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在軍事上有大的勝利?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諸葛亮經天緯地的軍事才能大家都有目共睹,劉備得諸葛亮可謂如魚得水,讓劉備從屢戰屢逃的逆境中走出來,擁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得以和曹魏、孫吳三分天下。

劉備死後.

雖然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安居平五路,五次北伐小勝不斷,卻為何最終都無功而返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夷陵之戰後蜀國元氣大傷。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舉傾國之兵伐吳,違背了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方針。夷陵慘敗,徹底打亂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

三國鼎足之勢已成,卻成為最弱小的一方。失去荊州,只得偏安一隅,向東出川的路已被堵死,很難在主要戰略方向發展上,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夷陵之戰前後,蜀漢相繼多名將領和謀士死去,將近六十三人,包括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法正等,耗盡了蜀國國力。現在是武將凋零、兵力不足、國庫空虛。

劉備新喪,四方皆亂,諸葛亮接手的只是一個爛攤子。

人才嚴重不足,武將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個魏延,趙雲老了,新收的姜維資歷尚淺,難主大局。

各種殺伐決斷只有自己,和當時的五虎上將時期差太多,當年劉備背後還有龐統、法正一群出色的智囊團。

如今只剩下自己一個光桿司令了,要不怎麼會說“三個臭皮匠 勝過諸葛亮”呢。

夷陵慘敗,國勢迅速衰落,很難再調動起如此大的規模軍力去復興漢室。

諸侯亮只能在百廢待興中,面對無兵少將的情況下重新部署。

其次,諸葛亮是排兵佈陣的軍師,而並不擅長統冠三軍。

《三國志》陳壽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就說諸葛亮不善帶兵。他是個管理型人才,而不是領兵打仗的將軍。

司馬懿說他“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諸葛亮為報劉備的託孤之恩,國中大事小情都親歷親為,事無鉅細,不善於發動團隊和團體合作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下官兵的積極性,限制了人才的成長。

集外交、政務、軍事於一身,鐵打的釘又能捻幾個呢!

其次,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劉禪對伐魏不積極,經常唱反調。糧草經常短缺被迫無功而返,反而勞民傷財。

劉備死後,獨留諸葛亮來勉強支撐危局,他一心報劉備的知遇之恩,逆取魏國,屢次北伐。

這樣一個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注定要失敗,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留下了他光輝的形象。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軍事上再沒有重大勝利?

這純屬正常,因蜀國兩州失掉一州,龜縮在益州,要出川伐魏走到祁山就再難推進,人才上兩軍事主官法正,龐統己死,武將關張馬黃已死,趙雲已老,唯一的出名戰將魏延,又不得諸葛重用,文武全才的益州託孤重臣李嚴又受諸葛亮的排擠,重用了參軍馬謖,可他不是這塊料,結果把軍事要道街亭失去了,總算好不容易培養了姜維可資歷太淺,難主大局,而劉禪對伐魏又不積極,經常唱反調,糧草經常短缺被迫無功而返,勞命傷財。

什麼關興,張苞純屬扯犢子,無影的事,關興非武將,也沒有替關羽報什麼仇,張苞早夭。

歸略起來講諸葛亮是蜀國一肩挑,集外交,內務,軍事於一身,也就是講諸葛沒有了智囊團,只有個人智慧,武將方便所乘無底,如這樣的戰鬥團集若有大勝仗反而是怪事,無所建樹才屬正常,哪兒掉餡餅僅為傳說,應該說諸葛已盡力了,混身是鐵能打幾條訂呢?戰爭打的是智慧,人力,物力,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佔幾樣呢?…。



