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清的東南互保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鐵錘歷史


“東南互保”標誌著清廷徹底喪失了對南方各省的控制,為日後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從1899年開始,魯翼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成燎原之勢。雖然在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後,強勢彈壓了省內的義和團勢力,但是義和團隨即轉入直隸省(今河北省),並在直隸大肆殺害傳教士和中國教民,也引發了清政府與西方國家外交糾紛。

其實對於議和團運動,清廷起初是力主鎮壓的,但是後來有不少清廷大員認為民心可用,隧開始暗中扶植義和團。

從1900年6月起,義和團開始大量進入北京城內,對於北京的使館區構成極大威脅。對此英、法、德、美、日、意、俄、奧匈八個列強決定組成聯軍出兵進京保護各國使館。經過清廷同意,從5月31日到6月3日,共計432名聯軍士兵從天津乘坐火車進入北京。到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又率領2000聯軍準備乘坐火車進京。

聯軍的大動作顯然超出了清政府的預期,也引發了清廷的不滿,清軍於是聯合義和團拆毀了廊坊地區的鐵路,並在廊坊阻擊了西摩爾率領的聯軍。

就在此時,奉旨進京戍衛的甘軍殺害了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而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之後不久被旗兵恩海射殺,這導致英、法、德、美、日、意、俄、奧匈決定增兵報復中國,局勢越發的不可控制。

危急之時,南方各湘淮督撫皆主張與列強議和,反對武力解決問題。因為此時的大清剛剛在甲午海戰中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廷在渤海灣一帶根本沒有任何的海防力量,南方的督撫大員們深刻地明白,此時開戰無異於自殺。

而在朝中也有不少滿漢官員反對開戰,但在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主戰派不斷地竄動之下,西太后最後決定對列強宣戰,並誅殺了主和的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卿袁昶五人。

在聞聽朝廷對列強宣戰後,南方各省一片大譁,正在擔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聞訊悲憤萬分,對清廷失望至極。

(李鴻章是極力反對與列強開戰的)

眾所周知,清帝國是由關外的滿洲人建立的征服王朝。滿人在入關之後對漢人十分防範,在全國各戰略要地設立八旗駐地控制全國。而各地的督撫也主要由滿洲旗人擔任,漢臣在清朝中前期的地位很低。

不過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改變了整個清朝的政治格局。在太平軍的衝擊下,清廷對南方的統治接近崩潰。不得已之下鹹,豐帝大量重用漢臣平叛,以至於在戰後南方各省皆落入湘軍、淮軍手中。

面對手握重兵實權的湘軍淮軍,清廷總歸是寢食難安。為此清廷在1868年下旨調任曾國藩為直隸總督。這時曾國藩正在南京任兩江總督,清廷此舉明顯就是調虎離山。而新到任兩江總督馬新貽一上任就開始著手裁撤湘軍,打擊湘軍勢力,試圖重新恢復中央對兩江地區的控制。不過正當馬新貽欲大展宏圖之際, 他本人卻在上任僅僅兩年後遇刺身亡,這就是著名的“刺馬案”。

兩江總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刺殺,這可是大清開天闢地頭一回。清政府得知消息後大怒,急派滿洲人富察魁玉代理兩江總督一職,並會同江蘇布政使梅啟照和漕運總督張之萬一起審理這件驚天大案。

但是這仨人磨嘰了許久也沒有給朝廷審出一個結果,最終只是以“私仇”結案。而對於這個結果朝廷根本不相信,只得下旨調曾國藩火速回任兩江總督,並加派刑部尚書鄭敦謹為欽差大臣,令二人再度趕赴江寧複審。不過鄭敦謹也沒查出個所以然,甚至在結案後都沒有回京述職,走到半路就辭職了不幹了。

很明顯,“刺馬案”就是湘軍一首策劃的,而前來調查的各路官員也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一個個皆裝聾作啞。最後慈禧也擔心繼續查下去會引發兵變,於是被迫放棄了對湘淮勢力的打壓,自此南方諸省徹底被漢人所控制。

