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lood_puppet


这个问题,日本人表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天皇让我放下武器,我就不再战斗了。

二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在这场大战中发动战争的德国和日本都是罄竹难书,尤其是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最早,而且投降时间最晚,可以说犯下的罪行也最多,周边国家尤其是我国深受其害。

那么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到底什么才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呢?到底是“共工?“蒋干?还是“苏武?“屈原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多次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为这场战争做了太多准备,而且在山穷水尽时还想着号召人民跟随天皇发动1亿玉碎计划,用丧心病狂都不能够形容他们的疯狂。

但是仿佛在一瞬间,日本突然从恶狼变成了绵羊。昔日龇牙咧嘴的姿态也被奴颜媚骨所取代。那么这个因素是什么?

是“蒋干吗?当然不是,虽然国民政府的参战军队数量在同盟国中数一数二,但是创造的战绩却多数不敢恭维。甚至在日本江河日下,苟延残喘之时,国民政府居然还创造了豫湘桂大溃败的“奇迹,另同盟国特别是美国“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日本军队对国民政府军队都是非常鄙视的。在中国战场上,他们佩服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

那么就应该是“共工了。但很遗憾,同样不是。因为对于日本而言,想让他们低下头颅是非常难的,光让他们佩服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他们恐惧。

而这一点虽然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顽强,但是对于日本战俘,则相对宽厚,而这一点被日本人错认为是对日本人的恐惧。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无论对于国民政府,还是国党军队,始终都没有深入骨髓的恐惧,这是他们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承认败于我国军队的原因。

那么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只剩下苏联和美国两家。苏联和日本作战主要集中于1939年的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以及1945年8月8日在东北地区和关东军的作战。

应该说苏联雄厚的工业实力以及苏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不仅是打赢对日战争的必要条件,也是足以让日本瑟瑟发抖的重要因素。

但是,苏联都不得不承认的是,苏军的进攻虽然凌厉,但是并未对日本,特别是本土造成毁灭性灾难。

在8月8日进攻关东军之前,关东军因为太平洋战争以及防卫本土的需要,将大量精锐部队抽调到其他地方,驻守东北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和重新征召的复员军人,在战斗力水平上,远远无法和先前的精锐部队相比。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日本失去东北,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失去本土。虽然苏联陆地上无敌,但是并不意味着苏联海上势力强悍。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日本的海军实力不可小觑。

既然“苏武”也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那么能够让日本最终放下武器的只剩一家,那就是美国。

作为和日军在太平洋上鏖战近四年的冤家,美国和日军打遍了半个太平洋。作为太平洋上抗击日军的主力,美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所以美国对日军的打击程度最强,美军在太平洋上进行的跳岛战术,使得日军的防线逐步被攻破。为挽回败局,日军不得不将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抽调到太平洋上进行岛屿防卫。这使得侵华战场上的日军数量不断下降,军队素质也不断滑坡。

而在接近了日本本土后,美国于1945年2月开始对日本多个城市进行了猛烈的低空燃烧弹轰炸,史称“李梅火攻

由于日本的房屋很多是木质结构,因此李梅的进攻很快奏效,日本的各大城市纷纷化为废墟。而李梅在3月份进行的东京大轰炸中,更是在一夜间造成了超过10万日本人死亡,极大地打击了日本的工业能力和反抗意志。

但是很明显,日本人并没有被这样的轰炸吓倒,毕竟日本的很多工厂都是小作坊式生产,轰炸中这些小作坊大部分得以保留,也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不仅如此,日本还号召民众组织神风特攻队,抵御美国舰船的靠近。并且时刻准备1亿玉碎,为天皇献身。

在日本变得如此疯狂的状态下,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也标志着美国找到了减少伤亡且能征服日本的方法。

1945年8月6日,一个值得所有人铭记的日子,美国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战原子弹投到了广岛上空。当天共造成超过8万人死亡,广岛全市沦为一片废墟。

此时的日本面对美国的原子弹轰炸,除了内心恐惧,更关心的是如何将消息封锁起来,不使日本民众恐慌。

可以说第一颗原子弹虽然死了8万多日本人,但是日本上下仍然在沉睡。但是原子弹却把苏联人炸醒了,在美国轰炸原子弹之前,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不仅不是对立,反而相当暧昧。

因为苏联反抗德国的需要,因此在1940年和日本签订了互相承认满洲国和蒙古的《苏日中立条约,此后苏日两国保持了长达五年的和平时期。

在德国投降后,日本也曾一度表示要向盟军投降,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而此时的苏联就成为盟国和日本之间的中间人,斯大林两头斡旋试图从两方都攫取利益。