9紫氣東來


劉備病死五丈原後,諸葛亮再沒有在軍事上有大的作為和極為突出的勝利,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外在原因。劉備之所以會病死,主要是為報關羽的之仇,而舉蜀國之兵力伐吳。這個衝動的軍事行動顯然違背了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魏"四字方針。"聯吳抗魏"是諸葛亮審時度勢提出的戰略方針,其前提是三國中,曹魏一家獨大,蜀吳只有聯合才能和曹魏相抗衡。換個角度來說,蜀國要想打敗甚至消滅魏國,必須得到東吳的支持和幫助,而無論如何,也不能和東吳為敵,否則,蜀國兩面受敵,一切夢想和計劃都無從說起。而劉備為關羽的衝冠一怒徹底打敗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


劉備伐吳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他大敗而逃至白帝城,所率幾十萬大軍折損十之八九,可以說是連褲衩都輸掉了。蜀國原本就處於百廢待興中,經此重創,蜀國國勢更是一落千丈,日落夕山。

國勢的迅速衰落,讓擁有不世之才的諸葛亮孤掌難鳴,也讓其在軍事上難有大的作為。


第二個原因是內在原因。諸葛亮的個人軍事才能有目共賭,他無論和曹操的"單兵較量",還是在赤壁之戰的"偶露崢嶸",抑或揮師蜀中的"王者榮耀",諸葛亮的戰略眼光,戰術修養,戰鬥效果都令人臣服,可以說,劉備能從逆境中走出來在蜀地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能三分天下,諸葛亮功不可沒。

然而,正如人無完人一樣,諸葛亮也有弱點,那就是凡事親歷親為,特別是劉備病死後託孤於他,身為國相的諸葛亮為國為民,盡職盡責。但他在任勞任怨工作時,卻不善於發動團隊和團體合作的力量,他管的工作和事物過細,長期下去,以至於累垮拖垮了身體。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下官兵的積極性。


更為致命的是,諸葛亮在明知不可能成功的情況下,卻一意孤行的六出祁山伐曹魏,只是為了博得"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美名,結果浪費和損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結果讓沒有恢復元氣的蜀國雪上加霜。諸葛亮最後伐魏時,不但被累垮的他已是強弩之末了,而且蜀國也被他折騰的國已不國了。再加上新主劉禪又是一個庸主,重用小人,一定程度上約束和限制了諸葛亮放手一搏和全力一擊。

在這種情況和場景中,自然註定諸葛亮在軍事上很難有大的作為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為啥劉備死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大的軍事勝利?

這個大的軍事勝利太抽象,不好把握尺度。劉備在世時,大的軍事勝利有哪些?取益州,諸葛亮是半路加入的,頂多一半吧。取漢中,雖然從三國演義看,劉備起十萬大軍,諸葛亮隨同征伐,但從正史看,實際隨軍的是法正,諸葛亮並未前往漢中。說赤壁之戰吧,那是孫劉



聯軍共同勝利,只有建安十三年末,攻取江南四郡,似乎能算,但這主要是張飛,趙雲,關羽這些武將的功勞,與諸葛亮關係不很大。另外,前往東吳順利娶回孫尚香好像能算,但這期間趙雲的細心,機警也功不可沒。至於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等,其規模,影響,殲敵都沒有啥能說的。相反,倒覺得劉備去世後,諸



葛亮南征平定越巂,柯羌,南中諸郡叛亂,七擒孟獲,安撫益州南部幾十年沒有大動亂;北伐時攻取天水,安定,南安三郡,收姜維,斬王雙,木門道射殺張郃等,如參照劉備留下的爛攤子,蜀國當時實際,都應當是了不起的重大勝利,從情理說應該算。



對於諸葛亮,劉備劉禪如何相處的說法很多。有說劉備防範諸葛亮,託孤時埋伏刀斧手…有說諸葛亮攬權,劉禪聰明應對…實際並非如此,事情其實沒有那麼複雜,諸葛亮,劉禪都只是順其自然,因為那時諸葛亮想不攬權都不行,劉禪想專權沒有那個能力,如果諸葛亮在那種情況下,放手讓劉禪去幹,恐怕如今罵的人更多,罵的話更難聽。因此,輸贏勝敗乃兵家常事,必須根據當時實際,公平,公正,客觀的評述,儘量避免一廂情願,用二十一世紀的智力,條件,心理揣度二三世紀的事情。(5:29)


流譽後


劉備死後,諸葛亮沒有取得大的軍事勝利,這一點確實是真的。

如果非要說有勝利,那就是“七擒孟獲”了。

可是,七擒孟獲的故事是虛構的,諸葛亮與西南少數民族關係好卻是真的。

諸葛亮靠什麼搞定西南少數民族?

