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曾传新


汉武帝杀王恢,就是找个背黑锅的。

汉武帝上台后,民富国强,对匈奴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了。在朝廷大员中,主战派的领袖是大行令王恢。他强烈反对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并提议出兵攻打匈奴。王恢的主张,得到了朝野很多志士的支持。其中有一名爱国志士,名为聂壹,把自己的战略设想汇报给主战派领袖王恢,核心是:诱敌深入,集中重兵设伏,一战平匈奴。

王恢对聂壹的计划大为赞赏,上报给汉武帝。鉴于与匈奴全面开战事关重大,汉武帝采取了谨慎的原则,召集公卿公议,商议此事。会议焦点集中在主战派领袖王恢与主和派领袖韩安国两人身上。

韩安国力主与匈奴延续和亲政策。他认为:汉高帝刘邦与匈奴和亲,以天下为重,汉、匈两国在高皇帝、吕后、文帝以及景帝时获得长期和平,不宜贸然破坏。

王恢反驳道:汉高帝时,国家初创,想让经战乱的人民得以休生养息。如今汉匈边境,警报不断,士兵死伤惨重,柩车相望,人民流离失所,哪里是真的和平呢?

两人你来我往展开大辩论,最后王恢把他的计划亮了出来:匈奴单于贪得无厌,正好可以利以诱之,使之深入。我则挑选精兵强将,埋伏于险要之地,待匈奴单于落入罗网,则包围分割,全歼敌军,生擒单于。

王恢的计划得到了好大喜功的年轻皇帝的支持。根据这个计划,汉军将动员超过三十万人的兵力,在马邑设伏,希望以此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北方劲敌的军事力量。马邑伏击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匈奴主力成功引诱到既定的战场。这个诱敌的计划,王恢交给了马邑志士聂壹。

聂壹是汉武帝时代最成功的间谍之一,他假扮成一名逃亡者,亡入匈奴。聂壹见到了军臣单于,对他说:“我能杀掉马邑县的县令与县丞,献城归降,单于只要出兵接应,必可尽获城内的财物。”有利可图,军臣单于十分高兴,答应聂壹,只要他能杀死马邑县令,控制马邑城,匈奴必定出兵接应。

一切计划都按事先安排好的进行。聂壹返回马邑后,杀死了两名关押在牢狱中的死囚,诈称是县令、县丞,并将两颗头颅挂在城门上,向军臣单于谎报:“马邑官吏已被杀死,请尽快出兵。”军臣单于信以为真,当即率十余万精锐骑兵,穿越边塞,直奔马邑。

这时,汉军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汉军的设伏兵力为五个兵团,分别由护军将军韩安国、材官将军李息、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将屯将军王恢指挥,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只要匈奴人一进入到包围圈内,五大兵团将从四面八方合围,届时匈奴人插翼难逃。

这个军事计划非常高明,立足打大歼灭战,如果能实现作战的目标,将从根本上改变汉匈两国的兵力对比。可惜的是,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计划,竟然存在一个小小的漏洞,而正是这个漏洞,使得王恢的心血,最后付诸东流。

匈奴大军一路挺进,距离马邑不到百里了。军臣单于发觉不对劲,一路上只看到成群的牛羊,却看不到牧民的影子。以游牧为生的匈奴人对此怎能不生疑心?既然有牛羊,必定会有放牧牛羊的人,可是人呢?

为了严守军事秘密,马邑附近的居民全部被转移,却没有来得及转移牛羊,所以匈奴军队所到之处,只有牛羊,没有牧人。汉军的密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破绽。

谨慎小心的军臣单于满腹狐疑,他下令暂停进军,并派出一支小分队,到四周进行武力搜索。匈奴人发现了一处汉军的亭堡(汉代的碉堡),便发动猛攻。亭堡的守军抵挡不住,缴械投降。亭堡指挥官为了保命,把汉军的围歼计划和盘托出。

匈奴军队在即将钻入汉军口袋的前一刻,悬崖勒马,紧急后撤,一路撤回长城以北。汉军发现军臣单于逃走,知道围歼计划失败了,倾巢而出,追击匈奴人,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这场旨在消灭匈奴有生力量的马邑伏击战,最终无果而终。这个结果,让支持主战的汉武帝大丢面子,倾国家之兵,居然颗烂无收。汉武帝下不了台,必须要有人擦屁股,背黑锅。这个人,非王恢莫属。王恢既是主战派领袖,又是马邑伏击战的总负责人,你不背锅谁背?

