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東津新區入選國家級示範新區,對東津新區來說意味著什麼?

李博說法


湖北襄陽東津新區入選國家級示範新區,對東津新區來說意味著什麼?

也許提問者掌握的信息源與我所知道的信息不同,經查閱眾多資料也未曾發現東津新區入選國家級示範新區。

據瞭解,東津新區是在國家級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打造而成,作為湖北第三個、鄂西地區第一個國家級經開區,從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來的。此後,湖北確定東津新區為省級戰略,正式批准成立,為全省第一個城市新區。


自設立東津新區以來,東津新區取得多個國家級、省級殊榮,最接近題目中“國家級示範新區”的榮譽當屬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相似度極高,帶有示範區字樣,但並非國家級示範新區。

眾所周知,新區有國家級、省級之別,部分縣市也設有新區。東津新區是省級戰略層次,而非國家級,因此東津新區不可能是國家級示範新區。
退一步而言,東津新區若上升為國家級且被授予示範之殊榮,意味著東津新區乃至於襄陽、鄂西北、鄂豫毗鄰區都將帶來重大機遇和紅利,可參考浦東新區的帶動效應。


中國城市風向標


大家好,襄陽的朋友應該對我比較熟悉了,我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

東津新區擁有的唯一一個國家級示範區

東津新區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這也是東津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示範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並不多,襄陽東津能夠入選也是不容易,這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示範區。至於提問者所說東津新區是國家級新區,目前尚未有這樣的消息,我認為這是一種誤傳,雖然我也希望襄陽東津新區能發展更好,但我必須出來闢謠。



國家級示範區對東津新區的意義

既然是示範區,那當然要比別人做得好,做得優秀。產城融合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大家可以從字面上瞭解到就是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高度融合,當然發展的產業肯定都是綠色無汙染新興產業。成為國家級示範區後,東津新區將獲得國家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東津發展速度將加快!


東津發展的前景

東津發展的關鍵時刻就是2020年,目前還有兩年多時間。為什麼這樣說?2020年東津高鐵站投入使用,這也將是“醜媳婦見公婆”的時候,也算是東津大發展的元年。2018年襄陽東津華僑城項目開建,目前華僑城項目市政道路獲得發改委批覆,規劃部門正在做華僑城用地的詳細規劃,投資500億的華僑城項目將是目前襄陽市投資最大的項目。500億相當於湖北省好幾個地級市一年的GDP。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襄陽甜


國家級新區是指由國務院批准成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改革和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新區,襄陽東津新區顯然還不是。最近報道的是襄陽東津新區的白石街道路和綜合管廊項目入選國家級PPP示範項目,以下為襄陽市發改委的官方報道:

襄陽東津新區建立與2012年5月4日,是湖北省第一個城市新區,新區建設面積218平方公里,目前襄陽東津新區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已建立了襄陽大劇院、規劃展覽館、圖書館、市民服務中心、科技館、文化藝術中心等城市核心配套場館。

從東津新區的管廊項目入選國家級PPP示範項目,不難看出襄陽東津新區一開始就秉承高規格、高標準建設。

可與預計襄陽東津新區在未來必將成為漢江流域核心城區,假以時日入選國家級新區未可知也。


小虎說格局


東津新區是襄陽發展最好的城市新區,入選國家級示範新區意味著這座新區得到國家認可。作為湖北省第一個獲批的地方新區,從一出世就是含著金湯匙,截止至今已基本建成漢江流域以及全省最具現代化、具有國際範水準的高層次新區之一。
東津新區能夠獲得
國家認可,衝分說明襄陽這些年對東津新區的付出沒有白費。

被納入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則預示著今後一段時間內,東津新區還將加快進行城鄉一體化,加速產業集聚和新城融為一體。
東津新區的崛起更直接地體現出鄂北復興,成為湖北省支點
戰略的核心極。