主要是安撫,以夷制夷,讓少數民族高度自治不要造反。


實際上,效果並不好!西南少數民族造反依舊層出不窮。

亮至南……以凱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三國志•蜀書•呂凱傳》)越嶲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三國志•蜀書•張嶷傳》)十一年,南夷豪帥劉胄反,擾亂諸郡。徵W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忠遂斬胄,平南土。(《三國志•蜀書•馬忠傳》)越嶲蠻夷數反,殺太守,是後太守不敢之郡。(《資治通鑑》卷七十四,正始元年)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張嶷平定越嶲郡。……是歲,汶山平康夷反。……秋,涪陵屬國民夷反。(《三國志•後主傳》)

相反,吳國對待少數民族的策略就狠了點,主要就是殺人抓人,征服土地的同時掠奪人口補充漢族地區人口損失。

很明顯,吳國政策的效果更好,控制範圍達到越南境內,去夷洲抓了一次奴隸,今天的人還一直唸叨。

言歸正傳,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取得更大勝利?



原因有三

1,諸葛亮是行政之才不是軍屬之才。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布衣天子,都有三種人輔佐,行政後勤民事是蕭何和李善長,軍事戰略是韓信和徐達,謀略智囊是張良和劉伯溫。而諸葛亮,想一個人把四個人(劉邦,蕭何,韓信,張良)的事情做了,很明顯,他不是萬能的。

2,大爭之世,實力為本,而蜀漢實力已經被夷陵之戰耗盡了。

劉備死後的蜀漢,最需要的休養生息積蓄糧草,準備軍械和編練新軍。諸葛亮沒有這麼做,而是用僅有的本錢押進去繼續賭!

五次北伐就是五次壓上所有本錢的豪賭,能不輸嗎?

窮二代和富二代豪賭,誰會贏?窮二代攢一點錢就全壓上,富二代攢著錢不捨得拿出來,最後一拿出就是把你徹底贏光!

蜀國就是這麼輸掉的!

3,蜀國最重要的財富——人才,被諸葛亮全毀了!

諸葛亮作為豬隊友,讓蜀國成了三無產品——無明君,無名將,無宰相!


諸葛亮作為阿斗的老師,作為蜀漢的權臣。他這樣教育阿斗——你啥也不用幹,放著我來。於是阿斗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傻子。

阿斗做過的兩件事足以洗白自己:第一件,諸葛亮死後不就,視察都江堰。這說明阿斗知道蜀國哪裡重要。第二件,司馬昭要殺他,他說樂不思蜀,足以保命。

阿斗是被諸葛亮耽誤的明君,萬曆皇帝被張居正耽誤了,他就把張居正墳給扒了。

阿斗沒有扒掉諸葛亮的墳,而是廢除丞相職位。讓大臣分權制衡。

第二是無名將。

諸葛亮對武將的打壓,堪比後世的宋朝。勇冠三軍的趙雲只能做後衛(有點像李廣),戰略家魏延始終被防備不放權,反而紙上談兵的馬謖,卻能委以重任。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諸葛亮剝奪了多年帶兵打仗的將軍們的權力,讓他們沒有發展強大的機會。

反觀魏國,郭淮,張合,鄧艾這些武將都能獨當一面。蜀國不是沒有這樣的人,諸葛亮一手遮天,別人根本沒機會。

第三,無宰相。

諸葛亮當了蜀漢20年宰相,一手遮天,卻沒有培養出好的繼承人。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宰相職位,獨掌大權。