王恢被捕入狱,最后选择了自杀。


君山话史


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时更是刑措不用凡40余年,所以中国古代以“亲亲”、“亲贤”治国,就此形成了人情社会,都是炎黄一系,名号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对前朝贵族斩尽杀绝。

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是话语权的保障,对权力的分化和争夺,会使得事情远没有是非黑白这么简单明显,一些人稀里糊涂的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然后稀里糊涂地死了。汉武帝时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为他的政治觉悟,使得在他临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没错,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没有可能免于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却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谓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积极走动关系,兴许还有生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对匈作战背后,是汉王朝的权力的再分配,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斗争。王恢的大行令职务,只是一个“外交部长”,平时只负责处与四周蛮夷的交往事物,昧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朝廷的政治态势。

汉高祖刘邦开国,是诛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众多诸侯王共同推举为帝的。这种推举意味着汉朝在高祖时代不具备实现封建专制帝制的可能,汉朝与其他诸侯国处于宾客之礼的关系。所以刘邦据关守河,守内虚外,把关中平原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并在诛灭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往各地镇守。在朝廷里,汉高祖刘邦设计了三权制衡的权力方案:外戚(皇权扶持起来)、功臣集团互相制衡,双方谁都难以做大,都必须依靠皇权来扳倒对方;为避免斗争失衡,形成权臣架空皇权的局面,再设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团与外藩没有利益关系,只能依托于皇权与外藩再形成权力制衡。

(汉代分封图)

这一体系运转了60多年,在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然而,汉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借平乱胜利改弦更张,走中央集权的道路,依然在权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这样的权力局面依然没有改观。

这种“三权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汉朝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权被限制,形成了类似后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国思想路线,即是崇黄老之道,与民休息。这种治国策略使得汉朝初年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民间日渐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会资源的组织和调度的效率很低,不利于政府进行重大的决策,比如对外战争。

汉朝皇帝的权利被限制,使得汉武帝在登基后的7年时间里,只能在上林苑打猎,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虚君”。中央权力集中在窦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手中,有过一段时间,汉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稳固,在梁王去世后才得到了窦氏的支持。窦太后去世后,原有的外戚集团一时群龙无首,汉武帝趁机让自己的娘舅田蚡上位,压制原窦氏势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权。然而,让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窦氏的权势被遏制,王太后周围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团。

两个集团都掌握着财富和势力,都能对当时的汉武帝的皇权造成威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

答案是:以大义的名义发动战争。

(占领道义制高点)

大义所在,是为权力基础。皇帝是战争的总负责人,在大义面前,外戚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不然就会被设计为叛国罪、贻误军机等罪名削除职爵;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财政、吏治、军事、粮草等各个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于人,这些物资和人员调度的权力就都会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也就达到了借发动战争以实权的目的。

(汉武帝即位时疆域)

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先大造舆论,拿出半个世纪前匈奴单于写给吕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义上把阻挠战争的言论压下去,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然后令大行令王恢设伏于马邑,调大兵30万云集前线。相应的,不管是丞相、太尉还是朝廷其他官员,都要直接向皇帝汇报。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因为战争而设置的机构和汇报关系不会立刻解除,国家政治体制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转向到中央集权。

如果马邑之谋一战成功,汉武帝就将取得前线军事、后方政治两个战场的胜利,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君主,汉武帝不想做“虚君”,因此对此事十分重视。

虽然有汉朝前期60多年的隐忍蛰伏,还做了很多诱敌之计,但毕竟是30万人马,难免百密一疏,在最后关头,匈奴单于察觉异样,即刻退军,仓皇撤退。在伏击战中王恢负责军事部分是攻击匈奴人的辎重,可是匈奴全军未损,10多万骑兵大队整建制通过王恢防区,已有戒备。从伏击战的角度看,已经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意义。

(马邑之谋)

后世的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伏,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在最后关头泄密,吴三桂大队人马即刻撤出埋伏圈,并扫荡明军埋伏地域。李定国左右没有等到吴三桂清军,见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发起攻击,把一场伏击战打成了攻坚战,吴军和明军都伤亡惨重。