(2007年上映的電影《投名狀》,講的就是刺馬案)

到義和團運動爆發之時,南方地區已經完全脫離了中央的控制,而此時南方各省督撫也顯然不願意與朝廷共赴黃泉,於是在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牽頭下,上海道臺餘聯沅代表東南十省與列強駐上海領事簽訂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條約規定了雙方各自保護範圍,上海租界由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由各省督撫保護,東南十省不參與朝廷與列強的戰爭,此事件史稱“東南互保”。

(參與東南互保的十省有: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大、廣西、江西、安徽)

東南互保是赤裸裸地抗旨行為,東南十省不但拒絕執行朝廷與列強開戰的旨意,反而公然與列強簽訂和平條約,這跟造反沒多大區別了。但由於清廷早已喪失了對南方地區的控制,因此戰後朝廷並沒有追究參與東南互保的各省督撫,反而無奈地承認了東南互保條約的合法性。

東南互保事件使得清廷殘存的權威喪失殆盡。到了1911年,隨著武昌革命軍的一聲槍響,大半個中國紛紛宣告獨立。而清政府沒能等來第二個曾國藩,帝國在內外交困之中迅速地土崩瓦解,正式走向終結。


千佛山車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互保確實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東南各省已經在事實上脫離了清政府的控制,所謂的中央政府,已經名存實亡。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東南互保條約:

東南互保條約簽訂時間:1900年,正式八國聯軍侵華的十年;

東南互保條約的參與成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以及西方列強參戰各國;


東南互保條約的主要文件:《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

東南互保條約的主要內容:上海租借歸西方各國共同保護,東南各省由各省督撫來保護。



通過以上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清朝的看到,所謂東南互保條約,是東南各省的督撫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撇開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簽訂的一個條約。

說白了,八國聯軍能夠長驅直入紫禁城,和東南各省完全沒有出兵阻擊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清政府來說,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無疑是毀滅性的,但是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卻是具有重大意義。

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開始,東南各省實際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清政府已經失去了掌控力。在這樣的局面下,革命勢力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東南各省應聲而動,紛紛宣佈獨立。

其次,在東南互保條約下,西方列強和義和團基本都沒有攻擊東南各省,為各省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因此一批實業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地區創辦的一系列企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為中國的實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東南互保條約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通過東南互保條約,各地的實權派人物已經看到了清廷已經無力掌控地方 ,紛紛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從而拉開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東南互保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東南互保是一種賣國行為,在列強入侵的時候,竟然和列強簽訂協議;

也有人認為東南互保,讓互保各省免遭戰火,經濟得到了一定發展,為日後革命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和經濟支持


胡史亂翔


東南互保的確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標誌著清朝地方化徹底成型,也為之後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南方迅速獨立奠立基礎。

自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朝先後第二次鴉片戰爭、捻軍起義、西北迴亂等大規模動亂,中央權力已經完全無法控制局面,只能將權力下移給地方重臣,因此地方團練興起,曾國藩等人崛起,權力地方化就此開始。

叛亂平定後,地方重臣也不是之前的乖乖仔了,他們有自己的訴求,比如以地方改革為重心的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進程就這樣開始了。

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等人還要受到中央保守勢力的限制,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為了保留實力,甚至不準北洋海軍出戰,因為他很明白,如果沒有了軍隊護體,他在中央將會很被動。

1900年義和團進京,打砸外國使館,列強因此進攻中國,也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慈禧太后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面。

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立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也就是東南互保。

參與東南互保的大佬對皇室詔令有不同的解釋,但都很激烈:

