域的行省最高官员。1859年因不满待遇,加上清军将领胜保的招降,李昭寿再次率部投降清清军,并献天长、来安和滁州三城。胜保赏给他三品顶戴,并为其更名李世忠。

童容海,安徽人,1853年参加太平军,隶属翼王石达开部。1861年归属李秀成麾下,从李秀成征战杭州,立有战功,但受赏较少而对李秀成不满。湘军鲍超进攻皖南,童容海暗地里向鲍超乞降,以广德城和所部军队为筹码。投降后,童容海入湘军鲍超部,官至总兵。

韦俊,广西金田村人,北王韦昌辉的胞弟。太平军西征后,韦俊渐渐崭露头角,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有人称赞韦俊是与石达开、胡以晃、罗大纲等人一样,有谋略,有战略指挥素质,是智勇兼备的统帅。但是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被杀,高层内讧也殃及到了韦俊,被迫投降清军。


老照片



第一是石达开。石达开在军事上屡立战功,取得过辉煌的胜利。在个人道德上,石达开体恤百姓疾苦,关照下级,也是难得一见的好人品。太平天国建国后石达开没有像其他天王那样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最后还是被天王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不得不带领部下出走西南,这是一种无奈,也是最大的心寒。 石达开率部进军四川,在大渡河一线遭遇天灾,被百年不遇的大水阻住去路,再加上粮草断绝,被清军团团围困,陷入了绝境。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为了保全几千人的性命,石达开与清军谈判,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部下的性命,就这样石达开像清军投降了,后来被凌迟处死了。但是清军还是把石达开的部下全部屠杀了。


第二是李秀成。天京事件后,各个天王基本都死了。李秀成和陈玉成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从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开始慢慢衰落了。但是李秀成等人依靠着自己的才华,让太平天国延续了好长时间。 直到1864年7月,清军攻破天京。李秀成带领幼主幼主洪天贵福突围,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却因此落下,最后被清军俘虏。他被俘虏之后,李秀成表达了自己的忏悔和对敌人的称赞。甚至传递了要投降的愿望。毛泽东曾经对李秀成的事做了这样的评价:“白纸黑字,铁案如山,忠王不忠,不足为训”。


第三是韦俊。北王韦昌辉的弟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京事变”之后,北王韦昌辉被杀,韦俊也因此感到惶惶不可终日。面对上级的不信任和同僚的排挤,韦俊最终选择投降清朝。他最后没有得到清军的信任,不久韦俊离开了军队,家乡的人没有原谅他的投敌行为,最后韦俊客死他乡。


第四是程学启。被曾国荃偷偷招降,被发现,后来程学启率领300亲信冒死翻越城墙投奔清军,自己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程学启投降清军后作战非常勇敢,每一次都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冲锋,先后在青浦、南桥、松江、漕河泾、新桥展等地大破太平军。为清政府夺回了南汇、川沙、奉贤等失地。在苏州8名太平将领投降清军,被程学启直接杀害了。最后被洋枪击中太阳穴阵亡,时年三十五岁。

第五是丁汝昌。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丁汝昌。程学启投降的时候,带领300多名亲信翻城墙而出,丁汝昌就在这300人里面。他是程学启的安徽老乡,加入太平军之后,一直跟着程学启混。之前丁汝昌在太平军里面一直没有多大的作为,但是投降清朝以后,他却是取得成就最高的一个。因为受到李鸿章的赏识,在北洋水师建立之后,李鸿章保举丁汝昌成为海军提督,赏加尚书衔,成为北洋水师的掌门人。 丁汝昌经历了甲午战争中那场著名的“黄海海战”,最后以失败告终。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丁汝昌最后选择吞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终年59岁。从一名太平天国降将,做到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性。


羽舟


太平天国最早投降清军的高级别官员是军帅周锡能,1852年在永安时已经投降。当时太平军一共只有10个军帅而已。

周锡能在金田起义到茶地后回乡召集未来得及团营的上帝会众去永安,但中途去新墟清军大营投降,随后混入永安卧底,被杨秀清识破,破案过程被刻成《天父下凡诏书一》,成为宣传杨秀清神奇的范文。但这个案子有很多疑点,主要是周锡能供认自己在新墟受到清朝钦差大臣赛尚阿的接见,但赛当时远在阳朔,且他自称带270人投降,如果属实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但当时清军里几个著名的“话篓子”姚莹、丁守存等,对这件事一个字都没有回忆和记载。