如果王恢此时率军袭击匈奴,也会面临与李定国磨盘山之战同样的局面。王恢为稳妥起见,担心一下子折损太多兵士,会影响皇帝对匈奴作战的意志,因此在犹豫中错过了战机。前前后后筹备了经年之久,30万大军劳而无功。回师后,王恢被下狱。

此时,之前因皇帝发动战争被削除权力的外戚集团就此拥有了反对战争的理由,所谓“与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战”之类,其真实目的,是将皇帝借战争收去的权力再夺回来,他们甚至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同盟军,向皇帝施加压力。

汉武帝十分清楚他们的意图,他们反对战争是假,反对汉武帝集权是真。他们否定战争决策的正确性,是要在发动战争的权力上要挟汉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战争之名行削权之实。汉武帝没有跟着这些权臣们的思路走,他揽下战争决策的责任,并力保发动战争的道义不失,与权臣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汉武帝自己为马邑之谋代言,已经到了赤膊上阵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对,就等同于与汉武帝摊牌。也即是说,马邑之谋失败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斗争就开始了。

(汉武帝在政治战场上纵横捭阖)

在王恢被羁押期间,汉武帝连行改钱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项决议都在廷议中被否决了,汉王朝在权力斗争中再次朝向黄老之道转向了。黄老之道的意思是,汉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猎,将国政悉数委托给这些朝臣。

如果此时王恢在狱中与汉武帝同声连气,坚定对匈作战的正义性、必要性,写奏折申明自己的贻误战机的罪过,深刻检讨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给那些反战争的群臣上课),帮着汉武帝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都给递出去,如此会让汉武帝赤膊上阵时,不至于这些孤单。如此,汉武帝出于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会将他树立起一个汉朝人畏战、怯战,却知耻而后勇的榜样,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却行贿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团有充足的口实来攻击汉武帝的对匈战争的决策。如果王恢在此时被释放,那么今后汉武帝就再难有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因为权臣会说:当年马邑之谋,空费大兵30万毫无所得,圣上不知兵,自取败之道也。这等于是绝了今后汉武帝再借战争之名集权的路,怎么能够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这种做法,等同于投敌叛变,性质相当恶劣。可以说,王恢先输在了战场没有亮剑,又输在政治上立场不够坚定。所以,当他想明白这一层后,自语说:自己花钱买了个死。是夜,王恢自尽于狱中。

(廷议舆论纷纷)

王恢之死,确立了汉武帝对维护发动战争权力的坚强意志,此后汉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终得以集权。汉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权力已经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国问题上,汉武帝再“推恩令”,打击地方豪强,使得中央的能量远远大于地方。经济上,重用桑弘羊实行国进民退的经济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实国库。执政理念实为法家,然而法家的棱角过于鲜明,外以儒家饰之。此后,汉朝贯彻的“外儒内法”的政治道路为历代所模仿。


而知而行


《资治通鉴》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之。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从汉武帝说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王恢为什么要死!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反对与匈奴和亲,他主战,并提出一大计谋,用计谋引诱匈奴兵深入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设伏兵围歼之。



汉武帝采纳了王恢建议,派兵三十万,分别由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护军将军韩安国。五将归韩安国统帅,并暗暗进入马邑城地区埋伏了起来,其中王恢、李息、李广三部从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出兵,主要攻击单于的辎重后勤部队。


战前,先由聂翁壹逃入匈奴当间谍,诓骗单于说:他能斩杀马邑城的官吏,献城投降。而聂翁壹回到马邑城把几个囚徒杀了,砍下头来挂于城门之上,告诉单于守城的主要官员已被他斩杀,可速来马邑接管马邑城,单于中计,真的统率十万骑兵浩浩荡荡地入侵武州塞(县名,今山西左云),可惜汉方伪装失真,单于领兵一路抢劫到离马邑城仅一百里,但见成群牛羊,没见到放牧人,心中大疑,遂攻打雁门卫所,捉拿武州尉吏拷问之,问出了此战役的实情:引敌深入,设伏围歼的计谋。单于大惊,速令全军火速退兵,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可是,这时的王恢如果马上追击单于的后勤部队,可以大获胜利,起码可以斩杀部分匈奴的辎重部队,收到局部的胜利,但是王恢惧战,为保存自己部队三万精兵不受损伤,不发一兵一卒,坐失战争良机。

汉武帝十分震怒,认为大失颜面,在国人面前不好交代,想要杀王恢以谢国人。一句话,把此次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恢:

一,战略计谋是你提的,我言听计从。

二,集五将军将三十万兵力,无功而返。

三,你王恢如果趁单于退兵的混乱之际,击打他的后勤部队,肯定能获得小小的胜利,为这次战略失败捞回一点面子。

四,这次战争,不但损失巨大财物,且汉朝面子里子全盘输尽。


汉武帝所以说出了:“…今不诛恢,何以谢天下”。王恢自知理亏,负有战争的主要责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逐饮剑自杀以谢天下。


老蛇正宗


在汉匈之战全面启动前,一场堪称“开幕战”的大剧也正式上演:汉朝先使出无中生有计,准备瞒天过海,然后以逸待劳、关门捉贼,却因为一个意外,从而打草惊蛇,致使匈奴大军走为上……而这场大剧的首倡者汉将王恢因惧敌惧战而被杀掉。

那么,汉武帝杀“马邑之围”献计者、将军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他不可呢?

1、通过《史记》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史记》记载“马邑之围”过程如下:商人聂壹通过汉将王恢献计,假称出卖马邑城,匈奴单于因此率10万骑兵侵入。汉朝30余万大军在马邑城设伏,以逸待劳。匈奴离马邑百余里时,发现牛羊遍野却无人放牧,就打下一座汉军哨所。

恰好雁门郡尉史正巡察,在哨所被捉。尉史就报告了汉军计划,匈奴退兵,并封投降的尉史为“天王”。王恢原本率军攻击匈奴辎重,听说匈奴大军已退,人马众多,不敢出击。汉武帝认为王恢是伏击战谋划者,事到临头却不敢进攻,因而杀了王恢。

计策是你王恢所献,朝廷动用30万大军,最终一无所获。唯一有机会出击的王恢因畏惧匈奴人多,眼睁睁看着匈奴全身而退。作为决意开启战端,一雪前朝旧耻的汉武帝,无论如何是不能容忍的。

杀王恢,传递了至少两个信号:第一个是,如果再如以前那样畏惧匈奴战力,认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必杀!第二个是,坚定朝廷上下与匈奴开战的决心,让少部分抱有“和亲换和平”的人,彻底死心。因此,王恢之死实质是为一场全面战争祭旗、壮行。

2、通过《资治通鉴》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资治通鉴》对“马邑之围”的记载更详细:在汉武帝决定发兵前,韩安国和王恢曾在朝堂上有过争论:

韩安国:汉高祖曾被匈奴围困7天,最终用和亲政策带来五世和平,因此不能轻启战端。

王恢:汉高祖不打匈奴不是怕他们,也不是能力达不到,而是为了让天下人得以休养。现在匈奴侵扰,士兵多战死,因此汉匈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韩安国:对匈奴用兵,孤军深入难以成功,全面进攻后备不足,进军太快缺乏粮草,进军缓慢丧失战机。因此,不能轻易与匈奴开战。

王恢:现在打击匈奴,不是要深入敌境,而要诱敌前来,我军设伏,据险要地势,阻击前军,断绝退路,谋划得当,必定大获全胜。

汉武帝最终同意了王恢的计策。随后过程与《史记》所述相同,汉军白忙活了一场,王恢惧敌不敢出击。下面的内容则是《史记》所没有的:

——汉武帝迁怒于王恢。王恢辩解:“原计划把匈奴诱入入马邑城,汉军主力出击,我率军袭击后勤部队。现在匈奴全军而退,我3万人打不过匈奴10万大军。我知道不出击而放敌走是死罪,但我保全了汉朝3万将士性命。”

——汉武帝把王恢交给廷尉审判。最终判决:“避敌观望,不敢出击,处斩。”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贿1000金,请求开脱罪名,田蚡给太后说:“王恢率先提出马邑计划,如今计策没有成功而杀王恢,等于替匈奴杀了献计者。”

——太后向汉武帝说了上述的话。汉武帝答:“王恢是马邑主谋,我听他的建议,调集几十万兵马,配合他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王恢如果袭击匈奴后勤部队,可安慰将士之心。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得知汉武帝的原话后,就自杀谢罪了。

战前信誓旦旦,似乎浑身是胆。事到临头,因对方人太多而不敢亮剑,王恢所谓保全3万将士之说,根本无法掩饰内心对匈奴的惊恐和惧怕。汉武帝需要的是,明知后果甚至战死,仍然要敢于以少击众。一句话:要的不是结果,要的是精神。

王恢让汉武帝动用了30万大军,最终全变成打酱油的路人甲,这是在啪啪打脸啊,说严重点这就是个大忽悠啊,忽悠的馅饼足够大,让人垂涎欲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确实不杀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

3、关于王恢被杀历史上有过争议

其实,对于王恢被杀各朝各代均有过争议,最典型的莫过于唐太宗的说法:“汉武帝杀掉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视。”这里提到的典故是什么呢?