根據相關規劃,襄陽將加大在東津新區的投入比重。力爭三到五年時間,建成在全國範圍內擁有示範作用的城市新區功能運用先行區。

圍繞新型城鎮化召開國際化都市區的各項佈局,持續完善新區高品質基建設施。

推進高鐵站建設,在建的同時時刻關注著全國高鐵樞紐的宏觀規劃。做到未雨綢繆,在有利時機,加大東津高鐵站的鴻蒙定位,在固守全國高鐵站20強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的高鐵路線途徑襄陽。
未來的東津新區還將以打造為“湖北名片”為目標,提檔升級僅是初步構想。

務實擊虛,制定衝出三線城市新區框架的計劃。著力引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強勢入駐,努力建成中西部新型城市化典範城市,培育極具潛力的優勢產業落戶新區,為構建一流新區邁出第一步。


民間查訪專員


目前整個湖北沒有一個國家級新區

首先這個問題就是錯誤的,作為湖北人我有義務適當的闢謠,倒不是說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我希望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國富民強,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識不要犯錯,不要輕易造謠。襄陽目前和國家級掛鉤的區,是襄陽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到的高新區,而國家級示範新區目前湖北省沒有一個。

可能聽到這裡大家有點懵,國家級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新區有什麼不同?其實倆者有本質不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指中國改革開放後在一些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

(襄陽東津新區整體規劃效果圖)

而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國家級新區是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

襄陽東津新區,屬於省級戰略新區

1992年10月中國設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而後的26年的時間裡,國家一共批覆建設的國家級新區共15個,而在2012年以前,整個中國只有6個國家級新區。一般來說,國家級新區賦有更高管理權限,例如副省級以上管理權限。國家級新區其實是一項特殊管理權,目前全國各地爭相申報國家級新區,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打破傳統行政區劃壁壘。”

(襄陽東津新區城市建設一角)

另外國家級新區可以快速的促進城市發展以及城市的產業升級,例如我們熟悉的天津濱海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後,天津市整個產業發展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東津新區作為全省第一個上升為省級戰略的城市新區,將在未來發展中擔負更加艱鉅的任務、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升級成為國家級新區是所有湖北人的美好願景,但願隨著襄陽城市的發展加速,東津新區也能早日升級為國家級示範新區。

(襄陽東津新區市民居住一角)

END!感謝大家閱讀,我是江南怡閱,歡迎大家關注我,並下方評論發表不同觀點,謝謝!


怡閱荊楚


雲遊全景承邀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湖北襄陽是一直在頭條問答是個熱門話題,東津話題又是襄陽的最大熱門的中心話題,有為東津新區鼓與呼叫好的,也有嘲諷看衰的,更有詆譭腹黑的等等,不足以而論。不管支持還是反對,說明了有爭論就有話題,那這個地方一定是熱點。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要理清三個問題。

第一、東津新區的過往回顧

東津新區是襄陽市新一輪城市規劃提出的“一心四城”(一心指:魚梁洲,四城指:樊城、襄城、襄州、東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津新區位於襄陽市區東部,西至漢江,東至規劃中的東外環線,南至鹿門山,北至唐白河,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新區轄東津鎮全域和襄州區張灣辦事處“四村一組”,共56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約14萬人。

2011年12月12日,襄陽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加快推進東津新區開發,五年內起步區建設格局基本形成。2012年5月4日,省政府批覆《襄陽東津新區建設總體方案》,東津新區成為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全省第一個城市新區。2012年8月17日,省委李書記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聽取東津新區建設彙報,將東津新區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決定成立東津新區建設推進委員會,明確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推進委員會主任。2012年10月22日,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東津新區規劃建設,指出東津新區建設是全省發展大戰略中的一個重要佈局,是省級戰略市級實施。

圍繞東津新區的戰略定位,堅持“一步規劃、分步實施、系統推進、長期努力”的思路,高水平編制東津新區規劃。在頂層設計。以國際化視野、全球化眼光,面向國際招標,選擇一流規劃團隊編制規劃。聘請新加坡規劃大師劉太格先生領銜的雅思柏設計事務所,編制了《襄陽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東津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按照《東津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基本完成了《東津新區起步區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東津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東津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編制。