劉坤一:慈禧的政府已經完了。

張之洞: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李鴻章: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總之東南數省明確表態不會遵從詔書內容去勤王,擺明是公然聚眾反抗朝廷,清廷威信掃地。慈禧太后事後甚至表揚東南眾臣“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她除了安撫表揚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各省也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再加上之後清廷開始編練新軍,各省也編練地方新軍,各省實力人物開始軍閥化,到辛亥革命時期,各省均為本省人發動起義,外籍主官均被驅逐,軍閥化結束,民國軍閥時代開始。


平沙趣說歷史



“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兩廣總督李鴻章故作糊塗、指鹿為馬道;湖廣總督張之洞,直接選擇無視朝庭上諭,斥言“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其他各督撫,如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均結聯相協與洋人達成互不攻擊的協議,史稱”東南互保”。協議的前提,是各行省均不出兵北上勤王,任由英美等八國聯軍進擊京畿、剿匪篡朝。

封疆大吏忤逆悖反的情況,對於二千年以來,慣常了皇權獨栽制的中國封建社會來說,真的是個大大的意外。大清這是怎麼了?北上勤王的上諭,為啥會被東南各省的督撫群起而違之呢?何況,號稱“大清的裱糊匠”的李鴻章競領銜抗旨,這又是為何?實際上,做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榮祿更是語出驚人,他對李鴻章曾意味深長地說,”對於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身為郵政大臣的盛宣懷,更似陽奉陰違、牽線搭橋,極力把東南各督撫捏弄在一起,去搞偏安一隅的”東南互保”。




下面分折一下,”東南互保”這個標誌性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東南互保”是由義和團之亂首先引起的,義和團由一些拳匪和鄉民組成,他們專殺洋人、衝擊教堂。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有洋人囂張欺壓良民引起的,有傳教時文化衝突引起的,也有愚昧無知所引起的,更有壞人挑撥造謠所引起的。原來這個散亂的團隊,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還與歷史悠久的“白蓮教”有點兒關係。但隨著各列強不斷掀起瓜分中國的熱潮,”滿漢之辯”慢慢地讓位於”華夷之爭”。於是,義和團又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結果被滿清統治者結結實實利用了一把。

“義和團”攻打租界、殺戮洋人的行為,顯然讓各列強瓜分中國的步伐,受到了一定的干擾。加之老妖婆、西太后的放縱匪患、宣戰列強之舉,讓貪婪的英美等列強,不禁怒火中燒,劍指清廷。這裡先要介紹下背景,為何猶若沉痾難治的大清末朝,會不可理喻的,向11國列強同時宣戰?大清連一個列強都打不過,同時向多國宣戰,豈不是自掘墳墓?原來,列強們一直要求老妖婆慈禧,歸政於代表著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這樣,就直接觸犯了西太后投降賣國的底線。


歷經三朝風雨滄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卻是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緒帝、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袁世凱這類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陰狠毒辣、政術嫻熟、胸含韜略、縱橫捭闔。一眼就看穿了列強的圖謀所欲。要我死,你列強也爽不了。招拳匪進京,利用匪力,四處殺人放火,自己則帶著人質光緒遁逃西安,暫避兵鋒。要不是晚清這輛叮噹響的破車,把她帶進溝裡,換作中興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個武則天。所以,公道地說,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勢而為,也須順著潮起潮落。沒有誰天生願意滿大街,找別人去割地賠款。但讓泱泱大國,如墜煉獄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當首位。

話說八國聯軍氣勢洶洶、攜槍帶炮,準備讓慈禧嚐嚐工業化量產武器的厲害。轉念一想,惡虎也難架群狼呀,各地清兵如若勤王合圍,估計並不好玩。再說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又是各列強的利益淵藪,其中英國的利益還特別的大。列強們不會僅為歸政之事,棄東南富庶之地不保。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榮祿私語李鴻章之“對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引起了列強們的注意,遂在買辦盛宣懷的聯絡下,策動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督撫,放棄北上勤王,協議東南各行省和列強行互不侵犯的之策。