秦穆公时有郑人出卖郑国,称有郑国城门钥匙,秦军可偷袭夺城。蹇叔、百里傒反对:“穿越数国,千里迢迢偷袭别人,不会占便宜。”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傒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白乙丙出兵。

百里傒、蹇叔哭送三人。秦穆公大怒:“我发兵你们哭哭啼啼是为何?”两位老臣说:“孩子随军前往,我们已老迈,恐怕见不到他们了,所以才哭。”他们又对三人说:“你们的战败之处,必定在殽山险关。”

秦军一路跋涉到滑地,郑国商人弦高带12头牛到去周地卖,遇秦军就献牛说:“听说你们征讨郑国,郑君派我用12头牛犒赏士兵。”秦国三将认为郑国已觉察准备退兵,顺路灭了滑地。滑地本是晋国属地。

当时晋文公刚死,晋襄公大怒:“秦欺我举丧时攻滑邑。”穿上丧服率兵在殽山设伏,把秦军打得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均被俘虏。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女,她向晋襄公求情:“秦穆公因战败对三人恨之入骨,把他们放回去,让秦君烹杀。”

于是晋国放三人而回。秦穆公穿丧服于郊外迎接三人,大哭:“我不听老臣之言让三位受委屈,你们本无罪。不过你们要想办法报仇雪耻。”此后孟明视等三人更受优待,数年后率兵伐晋,战败晋人。

秦穆公渡河入晋,掩埋殽山中秦军死难者尸骨,为他们发丧,哭了三天。史载,次年秦国趁胜讨伐戎王,兼并12国,拓土千里,称霸西戎。唐太宗评价汉武帝杀王恢,用秦穆公赦免孟明视的故事说明:应该保留王恢性命,让他带罪立功,知耻而后勇。

汉武杀王恢,唐宗不敢苟同。两位雄主,相隔千年,一反一正,各有不同。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汉武更果敢、胆气决绝,唐宗更智谋、眼光长远。也许汉武帝在杀王恢后也曾后悔过吧……历史没有也许,后人的猜测只是猜测,包括唐宗的评价只是一家之言,你说呢?


指动济南


我们来看看“马邑之围“的具体经过,就能明白汉武帝非杀王恢不可了。公元前134年,匈奴单于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就召集群臣商议,时任大行令(大鸿胪)的王恢建议拒绝和亲。

他认为,虽然之前汉朝和匈奴和亲,但是匈奴老是不守约,经常派兵侵犯边界的百姓,我们应该打一下匈奴,让他们知道大汉的厉害。

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现在匈奴还很强大,不合适与匈奴开战,应该继续和匈奴和亲,很多大臣也赞同韩安国的想法,汉武帝最后决定和亲。


公元前133年,马邑有个商人叫做聂壹(张辽的祖先)找到了王恢,他对王恢说,匈奴老是侵犯边境,总不是办法,我们可以趁与他们和亲,把他们引过来,我们设个埋伏,肯定能大败他们。

王恢就问聂壹有什么办法,聂壹说:我与匈奴做生意,他们都认识我,我可以跟匈奴单于说,我帮他们拿下马邑,匈奴单于肯定心动,到时候我们大军就埋伏在马邑的附近,肯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王恢也觉得聂壹的计划可行,就向汉武帝报告,虽然韩安国还是反对,还有很多大臣也反对,但是汉武帝早就想打匈奴了,看到有这个机会,就决定打匈奴一下。

六月,汉武帝命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率三十万埋伏在马邑边上的山谷,而王恢与李息率三万从代郡出发,打算从侧翼袭击匈奴的部队,断他们的后路。

聂壹见到了单于,他对单于说,他能带着几百人,前往马邑,杀掉马邑令,那么马邑的所有东西就属于单于的了,但是又担心汉军会来攻打,希望匈奴率大军前往。单于也心动了,就率十万大军跟着聂壹前往马邑。

