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創懷醫療獲華大集團基金領投數千萬融資,創國內微流控芯片領域最大融資

「首发」创怀医疗获华大集团基金领投数千万融资,创国内微流控芯片领域最大融资

動脈網獲悉,國內微流控芯片傳感器與系統提供商創懷醫療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大集團旗下奇蹟之光基金領投,浙江祥暉資本共同注資。目前,這是國內微流控行業單筆最大融資。上一輪投資來自仙瞳資本。

創懷醫療CEO莊斌介紹道,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註冊和產品研發。創懷醫療CEO莊斌透露,在未來的半年內,創懷醫療還計劃建設全球最大的生物芯片產研中心。

為此,2018年10月1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與創懷醫療簽約長期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鼓勵支持將創懷醫療的先進基層醫療芯片化技術向全國推廣,併入體醫融合健康大戰略。

華大集團奇蹟之光副總裁趙煒文表示:“我們選擇創懷的原因,其一,在微流控行業未來標準定義上,技術積累上,市場能力上,創懷是優勢很明顯的。其二,與華大的合作上,華大集團旗下的華大基因的產前篩查業務,與創懷的備孕家庭板塊可以實現無縫對接,深入合作上我們可以期待。其三,華大集團旗下的華大智造開發先進的診斷儀器,與創懷的微流控診斷芯片也有合作的前景。”

祥暉資本投資總監張彪博士認為,此次投資創懷醫療,是基於對公司具有全球創新力的醫學檢驗技術和產品的高度認可,對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充滿信心。未來,將在更廣闊的層面開展深度合作。

基層是微流控的市場所在

微流控芯片被稱作“芯片上的實驗室”,可以將以往要在大型實驗室才能完成的檢驗壓縮到一張小小的芯片上,微流控具有高度自動化和集成化的優點,通過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微型的反應和分析單元,可以實現對無機離子、有機物質、核酸、蛋白質和其他生化組份快速、準確的檢測。

微流控芯片可以大大縮短樣本處理時間,並且通過精密控制液體流動,實現試劑耗材的最大利用效率,把整個化驗室的功能,包括採樣、稀釋、加試劑、反應、分離、檢測等集成在微芯片上,且可以多次使用。也被稱為“芯片上的實驗室”。微流控也可以被廣泛應用於IVD以外的生物醫學研究、藥物合成篩選、環境監測與保護、衛生檢疫、司法鑑定等眾多領域。

縱觀整個微流控賽道,跑起來的公司並不多。因為微流控整個行業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微流控芯片技術需要融合半導體技術、生物傳感器知識、精密注塑製造技術三種技術。可以說微流控芯片製造就像是語言不通人共建巴別塔。

莊斌剛好同時擁有這三個學科背景。歸國以後,莊斌曾先後供職邁瑞和中科院負責相關技術研發,參與了邁瑞的中國第一款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的開發。整個核心團隊中也有很多來自跨國公司、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

在微流控芯片領域中,既要用核心技術構築壁壘,但是同時如何選擇商業化路徑實現產品落地同樣重要。

據悉,2015年微流控芯片的市場規模約為28億美金,到2018年市場規模為58億美金,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7%。在國內市場環境下,未來微流控的主要市場應該在基層醫療市場。基層對於檢驗有著為滿足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國家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等一系列政策不斷釋放的信號就是本輪醫改的重點在基層。

創懷醫療CEO莊斌就對動脈網說道:“中國基層目前有25.8億次的基層門診沒有任何檢驗,這個基層主要指社康、村鎮衛生室,看醫生就是看醫生,眼對眼就可以把藥開了。”

具體到中國分散在中國大地上的91.1萬家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數字來自衛生部統計年鑑)其中68%是沒有檢驗能力的,莊斌形象地介紹道:“名字上帶有‘院’的,我們認為他是具備一定的檢驗能力的。而什麼所、室的,幾乎都沒有檢驗能力。”

如何按照國家助推的方向補給“貧瘠”的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醫、藥、檢是主要的三個方向。加上中國有半數以上的醫生是沒有本科學歷的,所以在醫、藥、檢三個環節中,破解醫療結構性矛盾必不可少的加大投入的環節就是在“檢”這個環節。

因為基層,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對常規檢驗,特別是血常規檢驗需求非常迫切,其次是尿常規和其它炎症檢驗,然後是三大常規之外的生化,但另一方面傳統的血液分析儀,傳統的大型生化儀器等,又很難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因此小型常規POCT未來的市場規模會非常巨大。

以血常規檢測需要的血液分析儀而言,儀器內部有幾米的管路每次檢測都要清洗維護,用到數十個易損耗的閥和泵元件,儀器外還需要外接幾個試劑桶、廢液桶,還需要專業人員經常對儀器進行定標、管路清洗。生化檢測需要的大型檢測儀也一樣,不但需要配備離心機、純水儀等儀器,也需要專業人員經常對儀器進行定標、管路清洗。

基層醫療機構無法處理醫療廢水,同時由於基層的“網點分散,使用率低”的特點,廠家也很難經常上門做售後維護維修等等,這些都是傳統血液分析儀、生化分析儀的痛點,微流控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這些問題。

在選擇產品落地時,創懷醫療首先發力微流控血液分析儀。“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會說你做血常規,聽起來比生化、免疫診斷低端。其實微流控血常規芯片的門檻極高,美國貝克曼庫爾特,美國宇航局,荷蘭飛利浦等國際巨頭花了十幾年都沒有研製成功,我們中國人搞出來了,而且我也不是不能做生化、免疫、基因。而是我認為血常規作為三大常規之首,它更符合市場需求。而其他產品現階段對於基層來說價值不大。”莊斌說道。

