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39年前,“香港内衣大王”罗杰伦,在盐步投建大沥首家港资制衣厂时,一定不会想到这里未来会成为“中国内衣名镇”。

26年前,港商邝汇珍在大沥创办亚洲铝材厂时,也未曾料到,这里会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铝材第一镇”,如今,全球已建成的十大高层建筑中,有五座选用大沥出产的铝材。

30年前,刘伯琪在黄岐办大转弯夹板市场时,也没有想到,他所选的广佛路两侧,会成为38个专业市场的聚集地,年交易额超过6000亿元,产品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在珠三角城镇发展史上,大沥始终是个带头冲锋的“勇士”,从城镇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到如今95.9平方公里;从1979年居民储蓄存款607万元,到2016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过去四十年,大沥“以港为师”“以路为马”,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一个广佛腹地的农业镇,缔造成为一座经济总量不输国内一些地级市的经济重镇,造就了南海最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也创造了珠三角历史上别具一格的城镇成长路。

12月5日,大沥镇将全球路演的第四站,放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起点上,商贸重镇大沥主动拥抱世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开放的姿态进击世界拥抱未来。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因商而兴 发轫于“马路经济”的商贸重镇

站在省佛通衢的五眼桥上,往东走是千年商埠广州沙面,西行则直通佛山南海大沥,而这独特的地缘优势,也造就了大沥的商贸基因。

大沥“因商而兴”的故事,可追溯到500多年前。大沥的圩市最早载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成书的《永乐大典》。“近来似城郭,茶肆酒楼新。”清代学者胡方一首描绘盐步墟市的小诗,就描绘了清初从省佛通衢沿线的盐步墟盛景。据《南海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大沥、盐步、黄岐曾出现的圩市共达16个。

当经商的种子遇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便催生了一派繁荣的蓬勃春色。1979年,香港内衣大王罗杰伦投资建设了大沥第一家港资制衣厂——盐步丽施胸围厂;1982年,旅港乡亲林亮创办了大沥第一家港资玩具厂——盐步塑料玩具厂;1989年,南海第一家港资独资企业嘉扩纸品有限公司在黄岐诞生;1992年,港商邝汇珍创办的亚洲铝材厂在大沥开业……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批天性敏感、敢闯敢干的大沥人,也开始冒出来创业。1984年,大沥人邝锦华、梁灼林等人开办的谢边铝材厂,没钱买金属挤压机就用塑料挤压机“顶上”。他们用简陋的熔炉、粗放的工艺上马,开启了大沥有色金属制造业发展的篇章。1988年,从盐步丽施胸围厂这座“黄埔军校”毕业的吴艳芬开始创业,投资5000元买了三台缝纫机,开起夫妻作坊做内衣。第二年,何炳祥也加入到创办内衣厂的行列。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大沥、盐步、黄岐的中心城区不断扩展,工厂、商铺、住宅持续增加,集中在公路两旁的商贸活动活跃起来,催生了大沥的“马路经济”。

当时,广佛之间还未通高速,广佛公路是来往两地的必经之路。来自四川、广西、重庆甚至海南的汽车,都得通过广佛公路前往广州,大沥成了广佛之间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从外地来的卡车司机们在广州卸完货,为了不空载,大都喜欢在经过大沥时拉点货物带回去。

大沥人似乎从来都知道什么好卖。以摩托车市场为例,1985年大沥供销社开了摩托车门店,“政策放宽了,大家慢慢有了钱,当时我们有间华侨商店,华侨每人有一个指标,就是可从外面带辆摩托车回来,华侨商店向他们收购的摩托车,一放到店里很快就被买走”。当时大沥供销社的负责人黎绍英说,最高峰的时候门店达到35家,一个店每天可以创下销售近400辆摩托车的纪录,而光嘉陵这一个牌子的摩托一年就卖出1万辆。

从第一个由大沥供销社投资的烟草专业市场开始,再到摩托车市场、电器市场、布匹市场等众多专业市场沿着广佛路次第铺开,部分专业市场在当时的珠三角乃至全中国都小有名气。

如今,一条16.5公里的广佛路,聚集着38个各类专业市场,6万多个工商户,年交易额超过6000亿元,产品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南国小商品城工作的黎展鹏感叹:“在大沥广佛路走一趟,一个人一辈子所需的生活用品都能采购到。”

正是在这样的积淀下,大沥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

与城共舞 迈向全球舞台的新道路与新征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年里,是工业化主导着大沥城市化的进程,这个阶段的发展常被贴上“粗放”的标签,而后大沥镇的经济发展开始与城市共舞,大沥镇整体也从专业镇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

