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壽馬曉鴻 跨界成“村姑”

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考上中級經濟師,擔任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經歷,卻記錄下長壽妹子馬曉鴻的兩次跨界人生。從未想過紮根農村的她卻把鄉村旅遊搞得有聲有色,先後獲得“重慶巾幗創業先鋒”、 “重慶新名片之創業人物”等榮譽。

重慶長壽馬曉鴻:跨界成“村姑”

近日,記者和重慶長壽區婦聯的工作人員來到位於長壽石堰鎮石安村7組的澳凱生態園內,32歲的馬曉鴻正在忙個不停。見我們的到來,忙放下手頭的工作,“走,帶你們去園內看看。”馬曉鴻邊走邊告訴我們快過年了,得趕緊備貨去賣,要不然趕不上趟了。“馬妹,孩子生病了,我請假照顧幾天娃兒,春節後我就回來上班哈。”村民張素珍見馬曉鴻走來,急忙熱情地跟她打招呼。“沒事,大姐,娃兒要緊,有啥需要隨時找我哈。你先忙,我走了。”隨行的婦聯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當地,留守老人、婦女以及像張素珍這樣選擇回鄉的村民,有近60人常年在馬曉鴻的生態園打工。

第一次跨界 從律師夢到央企管理

馬曉鴻生於1985 年,綦江永新鎮人。1991年9月新生入學,5歲的馬曉鴻看到鄰家的哥哥姐姐揹著書包上學,她便扭著父母帶她去學校報名讀書,見到女兒如此渴望到學校讀書,媽媽動了惻隱之心,到學校請求老師讓馬曉鴻入學。由於年齡太小,從來不做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找到家裡,勸父母讓她六歲後再來上學,小小年紀的她竟哭著給老師一番保證才得以留下。從那以後,馬曉鴻發奮讀書,成績突飛猛進,半期考試時,全年級最小的她成為第一名。

2003年,馬曉鴻高中畢業,這也意味著她即將面臨人生重大的選擇——高考填自願。對於女兒未來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馬曉鴻的父母沒有過多幹涉,任由女兒自主選擇。

重慶長壽馬曉鴻 跨界成“村姑”

馬曉鴻和丈夫在規劃未來

在馬曉鴻的心中,她一直崇拜法官、律師,因為他們都是為正義發聲的一群人,馬曉鴻也想向他們一樣,堅持正義、公平。就這樣,馬曉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

大學畢業後,馬曉鴻便來到重慶某知名律師事務所應聘,沒想到她卻碰了壁,被人拒之門外。一氣之下馬曉鴻離開重慶前往廣西一大型企業從事行政文員工作。在這裡,馬曉鴻憑自己的努力很快便從文員升到發展部經理。一直追逐律師夢想的她在辛苦工作之餘,努力自學並順利通過全國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證,便辭去工作回到重慶。憑藉廣西的幾年工作經驗,她受到了許多知名企業的青睞。她最後選擇了上市央企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從事投資管理工作。在這裡,馬曉鴻如魚得水,憑自己超凡的能力很快進入了中層管理幹部隊伍中一員。

彼時,馬曉鴻與自己的另一半李林義相遇。李林義來自長壽石堰鎮石安村人,從事建築行業,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由於工作關係,很快便成為了朋友。李林義比馬曉鴻年長12歲,在馬曉鴻眼中,這個男人成熟穩重,談吐大方,舉止優雅,李林義除了在工作上給予馬曉鴻幫助,在生活中也時常噓寒問暖,就這樣,李林義俘獲了馬曉鴻的芳心,並最後結為夫妻。

第二次跨界 為圓夫夢辭職回鄉發展農業

李林義雖常年在外務工,但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回到長壽老家,發展農業、搞生態旅遊。李林義將自己這個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和家人遭到了所有人反對,考慮到丈夫沒有絲毫農業方面的經驗,擔心丈夫將錢投資搞農家樂會虧得血本無歸,馬曉鴻也曾勸他打消念頭,但丈夫意向堅定,最後毅然回到家鄉,流轉600 畝土地,投資2000萬建起了澳凱生態園,發展鄉村旅遊。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2015年3月澳凱生態園即將開業之際,李林義由於操勞過度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剛坐完月子還在產假的馬曉鴻猶如晴天霹靂,一切發生得太快,快得讓馬曉鴻覺得這不是真的。