定都天京后第一个投降的重要将领,是最初12名正副丞相之一的冬官副丞相万众汾,他在乙荣五年(1855年)于湖北黄冈降清。

前期太平军高级将领中投降者很少,一方面太平天国处于上升势头,高级将领觉得前途有望,另一方面清朝不赦广西人,而高级将领大多数是广西人,这期间扫北的定胡侯李开芳被困冯官屯后曾试图投降,但被认定为诈降杀死——实际上不论诈不诈都是会被处死的,当时清方主将僧格林沁已经宣布不再招降,连普通士兵都不赦免。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人心冷淡”,投降者开始增多,第一个投降的守城主将春分副侍卫李能通丙辰六年(1856年)十月在江西袁州投降,第二年殿左五十五检点程瀛在江西临江投降,己未九年(1859年)秋韦昌辉亲弟韦俊因屡遭排挤猜忌在池州叛降,树立了“广西人兼首逆直系亲属投降也不杀”的典型,加上太平天国走下坡路,此后投降变成家常便饭,举不胜举,比较突出的,有李秀成弟弟李明成、太平天国吏部负责人朱兆英的通款湘军,李秀成女婿蔡元隆在一次诈降后真降,保王童容海、奉王古隆贤这两个原本忠贞典型(前者“万里回朝”,后者在韦俊投降时倒戈收复池州),苏州四王四天将杀死谭绍光投降李鸿章(四王中的周文佳曾两次击败洋兵和洋枪队,汪安钧曾攻破杭州城,得到被俘请将米兴朝的佩服),拍马屁被干王洪仁玕写进书里的卫王杨雄清(东王同宗)因投降迫使洪仁玕删书,陈玉成爱将马融和等鼓动七万精兵在霍山墨石渡投降僧格林沁,堵王黄文金的侄子、南方主帅奉王黄十四在南方太平军最后一战——嘉应州之战中充当左宗棠内应,李秀成爱将听王陈炳文等三人帅七万人、洋枪6000杆在江西金溪投降鲍超,加入西捻军的淮王邱远才在最后时刻帅数骑投降……最后阶段太平天国上下离心,仍然忠诚者不过“逼气以陪其亡”,更多人则一有机会就会动摇,或降或逃,有些不降不逃的也不过不能、不敢而已。

至于许多人会提到的苗沛霖等人,他们本来就是地头蛇、墙头草,投降清朝或太平天国都是迫于局势或投机心态作祟,严格说不能算“叛投”,他在哪一头都仍然是割据势力


陶短房


在信仰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看来,清朝就是世间的妖魔鬼怪,无恶不作,堪称为“妖”。但是,太平天国却有很多高级将领叛投“妖”了,这十分有意思。在此,想谈谈天国奏王苗沛霖,这绝对是大叛徒!

苗沛霖本来是北方土匪,地方恶霸,太平军在皖北取得大胜时加入天国阵营,封为奏王。苗沛霖是位摇摆分子,可以说是墙头草之类的小人,时常与清军眉来眼去的。1861年夏,安庆失守,陈玉成被迫退守庐州,但遭到八旗名将多隆阿的包围,形势不妙。此时,苗沛霖建议陈玉成前往寿州,依靠自己的力量东山再起,逐鹿中原。陈玉成本来不太相信他,但是情况紧急,也只能一博了,谁知却中了苗沛霖的暗算。苗沛霖抓住陈玉成后便将他送到胜保军营,被凌迟处死!


娱乐小叽里咕噜


韦俊,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同胞弟弟。他也是太平天国运动中为数不多投降清军的将领,太平天国结束后,回乡后受尽乡亲的唾骂而有家不能回,最终客死他乡。咸丰年间,韦俊随兄长韦昌辉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战功卓著被封右军主将。但天京变乱后,其兄韦昌辉因滥杀无辜被洪秀全处死,其害怕被洪秀全排挤,最终在武昌之困中出城投降清军。太平天国后,朝廷论功行赏自己深知前途渺茫,便解甲归田回广西老家,但家乡父老知道韦俊降清后唾骂其为“反骨韦十二”,最终无家可归,悲其一生!


亮说历史


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的第一名将,文韬武略,屡立战功,难得的是他还体恤百姓,关心士卒。1863年,石达开率部在大渡河陷入了绝境。为了保全几千部下的性命,石达向清军投降。不过,清军最后背信弃义,石达开最后被凌迟处死。受刑时大义凛然,一声不吭,最后英勇就义。

忠王李秀成。李秀成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支柱之一,他和英王陈玉成是天国的双子座。后期,太平军在他的指挥下还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1864年天京城破,李秀成被捕,被俘之后的李秀成没有大义凛然地英勇就义,而是写下了数万言的《自述》,在《自述》中,李秀成表达了忏悔和乞降的意愿,李秀成是真降还是假降还有争论,其结局还是被曾国藩杀死。

丁汝昌。丁汝昌是和程学启一起投降清军的,丁是程的老乡,与程学启相比,丁在投降时不过是个太平军的小卒,但他却是成为投降清军将领中混得最好的一个。因受李鸿章赏识,官至海军提督,成为北洋水师的掌门人。在甲午海战中,丁对战争的失利负有不可推卸的指挥责任,后在威海海战中,走投无路的丁汝昌选择吞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

韦俊。韦俊是太平天国十大猛将之一,擅长防守,是北王韦昌辉的弟弟。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韦俊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特别是三次率兵攻克武昌,创下了“韦国宗三克武昌城”的神话。“天京事变”之后,韦昌辉被杀,韦俊面对上层的不信任和同僚的猜忌和排挤,最终选择投降清朝,一直未被重用,但最后得以善终。

程学启。淮军名将,原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属。曾驻守安庆,1861年秘密降清并带领湘军攻破安庆。因功官至南赣镇总兵,1864年在攻打嘉兴时中弹负重伤,最后死于苏州。程学启是一个背叛天国又一手葬送天国的人。

郜永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54年加入太平军,后因功升为主将,一直随李秀成转战江浙皖一带。1863年,在清军围攻苏州时后暗中通敌,与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等合谋,八个人在宴会上杀害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慕王谭绍光。这就是有名的“苏州八降将”。不过讽刺的是,他们自己也很快死在李鸿章为他们安排的宴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