2010年9月,大沥出台该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做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铝材、有色金属、内衣、五金机械、家具等行业会展经济;强化品牌战略,加快电子商贸、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和专业市场从现场、现货、现金的“三现”交易向展贸一体化、物流现代化、商贸电子化的“三化”方向提升,推动大沥商贸深度参与全球贸易。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在这个战略指引下,大沥镇的有色金属、内衣、商贸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2013年11月,大沥镇筹建广东省第一个有色金属原材料现货交易平台,并出台了《大沥镇扶持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建设和发展实施细则》,包含设立企业专项奖励等政策,助推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2014年初,大沥镇提出培育壮大产业金融,实施“金属+金融”的“双金”战略,再造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同年3月,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运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为“场内交易”双方提供供求对接、合同订立、履约监管、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仓储物流、质量检测和纠纷处理等服务,从而破解了以往异地结算的难题,2017年平台交易额超千亿元。

2017年3月,在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暨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发布会上,“南海铝材”区域品牌估值为162.33亿元,位居全国百强榜第25位;“盐步内衣”区域品牌估值为65.86亿元,位居全国产业区域百强榜第65位。

在此期间大沥的城市形态也不断刷新。2012年,大沥镇启动全面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提出5年建设100栋高层楼宇。五年过去后,大沥镇新建高层楼宇超过120栋,中轴核心区、海北片区、大沥南片区加速崛起,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过去,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所在的联滘片区是有名的“垃圾村”,经过几轮城市升级改造,广佛智城、九龙公园、永旺梦乐城、有色金属企业总部楼群等建筑相继落成,支撑广佛国际商贸城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核心区。

进入新时代,大沥镇党委紧密围绕南海区委“传承品质成就品牌”的工作主线,主动拥抱“互联网+”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球战略,引领产业城市形态实现进一步跨越。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升温,在南海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大背景下,作为主战场之一的大沥镇提出了“全球”战略,建设全球创客小镇和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不仅迎来了IOD国际设计峰会、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大会和项目的落地,更自信地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进行全球路演,进一步迈向全球舞台加速聚集资源。

拥抱美好

创新路径构建美好生态

发展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大沥从来没有忘却过这个初衷。当高楼大厦如竹笋般拔地而起,当柏油马路代替此前的田边小径,当轿车快速成长为家家户户的代步工具,当越来越多的非户籍人口涌入大沥的社区……大沥也不断创新让城市附上更美好的含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面对此前在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短板,大沥镇很早就开始通过多种手段扭转局面。

从2007年开始,大沥镇便掀起了多场行业整治,从废旧塑料到小熔铸企业,从陶瓷行业到布匹水洗行业,从家具、酸洗行业,到铝型材及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一场场大大小小的环境保卫战,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水的产生。

此外,大沥镇还自2008年始至今斥资18亿元,推进了270公里污水管网的建设,占南海截污管网的三分之一,同时也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如今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已达19.5万吨,这个举措正从源头上改变着全镇的排污生态。

不仅如此,2014年大沥镇还顺势推出《大沥镇美城美家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政府建设资金引导,撬动农村社区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之后一条条村路得到优化,一个个街心公园被建起,一批批公园绿地实现升级,大沥居民的公共生态空间多了。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现在大家日子都富裕了,就更加注重环境和身体。”家住凤池社区的关影红,是一位“太极达人”,已经练了近30年太极的她,眼看着凤池社区的环境一天比一天靓,心情也一天比一天美,她说:“90年代我刚学太极时,经常去镇上的广场练,后来村里的广场公园建好了,就不用走那么远了。”

大沥追求生态美的步伐从未停止。去年11月7日,大沥镇举行了“花满沥城”行动启动仪式,以“提品质、优环境”为总目标,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打造“花满沥城”的城市品牌。“欧洲的小镇建筑很有韵味,市民喜爱在屋前、屋后、屋顶及阳台、窗台种养花草,让小镇显得美丽、浪漫、宜居,这也是欧洲居民文明素质的体现。”大沥镇委书记刘浩文说,正是鉴于这些经验,大沥希望引导市民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培养种植花草的习惯,达到扮靓城市、以花育人、共治共享的目的。

一年来,城市的发展变化在这里上演着:随着几条样板路的建设完成,“一路一品种,一季一花色”有了初步的轮廓;灿烂的花海,让人们在家门口看到了缤纷景色;街头巷尾或是微信群中,人们热议的是种花养花的知识,越来越多的美丽庭院出现在各个社区……这场美丽行动,渐渐为大沥这个过往有着“硬朗”形象的经济重镇,注入了更多浪漫、温情、文明的色彩,改变着这里的城与人。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暖心服务构筑幸福生活

