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讀|脫美赴港,亞信科技二十年行業經驗難買投資者一次回眸?

成立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亞信科技,其輝煌歷程見證著中國通信行業的信息化發展進程,在業內創造過不少神話。

2000年,亞信科技在美國NASDAQ成功上市,成功融資1.2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中國高科技公司,直至2014年私有化完成從美退市。

此外,亞信造就了一個名人,1999年它為中國網通輸送了第一任總裁田溯寧,其被譽為繼詹天佑、錢學森之後的第三代留學生代表。

如今,亞信科技再戰資本市場,已於2018年11月23日通過港交所聆訊,聯席保薦人為中信里昂證券和花旗,中信資本持有亞信科技34.06%的股份。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昔日的輝煌戰事,迴歸到實實在在的財務數字上,亞信科技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並未給投資者帶來驚喜。

2015-2017年,公司從電信運營商客戶獲得的營收從41.44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增至46.45億元,複合增長率為5.9%。期內,營收由47.65億元增至49.48億元,複合增長率也僅有1.9%;2017年盈利實現扭虧為盈,2015年和2016年都處在虧損放大的境地。

謀求轉型多年,業績仍難擺脫“U”型

18年前,2000年3月亞信科技上市第一週,其股票就超過111美元,輝煌幾年之後,股價長期徘徊在10美元以內,此前有人將其股價形容為:從中國概念股“領頭羊”淪落為“狗尾巴花”。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早在2001年亞信就創造過5500多萬美元毛利、1200萬美元的淨收益的輝煌業績。但高速增長的日子相當短暫,2001年後業績大幅縮水,2003年盈利大幅虧損2812萬美元,下降幅度高達340%。因此,早在2000年,亞信的業績就呈現出“U”型。

十幾年過去了,亞信一直立志要在保持電信領域地位的基礎上,尋找非電信領域的信息化。目前,亞信的業務主要包括軟件業務、網絡安全業務兩大業務板塊,其中軟件業務包括軟件產品及數字化運營服務。

從招股書來看,亞信近年來,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業務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重增加了。如從公司分部業績佔比來看,電信運營商業務收入佔比從2015年的87%增長至2017年的93.9%,2018年上半年更是進一步提升至96.6%。

此外,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未走出10多年前的“U”型,如公司近三年中,僅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2015年和2016年都處在持續虧損且虧損放大的境地。

招股書提到,通過調整溢利加回股權激勵、收購所產生的無形資產的攤銷、一次性及私有化貸款利息費用、以及扣除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調整後,其2015、2016、2017以及截止2017及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4.7億、2.04億、5.48億、9050萬以及1.76億元。

但是在目前環境下,投資者會更加審慎,更多得關注會計準則下的盈利情況。

此外,公司主營業務軟件業務,2015、2016、2017年及截至2017及2018年上半年,其軟件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7.6%、36.9%、34.6%、27.8%及30.4%,呈直線下降趨勢。

毛利率低主要受銷售成本及員工成本費用較高拖累,如2016年和2017年公司營收增速均為1.9%,而其銷售成本則分別同比增長6.4%和2.9%。約30%的毛利率,對比科技公司,該水平並不具備優勢。

智通財經APP通過對比其同業A股上市公司ST通信(600289.SH),該公司於2017年及2018年業績均出現虧損,但是期內毛利率仍然有60.8%、65.26%。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解釋稱2016年,其大幅擴張銷售及營銷團隊用以吸納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客戶,導致銷售及營銷費用增加。


新股解讀|脫美赴港,亞信科技二十年行業經驗難買投資者一次回眸?


但遺憾的是,投入大幅增加了,但是從2016年以來該公司軟件業務中來自中小企業的營收佔比呈現持續下滑趨勢,截至2018年上半年,來自中小企業的軟件營收僅1484萬元,同比下降59%。

此外,其網絡安全業務也是每況愈下,該業務營收佔比由2015年的10.3%下滑至2017年的2.5%,截至2018年上半年,其營收為1210萬元,同比下滑85%。

這些都說明,亞信目前尋求的轉型,將數字化營運服務定義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在發展戰略方面亦明確提出,將積極拓展非電信企業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市場的客戶覆蓋,但是增長前景不容樂觀。

數字化運營業務道阻且長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此次亞信科技的上市集資淨額將主要用於提升研發能力和拓展數字化營運服務,償還銀行貸款,戰略投資及收購等。

據悉,雖然截止2015、2016、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亞信已分別與23家、26家、28家及32家廣電、郵政及金融服務行業的大型企業客戶進行合作。

但是,從業績分部來看,2017年數字化運營業務佔比也僅有0.8%,截至2018年上半年,其業績佔比也僅有1.2%,且營收為2712萬元,儘管相比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96%,也表明要轉型實屬不易,且行業競爭力大。


新股解讀|脫美赴港,亞信科技二十年行業經驗難買投資者一次回眸?


通過以上分析,智通財經APP注意到,亞信科技要在數字化經營服務、以及網絡安全方面業績取得迅速增長,還得通過戰略投資或者收購的形式,這也是公司再次上市融資的主要目的之一。

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看,截止2018年上半年,亞信科技的流動資產由2017年的4.6億,竟變成負債8.49億,公司解釋為銀行結餘及現金減少,主要受擔保再融資私有化銀團貸款,導致其非流動已抵押銀行存款增加5.47億元。


新股解讀|脫美赴港,亞信科技二十年行業經驗難買投資者一次回眸?


截止2018年6月30日、9月30日,亞信科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6.33億、9.26億元。而截止上半年,其流動負債高達44.88億元、資產負債率由2017年底的57.5%上升至80.9%,這些都表明公司的現金流已並不十分充裕。

擁有強大實力股東加持,中信集團早在2016年就與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及高偉達(300465.SZ)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其附屬公司中信雲網絡公司與該等實體展開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雲平臺建設和運營、大數據平臺建設和運營、軟件開發、資訊安全及前沿科技研究等。

此外,從近來公司業務的拓展方面來看,亞信科技已與招商銀行前瞻戰略合作協議,為招商銀行提供針對金融服務行業的數字化運營服務,雖然並非披露具體合作金額,但與招行的合作無疑擴大了其數字化運營服務的企業客戶基礎。

但是結合亞信科技近幾年的業務表現,再加上在雲服務裡,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發展迅猛,投資者仍需關注行業發展動向,重點跟蹤公司業務擴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