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张三却不伺候李四

北京城西九十里,有个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财主。张财主家大业大,光在北京城里开的绸缎店就有好几家。张财主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成了家,跟张财主在京城照顾买卖。家中只剩下张三。张三都十八九岁了.还没娶媳妇,张财主就张罗着找人说媒,可一连说了十几个,张三都相不中。按说,张财主家有万贯,可以满北京城挑美人儿,可无论长得多俊的,就是不中张三的意。眼看他都二十多了,亲事还没个着落,家里人也就不管他了。

伺候张三却不伺候李四

张三自个儿也不在意,接长不短地上北京去帮着爸爸和哥哥照顾照顾买卖。张三心地善,好交朋友,经常周济穷人,就是叫花子向他借钱他也借给。

一天,张三要从北京回家,天还没亮就动身了。他刚出门,一个叫花子就拦住了他,要借钱。张三说:“你到柜上拿去吧,用多少拿多少,都记在我身上。”叫花子说不敢去,张三就掉转马头,到店上取了银子,送给叫花子。张三上马刚走不远,又碰见一个穷人拦住了他,跟他借钱,张三又二次回店里,取了银子。等他骑马出城时,已经是后半晌了。

张三出了城,打马如飞,直奔张家庄。才走出四十来里,天就黑了。张三正走着,忽听见不远处有哭声。张三勒住马,走近一看,月亮地里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在哭哪。这姑娘穿白戴孝,哭得实在可怜。张三为人心善,就上前打听。女子哭着说:“俺们一家三口从南京逃荒到这里。谁想到爹娘得了重病,双双而亡,留下我一个女子,上天无路,人地无门,可怎么活呀?”说完,又哭了起来。

张三一摸,兜里也没钱了,就说:“天这么晚了,你先跟我上我家吧。明儿个,我再给你想办法,好不好?”姑娘一听,赶紧地道谢。

张三一看这姑娘,长得太俊了。张三拉过马,让姑娘骑上。姑娘说:“你呢?”张三说:“我走着。”那姑娘骑上。

姑娘说:“我骑马,你走着,那哪儿行了!”张三一想:离家还有二十多里哪,得走到啥时候?就先把姑娘扶上马,自己才骑上。

张三带着姑娘回到家,叫开门。两个嫂子一看,还以为是兄弟媳妇呢!就说:“你成家咋不和家里说一声?”张三红着脸把道上的事一说,俩嫂子又埋怨他多管闲事。二嫂子为人精灵,她眼珠一转说:“她长得这么俊,今晚上就让她在你屋里睡吧,也省得俺们又烧炕。”

张共一听。忙说:“那可使不得。”硬让嫂子又烧了一间炕,把那姑娘安排在那间屋。

第二天,吃完饭,姑娘见过老太太,也不张罗走,一连过了好几天。姑娘成天跟老太太呆在一起,老太太很喜欢这个姑娘,就认这姑娘做了干女儿,这姑娘叫胡妹。

从那以后,胡妹就成天伺候着老太太。说也怪,老太太刚想抽烟,胡妹就把烟装好了,老太太刚想喝水,胡妹早就把水晾好了,不冷不热的。老太太别提多高兴了。

快过年了。胡妹说:“您看我整天呆着,您有针线活没有?”老太太说:“也该做几件衣裳了。咱家有的是绸子缎子,可就是谁也不会缝。不知你能不能做?”胡妹说:“我试试看。”家人送来一匹绸子,胡妹也没量老太太的身材,就做了起来,不到半天,就做好了。老太太一试,不大不小的,你说那针脚儿,没挑的。俩嫂子听说这事儿,也连连夸奖。胡妹也给她俩一人缝了一件,俩嫂子十分高兴。

一天夜里,二嫂把胡妹叫到自己屋里,说:“我们老三都二十多了,也没成亲。看来你们有缘分,干脆,你就给我当兄弟媳妇吧。”胡妹说:“你们是大户人家,应该找个门当户对的,我长得丑八怪似的,那哪儿行?”二嫂子左说右说,胡妹才算点头。第二天,两嫂子又和张三商量,没费事儿,张三就答应了。他赶忙派人上北京,把张财主和俩哥哥接回来。那爷两看胡妹长得天仙似的,也很高兴,马上就给他们办了喜事儿。

张三和胡妹成了亲以后,就整天守在胡妹身边,寸步不离。一晃就是三年,胡妹生了个大胖小子。

一天,张三说:“我得上北京的铺子去看看。”胡妹说:“我也得走,你朝东,我朝南。”张三说:“上南边干什么?”胡妹说:“我该回家了。”张三哪舍得让她走,苦苦央求着。胡妹说:“好吧,我再住一夜,明天我一定得走。”

又过了一夜,第二天,任凭张三咋留,胡妹不答应。最后,胡妹看张三实在可怜,就说:“往后,你要实在想我,就到胡仙堂去找我。”张三间:“胡仙堂在哪儿?”胡妹说:“你一直往南走,找到李四店,就能找到胡仙堂。”胡妹说完与张三洒泪而别。

胡妹走后,张三就在家呆着,拉扯着孩子,一晃又是三年,张三实在忍不住了,就跟嫂子说:“我得去找胡妹。”一家人见拦也拦不住,就给准备了两匹快马,带了很多金子。第二天一早,张三就上路上。

张三一直向南走,夜宿晓行,马不停蹄,一连走了半年,所带的金子都花光了,也没打听到李四店。张三把马卖了,换了一头毛驴。又走了一个多月,卖马的钱也花光了,也没找到李四店,一打听,已经出来几千里了。张三没办法,又把毛驴卖了。最后,卖驴的钱也花光了。他就一路讨着吃。