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並讓家屬做好最壞打算,重者死亡或成植物人;輕者智力減退。公公婆婆看著植物人狀的兒子每天哭得撕心裂肺;馬曉鴻強忍悲痛一邊照顧嗷嗷待哺的女兒,一邊照顧病床上沒有意識的丈夫,每天親手為丈夫接屎倒尿,擦洗身體……直到現在,馬曉鴻談起那段艱難的日子依舊眼圈泛紅。幸運的是,在馬曉鴻的悉心照顧下,奇蹟發生了:丈夫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回來,不僅沒成為植物人。而且已恢復得跟正常人一樣。

重慶長壽馬曉鴻 跨界成“村姑”

馬曉鴻帶領客戶參觀生態園

丈夫的一場大病和半生不活的生態園,再次讓馬曉鴻改變了她的人生軌道,她告訴我們,在丈夫病入膏盲時打呼亂說的全是農業園,當時就觸動了馬曉鴻的內心。她決定辭去葛洲壩的高薪工作,接過丈夫的接力棒,哪怕回鄉當村姑也要搏一搏。馬曉鴻說:“兩千多萬投資,如果放棄就全部打水漂,如果我去打理至少還有一線希望。”

馬曉鴻謝絕了葛洲壩公司的強烈挽留,於2016年2月21日辭職回到長壽接手打理澳凱農業園。馬曉鴻回鄉起初階段,嚐盡不少艱辛。在缺少經驗和技術上,馬曉鴻就通過互聯網“惡補”農業知識;在內部管理上,她悉心梳理和熟悉內部業務;在人員管理上,馬曉鴻定期開展員工培訓;在菜品質量上,馬曉鴻嚴格把關,研發特色菜品……

“曾經有無數次想放棄,但最後都堅持了下來。”談起她和澳凱生態園的創業艱辛,她幾次禁不住流下了心酸的淚水。路眾所周知,農業產業前期投資大,回報慢。而且她接手澳凱生態園後又投資了800萬,目前整個澳凱生態園投資2800萬元。她堅定的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在前進一步才有壯麗的瀑布!”

   尋求差異化 發展農業用上“互聯網+

生態園位置較偏僻,沒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何尋求差異化發展,是擺在馬曉鴻眼前的一道難題。“上崗1個月,我把長壽做鄉村旅遊的競爭對手跑了一遍,發現親子農事體驗還是一片空白。”回來後,馬曉鴻制定了一系列計劃:3月植樹、4月做清明粑、5月插秧、6月打餈粑、7月摸魚……每個月都重點開展一項親子活動。

活動吸引人氣,鄉村旅遊接待收益漸漸穩定,生態農產品又該如何打開銷路?起初,馬曉鴻既要做管理,還承擔了一部分送貨任務。清早出發,將分拼的豬肉送達客戶,她會停留一會兒,跟客戶拉拉家常,一來二往朋友圈越擴越大,業務量也蹭蹭漲

2017年夏天的一天,拿著一張全豬部位圖,馬曉鴻陷入沉思,客戶買不了一整頭豬可以搭夥“拼豬”,為何不利用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拓展渠道?她馬上聯繫到一家電商服務平臺,想走互聯網拼豬銷售模式。目前,在網絡平臺上拼豬的佔自家黑土豬總銷售的10%,下一步,她準備完善平臺,讓用戶買得更便捷。

重慶長壽馬曉鴻 跨界成“村姑”

馬曉鴻生態園的黑豬

管理生態園以來,忙裡忙外的馬曉鴻每天只有6小時的睡眠時間,有時累極了,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眠,壓力太大,只能偷偷哭一場。“搞農業太難了,投入大,回收慢。”儘管時常想放棄,可想到丈夫的期許,看到田間地頭正忙碌的村民,她不忍心。

漸漸康復的李林義對於妻子的付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發展生態農業是我的心願,把這份事業交給她,我放心。”面對丈夫的期許,馬曉鴻眼神中透著一抹堅定:“既然幹了就要幹好,我不想讓丈夫失望,也不準備給自己留退路。”

“馬曉鴻在帶領村民走上富裕路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近兩年來,她累計為社會各界捐款數十萬元。”長壽區婦聯主席羅小玲說。

記者 蔡昌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