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孔子思想不被先秦统治者所推崇的原因有哪些?

YXL独立风中


道理很简单,儒家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主张“正名”与“仁义”。天下太平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可以有效巩固国家的稳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又可促进社会的和谐。故而汉朝稳定后,儒家便脱颖而出,平步青云,上升为“经学”。

而先秦时期,严格来讲是平王东迁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疆域,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范围逐步缩小到一两百里。各诸侯国根本不把周天子当回事,“繻葛之战”时,周桓王还被郑庄公手下射中一箭。


此时的周王室要土地没土地,要威望没威望,近乎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只顾逞雄争霸,扩张领地,谁若讲仁义,要么被看作迂腐,要么就是虚伪的表演。

“泓水之战”,打着“仁义”旗号的宋襄公成了千古笑话;“尊王攘夷”的齐桓公,也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秀罢了。此时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后期又大夫专权,即便表面使用儒家“礼仪”客套一下,背地里都在谋划着如何干掉对方。

春秋是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战国是大夫不把诸侯放在眼里。正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在孔子看来,社会混乱的根源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确实如此。所以孔子才想要通过“正名”的手段,扭转这种“没大没小”的局面。


然而,正如当时一隐士所言:“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当时的社会已经每况愈下,只有给他来个社会大变革,不可能再倒退回去了。因此,时人称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孔子能怎么办呢?总不能同流合污吧,只好“求仁得仁,又何怨”。有人评价孔子太迂腐,试想一下,假如孔子当时妥协了,待国家安定后,还会有“正宗的儒家”吗?

战国中期,社会愈加混乱。以儒家正统自居的孟子有些“哀世道之不正,怒邪说之诬民”,遂以一种“辩士”的姿态,竭力为儒学正名,可惜时势不允,依旧收效甚微。但也不失为儒家的一股清流,故后世以“孔孟并提”。


战国后期的荀子倒是妥协得很到位,因为当时社会已经混乱到极点,所以荀子提出“性恶论”,必须用“礼法”或“严刑酷法”震慑之。故而荀子俩得意门生韩非与李斯成了法家人物的代表。

但后世几乎不把荀子当作正宗的儒家,将其评价为“大醇而小疵”,是不纯正的儒家。故而,孔子的坚持是对的,至少为后世留下了正宗的儒学,因此被称作“万世师表”。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会变乱到极点,必然会否极泰来,因此秦朝统一了天下。可惜秦始皇以法家得天下,还妄想以法家治天下。就好像得病吃药好了,还想继续吃法家这盘药,结果吃得民怨沸腾,揭竿而起,短短十五年就给“吃死了”。


所以,汉初总结秦亡的教训即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以马上得天下,安能以马上治天下”。乱世为尽快实现国家统一,往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倘若治世时继续折腾,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所以历代君主在争权夺位时,可以弑父,可以弑君,骨肉相残,尔虞我诈也是“不拘小节”;然一旦权位稳定,无不提倡儒家的忠孝节义,因为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之道。

故而两千年来,但凡太平盛世,没有不尊儒崇德的。一到乱世,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的玄学,民国的“打倒孔家店”等都跳出来了。现在国家安定了,被打倒百年的儒学招牌又被树立起来了,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遁之遁


开疆扩土大一统需要改革、打破旧体制,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商央便大展拳脚…。之后的历代统治者极力维护自身利益、鱼肉百姓…,于是孔学大行其道。法家之所以对国家发展、改善民生、富国强兵有推动,主要是动了统治者生产资料这块蛋糕:给有贡献的底层民众田地,让底层奴隶有机会成为有产阶级,(这也是后来利益集团要车裂商央的根本原因);而孔学呢?是给底层民众空谈仁、义、礼、智、信…,不谈他们的基本需求、不谈物质分配、不谈人的基本生存,也不动用统治者的丝毫利益,就可以让普天之下百姓老老实实…。这样的儒家,岂有统治者不欢迎之理?所以儒家、孔学是给底层民众量身定制的毒药,也是给统治者治国平天下制胜法宝。


重点241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先秦的国家规模大多相当于今天欧洲国家的规模,所以靠强权足以控制。

但是,发展到中国这个规模,就需要在人文上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念,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得民心,只有包罗万有才能融合各地文化。

孔子宣扬的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的情感,天地君亲师,是人进入社会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有这种抛弃狭隘文化观的人类普势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多数的赞同。

而秦国赖以成势的法家文化是一种对抗文化,为了谋个特定目标,大家勒紧裤腰带,万众一心,打倒敌人,一旦统一了,没有敌人了,怎么办?难道跟自己人斗,在窝里横?难道不应该享受人生嘛?难道不该为了平凡的人生,找到点可行的目标吗?为什么活?为了家人,为了幸福,为了更好的自己,难道不够吗?

儒家思想里,没有敌人,唯一的目标是超越自己,提升自己,不需要跟别人斗,超越自己已经足够了。所以儒家思想是适合大一统,适合自然发展的思想,战争只是极少数的情况,大多数需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动力所在。





心无羁绊夜未明


当时儒家学说也并不是主流,墨家与法家影响最大,李斯看出了儒家的软弱无能,假大空谈,不务实的虚伪心性,不适合当时开疆拓土,连年不断的春秋大战的需求?不但不能震国威提高士气,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因此为绝懦弱无能的后患,才有了李斯建议"焚书坑儒"的行动,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压制!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愚弄,整治百姓,训民为奴的政治需求,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天下统治,采纳了马屁精,跪舔皇权,断了脊梁的哈巴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愚民,治民,疲民,贫民,辱民之术,至此儒家才成为了害国坑民的主流学派!!!


