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刚参加工作时,何联明是个连“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的“无知青年”,而在成长为一名镇委书记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创业的苦乐艰辛、被招商的惊险奇遇......

回望岁月,贫穷的窘迫、误会的尴尬、失败的教训,苦楚心酸之事尽付笑谈中。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何联明以幽默风趣的笔调书写了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珠三角镇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真实历史,以及在改革开放早期当镇委书记的故事。

书中讲述的也许只是何联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但其背后蕴含的思想和经验,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常识和理性。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文 | 何联明(中山市原横门镇镇委书记)


横门是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也是中山的出海门户。历史上有过著名的“横门保卫战”,中山军民国共合作,英勇抗击从海上进犯中山的日寇,打响了中山人民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横门是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也是中山的出海门户。


在珠江八大口门中,横门对珠江的注水量位居第二,因地处咸淡水交界,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山唯一的渔业镇。

渔民在哪个地域都属于“少数民族”,在中山也不例外。横门全镇一共7条村子,其中6条渔业村,一条农业村,还有一个居委会,总共人口才3000多人。

财政税收的底子是这样的:1988年全镇总税收12.5万元,其中8万元留镇政府,作为政府的财政收入,4.5万元上交。那时实行分税制,四六分成,四成留地方,六成上缴。按此公式,横门只能留5万元,留8万元算是“特殊政策”,很照顾了。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1989 年的横门镇


中山市当时已经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东莞、中山、顺德、南海)之一,其下辖的一个镇,一年的财政收入怎么只有区区8万元?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由于税源太少,成立独立的税所肯定是“赔本的买卖”,所以,上级税务部门在我去上任之前都没有在横门成立税所,横门税务上的事情委托邻镇的张家边税所“代管”。

工业相对有点规模的,只有一家亏损的泡塑包装厂,年产值约200万元,税收十分有限。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横门镇主街


由于横门企业少、税源少,市税务局没有在横门成立税所,我去了之后,找到市税务局局长欧和,要求成立自己的税务所。他的话令我至今难忘:“何仔,帮你成立一个税所很容易,但谁愿意去你那里工作啊?去你横门那不是等于‘返解’吗?”

“返解”,是广东的专有名词,偷渡到香港、澳门被抓住后遣返回来就叫“返解”。

那时,内地跟香港、澳门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相差较远。他的意思是说,从其他地方调人去横门工作,那是等于从香港、澳门强迫人回内地工作,谁愿意啊?你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到横门的第二天,市政府的人带着《澳门日报》的摄影记者到了镇政府,说全市请《澳门日报》出版一本对外宣传画册,各镇区都要出版面,要求各书记、镇长都照一张相放进去。

在镇政府大院,我问记者:“在哪里照好?”他皱起眉头,为难地就地转了一个360度的圈子,然后又快步走到镇政府门口四处看了看,回来沮丧地说:“我也不知道在哪照好。”

我想了一下说:“横门最大的特点是海,我们到海边照一张吧。”于是,我以海为背景照了一张相。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于是,作者何联明以海为背景照了一张相。


在镇政府内,如何解决人的“废水废渣”也是一个难题。刚到这几天,我亲眼见过镇干部白天在镇政府的草丛中“排废水”。干部宿舍在大院的最后两排,我也住在里面。宿舍内只有冲凉房,没有厕所。

记得刚到那天,我放下行李后,便到宿舍周围走走。后面是山脚,有一个斜坡,坡上有两棵杨桃树,远看树上长着许多杨桃。我走过去想摘一个尝一尝,由于只顾着看树上的杨桃,不料一脚踩到一个软包,脚一滑,差点摔了一跤。低头一看,糟了,踩到“地雷”(大便)!再看看周围,隔几米就有一堆,到处都是。我再无心品尝杨桃,急忙撤出了“雷区”。

对于镇干部的“随地大小便”,我从来没有批评过一句。道理很简单:没有设置垃圾箱,不好禁止随地扔垃圾。

镇政府内只有一个仅供男同胞使用的简陋小便处,要大便就要走出镇政府大院范围,下一个小坡,再走一小段路,才到达鱼塘边上的一个水厕。

水厕就是在离水面一两米高的空中搭建一个简易的木棚,人蹲在两块架空的木板之间向水里“现场直播”,一边“直播”,一边可以观看鱼儿以“直播物”开party(宴会)的那种,这也是全镇唯一的一个公厕。从宿舍到那里的路,杂草丛生,特别是晚上,灯光昏暗,一高一低的,路途确实远了点,水厕里连灯都没有,一脚踩空,就会掉下去“喂鱼”,说不定途中还有毒蛇在等你,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会“喂蛇”。

“排废水”,在冲凉房搞定,用水冲一下就可以了,“排废渣”总不能这样吧?所以干部们“近水楼台”,在宿舍后的山边搞定也是可以理解的。


镇委书记忆横门|我自己开始都觉得不可想象

镇政府内只能供男同胞小便的简陋厕所


当然,我不能这样,万一让镇干部碰上,那有多尴尬?再急,再远,再险,我也得往鱼塘边的水厕赶。

厕所是一个地方文明的标志。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心做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全镇之财力,耗3万元之巨,对镇政府的小便处进行拆迁,在它附近重新建一座新厕所。

这可是横门的“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哦,要建,就建得有点特色。于是我在市里找了一位设计师,把我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构思告诉他。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横门镇一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落成了。

这是一座具有大小便功能的厕所。外面由一棵巨大的菠萝蜜树环抱着,走进围墙,拾级而上,经过为尽可能地通风透气而低矮得只遮住眼帘的墙,进入分隔的大便处。

关上门后,你面对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片花草树木。蹲在那里(也有坐厕),你会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觉,清新的空气,会令你情不自禁地使劲呼吸,甚至有想打包一点空气带回家的冲动。看着眼前蜂飞蝶舞的美景,会让你 “流连忘返”。

*文章节选自《穷当家 —— 一位镇委书记的回忆录》(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