在規劃定位方面。按照218平方公里、167萬人口規模,全域構建“一核兩軸五廊兩園九區”的空間佈局;起步區按照34.6平方公里、40萬人口規模規劃設計,構建“一核三區三軸五帶”的空間結構。實施生態引領策略,構建城市新型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實施交通支撐策略,構建快慢並舉的道路交通體系和公共交通系統,打造捷運機動城市;實施產城融合策略,打造中央商務區和東津古鎮片區,培育漢水濱江現代服務業和東環線產業帶,構建傳媒會展、旅遊商貿、科技總部三條走廊,建設創意傳媒、科技創新、醫療衛生、城市會展、文化、奧體休閒等六大中心;實施文化提升策略,傳承歷史,整合提升,創新拓展,打造區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產業集群,

形成兼具地方性與國際性的特色休閒區域和都市文化旅遊區。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東津新區的定位很高,規劃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按此規劃,從定位、規模可以說是再造一個“襄陽城”。

第二、東津新區與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關係

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襄陽市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襄陽經開區以前的管轄範圍,主要在深圳工業園及劉集一帶,部分區域與襄陽高新區有交集。東津新區管委會成立以後,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轄範圍調整至於東津新區的地域一致。也就是說東津新區全域全部屬於國家級經開區的範圍,享有國家級經開區全部政策和支持力度。現在的“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會”與“襄陽東津新區管委會”實行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合署辦公的體制。

第三、東津新區獲批的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

早在2016年12月,東津產城融合示範區就成功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

《襄陽東津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提出,到2020年,該示範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為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和中部地區開放合作提供有力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與襄陽市主城區加快融合;創新驅動戰略取得重大進展,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產城融合水平不斷提高,建成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新型城區,走在全國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的前列。

在理清以上三個問題之後,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有了國家經開區的金字招牌,有首家省級戰略的東津新區的願景規劃,更有首批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戰略平臺。那東津新區未來發展前景究竟如何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意味著襄陽東津新區的建設開發是上升國家意志和國家戰略的體現,是襄陽東津新區迎來最好的歷史機遇,是襄陽東津新區獲得的更高更大更好的戰略平臺。

其次是東津新區金袍加身,國家賦能。但並不代表新區建設就一帆風順、大功告成。不能妄自菲薄,夜郎自大。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東津新區也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東津新區最大的短板就是產業,一個218平方公里,167萬人口規模的新城,沒有產業支撐,那是無法想象的。建設新區錢從哪裡來?是人向哪裡去?即現有居民幹什麼?人從哪裡來,即靠什麼集聚人氣?也就是東津新區將依靠什麼產業來消化現有居民、依靠什麼產業來支撐其發展。這些都是懷疑派的質疑,支持派也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

產業襄陽發展戰略規劃,“一心四城”總體定位對東津新區,提出了“重點發展金融服務、商貿、物流、科技、文化、體育、衛生、教育、信息、會展等服務業。到2020年建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城市新中心”的發展方向與目標。產業佈局及功能過於寬泛和籠統,不利於產業聚焦聚能。

在建的襄陽東津高鐵站

東津新區作為首批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應充分利用漢十、鄭萬、呼南等高鐵交會的有利條件,調整思路,轉變方向,將高鐵建設作為引爆點,以高鐵小鎮為載體,將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經濟要素集合,加快產業發展,以產聚人、以產興城,譜寫產城融合新篇章,打造國家示範區。

襄陽機場距離東津新區10分鐘車程


我們也看到東津新區開發以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相繼開工和建成、東津高鐵站、城市道路網、襄陽十大公共項目、東西軸線、城市管廊、醫院學校銀行和商業綜合體基礎設施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但給民眾的感覺,還是建設的進展緩慢,很多項目都無法按計劃進度推進。新區發展並不完全讓民眾滿意。除省裡支持減弱(領導更替和轉向對長江新區的重視),最主要還是襄陽自身的招商不力和發展不夠。很多問題沒有具體執行落到實處。