鑫挺83563181


孔子生在春秋末年,天下战乱不断,不是你征就是我伐。在这个时候,各个国家的统治者需要的是能够安邦定国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对内能够通过变法使国家强大,对外可以提高军事作战能力兼并领土的人才,比如齐国的丞相管仲。



齐国在春秋时期,是第一个称霸天下的国家,四方诸侯无有不从者。齐国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齐桓公重用了管仲。管仲通过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齐国一步步强盛起来,外交上更是软硬兼施,使各国臣服。所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说的就是管仲了。


孔子生前名望并不高,尤其是他游说各国的时候,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因为游说不成,孔子在政治上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所以才静下心来一心著书立说。《春秋》就是在此时而作。渐渐的,孔子的威望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名声才如日中天,一直统治了中国约两千年。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他的思想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强调的是个人修为。比如说,一个人应该懂礼貌,有学识,上要忠君,下要敬民,每天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本本分分,不去做任何有损他人之事。这样中庸的思想,治理国家尚可,它能够使人民奴化,变得愚蠢,可以巩固统治,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而在春秋时期,国家君主需要的是富国强兵,扩大领土,那当然就不能用孔子了。


妖娆夜话


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恢复礼治,完全复辟西周的制度,这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我们如今常说的“礼崩乐坏”的说法,也是出自儒家学派之口。儒家对此局势提出的办法就是“克己复礼”,这虽然符合许多贵族阶级的利益,但是当时国际竞争形势激烈,复古派(儒)和保守派(墨)不能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很难有建树。

礼治难以管理越来越庞大的国家机器,法治才是必然的选择。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学术界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汉武帝不是独尊儒术而是表彰六经,其实表彰六经也是倒退,弃百家汇总之大成——黄老之学而不用,复辟周朝时代的教育),儒家学说才开始被重用,当然此时也不是彻底的复辟周制,只是部分复辟。但是毕竟儒家已经开始被重用,原因就是一来天下已经统一,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不复存在。而来新的、稳定的贵族集团形成,在统治阶级内部大大增加了对儒家学说的支持率!


大秦魂的微博


乱世之中,虎狼成群!谁能让自己地盘变大,拳头变硬,谁就受欢迎!仁义可以安慰平民百姓,执政者可都是现实的!让他们放下武力,把既得利益与平民百姓分享,君王愿意,执政大臣们也不愿意!要知道,春秋时期,大部分国君并不享有完全执政权呢!







逍遥子三阳开泰


墨子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患也。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比东周大无散作倍。一次战争斩首数万至数十万。三巨患又加战死一巨患。战国时人民的苦难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这种苦难,也有它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取得了中国的统一,从养土中发展了灿烂的文化。

称为诸子百家的士,对文化

有巨大的贡献。儒家和法家积极提倡大一统思想,是进步较多的学派。墨家不合于流治阶级的需要,又无盆于劳动群众的学说,道家哲学高出诸子,但含有较多的。反动思想。总起来成为多面性的战国文化


三兴771


主要原因是他的基本主张和目的.纲领是“克己复礼″。先秦,也即孔子在世时是一个动蕩的年代,其动荡分裂的原因是周朝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独立实行治权,導至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各霸一方.四分五裂。其实是个过渡期.孕育期,是大统一的前奏。而孔子此时逆潮流而动,推销其复周礼.向後转的主张当然不可能得到认可和采纳!其后,到汉武时的‘独尊’实质上是改造(阉割)了的‘儒术’,一是‘君权神授’,二是溶进了其它诸家.特别是法家思想和办法才被统治者接受……。“克己复礼”的主张任何时代都是行不通的,今天更是如此!


昆仑139100429


一、周礼崩乐废,是春秋诸侯国家掘取权力各自为政的需要,孔子逆潮流而行,当然不会接受其克己复礼之游说。这是根本原因。

二、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但也因为分封制度故各国治而有序,也正因为周礼废崩,学说创新的迫切性空前高涨;当然也要自圆其说,于是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百家争鸣,学说繁荣,标新立异。孔子之说不免落伍,他要安天下,恢复礼制,不是什么新东西,当然不被人接受是顺理成章的了。

三、春秋战国,人民颠沛流离是难免的,但孕育于社会中的各种科学思想和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墨、儒、道、阴阳、兵、法家理论都获得了大突破、大发展,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美增添了太多华章;夯实了中华五千年之基础和条件,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软实力被充实起来,完善起来。春秋战国,是理论与实践广泛结合的时代,其成果在汉代得到了充分总结,也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汉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自周后社会自觉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理论和实践划上了句号一一一礼,仍然是社会的最根本的社会要素,是统领一切的核心。社会需要长久休养生息,每个家庭及其每个人应该享受礼这个前提之下长久安定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不是狗飞鸡跳的混乱和无序。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再无学说文化之争,是说明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基本完成了中华文明学说上的构建。"四书五经"一直延用2000多年之久直到现在,更说明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预计,"礼",不仅是中国治国理政和个人修养的永久核心,而且是世界实现和平和永继发展的普遍真理。同时,在本文中,作者要强调的是,儒家体系,是建立在"礼"基础之上的,是"礼"的继续深化、发展将之科学化、系统化的技术规范。也可以这么说,中华民族的一切历史和现实可以用"礼"一字来统御、浓缩,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物质生产享受的精华之字,"礼"也是最能概括和描绘中华民族的,当然儒家也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