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斷取捨的過程,而到最後只為一個簡單舒適,技巧就在於化繁為簡。

01

喬布斯在27歲時便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那一年有位著名攝影師給他拍照,發現喬布斯的家裡極為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傢俱,不免大為驚訝。

喬布斯淡言到:“我所需要的也就是一杯茶、一盞燈和一個音樂播放器而已。”

穿簡單的牛仔,住簡單的房間,過簡單的生活,原來,蘋果公司最簡單的設計就源於喬布斯的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簡單往往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記得《極簡》中有這樣一段話:

“擁有更少物品的生活總能讓人感覺自由,給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人們充滿希望和目標。它使人們在精神層面得以拓展,不僅僅是作為物品的累積者而生活。”

人,其實就是時光中的過客,多餘的東西不僅佔用時間、空間,還會使人身心俱疲、失去自我。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丟掉一切多餘的負擔,追求簡單的生活才最可貴。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02

在這個極速發展、物慾膨脹的時代,簡單的生活格外受到推崇。

這裡說的“簡單的生活”,並不是指讓人過得清貧,而是追求一種輕鬆、健康的和諧心境。

1921年,愛因斯坦受邀到荷蘭萊頓大學執教。

學校要給他高規格的待遇,但被他婉言謝絕,只要求有“牛奶、餅乾、水果,一把小提琴、一張床、一張寫字檯和一把椅子”就好。

後來為躲避法西斯迫害,愛因斯坦移居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要以當時的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請他,他卻說:“這麼多?能否少給一點?3000美元就夠了!”

他說:“依我看每件多餘的財產都是人生的絆腳石。唯有簡單的生活,才是給我創作的原動力!”

人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些很簡單的東西,比如空氣、衣服、飲食和睡眠,這些基本的東西正如恰到好處的調味品,能調出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周國平曾說:“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

古往今來,一切賢哲都主張簡樸,目的就是為了不當物質慾望的奴隸,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正所謂,自由人以茅屋為居室,奴隸才在大理石和黃金下棲身。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必定淡然於追求物質的奢華。一個安於簡單的人,即使不是哲學家,也差不多了。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03

人生其實很簡單。

心跳則活,心不跳則死,簡單到只有“生死”兩個字。但是,由於有了金錢、權利、地位,簡單的過程也變得跌宕起伏,撲朔迷離。

人生雖然很簡單,但也離不開事業、婚姻、社交。

  • 事業,可以很簡單。

正如“布鞋院士”李小文,他是光腳穿著80元布鞋,著裝“任性”的中科院院士,是中國地理遙感界的泰斗。李小文的一生只有兩大心願,一是做“大數據時代的大地圖”研究,二是好好編一本教材。

樸樸實實地做研究,盡心盡責的教書,就是李小文簡單的一生。

  • 婚姻,可以很簡單。

正如楊絳和錢鍾書,他們的婚姻,沒有什麼驚天動地,只有細水長流,沒有太多的“我愛你”,只有用一生相伴相守的“我習慣有你”。

正如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簡簡單單就是人們嚮往的婚姻狀態。

  • 社交,可以很簡單。

林徽因的侄女,著名華裔建築師林櫻,社交圈很窄。

她堅持的交友原則就是如古人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她的朋友也都因同一種追求或信念走到一起。

遠離不必要的社交,和真正的朋友相交,就是一種簡單。

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屈指可數;一複雜就難過,可難過的人如過江之鯽。

這說明,能願意並且活得簡單的人,必然是精神層次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