聂壹先进入马邑,杀了一个死囚,假装是马邑令,并将他的首级挂在马邑城头上。单于在离马邑还有一百里的地方,他发现草地上有一些牲畜,但是没有人放牧,心中有所怀疑。匈奴打下了一个边防的小亭,抓到了一个雁门尉史。

雁门尉史把汉军的计划全部说出来了,单于一听先是一惊,后是一喜,就赶紧撤军了。而王恢的三万兵已出了代郡,听说匈奴退兵了,他觉得自己的三万大军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也退了,韩安国他们在那边等了几天,才知道匈奴大军已退。

汉武帝以王恢临阵脱逃下狱,廷尉判王恢死刑,虽然王恢通过王太后向汉武帝求情,可以是汉武帝还是十分愤怒,最后王恢只能自尽谢罪。

汉武帝非杀王恢不可,原因也很显然,那就是王恢临阵脱逃了,如果每个将军都觉得自己不是匈奴的对手就撤军,那还怎么打匈奴,杀王恢也是为了以儆效尤。

另外这次马邑之围,本来歼匈奴主力的好机会,可是因为一些小细节没有成功,汉武帝心里也气,自然也要把这口气撒在王恢身上了。


历史简单说


马邑之围是汉武帝登基以来,第一次策划的对匈奴大规模的作战。

此战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聂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单于引诱到马邑城,然后一举歼灭。

这一战最初的设想是美好的,但是,最终并没有如愿。

因为这件事被匈奴单于识破了,当时的汉武帝派了三十万大军,埋伏到了马邑城,这些早已埋伏好的人门,就等着匈奴单于带领十万大军靠近呢。

可是,当匈奴单于就要靠近马邑时候,他发现了异常的现象,诺大的一个马邑城外,为什么只有吃草的牛羊,却不见一个人。

这和往常来掠夺大汉有点不一样呀。

看到这一幕,为了安全起见,匈奴单于攻打了附近的一个城池,捉了一个士兵,这个士兵,就把汉朝如何引诱他们到陷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匈奴单于听完,当真是吓出了一身汗。

还好,抓了一个士兵,知道了真相,否则,我匈奴族岂不是要完蛋了。

知道真相之后,匈奴单于赶紧命令士兵撤离。

其实这时候匈奴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到了汉军的埋伏圈。只不过埋伏在这里的军队比较少,仅仅有两万人。

这两万汉军是被派去偷袭匈奴人的辎重粮草的。而这两万汉军的首领就是题目里所说的王恢。实际上要引诱匈奴来马邑城一举歼灭的,也是王恢和商人聂壹的建议。

当时的王恢看到匈奴人要撤退了,他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自己的两万人,要不要和匈奴十万大军开战。

但是,这一战一旦打起来了,那汉朝的损失肯定是很大的。他手下的这两万人,能不能保住,还真不好说,想到了这里,王恢选择了按兵不动。

就这样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匈奴来大汉的边界旅游了一圈,然后又走了。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异常的震怒。真是一群饭桶,给了你们三十万大军,竟然连一个匈奴人都没有给杀死。

这要是说出去,让我大汉的颜面何存,汉武帝越想越气。他要惩罚这次出征的将领,当然首先要惩罚的就是王恢。

因为王恢是在能打匈奴的情况下,没有打。更可气的是王恢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为汉朝保持实力,才不打匈奴的。否则,这两万人冲出去,也是白白送死。

王恢的理由在汉武帝这里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汉武帝自登基以来就想有一番作为,他此生最大的志向,就是要打匈奴。

若是军队都想现在一样,见了匈奴,忌惮损失而不敢开战。那开了这个先头,以后还怎样指挥后人,让他们去剿灭匈奴呢?

所以说这一次,汉武帝一定要惩治王恢而且还必须要杀头。

即使王恢花钱贿赂汉武帝的舅舅田蚡,让田蚡为自己说几句好话,都不管用,甚至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站出来,亲自为王恢求情,都被汉武帝拒绝了。