真乃咄咄怪事,京城受到列強們的攻擊,拱衛戍境之各地方政府竟自行其是、放棄勤王。此一迷;勉力柱國、殫精竭慮,為大清到處堵漏補缺,卻唯恐不及的李鴻章竟離奇率先發難,秉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不徹底的洋務派張之洞,這次倒徹底倒向洋人,與滿清皇朝決裂,次第抗旨,發“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等滅族藐上之語。此二迷;

各督撫雖經洋務洗禮、卻也是久經清廷調教之封疆大吏,為何短時間內,冒撤職滅族之險齊心協力、與列強協議互保,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易以放棄勤王京師之利。此三迷;難道各大吏不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為何慈禧回京後,沒有對各督撫進行追責,反而大加賞賜。如果是朝庭失去了對各地的控制力,那事後各督撫調動遷職,還是很正常呀,叫誰誰聽話,此四迷。種種跡象令人疑竇叢生。

不錯,自道光帝起,積弱積貧的大清王國,自朝庭借重團練剿匪開始,滿漢漸次易勢,漢督撫地位上升。直到晚清,漢督撫更是挾團練自重,借厘金自肥。可也沒聽說過,那個督撫敢挾洋自重、舉旗另立呀?慈禧西遁之後,李鴻章還不是乖乖地到京,轉著圈與洋人們談判、簽訂各種條約、處理各種善後事宜,以迎太后歸京重冶。所以,這分明是局大棋。一盤由慈禧太后所設,大大的局。老妖婆,把各方勢力瞧個明明白白、洞若觀火之後,設個局把中外各方都裝進去,巧妙平衡了利益,再保住她那個垂簾聽政、統治全國的大局。

首先,東南一隅屬富庶之鄉,不誇張的說,競東南之力,雖有列強奪利,然而,隨著工業化漸起,生產力的提高,不僅可補西北之虧,還可盡敷全國之用,東南對於列強,屬於要保之地;對於大清朝庭,更屬必保之域,失去了東南,對於列強就是少塊大收益,而對於清廷,分明是滅頂之災,直接玩完。換句話說,此刻的東南的安定,遠比京城安全要重要的多。所以,老妖婆情願倉惶西遁,暫避兵鋒,也不願東南數省,這座青山稍有閃失。



而且,還要教訓下列強們,叫他們嚐嚐逼她卸權的後果。慈禧不惜突破官匪天敵之深塹,為義和團正名,利用這個棋子去騷擾列強,並順勢向11國宣戰。企圖以此對內攏歸民心、對外宣示攝政決心。告訴列強們,要在大清國撈利益,沒有我幫著賣國,你們決沒有那麼順風順水。奈何洋人們,已經喜歡上維新變革的光緒帝,不信邪,一意孤行、步步緊逼京畿重地。

精明如猴的西太后自然知道,宣戰11個列強的後果,馬上打起包袱,倉皇出避,路上逃命之時,恰巧偶遇幾支軍隊。在軍隊護駕下,逃難變得象一場西巡之旅。到了終點西安,受到了當地官員士紳盛情迎送。試問東南半壁的督撫都倒戈了,這偶遇的軍隊、及所至駐樺之處,卻還支支耿耿忠心的護駕,地地歡天喜地的迎送,慈禧的運氣真是逆天了。這還不蹊蹺麼?唯一的正確解釋,就是慈禧政府,依然對各省、各軍有較大的控制力。東南督撫抗旨不遵,協議互保,不過是個明為抗旨、實為遵命設局的假象,只是不太方便告訴列強而已。

遍覽“東南互保“的協議,除解除了列強對東南各行省受當地清軍攻擊的後顧之憂,及清廷假手列強鎮壓義和團匪之外,它還具有約束、限制外國兵輪、軍隊等,肆意侵擾東南各行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危機的情況下,東南一隅完美地避免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的戰亂之波及,保住了大清國力、經濟源泉的發展。清廷於光緒26年7月26日,以光緒帝的名義下了個”罪己詔”,”各直省督撫,更宜整頓邊防,力固疆圉。前據劉坤一、張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務照常,如約保護。今仍應照議施行,以昭大信。”

