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教你如何在豆瓣选电影

想看电影,但是不知道怎么选。——你有没有这种「天秤座」选择困难症时刻?

毕竟,现在大家的时间太宝贵了,刷手机、熬夜,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会很担心自己好不容易选看一部电影,哦豁,烂片,两个小时就这么被浪费了。

那应该怎么选片,才不会踩中雷区?

关注了那么多电影公号,看看大V们的推荐准没错。

或者直接去豆瓣喜提高分电影。

如果你以为选电影如此简单,豪哥只能送你一句毛毛姐的贵州英文——

一篇文教你如何在豆瓣选电影

大多数时候,电影公号的推荐还算靠谱,因为它们基本也是按照豆瓣评分在走。

但你绝对不能排除它们推文中的两点重要因素:

一是营销,一是情怀。

大号也要生活,为不那么出色的电影搞营销在所难免,但恕豪哥直言,公号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子就是那啥啥纪录片在那啥啥超级大号上连发两文,结果上映三天票房不足百万……

(收起你们熊熊燃烧的八卦之魂,这里是不会点名的,毕竟豪哥也不想得罪人嘛!)

至于情怀,大号们要爱起一位导演、一个系列,绝对堪比爱情中的飞蛾扑火,但幸好大多数时候,这些情怀电影质量还是能过关的。

那好,去豆瓣直接找高分电影总没错?

一篇文教你如何在豆瓣选电影

当然没错。

毕竟,豆瓣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没有之一的电影评分网站,就连今年的金马奖,都拿豆瓣评分说道了一下呢(主持人陶晶莹提到《我不是药神》豆瓣评分9.0)。

但是,高分随便拿?低分全滚开?

事情决不如此简单。

根据豪哥多年混迹豆瓣的经验,就来给大家好好聊一聊豆瓣选片的那些门道。

首先是评价基数。

也就是评价人数。

当一部电影评价人数不足5000时,得警惕它的评分。

很多电影并没上映或出资源,但总有圈内人或国外、中国港台地区等地方的观众,能率先看到电影,这时豆瓣就会因为他们的评价而生成分数。

这个分数可以作为一个期待值的参考,但绝对不代表电影的真实水平。

如果是电影节电影,第一拨观众一般是圈内人,圈内人一般对艺术电影比较偏爱,而且都有自己铜墙铁壁般的审美风格,所以他们的评分对艺术性及思想性比较注重,而往往忽略娱乐性与话题性。

这其实会导致电影评价的失衡。

所以你会看到一部电影在出资源之后,评分蹭蹭上涨或蹭蹭下降,因为大量普通观众已经涌入。

而且国外媒体的评价对第一拨观众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评价人数超过5000时,豆瓣电影的评分一般就进入冷静期了,而不再处于小众影迷所营造出的高烧状态。

然后就是看评分。

对于一般类型的电影,超过8.0分,质量一般不会差,可以放心看。

但有些类型例外。

例外一,恐怖片。

恐怖片超过7.0分,就是质量很硬的作品了。因为豆瓣网友对恐怖片的要求特别严苛,可能总觉得恐怖片与艺术性和思想性是背道而驰的吧。

温子仁的恐怖片,招魂系列,潜伏系列,都是7.0以上作品。

如果一部恐怖片在5000人以上评出8.0以上,等什么?赶快去看啊,这样的恐怖片,你一年也难遇上一部吧。

例外二,动画片。

动画片得超过8.5甚至8.8,才是必看作品。为什么?因为豆瓣网友对动画片的要求特别宽松。来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见过7.0以下的动画片了?

(喜洋洋这种请大家就不要考虑在内了。)

可能《大鱼海棠》吧,不过这绝对是豆瓣动画片评分的一个现象级例外,因为大家在评价这部电影时,带了过多的道德批判色彩进去——

女主角这么婊,不打低分怎么对得起三观?

另外提一下国内近年层出不穷的新导演艺术电影。这些电影的出现,可能是源于国内在电影节发行方面越来越有经验,虽然它们在努力争取各种点映、公映机会,这些电影也的确值得鼓励,但豪哥又要直言了——绝大多数水平真的欠,和国外新导演电影没法比。

这个时候,电影自媒体对这些电影其实诸多宽容,但豆瓣评分真的就是……说句有点过分的话,叫将它们打回原形。

所以想看这类电影时,一定一定参考一下豆瓣评分,什么入围了这个那个电影节都是不靠谱的。

其实豆瓣评分在这方面的严格,某种程度能督促这些新导演创作更好的作品,而真正优秀的新电影,自然能通过这种评分脱颖而出。

比如《大象席地而坐》、《八月》。

然后说一下电视剧。

基本是这样一个标准吧——

国产剧豆瓣8.0以上的,基本不错,可以看。

国外剧,大家时间比较少的话,就挑9.0以上的剧吧。

倒不是因为豆瓣网友对国产剧严格、对国外剧宽松,而是因为国外优秀的剧实在太多了,所以9.0以下的,很可能只是大路货,真正的精品,至少过9.0。

当然,如果你觉得在豆瓣选片太麻烦,那还有一个简便方法,就是——

看豪哥的推荐!

一篇文教你如何在豆瓣选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