諸葛亮是一個失敗的英雄,雖然他很努力!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歷史知事


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在軍事上取得大的勝利?關羽死後,劉備為了報仇興兵東吳,火燒連營之後在石門鎮放過陸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諸葛亮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能維持三國鼎立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封疆闊土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隆中對後半截計劃流產。隆中對計劃出兵兩路以取中原。一路從荊州北上攻河南。另一路出四川向東攻關中。可惜荊州丟失只能從四川向東攻打關中,所以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功績!可以說是失了地利!

第二,諸葛亮隆中對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待中原有變”,可見當時曹操實力確實雄厚,如果魏國沒有鉅變吳蜀兩國是沒有能力擊敗魏國的!但是魏國沒有鉅變蜀國卻發生鉅變。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法正孝直若亡一人漢室難興!劉巴的死就是蜀國人心鉅變的時候,內部出現叛亂,所以諸葛亮評定內亂之後先南征才北伐!而且曹丕稱帝之後蜀漢江山的正統性遭到更大的質疑!所以失去了人和!


第三,劉禪闇弱,三國志記載:蜀國民有菜色,朝野鴉雀無聲!說明蜀國國力已經臨近崩潰。連年戰事不斷,內憂擾亂國力頹廢!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或許可以說強為難為之事!

但是,還是要說諸葛亮隆中對依然是曠世奇作,劉備也確實是英雄!要不然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也不會說:唯使君於操耳!把劉備放在前面自己放在後面!

諸葛亮之大才,未遇勢於時!


嘉樂分貝


這話問得……就好像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在軍事有過大的勝利一樣。火燒新野是劉備獨自領導的,火燒赤壁主要是周瑜的功勞,平定益州主要是龐統的謀劃,鎮守荊州主要是關羽的業績,夷陵之戰諸葛亮也沒有隨行……請問,諸葛亮在劉備生前,可打過一次像樣的仗?如果本來就沒有什麼戰績,又何來劉備死後沒有軍事勝利一說?

相反,諸葛亮唯一可圈可點的軍事勝利,恰恰是在劉備死後締造出來的,那就是平定南中。其實劉備生前並沒有將諸葛亮當做軍事參謀,諸葛亮在荊州時期主要從事“調其賦稅,以充軍實”的內政,在益州時代主要從事“鎮守成都,足食足兵”的內政,本身並沒有參與幾次軍事行動。劉備死後,蜀漢危急,老將幾乎喪盡,南方几乎一半領土叛亂,諸葛亮這時是真的“奉命於危難之際”,率軍平定了南中。這一戰給了諸葛亮以極大信心,很快,他就有膽子在《出師表》中寫下“南方已定,兵甲以足”的豪言壯語了。

難後呢?北伐一敗再敗,最終客死於軍中。諸葛亮的精神,是無人不敬佩的;但他治兵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絕不是最頂尖的。陳壽說他“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司馬懿說他“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諸葛亮戰績一般,實在是自身能力所致,與劉備無關。劉備領兵勝少敗多,諸葛亮一生戰績,也是如此。


隱語


蜀漢中後期再無大勝,不是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退化,而是由於三國鼎立之勢已成,以蜀漢的弱小國力,很難在主要戰略方向上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失去荊州,再加上夷陵之戰慘敗,蜀漢向東出川的路已被堵死,荊州是肯定奪不回來了。諸葛亮5次北伐,實際上到第3次北伐結束時,就已經達到了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進攻頂點”

——繼續向北進攻關中和隴右幾無可能,也就是說雍州是沒戲了。

劉備死後,三國中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的格局,已基本確定,但這並不意味著蜀漢已完全喪失後來居上的可能,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面對歷史的重大轉折時刻,諸葛亮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蜀漢實現富國強兵,或者起碼能夠穩固自保?道理很簡單,就是將國內力量轉向“戰略大後方”——南中。