東西軸線將樊城、魚梁洲和東津打通,加快融城步伐

東津新區建設必須凝聚共識,集聚能量,確保東津新區加快建設,健康發展,對新區主導產業予以明確。規劃引領,產業引領、政策引領,儘早建好和啟用重大公共項目,遷移部分行政中心、首腦機構和總部經濟到新區。

襄陽市民中心及襄陽市規劃展覽館

必須讓東津新區有足夠的影響力、吸附力和凝聚力,吸引周邊城市乃至擴大到漢江流域城市的企業和個人,到襄陽東津新區投資興業居住。

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人才到襄陽建功立業,加大招商力度,多招有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對勞動力需求大的實體企業入駐產業園區。

合理規劃佈局商圈。按照《襄陽東津新區建設總體方案》和《襄陽東津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結合目前的開發建設情況,可先規劃建設“兩主兩副”四大商圈,形成“一主帶副”商圈格局。“兩主”商圈分別為高鐵樞紐商圈(高鐵小鎮)、唐白河公共服務中心圈,“兩副”商圈分別為東津世紀城商圈、東津古鎮商圈。東西縱向可形成高鐵樞紐商圈—東津世紀城商圈、唐白河公共服務中心商圈—東津古鎮商圈,南北橫向可形成高鐵樞紐商圈—東津古鎮商圈、唐白河公共服務中心商圈—東津世紀城商圈,東西、南北方向均呈現“一主帶一副”格局,形成一個較為均衡的四邊形商圈形態。

明確商圈功能。本著功能錯位、特色鮮明、服務互補的思路,明確四大商圈功能,以期形成全新的商業業態,為重構“一心四城”襄陽城市格局下的商業版圖奠定堅實基礎。高鐵樞紐商圈圍繞服務旅客,打造集票務、餐飲、住宿、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商圈;唐白河公共服務中心商圈圍繞服務市民公共需求,打造集圖書、影視、健身、科普、會展於一體的市民提升素質商圈;東津世紀城商圈圍繞服務周邊居民,打造集餐飲、休閒、購物、維修於一體的便民服務商圈;東津古鎮商圈圍繞服務周邊居民和遊客,打造集便民服務、文化旅遊、都市農業於一體的特色小鎮商圈。

作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省級戰略、市級實施”的試驗田和首批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東津新區好似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兒”,猶如一張白紙,一定要汲取好營養,做好規劃宏圖的準備,從小打下良好根基。藉助東津高鐵樞紐,完善配套立體交通體系,在交通文化建設上,著眼於提高安全感和舒適感。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要及早形成良好規範,引導市民有序出行,將高鐵樞紐及交通沿線打造成展示城市文化、提高市民素質、塑造城區形象的“人文視線”,努力用人文精神塑造城市氣質。塑造集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新東津。將東津新城示範區建設成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產業和城市深度融合、城鄉環境優美、居民生活更加殷實安康的新型城區。

最後總結一下,襄陽的未來在東津,東津的未來在產業。相信襄陽東津的明天一定充滿希望的!




我是雲遊全景,希望我的回答能為你提供幫助!你的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關注互動或在評論區留言。


雲遊全景


第一,湖北在崛起。湖北是中部大省,省會武漢是新一線城市。大學雲集,人才濟濟。21世紀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才,湖北不缺人才,關鍵看能不能留住人才。

第二,襄陽在崛起。襄陽是文化古城,自從前幾年改名字,就可以看出襄陽的野心,現在這是省域副中心城市。2017年國民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

第三,東津在崛起。東津是襄陽市非常有戰略意義的新區,城市的地標建築都規劃在東津新區,是襄陽未來的CBD。


李博3479


沒啥效果東風基地不也是高新區嗎?區來區區的,就房子貴了,物價貴了。收入沒啥增加。越來越愁。


互聯網德納車橋


意味著大片大片的土地又可以按照規劃賣了


海闊天空林現勇


沙場重開又汙染空氣,誰會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