在美国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前,美军进行了伤亡惨重的冲绳岛战役。此战中美国军队伤亡超过10万,除了极大的震惊了美国朝野,更让斯大林乐在心头。

因为此时的斯大林知道战后一定是美苏对抗的世界格局,如果能在二战中对美国的有生力量造成更大的杀伤,对于战后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将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斯大林一直在等待,虽然和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约定对德战争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但此时的罗斯福已经去世,斯大林虽然签了字,但是他有足够的理由和借口将进攻日本的时间拖延再拖延,让美军出现更大的伤亡。

毕竟此时的苏日两国关系摆在这里,斯大林也想着利用日本,作为战后对抗美国的桥头堡。

但是原子弹的突然爆炸,让斯大林措手不及。此刻的他明白,美国开始祭出最后的杀器。在原子弹的猛烈轰炸下,日本可能会选择投降美国,届时苏联的如意算盘就会全部落空。

在原子弹爆炸后,斯大林意识到此时的日本已经不具备和苏联结盟或者被苏联利用的条件。如果苏联此时再不出兵,那么等美国独立解决日本问题,使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苏联战后在远东地区的形势将更加被动。

因此1945年8月8日,150多万苏军从三个方向攻入东北,消灭日本“皇军之花关东军,日本高层企图到东北苟延残喘的美梦落空了。

苏军的大动作为苏军抢夺日军在东北的工业设备,夺取沙俄时代在东北的权益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苏联在远东地区扩张了足够大的势力范围,包括北朝鲜,为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亚洲部分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能让日本投降的,不是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不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艰苦卓绝,也不是火光冲天的李梅火攻。而是“屈原,正是原子弹的爆炸,不仅彻底打碎了日本人负隅顽抗的决心,也给世界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其中就包括苏联的政治转向。

诚然日本人放下武器,是因为天皇宣布终战投降。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天皇之所以宣布终战,是因为此时的裕仁天皇,内心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而让他失去所有希望的,就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虽然给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灾难,却有效的阻止了1亿玉碎的发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两颗原子弹事实上是保护了日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和谈的时候,在一次酒会上,曾经有记者提问,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打一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了好几种答案,包括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这几种,实际上每一种答案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场。我们的教科书上面统一的说法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小编认为没有错误,也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如果把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发挥的作用作为解释日本最终接受《波茨坦公高》,并宣布投降的原因则有点牵强,毕竟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在中国战场。

欧美学界通常认为导致日本最终投降的原因在于美国两颗原子弹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经就是否接受盟军的《波茨坦公告》举行过一次会议,在会议上面,铃木首相和东乡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陆军大臣阿难惟几和海军幕僚长丰田都表示反对,最终首先还是屈从了军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号和8月9号,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在8月14日也宣布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实际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经向苏联进行过乞和活动,日本希望借助《日苏中立条约》,由苏联出面进行调停,以使日本达到和平停战、体面停战的目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的《日苏谈判要领》中曾经这样记载:“我方不仅防止苏联参战,更进而争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结束战争方面成为有利于我方的调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苏之间的日益凸显的矛盾来实现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导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的原因是苏联对日宣战,而不是美国的原子弹的作用。

小编认为,日本最终宣布投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是哪个单个原因所导致的,实际上日本国内因战争所导致的窘境也是日本最终选择投降的原因之一。


青年史学家


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特点: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过它,它就欺负你。

比较贱。

二战后,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国。为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中国的战败,并非败于中国,所以不服。

作为中国人,我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事实上,又难以否认。

抗战中,中国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并将最终击败日本人。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肯定不会在1945年,肯定会更晚。

其实,日本战败是在一个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轴心国的失败,让日本注定难以独活。

中国的抗战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个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苏中英等同盟国与德、日等轴心国的对决。同盟国胜,中国必胜;同盟国若败,中国也难以独胜。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被彻底拉进了二战这盘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国正式形成。

据说,当时希特勒听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后,对于日本人的愚蠢行径特别恼怒,大发雷霆。因为此前的美国凭借地利,得以独保,尚未进入战局。以美国当时的实力,一旦对轴心国开战,对德、日来说绝对是灾难。

果然,美国加入后的盟军节节胜利。1945年5月,德国首先投降。

德国投降后,同盟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么可能经得住同盟国的集中攻击呢?