三國時代的南中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面積佔蜀漢約一半的版圖,人口也不少,史載至少有70萬人。

而蜀漢立國40多年,由於連年征戰,每次北伐都要調動全國30%至50%的男性青壯年從軍,或直接當兵打仗,或充作民夫運輸軍糧輜重。這樣做的惡果就是蜀漢戶籍人口(不含南中)一直徘徊在100萬人左右。

在古代特別是武力至上的三國時期,只有人多才能力量大,才能笑到最後統一天下。曹操從起兵之初就到處蒐羅甚至掠奪人力資源,比如收編青州兵、俘虜烏桓部族等。孫吳政權也不例外,數十年如一日地發兵征剿江南山越(少數民族),從中擄得人口多達百萬之眾。

反觀諸葛亮呢?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勞師遠征,就是沒有想過集中力量開發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南中地區,從而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古代戰爭(其實現在也一樣)打的是什麼?比拼到最後不還是綜合實力嘛!諸葛亮參不透這一層,卻一意孤行地繼續北伐,不僅勞而無功,還導致蜀漢國力損耗嚴重,而他自己也身死五丈原,真是可悲可嘆。


網言軍事


諸葛亮在軍事上實力怎樣,他的對手最清楚。司馬懿曾經說過: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諸葛亮之所以於劉備死後在軍事上屢屢受挫,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司馬懿明顯做到了。

那麼什麼叫志大而不見機呢?司馬懿這句話說的有道理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司馬懿的話簡直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夷陵之戰後,劉備於白帝城託孤,將蜀漢大權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此時三國實力中魏國最強,而蜀漢和東吳經過互鬥,都實力大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經過諸葛亮重新調整對外政策,派蔣琬重新與東吳結盟,共同抵抗魏國。

此時的蜀國實力最弱,夷陵之戰前後,蜀漢相繼有多名將領及謀士死去,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法正、張南、馮習等等,部分將領在夷陵之戰前後投降魏國,例如孟達、黃權、杜路、劉寧等等。夷陵之戰,蜀國損失將士6萬餘人,因此,蜀國此時是武將凋零,文臣匱乏,兵員不足,國庫空虛。此時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保存實力。

反觀魏國,魏國在曹丕執政後,在司馬懿、陳群、曹真等人的輔佐下,基本上對蜀國無大的戰事,對於東吳也採取懷柔政策。主要精力用在休養生息,積存實力上。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諸葛亮幾乎馬不蹄停的進行了多項戰事和準備。首先放棄懷柔政策,率兵南征,平定南中四郡的叛亂。然後緊接著在公元226年進駐漢中,進行北伐準備。此時的漢中,在經過張魯和曹操的爭奪,劉備和曹操的爭奪之後,幾乎是積貧積弱的狀況,人口稀少,內無存糧。但是即使是這樣,諸葛亮在準備了一年多以後,也毅然發動了第一次北伐,出祁山,寇天水。理由是曹丕新喪,魏明帝曹叡即位,朝政混亂

諸葛亮的判斷是曹丕之才不能與自己匹敵,而曹叡就更不行了。曹叡即位時才22歲,而四位大臣曹真、曹休是皇室宗親,司馬懿、陳群是士族官宦。四人之間有內鬥,整個朝廷不協調,因此有利於進攻。

這就是諸葛亮判斷的所謂的“機會”,而司馬懿為什麼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呢?那是因為司馬懿更瞭解魏國內情。曹叡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政治能力卻出奇的早熟。曹叡繼位後,為了支開四個顧命大臣,派司馬懿為鎮南將軍,曹真為鎮西將軍,曹休為鎮東將軍,三人每人負責一個方向,獨留一個老實的陳群為自己所用,基本達到了將有所守,臣有所用的地步,整體來說,曹叡的執政能力要強於曹丕。

因此,在機會的判斷上,諸葛亮其實是很失誤的。再說諸葛亮的志大,司馬懿說的意思是諸葛亮逆天而行,要匡扶漢室。東漢後期,基本所有人都看出來,漢室衰微,難以為繼。但是諸葛亮志大,仍然逆天要強行續命漢室,復興漢室。於是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誤判了當時的形式,因此,第一次北伐失敗,第二次也失敗,以後屢屢失敗。為什麼呢?