多年的迅猛发展,也让大沥的人口大增。如今,在大沥生活、经商的人口超过90万人,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汇聚于此,外来人口总量甚至超过本地人口,如何提供精细化的社会服务,覆盖到结构复杂的各类人群,也是大沥镇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从2010年前后,大沥镇便开始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外来社会组织与本地社会组织不断碰撞,使得大沥的社会服务水平日渐提高,如今专业社会服务已经覆盖每一个社区。目前,大沥镇还以打造“七一空间”“新南海人梦家圆”“龙湖学苑”“新大沥人共融·家”这四大综合服务体,以及32个社区服务站点的服务布局,面向社区的长者、青少年、妇女家庭提供心理疏导、社交康乐、关系调适以及能力提升等多样化的服务,累计服务达17多万人次,培育3600多名义工。

老家在肇庆广宁的任淑明,与家人数年前落户大沥镇嘉怡社区。一开始,她总害怕自己会难以融入本地人的“圈子”。无意中得知社区一个叫“新南海人梦家圆”的地方有舞蹈室,喜欢跳舞的她前往了解过后,便渐渐成为了那里的“常客”。现在,任淑明每天都会和街坊们约好一起练舞,有时还会一起结伴参加各种社区义演。这让她觉得,虽然她是一名“新沥人”,但对这里已产生了归属感。

在接触中融入,在碰撞中爱上,不少像任淑明这样的新大沥人,正在对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释放出热爱。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大沥还引入香港模式,在社区挂牌成立街坊会,开创了互助式社区服务的新路径,如今街坊会已成为大沥社会服务的新力量。

党员在大沥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年,一场普及全镇的行动在大沥拉开,这项以党建引领为主旨的暖心工程,正在成为大沥的一个品牌活动。

8月26日上午,在沥东社区龙腹村,行动不便需长居家中的荣叔夫妇,收到了“红马甲”带来的轮椅、蚊帐等用品,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几乎同一时间,在盐步的华夏社区,腿脚有些不便的居民阿平,再也不用担心上厕所会摔倒,因为学过水电工知识的“红马甲”帮他在厕所装了个扶手。

“行在身边,暖在心中”,“红马甲”背上的八个大字透露着此次行动的意义。在那一日,大沥组织来自机关、事业后勤单位、社区党组织的1500多名党员深入各个社区,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辅导、家居清洁、无障碍设施安装、花卉种植、旧房修葺、医疗服务、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爱心一餐饭”等20多项暖心服务。

这场行动不仅暖了群众的心,也让党员找到了践行入党誓言的最佳切入口。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党员更能获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加速党群关系的融合。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辉煌巨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沥人奋发有为、先行一步,书写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时代篇章。12月5日,大沥镇政府携大沥知名企业家及项目负责人,来到有着“全球贸易中心”“全球金融中心”美誉的香港进行路演,“我们希望借助香港贸易发展局、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土化服务中心、金口岸外贸服务公司等,建立第三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国际商家提供翻译、导购、通关、法务、外汇结算、退税、物流、金融等一站式国际贸易服务。”大沥镇镇长黄伟明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向世界阐述着大沥这个商贸重镇向世界进发的新思路,也开启了新时代大沥创造奇迹的新征程。

亲历者说

1200元创业 实现百亿企业梦

林治平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大沥“出产”的精英企业家之一。出生于大沥普通家庭的林治平,在1985年也就是他14岁那年,决定放弃原本成绩优异的学业下海经商。林治平的这一决定,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和惋惜。只有父亲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变卖家里值钱的家当,为林治平凑齐了1200元。

拿着这笔来之不易的创业资金,林治平开始到当时大沥最繁华的商业街——兴隆大街寻找商机。经过细心观察,林治平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卖录音磁带。“当时整个大沥只有一家卖磁带,所以我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于是,林治平开始在街头摆地摊售卖,“别人卖十多元一盒,我只卖十元钱。”林治平的生意一下就红火起来。

为了拿到更多便宜货,林治平每隔两三天就要从大沥骑自行车到东莞拿货。为了不耽误生意,林治平经常傍晚时候骑车出发,凌晨到达东莞后,便蹲在人家店门口等候。“一拿了货就立马回来,刚好又赶上摆摊时间。”7个月后,他便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3万元。

“但我觉得我的命运不该如此,还可以有所改变。”林治平说。因此,赚到钱后的他到了一家钢材贸易部,打起了免费工,还抢着做最脏、最累的活。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一年的考察,老板给了林治平一个机会,也让他利用这个全新的商机,赚到了13万元。

但林治平没有止步于此。1992年,铝型材厂陆续在大沥冒出。一向有着敏锐触觉的林治平决定代理铝型材挤压机。可是该去哪寻找合适的机器来源呢?这时,林治平想起曾经接待过一位经营铝型材挤压机的朋友,为此他特地飞赴无锡,向朋友寻求帮助。

“到那之后才发现,机器都太贵了。”正当林治平准备失望而归时,朋友却告诉他,可以用出厂价30%的价格把机器出售给他。既有货源也有商机,回到大沥后,林治平立马在大沥广播站打出了第一支广告。“那段时间,我的电话每天都会被打爆。”林治平说,几个月后,他便赚到了1700多万元。