8月,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把关东军杀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除了投降,没有第二种选择了。于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败于同盟国,并不是单纯地败于中国。当然,中国也是同盟国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谈秘史


我们历史课本上说,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对抗侵略者的决心。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其实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主要还是靠外因。


日本是二战中最晚投降的战败国,在十几年的战争里,日本鬼子的嘴脸成为中国人民最憎恨的嘴脸。无数革命先烈死于这场战争,日本人本来就是想霸占中国,并向中国内陆移民。即使是最后时期,日本也还是想保住通州,以便日后移民扩张。因为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岛国,日本其实十分尴尬。

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资源耗尽,如此自不量力的想要吞掉中国,在那个年代里,虽然日本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但是毕竟,国土人口差距太大。一个太平洋战争,就让日本抽出几十万关东军去应付,中国战场捉襟见肘,被苏联赶尽杀绝。



万般无奈之下,日本鬼子只好选择投降。即便是投降,他们也丝毫没有准备承认自己的罪行,掩埋罪证,建靖国神社,这些都能说明他们的狡猾嘴脸。战后,日本不允许设立军队,只能有自卫队,但就是这个自卫队,就让他们可以四处挑衅,嚣张气焰不减当年,日本人的贪婪可见一斑。


历史密探


日本发动的反人类侵略战争,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它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苏联的参战。苏联红军消灭了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精锐,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魔头石井四郎带着高级军官及其眷属于8月10日逃回了日本,他们并不甘心失败,准备对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实施细菌战。此计划让当时的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知道了,他知道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使用细菌武器,我就让你灭种。日本天皇在召开御前会议的时候说,给日本留点种吧。所以梅津美治郎严令不许实施此计划。紧接着8月15日日本就投降了,可见当时日本国内已经特别想投降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集结了百万大军准备登陆作战。拥有当时最先进战舰飞机等武器装备,根不不是日本所能抗衡的。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决定投放原子弹,尽快迫使日本投降。

三、日本自身。经济上,日本资源匮乏,经济萧条。军事上,海上和空中控制权已经被盟军完全掌握,日本已无力再战之力,虽然秘密征集了五十万部队,但那能起什么作用。
四、孤立无援。德国已经失败投降了,它陷入了孤军奋战之境。如果不投降,只能毁灭日本了。


沦客人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宣布投降,是因为美国在日本本土丢了两颗原子弹。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下面,有书君和大家翻开历史,一起来了解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一、首先,我国人民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形成了对日本兵力的牵制。

日本侵略我国,真正意义上应从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直至1945年8月投降,整整有14个年头。

在此期间,日本在我国投入大量的兵力,长驱直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仗势本国的武器先进,欺负我国当时国力薄弱,企图速战速决。

然而,小日本却大大低估了我国全体军民坚决抗御外来侵略的决心。如此一来,日本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兵力,如入泥沼,被生生地牵制住,让其动弹不得。

正因为如此,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和帝国主义的同盟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并最终取得胜利。如果中国在当时没有挺住,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也许得重新改写。

二、然后,美国对日本本土全方面的封锁和打击,促使日本进入绝望的边缘。

别看日本现在跟美国铁哥们似的,在二战期间,两家可是打得死去活来。

那么,日本现在的大哥美国,在那时对他做了些什么呢?

话说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4年底,虽然美国军队逼近日本本土,然日本仍是穷凶恶极之状,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美军瞅准了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资源缺乏,大多数物质依靠进口。

成为一座孤岛。

这就是著名的“饥饿战役”,也算是釜底抽薪之狠招。

几个月下来,小日本虽然损失惨重,却仍饿着肚子顽抗。

美国这下可恼了,不投降是吧?那就让你尝尝我们新式武器的厉害,日本就这样不幸成为测试原子弹威力的小白鼠。

如果说,此前日本还尚存一线武士道精神,意欲顽抗到底的话。

那么,美国远道而来送给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将他们的希望降至冰点。这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受过原子弹攻击的地方。

三、最后,苏联在关键时刻出兵。

日本近百万的关东军是其陆军最精锐的主力,长期占据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有利战略地位,妄图依靠这支军队,进行长期的战争。

苏联作为当时国力较强的国家,一直在我国边境上坐山观虎斗。

日本当局也最担心苏联跨境参战,否则,他的如意算盘将会落空。

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

1945年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百万红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使日本“最恐惧的事情最终成为现实。”

苏联在关键时刻的参战,重挫了日本的侵略计划,让其仅有的负隅顽抗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

四、终于,日本迫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得已投降。

日本常年对外侵略,不但国内经济发展停滞,而且在人口方面无法休养生息。当时,日本政府动员男性15岁-60岁,女性17岁-40岁都来服兵役,日本国内人口已经难以为继。此为内忧。