歸根結底,當時的魏國太強大。魏國人口眾多,領土廣袤。而蜀國地處西南一隅,兵微將寡,對外政策應該是守,而不是進攻。在守的同時積存實力,如果魏國發生大的動盪,比如後期的高平陵政變,這樣才算是有機會出兵。而諸葛亮志大要興復漢室,又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強行出兵,造成的後果只能是屢屢受挫!

再說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在許多人印象中,諸葛亮似乎掌管了蜀漢的全部兵力,大有振臂一呼,全軍響應的態勢,其實事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蜀漢的皇帝是劉禪,而諸葛亮是丞相。每次諸葛亮北伐,都要上表請奏。奏摺不但是給劉禪看,其實更多的是交給朝堂去討論。例如,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引咎上表,要求自降三級。後來,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又上了《後出師表》,裡面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要在弱小的情況下,逆取關中。

這種情況在劉備時期是不存在的,劉備是所有人的主公,他的個人意志就是所有人的意志。例如當年發動夷陵之戰,趙雲曾經規勸過劉備,但是劉備根本不聽,

這就叫有權。

但是諸葛亮就不一樣了,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上表說服劉禪,再而說服朝堂大多數大臣支持北伐。所以,說諸葛亮獨權,其實事實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後期,李嚴敢於冒死在諸葛亮和劉禪之間兩面三刀,對劉禪說諸葛亮退兵是誘敵深入,對諸葛亮說是後方連日大雨,難以運糧,其實都說明了,蜀漢朝廷裡面有不少人反對北伐。

因此,諸葛亮其實是好兵而無權的,意思是諸葛亮喜歡領兵北伐,但是其實無權做最終的決定,需要劉禪同意和大臣討論。因此,諸葛亮用兵才如此謹慎,生怕兵敗落人口實,受人指責!

諸葛亮的多謀而少決也很致命,出漢中入關中,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效仿當年的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再不濟執行魏延的山寨版暗度陳倉之策,即率領一萬精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這樣的話,一旦得手,則關中鎮響,也許歷史就會改變。

但是諸葛亮考慮了多種方法後,最後決定一個一個的試。第一次北伐,出祁山,失敗。第二次出陳倉,攻擊大散關,失敗。第三次又出祁山,寇天水,失敗等等。試了多次,最後也沒有采取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策。這說明,諸葛亮雖然多謀,但是很少能夠決定正確。這樣的話就很致命,結果只能是連年征伐,空耗國庫而已。

其實諸葛亮對於自己的軍事才能有過自我評論:“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耳。”意思是戰略規劃,運籌帷幄,自己遠遠不如劉巴(也不如法正),但是治軍、練兵、排兵佈陣則輕車熟路。《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也是:諸葛亮“治戎為長”。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個類似於西漢蕭何的人物,長於治軍和後方治理。因此,當劉備活著的時候,身邊有法正進行戰略規劃,身後有諸葛亮進行督兵運糧,這樣劉備才迅速攻取了川蜀,繼而佔領了漢中。

而在法正、劉備死後,空留一個諸葛亮來勉強支撐危局,這本來就是一個只適合防守的爛攤子。但是諸葛亮誤判大形勢,逆取魏國,屢次北伐。在才智、人力、物力都不如魏國的情況下,屢次率領蜀漢士兵進攻關中,其實從開始那一刻就註定了最後要失敗。

事實證明,諸葛亮雖然精於政務,忠於君主,但是還是扭轉不了大形勢,最後累死在五丈原,可悲可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備死後,蜀漢的人才班底幾乎喪失殆盡,諸葛亮執政的其實是一個只有防守實力沒有進攻實力的爛攤子。但是諸葛亮以“興復漢室”為口號,逆形勢而為,沒有好的機會,也沒有好的計策,更沒有好的將領,在這樣的劣勢條件下屢次發動北伐,失敗也是情理之中!


