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源於2016-2017年房價上漲,這座城市擁有房產的老百姓,身價陡然提升。

可以說,在杭州,擁有兩三套房子的人,很多都已是千萬身家。

然而,當斯文翻閱杭州統計局的相關數據,發覺杭州人,並沒有那般富有。在個別數據上,杭州的老百姓,甚至出現消費倒退的現象。

(本篇文章的數據,都來自統計局相關對外信息。不管每一個數據看似荒謬、離奇、令人錯愕或其他。)

數據不說謊,除非統計數據的人說謊。

而我希望做到的是,從數據去解析背後的人和人的生存狀態。

我們先看在崗人員的收入。根據杭州統計局公佈的數據:

2017年,杭州市區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6295元,與2016年的60710元相比,增加5585元,同比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杭州市區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為67047元,與2016年的61174元相比,增加5873元,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

按照67047元的年平均工資計算,杭州人2017年的平均月薪僅為5587元。

民間有個說法,決定你在一座城市活不活得下去,就看你的月薪能不能買得起一平米。看杭州的這個薪資,大部分人是活不下去的。畢竟,連我們考駕照的場口、深山老林裡的房價,也不止5587元/㎡了。

這也難怪,就算近三年杭州賣了超過48萬套房子,按照2017年底杭州946.8萬人的口徑計算,也只有5%的人有幸進入到這場分享城市紅利的資源爭奪戰中。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何況,這48萬多套房源的買主中,扣除上海等省外、溫州台州等省內地區外,真正屬於杭州人自己的,比例會更低。

這三年,瘋狂的一場遊戲一場夢,終究只是少數人的遊戲,少數人的夢!

別說買房了,5587元的月薪,在杭州租房都越來越困難。有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杭州的房租價格持續走高。到7月,租金已高達3920元/套。租套房子,佔據了月薪了70%!

就算3920元是三室,三人合租,平均租金1300元/間,也佔到了平均月薪的23%。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買不起房的艱辛背後,是日漸租不起房的壓力。這座城市,儘管在峰會後、亞運前的黃金時代,似乎所有的界面都在變好,變得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越來越傲嬌,發自內心的覺得杭州一定會躋身“北上深杭”的頂級序列,但對於平凡的大多人來說,卻漸漸不怎麼不友好起來了。

走向世界的雄心背後,是沉默的大多數,是默默無聞的底層!


平均月薪只有5587元,所以杭州的老百姓們,在吃穿上,都是節衣縮食。

據統計局數據,2017年,杭州人民在食品菸酒方面的消費,是10412元。看上去不到兩個月工資,但實際折算下來,按365天計算,平均一天僅為28.5元。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這是什麼概念呢?

按照目前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喜茶和一點點奶茶的價格,28.5元,僅僅只夠吃一份黃燜雞米飯或拉麵、喝一杯飲料。如果想黃燜雞米飯吃得好一點,或者蘭州拉麵選個豪華套餐,不好意思,喜茶或者一點點就沒有了。

更不好意思的是,下一頓也沒有了。

最不好意思的是,如果你想買包利群,一天的飯錢就沒有了。

所以,中華美食三劍客: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能夠開遍中國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是沒有道理的。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中華美食三劍客

更何況,28.5元/天還是平均數,一半的人,每天的飯錢還不到這個數,他們連這美食三劍客都吃不起,只能靠饅頭和腐乳充飢。如此看來,芭比饅頭、天津包子、甘其食,店鋪能夠開到隨處可見,也是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我們能夠在大大小小的超市買到老乾媽,不是因為它真的有多好,而是因為有許多像我一樣的屌絲,每天唯一改善伙食的驚喜,就是老乾媽裡不經意間挑出的一粒牛肉,堪比落魄時的朱元璋吃到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如果老乾媽配饅頭時,還能有一包榨菜,簡直就是消費升級了!


吃飯尚且如此艱難,穿衣就更加人艱不拆了。

統計局數據顯示,杭州人民2017年在衣著上的人均支出,是2233元。

在前不久流傳的那頓價值40萬元的天價飯上,2233元的價格,都不夠一隻欖肉水鴨的錢。雖然不至於懸殊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不敢花錢,確乎是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網上流傳的價值40萬元的菜單

要知道,這2233元是一年的衣著支出,而且是平均數。在有著946.8萬人的杭州,有470多萬人,一年買衣服的錢,可能僅僅只有上千元,甚至幾百元。

有人一頓飯,有人過十年,這盛世,如你所願。

屌絲如我,已經三年沒買衣服了。縫縫補補這三年,斯文君的針線活,大有進步。如果哪天失業了,我就去路邊支個小攤,希望每天都能夠掙到28塊。

最近這些時日,萬科高喊“活下去”,一股行業凜冬將至的肅殺襲來,斯文君準備繼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加上每天的飯錢不到28塊,人也瘦了一圈,褲子都顯大了。前不久,剛剛把兩條褲子拿去改了腰圍,準備再穿三年。

相信和我一樣想法的人,有很多。畢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的2233元,比2016年還少了3%。

少了3%,那可是節約了70塊,省出了3天的飯錢。


不敢花錢,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存不到錢。

房貸、車貸等一系列貸款,就是那個掏空許多人家底的關鍵。

數據顯示,2017年,杭州全市的住戶存款,是8670.6億元,按杭州946.8萬人計算,相當於人均存款9.14萬元。寫到這裡,總是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兩位數的存款的斯文君,不禁潸然淚下。

而同期的住戶貸款,是9653.68億元,相當於每個杭州人貸款10.19萬元。

杭州人,比我們想象的要窮

最簡單直接的計算,不算利息的存貸差,相當於每個杭州人的隱性債務,超過1萬元,大概是近2個月的工資。

更殘酷的是,2017年存款的增速是2.1%,而貸款的增速是23.8%,貸款增速高出存款增速10倍以上。

2017年,瘋狂搶房子的背後,必然是大筆的債。

房子,車子,還有其他許多的透支型消費,讓許多看上去身家很高的人,實際上揹負著鉅額的債務。表面的光鮮之下,是許多掙扎的生命,是許許多多辛苦工作和討生活的人,他們在拼命的欠錢之後,再用大好生命裡的每一寸光陰,努力去還債。

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統計局的數據有很多,我只選取了以上幾個,用以在蕪雜的城市喧囂中,管窺一眼我們每天穿行的城市裡流動的人。

這幾個數據,和許多個沒有被解讀的數據背後,都是946.8萬鮮活的生命。無論他們在工作、創業,還是購物、吃飯、逛街、旅行,抑或僅僅只是窩在家裡,看著窗外的世界發呆,他們所有的生活軌跡,都被記錄下來,變成統計年鑑裡的一個個數字。

你在淘寶下的每一個訂單,你在商場消費的每一個記錄,你在飯店吃的每一頓飯,乃至你為每件商品交的每一筆稅,每月薪資裡固定扣除的每一筆錢,都有記錄。

大數據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它記錄一切數據,等待有趣發生。

所有看似散亂、無序、零碎的一切,終究都在聚合,成為我們觀察這個城市的一切,窺探這個時代的窗口。

因為,每個人加起來,就是這個時代。每個數據彙總起來,就是所有人的一年,年復一年,就是一生。

每個人的一生,無非生老病死,食衣住行。

這是我的奮鬥,也是你的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