这天,张三来到一座城。刚进城,就看见有个店主在招揽客人:“各位客官,是住店,是吃饭,请到李四店。小店格外方便,今儿的价钱便宜一半。”张三一听,十分高兴,忙问:“这就是李四店了?”店主答道:“对呀。”张三就在这店里住下了。就在这天晚上,张三就病倒了,浑身滚烫滚烫的,一个多月还卧床不起。

等张三的病好些了,李四就问张三:“你从哪儿来?上哪儿去?”张三就把来意说了。李四说:“我劝你还早点回去。”张三一听就哭了,说:“我就是死,也要见我媳妇一面。”李四一看,没法劝,就说:“你今儿早点歇着。明早儿我啥时叫你,你啥时走。”

这天夜里,张三怎么也睡不着,一合眼,就看见胡妹。睡不到一个时辰,他就间:“掌柜的,天亮了没有?”李四说:“还不到三更呢。”刚躺下,张三又问。一连问了好几遍。后来,李四干脆不理他了。天快亮了,张三才睡着。

第二天一早,李四把张三送上了路。李四拿出根火捅条,说:“前边不远就是海。到了海边,你把捅条插在那儿,就朝前走,可不许回头看。”张三把这些都一一记在心里。

张三又朝前走了几十里,到了海边,只见黑浪涛天。张三一看,发毛了。有心不去。可又不死心。他把捅条插在沙滩上,就朝海里走。说也怪,脚下老是沙子,海水也溅不到他的身上,很快就到了海中间了。张三一想:我到底看看走出多远了。他回头看去,这一回头不要紧,脚下的沙土一点儿也没有了,黑浪铺天盖地向他砸来,他被浪卷走了。

当张三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座玉石桥上,桥头上站着胡妹。他站起身,朝胡妹跑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胡妹擦着泪说:“你既然来了,什么事就都得听我的。到了家,你一句话也别说,干万别下炕。”张三跟着胡妹朝前走去。

转过山弯。前边有三间瓦房。进了屋,胡妹把张三请上坑。二人正说着话,就听见外边呼呼的风响。胡妹说:“我爹回来了。”刚说完,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走了进来。老头儿见到生人,就过来说话。张三一看岳父回来了,就要下炕,胡妹赶忙一把把他推到炕角。

老头儿上了炕,胡妹端上酒菜,几个人就吃饭。老头儿连着要给张三斟酒,张三刚要说话,胡妹又拉了他一把,张三赶快把嘴闭上了。

吃完饭,老头儿又驾风走了。胡妹抱着张三大哭起来。胡妹告诉他:“我是个狐女,只因看你太善良了,才变成姑娘,跟你过三年。现在,你找来了,这儿的东西你就随便拿吧。一会儿,我送你过海,你能再找个好媳妇的。”说完,又哭了。张三也哭得像泪人一样,他非要 胡妹跟他回去。要么他就不走。胡妹说:“你千万不能在这儿。刚才我没让你动,就怕你一说话,让我爹认出来,把你吃了。这样吧,我这儿有个小毛驴,它是稀世之宝,你要什么,他就能给你什么。”胡妹拿出一个三寸多长的小毛驴。

胡妹说:“你骑它回家吧。”张三说:“这么点儿小驴,我怎么骑呀?”

胡妹说了声:“长!”毛驴立时就长到三尺多长。张三骑上驴,和胡妹洒泪而别,毛驴驮上他腾空奔向李四店。

李四一看张三平安地回来了,也很高兴,就摆上酒席招待张二。酒席间,李四问:“你是咋回来的?”张三掏出小毛驴放在桌子上,说:“多亏了这玩艺。”李四问:“这玩艺有啥用?”

张三说:“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喂,小驴,你给我吐两个元宝。”活刚说完,小驴就吐出两个大元宝。张三说:“我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这就算店钱吧。”李四说:“不用,不用。”他嘴里说不要,手却伸了过去。

李四见张三得了宝贝毛驴,就想把驴弄到手。他把最干净的店房腾了出来,让张三住上,又让自己的三个闺女轮着伺候着张三。

一天,李四跟张三说:“你一个人过多孤单,我有三个闺女,最大的二十,最小的十八,都给了你吧。”张三说:“使不得,使不得。”李四说;“怎么使不得?”硬要把三个闺女都嫁给张三。张三怎么推也不行,他看二姑娘长得很像胡妹,就说:“我只要您的二姑娘。”

拜过天地,李四说:“既然我是你丈人,我说话你就该听,你把毛驴借给我几天。”张三说:“明天我还带着媳妇回家呢!”“明儿我送你们走,认认门,再瞧瞧亲家。回来的时候,我就把毛驴骑回来。”第二天一早,张三掏出小毛驴,说了声“长”,小驴又长到三尺长,张三又说了声“长”,毛驴长了六尺多长。几个人骑上驴,就腾空飞了起来。

不到半天,他们回到了张家庄。两个嫂子一看,三兄弟把媳妇带回来了,很是高兴。又过了几天,李四说:“我得回店里看看啦。”张三,挽留不住,就把小驴给了李四,李四骑着驴才飞了一小会儿,毛驴突然落了下来。李四心想:怎么这么快就到家了?他睁眼一看。哪儿是家呀!分明是一片荒滩野地。李四下了驴,正不知咋办好,毛驴冲着他说:“李四,你贪心太重了。我伺候的是张三,不伺候你李四。”小毛驴说完了一纵身就没影儿了。

李四被困在这荒草滩上,怎么也走不出去,没几天,就饿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