每日趣評


諸葛亮,一代軍事家,是中華幾千年“睿智”的代表,是“謀略”的化身。在和劉備的合作中,建立了不朽功業,打了不少勝仗。可惜,劉備故去後,諸葛亮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取得突出的勝利,為什麼會這樣?

角色轉換出了問題

諸葛亮未出隆中,就已經料定“天下三分”,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和劉備的配合中,諸葛亮獻出了不少妙計,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大火燒來了尊嚴,贏得了尊重。其後,借了“永遠不還”的荊州,佔了沃土肥沃的益州,從此,讓劉備和曹操、孫權有了分庭抗禮的資本。

可是,劉備急著為二弟報仇,一不小心被陸遜火燒連營,損失了好幾十萬人馬,讓蜀漢元氣大傷。當然,被傷得最狠的還是劉備,因為大敗的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然後去九泉之下和兩個兄弟見面去了。

此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實際掌控者。從一個軍師,轉變為最高統帥,角色有比較大的轉變,諸葛亮的調整,明顯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作為一個統帥,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一是把握方向,二是會使用人才、培養人才。劉備雖然不才,可是目標堅定,那就是“匡扶漢室,一統天下”,而諸葛亮的目標“除了鞠躬盡瘁”,實在看不到明確的方向。

在使用人才時,劉備能禮賢下士,在打仗時,能充分信任下屬,讓下面人充分發揮。而諸葛亮當了統帥後,事事親力親為,這大大限制了人才的發展,讓人才的成長受到了大的影響,所以蜀漢人才越來越少,最後,甚至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境地,這和諸葛亮關係重大。

諸葛亮的角色轉換出了問題,事事親力親為,這決定了諸葛亮不容易取得大勝仗。

劉備兄弟前面的失誤,讓蜀漢元氣大傷,諸葛亮開始謹慎

諸葛亮接的是個爛攤子,前面有關羽孤傲自滿,失了荊州,丟了性命;後有劉備心急報仇,損失了主力,也丟了性命;還有,黃忠、張飛的隕落,讓蜀漢勢力也大受損失。

面對爛攤子的諸葛亮,受了“劉備”的託孤,唯一的想法是讓蜀漢能生存下去。不多的軍馬,還要在亂世當中繼續活下去,那麼任何大的損失都是要不得的,於是,諸葛亮無比謹慎,隨時小心“陰溝翻船”。

兵法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害怕風險,害怕再受損失,諸葛亮所帶的軍馬就很難取得大的勝利了。縱然,有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但謹慎的諸葛亮還是拒絕了。如果放到以前,也許魏延的建議就被採納了。

所以,謹慎的諸葛亮,想取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變得無比艱難。

諸葛亮名聲在外,大家對諸葛亮的防範心很強

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大業,整個三國大地上,早已成為了傳奇。和諸葛亮對戰,別人想的都是如何防範諸葛亮的“詭計”,如何防範“失敗”,至於如何大勝,別人是很少考慮的。


對於一個防範心很足的對手,諸葛亮就算再智慧,也不容易打大勝仗。典型的就是司馬懿,每次和諸葛亮對戰,司馬懿總帶著十二分的小心,要麼“拖”,要麼“守”,總之絕對不會兵行險著。正因為如此,面對諸葛亮的“空城”,司馬懿也只是看看而已,根本不進入。

畢竟諸葛亮是人,不是神,面對大家千方百計的防範,還是沒有更多大勝的“招”。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軍事上,確實沒有大的勝利,原因主要在於角色轉換的適應還需提高;做事太過謹慎;由於名聲在外,使別人對他很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