慈禧的這個舉動,既在萬急之中,給了上凳還想上桌的列強們,一串響亮的耳光;又給維新改良派的光緒帝等人,一個隱晦的懲戒;還順勢借了洋人之手,滅了實在不好意思消滅的義和團;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慈禧繼續統治中國的物質基礎,同時,向國內外宣告,大清冶國,捨我其誰!不得不說,老妖婆有著幹練的政冶手腕,優秀的洞察、決策能力,和遊刃有餘的捭闔手段,可惜生不逢時,若降於盛世,又是個武曌大帝第二,也說不定。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東南互保事件是標誌著地方勢力開始不聽朝廷指令,開啟軍閥化時代。朝廷不再有威信,地方勢力進入自治時期。

和清朝的東南互保一樣具有標誌性的事件,東漢有董卓之死,唐朝有安史之亂。

1860年,由於太平天國動亂、第二次鴉片戰爭、西北迴亂等戰亂,清朝傳統的八旗、綠營軍都無力鎮壓,於是不得不下放權力給地方。於是地方團練成為了清朝的支持力量。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成為了大清國的兩大支持力量。

到了1900年的東南互保,就標誌著曾經大清國的支持力量,開始不遵從朝廷的號令,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清朝也無力去改變,誰讓愛新覺羅皇室或者滿洲貴族沒有能力去掌握軍權。

最後,清朝被南方的立憲派勢力和北洋派勢力共同給滅了!在本質上看,清朝的滅亡,和東漢的滅亡是一樣的。袁世凱就是那個要做皇帝的曹丕。

軍閥時代,從1900年的東南互保開始的軍閥治理時代——最典型的就是以淮軍發展而來的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由關係綠營和巡防營發展而來的陸榮廷舊桂系部,進入民國時軍閥混戰更是常事,直到抗日戰爭後,軍閥治理時代才結束。

東南互保的區域

東南互保的另外一個積極影響是士紳權力得到擴張,民間資本得以解放

在洋務運動時期,官方資本是主流,民間資本基本上沒有參與。在30年的洋務運動裡,官方總共只投入了一億元,而投入的民間資本僅僅有600萬元,總投入量只是甲午戰爭賠款的一成。(數據見黃如桐:《試論洋務派企業的性質和作用》)

而在東南互保之後,社會士紳成為了中間力量,取代了官僚。清末新政10年,投資總額很快就超過了洋務運動30年的總和,其中約76.3%的資本是民間資本。(數據見林增平:《論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和清末立憲派》)。以上海為例,清末新政10年,上海人口從原來的30萬增長到300萬。可見當時民間資本的洶湧。


1900年東南互保時的上海

東南互保時和西方簽約了嗎?

一般來說,主流的觀點都認為東南互保時,張之洞和劉坤一等地方督撫和西方國家進行了簽訂了《東南互保條約》。戴海斌在2014年的論文《“東南互保”究竟有沒有“議定”約款》中,根據東南互保首倡者盛宣懷和餘聯沅和西方的商議交涉行為,認為東南互保並沒有簽約,只是外交照文互換,達成一種諒解、備忘而已。原因就在於《東南互保條約》中限定了西方在長江流域的行動,這會讓西方尤其是英國的利益受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東南互保


因為說這話的人想當然把“東南互保”視作唐代藩鎮開端,更認為這是辛亥的前奏,但是這種看法實在太錯特錯;真正有標誌性的事件是1900年—1910年的晚清新政,正是這十年改革直接斷送了愛新覺羅家200多年的江山。


東南互保,不管過程裡個別督撫或者外國外交官有什麼想法,但是東南互保的本質就是清朝沿海地區的督撫在英國武力威懾下不管輕舉妄動,而為了讓這件事看起來不像是被脅迫,所以才說東南互保。