王恢最后被杀了。

其实汉武帝杀王恢,就是要告诉世人,我此生就是要杀匈奴的,以后作为大汉的军队,见了匈奴人,不管我军势力如何,都要敢去主动出击,攻打他们,否则王恢就是你们的下场。

这就是王恢非杀不可的原因,也是汉武帝誓破匈奴的决心。

就是有了这一次汉武帝杀王恢的事件,才有了后来骁勇无比的卫青,霍去病。

你看霍去病带着八百人马就敢追杀匈奴几千人的大部队。

这多多少少是和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态度有关的。


史学达人


王恢冤哉枉也。

当年刘邦把韩王信赶到晋阳防备匈奴,韩王信治都马邑。马邑就成了匈奴和汉朝经贸中心之一。在这儿做生意必赚中间差额,成为巨富。所以,马邑富豪聂翁壹,这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他被匈奴抢劫了很多次。心中大为不满,想报仇,一个商人有什么力量?听以,就想借汉朝痛恨匈奴的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向汉延王恢建议,让他自己去诓匈奴单于,把匈奴兵将引到马邑来,然后歼灭匈奴人。王恢是个在边境跑惯了行家,认为此议可行。就上奏汉武帝如此如此。汉武帝在国内几乎全部扫清了阻碍他完成大业的所有障碍,连他亲妈王太后那么厉害的人,也因舅舅田蚡的去世而不敢干涉儿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对匈奴的和亲和抗击,让他深为重视,恼怒。和亲,他认为在他在位时是免谈的,抗匈必须要面对。所以,王恢一上奏,汉武帝就让群臣"廷议",有啥说啥,言者无罪。以韩安国(汉朝国器级人物),主张"和",理论是高皇帝那么神武,尚有"白登山之围″的惨痛教训。王恢认为"和亲"是权宜之计,匈奴豺狼本性,不驱逐杀灭则我大汉无宁日。汉武帝问群臣,结果一半对一半。汉武帝采纳王恢之议。设伏马邑附近山谷,只等那厮前来入围,则大功告成。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单于引数万精兵前往肥城马邑而来。快到目的地,觉得很反常,见畜牲于野而不见人。就止步不前,逮到一个烽火台守兵一问,才晓得汉朝有伏兵正等着自己去送死。就退兵了。结果几十万大汉大军白忙了几个月,连匈奴一根毛也没捞着。王恢本来是要截获匈奴辎重的,可他认为仗没打起来,就没动。所以,全军寸功没得,反而耗了许多银子钱粮,这该怎样向全国民众交待?汉武帝一气之下,把首倡击匈的大行王恢给下到狱中。结果被判死刑。

汉武帝说,你王恢出击一下完全有机会捞几把匈奴人的刀,枪,箭,杀几个匈奴兵,这样,不管成功或失败,也该有个理由向天下百姓官吏有个交代。眼睁睁地看着龟儿子从汉军脚下逃跑而放弃追击,这不是渎职是什么?所以,不斩王恢无法向天下交待。

结果,主战派首领人物王恢被汉武帝斩了。

几年后,汉帝国开始了长时间的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向匈奴进攻。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比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

王恢是有些冤枉,但他的血没白流。他的建议和主战始终被贯彻下去。从这点上看,值了。





劉一千五


《马邑之战失败,必须有人承担责任,王恢难逃其责!》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战略的转折点,对匈奴的防守战略,改变为对匈奴进攻战略。汉朝以边塞重镇“马邑”为诱饵,聚集汉军主力30万,试图歼灭匈奴单于10万骑兵。但是由于大行令王恢和间谍巨商聂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马邑之战”行动泄密,导致包围歼灭匈奴主力的战役“功亏一篑”。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汉武帝全面掌控军政大权,开始着手改变对匈奴的“防守战略”。一个经常出入匈奴的汉族大商人聂壹,找到了当时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个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头颅假冒“马邑令”的头颅,由聂壹向匈奴单于诈称“马邑反叛”,诱使单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马邑”,汉朝埋伏重兵聚歼匈奴主力。

王恢和聂壹将计划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觉得计划可行,着令王恢具体实施该计划。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当匈奴单于率领10万骑兵,杀气腾腾的奔向马邑时,在马邑城的外围“只见牛羊不见人”,单于遂命人攻占一个哨所,经过审讯后得知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准备聚歼匈奴主力。单于随即命令大军后退,逃出了汉军的包围圈,“马邑战役”功败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问题,汉朝马邑方面“上自将军、下到士兵”,全都知道这件事。

马邑之战失败后,汉朝军民上下沸腾,必须有人为这次巨大军事行动失败承担责任。那么,承担责任的人选有三个,汉武帝、王恢、韩安国。汉武帝是汉朝的最高统帅,是“马邑战役”的决定组织者;王恢是这次战役的具体策划实施者;韩安国将军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