战争进行到1945年,对日本来说,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首先是盟友德国熬不住,投降了。

接着又受到美国及盟军实施的“饥饿战役”,持续不断的恐怖空袭和原子弹的打击,然后中国敌后战场开始全面战略反攻,苏联又派出重兵等等。此为外患。

日本深感大势已去,1945年8月9日凌晨,紧急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

裕仁天皇认为,目前连本国领土都无法保障安全,何况对外侵略扩张,于是做出决断:主动投降,结束战争。

任何一件发生的事情,其背后必有诸多推波助澜的因素,才导致最后的结果。

因此,原子弹不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充其量只是促使其投降的最后推手罢了。

今天的故事讲到这,各位看官是否明白了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读史以明志,让我们铭记历史,引以为戒,发愤图强,国强方民安。


有书共读


日本是二战最后投降的轴心国国家,其死硬的作风是大家都明白的。那么为何之前叫嚷着一亿玉碎的日本,最终选择投降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国在1945年投下的原子弹,当时原子弹以史无前例的摧毁威力,使得日本人几乎感觉到了绝望。在这样的武器威胁下,日本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投降。因为他们不知道美国拥有的原子弹具体数目,害怕继续受到原子弹的攻击。所以说原子弹的威力,这是直接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则是所有抵抗的无望,本来日本希望寄托中国大陆的纵深和日本本土防卫进行逐步抵抗,尽量增大对盟军的伤亡,以此换取对日本有利些的和谈条件。但是随着苏联的出兵将日本的关东军彻底打垮,日本的这一战略也面临重大的挑战,加上美军在太平洋的进度超过日本预料,这一步能否实施下去都是很大的问题。

抵抗下去,恐怕是徒增伤亡,所谓的组织苏军美军进攻速度,争取和谈的战略很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加上日本国内一片凋零,已经难以支撑,最终天皇为自己考虑,还是选择了保存自己的地位的条件下承认战败。


科罗廖夫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内外交困,国力耗尽。

中国抗日战场,是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从1931.9.18--1945.9.3,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拖住70%日本军队,消灭日寇150万,同时,中国军队远征缅甸日军。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军民伤亡4000万,经济损失巨大。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扭转了100多年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战胜利,中国收回了一些主权和领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胜利。她极大的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极大的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与团结,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


黄常慧湖南郴州汝城县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投降,背后的原因,主流观点有这样几个——屈原,苏武,毛遂,蒋干,共工。

听知事给你一一介绍。

1,屈原说。

屈原不是先秦楚国的屈原,而是“屈从于原子弹的武力”。

1945年8月6日,美国空军把原子弹“小男孩”投向日本广岛,广岛约有7万人立即因核爆而炸死。目前广岛市依然将相生桥附近的地区列为放射污染区。

8月9日,美国空军再次把原子弹“胖子”都投向日本长崎,当地约四万人直接死于胖子的原爆,约二万五千人受伤,约7000平方米之建筑物被夷平。

这两颗原子弹,都是四五吨重量,却有着上万吨TNT爆炸的能量,日本法西斯也在加紧研究原子弹。美国的率先研究成功并且投放战场,让日本彻底失去了抵抗信念。

但,“屈原说”的理论并不完美,因为日本虽然被原子弹炸了,却有了新的希望。

1945年8月9日,当日美军轰炸机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小仓,一个是长崎。当日小仓上空云雾弥漫,无法投放,于是两颗原子弹,两个“胖子”都丢在了长崎,但只有一颗引爆了。

未引爆的那一个胖子,到底去哪了?主流观点认为,日本当局第一时间把失踪的胖子封存起来。日本当局意识到自己研究制造原子弹已经不可能,于是把原子弹交给了苏联,希望苏联能够进行调停。

事实上,长崎核爆的整整4年零20天后,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就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要知道,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流亡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是苏联不能承受的。

原子弹到底给了日本深深的绝望?还是给了他们新的希望?你站在哪一边?

2,苏武说。

苏武不是汉朝的苏武,而是“苏联出兵东北的武力”。

长崎核爆的当天,就是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着157万苏联军队用4天时间就对近百万日本关东军进行分割包围,大部分被俘虏。

苏联的动武,让日本裕仁天皇等战犯失去了任何的希望,只好迅速决定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

事实上,日本的投降并不是完全的无条件投降,日本耍了几个小小的滑头。

  • 一,裕仁天皇发布的诏书,严格来说,应该是《终战诏书》,是要求日军放下武器,停止战争。

  • 二,日本的投降,后来被偷换概念为“日军的投降”,日本军队以外的人,不认为自己有战争的罪行。

  • 三,日本投降其实有条件,那就保留天皇的性命和天皇制度。所谓的“无条件投降”只不过给罗斯福一点面子。

日本投降的时候,就不老实,何况现在已经恢复成了世界第三经济强国?