由於江南從南宋開始就是國家財賦重地,所以即使出於安全考慮,元明清三代都沒有在江南駐紮重兵、精兵,是刻意讓東南地區呈現一種軍事無力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幾次三番督促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後裁撤湘軍,在李鴻章淮軍在一定時間段成為清朝實際國家陸軍時,也刻意的把兩江總督交給湘軍系把持。


利用湘軍系和淮軍系矛盾,讓李鴻章的淮軍這支“強兵”沒辦法染指江南。而從甲午戰爭前夕淮軍各營分佈也可以看出,淮軍幾乎沒過黃河以南,只有淮軍拱衛軍駐紮在宿遷,這在軍事角度講,更像是對江南地區的武力威懾。一旦江南有異動,這支淮軍部隊可以馬上攻擊南京。


而甲午一戰,淮軍幾乎全軍覆滅,而兩江總督劉坤一組建的新湘軍在遼東戰場的潰敗也意味著湘軍系想取代淮軍系計劃的失敗。也就是說,在庚子國變時,東南地區除了腐朽不堪戰的駐防八旗和綠營外,連湘軍、淮軍這種團練武裝都沒有。


八國聯軍


英國人在1900年幹了什麼呢?當列強決定對清政府宣戰後,英國立刻向上海派駐了3000陸軍。要知道,北上的八國聯軍一共也才16000人,而且隨著英國向上海派遣了3000陸軍,緊跟著各國都向上海派兵,最多的時候上海外國軍人總人數超過2萬人。


另一個可以說明東南互保事件與唐朝藩鎮迥異的是東南互保後督撫結局。要知道唐代藩鎮是拒絕中央任命節度使的,節度使如果不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就是藩鎮士兵推戴,而長安追認;東南互保可不是這樣。


庚子事件後,湖廣總督張之洞調入北京, 閩浙總督許應騤被彈劾罷職,四川總督奎俊被調回北京擔任理藩院尚書,這足以證明東南互保事件後督撫對清朝中央依然俯首帖耳。


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是1900年後清政府進行的“新政改革”中的軍事改革、財政改革。


晚清新政中重要一項就是軍事改革,清政府試圖效仿德、日,改變中國傳統“兵隨將有”的陋習,而將軍隊人事、訓練、指揮等權力收歸中央。事實上清政府中央表面上也做到了這一點,1900—1910這十年,地方督撫幾乎都失去了對新式陸軍的控制,督撫手裡還能掌握的只是老邁無用的練軍、巡防營。又由於清朝上層內鬥,使得各省新軍指揮權幾乎都落到了留日軍校生的手裡。


蔡鍔


像蔡鍔僅僅因為是留日士官生,就能三十歲做到了新軍一鎮之長,這在清朝以往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督撫手頭的財政權也和軍權一樣,在這10年間藉著新政名義被收歸清朝中央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不同地區的督撫都對清朝中央進行過堪稱激烈的抵抗,但是最後還是按照清朝中央要求辦,這更說明了清末督撫在和朝廷博弈中出於弱勢地位,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各地督撫都支持士紳建立諮議局的原因:朝廷把督撫的權力收繳,督撫就用士紳給朝廷搗亂。


事實上晚清新政這種“改革”的標誌性意義,清朝大臣看得很清楚,辛亥革命後就有大臣提出:“今日之害,先由於督撫無權,漸而至於朝廷無權

庫儲之困難,寇賊之充斥,猶其顯而易見者也。鎮兵之設也,所用皆未經歷練之學生,韜略則紙上空談,作用則徒取形式,甚至持不擊同胞之謬說。一旦有事,督撫非但不能調遣,甚且反戈相向,其不可用明矣。”


蘭臺


東南互保,不管過程裡個別督撫或者外國外交官有什麼想法,但是東南互保的本質就是清朝沿海地區的督撫在英國武力威懾下不管輕舉妄動,而為了讓這件事看起來不像是被脅迫,所以才說東南互保。