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让最高统帅汉武帝承担责任。做为战役的军事总指挥韩安国,没有明确的失误和责任。

作为策划人和具体实施者王恢,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责任的,在组织马邑设伏的时候,除个别高级将领外,不应该让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结果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导致马邑假兵变出现反常现象,被匈奴人识破战役意图。王恢被汉武帝“正法”,聂壹下落不明。后来,三国名将张辽自称是聂壹的后裔,为躲避“马邑之战”的罪责,不得不改姓为张。


冷清先生


简单来说因为王恢的畏战导致汉武帝精心计划的马邑之围无功而返,为了杀一儆百,王恢不得不被迫自杀。

具体来说就是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有了和匈奴相抗衡的条件,而汉武帝当时正是年轻气盛,渴望一扫屈辱,建立不休功业的年纪,这时王恢建议汉武帝趁着匈奴派遣使者前来求和亲的时机,给予匈奴打击。最终汉武帝听从了王恢的建议,在马邑城伏兵30万静待匈奴的到来。结果消息走漏,匈奴没有进入伏击圈,便撤退了。

而王恢作为进攻匈奴辎重的主力部队,在听闻匈奴撤退后,考虑到自己的3万兵力也不是匈奴的对手,于是也自作主张的撤退了回来,最终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以夭折告终。

汉武帝得知后气的要命,认为是王恢的临阵脱逃才导致这场伏击战的无疾而终,于是让人审判王恢的罪行,审议结果王恢畏敌观望,应判处死刑。王恢则辩称是为了给汉朝保存3万精兵,另外他还贿赂田蚡以求汉武帝的宽恕,可惜汉武帝依旧不肯饶恕他。

在汉武帝看来,自己方准备那么多锱铢,那么多兵力,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结果到好一点成果都没有取得,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临阵脱逃的情况,汉武帝决定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王恢必须死。

王恢作为这场战役的发起者,最后又因他之过,导致马邑之围伏击战失败,因此不论怎么说他都有罪过,认清事实的王恢为了不被汉武帝处死只能选择自杀。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历朝历代,很多臣子都成了皇帝转嫁责任的“背锅侠”,王恢的死就是典型的案例。其中大部分因素是汉武帝在转嫁马邑之谋失败的责任,同时也是封堵朝廷上下畏惧匈奴的主和舆论。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曾率军与匈奴交战,不料被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骑兵围困在白登山不得动弹,最后还是陈平用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脱困,甚至有种说法是汉朝当然干脆就臣服了匈奴。此后的70余年,汉朝一直以公主和亲与赠送大量物资做陪嫁的方式换取边境的安宁。这在血气方刚的汉武帝看来是用黄河之水都洗不净的奇耻大辱,因此从小立志要驱逐匈奴报仇雪恨。



西汉朝廷此时奉行的是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与民休息恢复发展国内经济,对以举国之力攻打匈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多数人采取反对的态度。而且70多年来,虽然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已经趋向鼎盛,但汉朝从未在正面战场上像样得战胜过一次匈奴,大部分人都笼罩在“匈奴不可战胜”的阴影下消极避战。马邑之谋前,年轻的汉武帝刚刚从去世的窦太后手中拿回实权,正在积极调整国内外政策转向对匈作战方向。因此,当王恢送上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主力的契机时,汉武帝无疑是兴奋不已的,浮躁的年轻皇帝立马做出了多路汉军精锐前往马邑设伏的部署。


可奇怪的是,这么一场大的军事行动汉武帝却没有指定一个战时总指挥,李广不是,韩安国也不是,只负责袭击匈奴后勤辎重队伍的王恢更不是,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汉武帝亲自在遥控指挥!皇帝指挥的战斗,从讲政治的角度来说是不能输的,既然马邑之谋失败了,那就肯定要有人出来负责!汉武帝在朝廷上下看来看去,瞧!那个始作俑者的王恢大小高矮胖瘦都刚好好,于是就把王恢下了监狱。

王恢的死,不仅替汉武帝撇清了马邑失败的责任,而且也展示了汉武帝对匈强硬政策的坚定决心,西汉上下主战的舆论成为主流。王恢虽死,但他提出的用军事手段解决匈奴问题的主张,却在同样渴望奋击匈奴的汉武帝身上得以实现,倒也算虽死无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