逐梦之路还在继续。大沥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连年提速,让林治平看到了南海金融业和商业所拥有的广阔前景。2001年,30岁的林治平决定继续转型升级,大胆承接了大沥政府的三旧改造项目,并在2003年建成了大沥第一个地标性商业项目——南海新都会购物中心。

同年,广东信盈投资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2008年,中盈地产成立,并在2013年收购了广东省最大保险连锁销售企业之一的“万诚保险”……林治平的“企业梦”开始逐渐变为现实。“我只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还有能出自于大沥这个包容性这么强的好地方。在大沥只要你够勤快,就有机会实现你的梦想。”林治平说。

虽然拥有着价值百亿元的企业,但林治平还是打算扎根大沥。“大沥是我追梦、实现幸福的地方,我的根和魂都在大沥。”林治平说,下一步还打算将旗下的商业综合体向产业综合体转变,迎接更多的挑战。

特写

凤池:乡村振兴的大沥样本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大沥涌现出不少乡村振兴的典范,凤池社区便是其中的代表。

凤池社区位于321、325国道与禅炭公路的交汇处,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2017年经联社、经济社两级纯收入13665万元,村民股份分红位南海前列,在这里,你能看到一幅住有美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出门见绿、和美幸福的美好生活画面。

村民最喜欢沿着凤池中路走,因为能看见古色古香的凤东公园以及四季有花的凤西公园。很多初来凤池的人都不知,有如此美丽环境的地方,竟然是一个农村社区,而看到来来往往的豪车和兴旺的专业市场,则更加加深了他们的疑问。

凤池究竟有怎样的秘诀,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时间回到上世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凤池的“发财树”也是从那时开始冒了芽。在当时,颇具“商业头脑”的凤池人,开始种植西洋菜和芽菜。随后,在1980年,凤池还开办了麻包厂。正是靠着这“两菜一袋”,凤池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真正能让凤池人腰包鼓起来的,还是铝材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工业发展的春风轻拂大沥,铝型材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沥这片热土中冒出。其中,凤池便成长出如坚美铝材、凤铝铝业等全国著名企业。

有了龙头企业引领,商业市场也开始自发形成。为此,凤池还借助着广云路、禅炭公路、广佛路交汇贯通的地利之便,成立了凤池装饰材料市场,并孕育了凤池展会。至此,凤池由曾经的单打独斗,开始向村委领导、经济社全面运作进化,抱团发展第三产业。如今,凤池集体经济两级年纯收入达到一亿多元,其中75%~80%来自专业市场的经营性收入。

让我们把眼光再次聚焦当下。如今,带着“对接广交会,永不落幕展”的口号,以社区命名的大沥凤池铝门窗建筑装饰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今年的展会上,仅在4天时间内便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客流,现场成交额超过2亿元。

凤池所具有的强大基础以及商贸潜力也逐渐被更多人所知。在今年的展会上,阿里巴巴1688电商服务中心佛山凤池站签约进驻。这是阿里巴巴在全国布局的第二个电商服务中心。大沥期望牵手巨头磁聚更多商贸创新资源,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大沥今年还成立了众铝联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以及同样致力于企业抱团发展的南海区全铝家居行业协会。此外,被称为“全铝家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大沥·中国全铝家居指数也同步上线……凤池的铝材产业还将有更多腾飞的机会。

在充满机会的凤池“热土”,腾飞起来的除了产业外,还有这里的环境。

春暖花开之际,在凤池社区里,只需沿着凤池中路,穿过古色古香的凤东公园,便能在凤西公园里,看见大片的“黄色花海”。开得灿烂的黄花风铃木,再加上火红的木棉花、斑斓的三色堇,只需漫步凤西公园中,便能欣赏到一幅春意盎然的花色画卷。

看完五彩斑斓的花色画卷,还可以到凤池社区的“紫荆一条街”瞧瞧。此时金凤二路两旁的宫粉紫荆正值花期,粉中透白的花朵把道路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而这正是大沥实施“花满沥城”行动所期望的效果。如今,凤池社区借助着大沥建设美丽文明村居工作,为村居“颜值”加分。除了种植绿植外,凤池还大力改造社区内的公厕等容易出现卫生死角的设施,更打造出一座仿古建筑式的“五星级公厕”,从细节处着手改善乡村环境,让居民和访客都能享受到整洁的环境。

不仅如此,作为美丽文明村居试点之一,凤池还积极参与今年大沥启动的“家庭三亮”道德选树系列活动,广泛征集好家风故事、好家训,寻找“最美家庭”和“道德人物”,发现了不少隐藏在居民身边的“无名榜样”,一股文明新风正在凤池社区中蔓延开来。

大沥,一个商贸重镇的40年风云路!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

文/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黄晴雯 通讯员关艳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