「首发」创怀医疗获华大集团基金领投数千万融资,创国内微流控芯片领域最大融资

注:圖中基層醫療機構不包括鄉鎮衛生院 動脈網製圖

除了在醫用場景中獨闢蹊徑,不走跟隨戰略。在家庭場景中的,創懷醫療也選擇以手機精子分析儀(智能備孕儀)進入市場。

莊斌表示:“我認為家庭始終有自己的氛圍,不可能用很多儀器把它變成一個醫療場景。但是家庭有一個很大的,並且最適合在家完成的醫學需求就是備孕。對於備孕來說,男性其實更重要,女性一生排出400多個卵泡,質量其實是相對穩定,而男性每天產生一億個精子。每個精子基因組成都不一樣。”

創懷醫療的手機精子分析儀(智能備孕儀)用顯微鏡檢的方法來做,消費者採集樣本放到專利的成像杯(微流控載玻片),直接用手機攝像頭放到備孕儀上,他就可以直接看到精子形狀。

同時,用戶把圖像上傳到雲服務器上之後,雲服務器可以分析出精子質量,並且給出備孕參考。目前,這款名為備男bemaner的備孕儀也獲得了2018德國iF與紅點(REDDOT)全球頂級設計雙料大獎。

莊斌介紹,

成像杯採用的就是微流控技術的其中一種,莊斌自己把它稱為圖系列微流控技術,將細胞立刻轉化成顯微圖像信號,用戶使用任何一款手機,不需要任何人工調節對焦(傳統的顯微鏡都需要複雜的調焦),就可在手機上直接看到清晰的高倍顯微精子圖像。

打造微流控開放平臺,重新定義市場

選擇從血常規入手,莊斌表示:“第一是從市場需求的邏輯出發,第二則是希望能夠早期能夠實現量產然後引領行業標準。打造一個微流控開放平臺,擁有定義市場的能力。”

選擇這樣的產業化邏輯,莊斌是出於微流控也是一項技術壁壘高,但是商業化程度低的行業特點。而且醫療器械巨頭同樣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如何走出巨頭陰影,做到進口替代,甚至是重新定義市場的能力,成為微流控產品創新瓶頸。

而創懷醫療在這一步也用產品為棋做好了佈局。莊斌對動脈網闡述道:“在整個生物芯片行業中,我希望開發‘光、電、色、圖’四個系列傳感器,分別把細胞、血液或其他生物信號轉化為光信號、電信號、色信號和圖像識別信號。由此把整個檢驗醫學的芯片統一為這四個系列,打造一個開放系統。創懷已經開發完成了這四個系列的第一代芯片,血常規就是電系列芯片的應用之一,電系列還可以做比如艾滋病診斷,創懷很快會推出;精子分析是圖系列芯片的應用之一,圖系列還可以做比如尿沉渣分析等,色系列的應用之一就是生化,光系列的應用之一就是免疫。”

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佈局,首先就是基於行業現有的難點出發。“在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其實可以分為三種人,一類人學電子工程的,他們的專長是開發儀器;另一類人是生物專業畢業的,它們偏向試劑公司。但是如果要做成一個分析儀,不僅需要有儀器、試劑、還要液路系統。液路系統決定把這些液體放在儀器的哪裡,並且植入的傳感器,收集信號轉到電子工程師的儀器中。”

莊斌也指出三個部分來源於三個不同的專業,也就導致這個系統是很封閉的,開發出新產品很難。而創懷醫療想做的事情就是通過交互的液路系統,生化專業的人和電子工程師不需要知道對方在幹什麼,就可以對接起來。生物專業的人只需要芯片上點樣開發相關試劑,電子工程專業的儀器公司只需要在芯片採集信號做算法和分析。

最後,莊斌形象地說:“最後我們希望的IVD行業格局是醫療儀器電子工程師們像是做手機的,我們開發的標準型微流控芯片像是安卓系統,而生物專業工程師就相當於開發APP。整個行業變成一個開放的系統。”

在採訪中,莊斌提到一句話叫做“創新是沒有老師的”。的確,創新很難去重走一個路徑或複製一個模式,只有不斷地摸索正確的道路,驗證自己的能力和判斷。

關於華大奇蹟之光基金

奇蹟之光華大集團旗下創投基金,於2017年末啟動投資,專注於基因及生命科技領域的早期項目,基金管理團隊依託於華大紮實的科研基礎與產業孵化經驗,憑藉團隊專業、審慎的行業研究與技術評估,投資了包括浚惠生物、創懷醫療、紐福斯生物、裕策生物、菁良基因等一批優秀的初創企業。作為一支成立時間較短的新銳力量,奇蹟之光將繼續深耕行業,以前瞻性的視角,成為生命科技領域領先的創投基金管理人。

關於祥暉資本

祥暉資本是國內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注於醫療創新技術等新經濟領域的創業投資,以產業投資的思路為引領,引入產業資源、嫁接資本力量,賦能被投企業,實現共同成長。「首發」創懷醫療獲華大集團基金領投數千萬融資,創國內微流控芯片領域最大融資

參考資料:高特佳投資深度解析增長率27%的微流控國內產品市場

醫藥生物:微流控專題研究報告:技術逐漸成熟,顛覆性商業化應用拉開序幕——中泰證券

文 | 楊雪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臺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2018未來醫療100強論壇”是動脈網打造的屬於醫健領域創新者的年度盛會。本論壇將以未來醫療100強榜單&獎項的發佈為契機,舉辦12場主題論壇,邀請近200位行業大咖,聚集國內外最為活躍的醫療健康創新企業、上市公司、金融機構、醫療機構等產業核心力量,促進產業鏈有效互動合作,推動創新健康醫療產業的變革進程。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報名!

近期推薦

VB100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