由於江南從南宋開始就是國家財賦重地,所以即使出於安全考慮,元明清三代都沒有在江南駐紮重兵、精兵,是刻意讓東南地區呈現一種軍事無力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幾次三番督促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後裁撤湘軍,在李鴻章淮軍在一定時間段成為清朝實際國家陸軍時,也刻意的把兩江總督交給湘軍系把持。

歷經三朝風雨滄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卻是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緒帝、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袁世凱這類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陰狠毒辣、政術嫻熟、胸含韜略、縱橫捭闔。一眼就看穿了列強的圖謀所欲。要我死,你列強也爽不了。招拳匪進京,利用匪力,四處殺人放火,自己則帶著人質光緒遁逃西安,暫避兵鋒。要不是晚清這輛叮噹響的破車,把她帶進溝裡,換作中興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個武則天。所以,公道地說,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勢而為,也須順著潮起潮落。沒有誰天生願意滿大街,找別人去割地賠款。但讓泱泱大國,如墜煉獄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當首位。

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開始,東南各省實際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清政府已經失去了掌控力。在這樣的局面下,革命勢力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東南各省應聲而動,紛紛宣佈獨立。

其次,在東南互保條約下,西方列強和義和團基本都沒有攻擊東南各省,為各省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因此一批實業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地區創辦的一系列企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為中國的實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這個問題的回答如何,東南互保引發的另一個重要結果便是,慈禧太后對參加東南互保的漢人督撫們從此不再像之前那樣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迴鑾之後,就開始逐步培養和提拔滿洲親貴,來替代這些和朝廷並非一條心的督撫大員。


清朝回憶錄


地方公開抗命,漢有七國之亂,魏有淮南三叛,唐有藩鎮之禍,明有四鎮之遇。威權下移,歷來都是王朝命運的節點。我們就從兩種不同的地方與中央鬥爭談起。

1、中央與地方的結構性衝突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無數人都在追求大一統,劉澤華先生的“王權主義”對此有深刻闡述。

(中央集權與大一統)

同樣的,屁股決定腦袋,地方有地方的利益訴求,不可能與大一統完全一致。

這個結構性的問題顯然是不可能人為解決的

這種情況下,地方與中央的衝突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但不同情況下,1表現並不一樣。

2、一般的央地衝突

多數人擔任總督、巡撫這樣的大員,雖然來自中央派遣,但到了地方不自覺的會為當地著眼,而且其在當地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大局意識。

自然產生與中央的不一致。具體表現就是四個字:陽奉陰違

在面上要堅定的服從,但在操作上照顧地方打折扣。這在不同時期表現強度不一樣。比如康雍乾三朝的表現就很有差異性。

(地方分權)

3、疆臣成為藩臣

疆臣成為藩臣一般需要三個條件:兵權、財權、人事權

其特點是:公然抗命

這三個都來源於一點應對大危機。漢的分封因為同滅項羽與東方鎮戍;唐代藩鎮源自開疆拓土與平叛;

清的源自太平天國起義打亂正常秩序,江南督撫開闢了新的財源,且編練了軍隊,實實在在掌握了地方官員任免。

這種情況下就勢同藩鎮。到了剛毅南下劃分財稅,李秉衡閱視長江,朝廷組建武衛軍。強化中央集權。

(東南互保)

恰好朝廷戰略舉措失誤,自然公開抗命,勢同逼宮。

總結

東南互保是清末脆弱的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集中體現,地方督撫可以公然抗命,無視朝廷威嚴。這對央地關係與王朝命運自然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參考文獻:

戴海斌.上海製造局:影響“東南互保”進程的一個關鍵因素[J].軍事歷史研究,2016,30(02):51-63.

戴海斌.“東南互保”究竟有沒有“議定”約款[J].學術月刊,2013,45(11):162-171.

彭淑慶,孟英蓮.晚清東南督撫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以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為中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8(06):128-138.