时刻提防日本,是中日韩俄等国的理智选择。

3,毛遂说。

毛遂,不是先秦赵国的毛遂,而是“毛主席领导共产党敌后斗争取得成功。”

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理由有三:

  • 1,共产党最先提出抗战,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是被内外势力逼迫下抗战,意志力不可同日而语。

  • 2,国民党组织的抗战,22次会战就是22次挨打,被日寇夺取600万平方公里土地。八路军和新四军则以数万兵力简陋装备,夺回95万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根据地。

  • 3,抗战后期,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59%,1939年是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事实上,在1944年年初到1945年日本投降,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开始了局部反攻,收复了不少县城,根据地范围越来越大。日本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掣肘之下,难以从中国掠夺资源,战争能力大不如前。

弱国对强国,唯一的办法就是游击战、运动战,全面抗战,积小胜为大胜。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是正确的有效的。所以,毛遂说,有一定道理。

4,蒋干说。

蒋干,不是三国时期的蒋干,而是“蒋介石领导国民党军队干败了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的威望达到顶点,因为,从名义上说,蒋介石是带领积贫积弱的中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领袖。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是开罗会议的四巨头之一,是世界上受人尊敬的人。

但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取得的吗?恐怕有一点疑问

1,抗日战争的22次会战,蒋介石及其军队无一胜绩,最多是战平,大部分是惨败。

2,抗日战争的22次会战,蒋介石及其军队全部都在防守,无一次进攻,完全没有进取之心。

3,美国源源不断向大后方输送物资,却发现“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魏德迈批评国民党军官“无能,愚蠢,缺乏训练,偏狭……全然不称职。”

依靠腐败堕落的蒋介石集团,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是痴人说梦。

5,共工说。

共工,不是上古撞不周山的共工,而是“国民党共产党共同努力工作的成果”。

这种说法和稀泥,没什么特点,不多说了。

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更符合历史事实呢?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历史知事




首先我们来看军事。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已经被美国打得节节败退。美国的飞机已经展开了对日本本土的轮流轰炸,甚至日本的首都东京也不能幸免。

凭借强大的武器火力,日本人除了发起神风敢死队,组织一些人去当人肉炸弹,和美军同归于尽之外,根本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分别被美国扔了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彻底震慑了日本人的抵抗意志,让日本皇室和军部不得不重新评估战场上的形势。

1945年8月9日,苏联百万红军向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最后一击。俘虏了五十几万,伤亡十几万。

从军事上来看,日本人已经打不下去了。



其次,从后勤保障来看。

日本不过是一个岛国,资源严重匮乏,根本不足以支持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张学良放弃东北,实际上是一种投降行为。把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工业体系全部奉送给了日本人。包括二百六十架飞机,中国最好的兵工厂,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

正是日本人占领了东北,获取了大量资源,才拥有支持一场长期战争的物资,才敢于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尽管如此,战争进入到1941年后,日本的资源依然匮乏。日本海军开始向东南亚发展,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本基本上占领了整个东南亚,抢到了大量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有力的支持了日本后几年的战争的物质需要。

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后,迅速利用自己海军和空军的优势,切断了日本从东南亚获取补给的生命线。

美军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轮番轰炸,导致日本国内经济频临崩溃,工农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不管是武器弹药还是粮食补给,都很难支持日本继续打下去。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政治权力体系。

自从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日本的内阁掌握了日本的政治,天皇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国家领袖。

但日本天皇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从大正天皇开始,就不断向日本内阁施加压力,希望能够夺回一些权力。

裕仁天皇上任后,加强了对日本军部的控制,掌握了日本的陆军和空海军。

日本的军队本来就对比较保守的内阁不满意,他们借助日本天皇的支持,以下犯上,私自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

后来日本军队有多次推翻内阁,组建军人政府,发动对亚洲的全面战争。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要求日本天皇必须宣布停战,否则将予消灭。经过谈判,最终决定保留日本天皇,但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负隅顽抗的日本军队,听到日本天皇的投降书后,象全家人都死光了一样。有的人精神崩溃到处乱跑乱叫,有的人剖腹自杀,更多的人痛哭流涕。

只有日本天皇才能最终决定结束战争,日本天皇在得到美国的保证下,也只能结束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