戴海斌.外國駐滬領事與“東南互保”——側重英、日、美三國[J].史林,2011(04):105-114+190.

郭繼武. 東南互保與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學,2010.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對外宣戰,他下屬的一些地方大員不但沒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敵愾,反而將中央政府的命令視為亂命,拒絕奉詔,並直接和正在與中央政府交戰的敵人簽訂協議,約定互不攻擊,對朝廷和列強的戰爭作壁上觀。

是不是很荒唐,很不可思議?但這樣的事確確實實的發生了,而且現在還有很多人為之叫好,認為這些地方大員做得對,抵制了中央政府的錯誤命令,保全了地方,這三觀得有多混亂?

朝廷的命令有問題,自己有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上反應,進行反駁,爭取改變命令,但不能拒絕執行。這是任何政治體都通行的規則,清朝也一樣。

這個道理其實慈禧太后清楚,參加東南互保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許應騤、袁世凱等人當然也都很清楚。但李鴻章張之洞們之所以仍然敢這麼做,原因當然是,在他們看來,義和團的危害比洋人大多了,而洋人正在做他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剿滅義和團。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當然也在於,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現在的朝廷早已不是當初的朝廷,他們就算是這麼做了,朝廷也無如之何,拿他們沒什麼辦法。戰爭總是要結束的,朝廷依然要靠他們這些人來維持統治。所以,在他們看來,他們這麼做反而更忠於朝廷的根本利益。

但危險之處在於,如果當時八國聯軍的進攻再順利一些,義和團的抵抗再差一些,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以及朝廷的親貴大臣都成了俘虜,這些參加東南互保的督撫們又當如何?是另立一個皇帝,像南明那樣,還是像契丹俘虜了後晉末帝之後的劉知遠一樣,乾脆自立為帝?

反過來說,慈禧太后之所以下決心用義和團來抵抗列強,除了列強在戊戌政變中支持光緒皇帝之外,是否也是因為她已經看到了這些地方督撫們正在挾洋自重,朝廷正在對他們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她要故意和這些地方督撫們對著幹?

無論這個問題的回答如何,東南互保引發的另一個重要結果便是,慈禧太后對參加東南互保的漢人督撫們從此不再像之前那樣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迴鑾之後,就開始逐步培養和提拔滿洲親貴,來替代這些和朝廷並非一條心的督撫大員。

而且,在之後的晚清改革中,這個趨勢也一直在延續,並逐步提高,直到宣佈實行憲政之後,乾脆搞出了一個皇族內閣,滿漢對立達到了晚清以來最嚴重的地步。當然,清朝也在這種折騰中逐步解體,到武昌起義槍聲一響,各地的滿洲大員紛紛被殺,漢人大員則搖身一變,成了共和功臣。


蕭武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東南互保?就是晚清重臣私自謀劃在不服從清政府的命令下拒絕與列強交戰,保護住中國東南地區從而達到不被西方列強入侵的作用。



參與的大臣為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經買辦官僚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由上海道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



為什麼會出現東南互保這樣的一個方案?這就不得不提到晚清時期叱吒政壇的慈禧老佛爺了。1900年,慈禧用光緒帝的名義向十一國列強宣戰,差點沒把李鴻章、張之洞這些人的大牙笑掉,這裡面隨便挑出一個弱的國家都要讓大清國割地賠款,同時對戰十一國這不是作死嗎?還好這些洋務派大臣很識時務,而且地方上的官僚士紳也不想為愚昧的大清帝國殉葬,所以官商勾結起來,準備和洋人合作,並不接受清廷下發的作戰命令。



東南互保為何說是標誌性事件?說白了就是大清中央權威的削弱,完全被地方實力派架空了,至此以後地方上出現了軍閥化的雛形。雖然說這些洋務派大臣確有不臣的行為,但也使得中國最富庶繁華之地、為數不多的新式工商業最集中的區域局面大體平靜,免於戰火洗禮,客觀上也保護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