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固
錯了,月球正面比背面平坦得多。但不管哪面都夠坑坑窪窪的。
對於月球上隕石坑的研究,讓天文學家提出晚期重型轟炸假說。
這是說在大約41億年~至38億年前,整個太陽系內行星都被巨量流星雨突襲了一波,這件事發生在地球、月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上。這個事件的證據主要是基於在月球取得的樣品測年結果,研究發現大部分隕擊形成的熔岩都是在一段,在天文學上看,相當短的時間內形成。嗯嗯,也就區區三億年而已。
圖示:發生在地球形成不僅後的晚期重型轟炸。地球的傷痕,因為連續不斷的地質活動,早已消失殆盡。
如今,在地球上能找到的最古老隕石坑是在大約20億年前形成的,那是一個巨大的坑,直徑300公里的弗裡德堡隕石坑,位於南非共和國,因為撞擊坑中心附近的城鎮叫弗裡德堡因此得名。2005年,弗裡德堡隕石坑因為其特殊的地質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圖示:這個坑太大,只能從太空看,在地面只能看到各種山丘。雖然經過20億年的侵蝕,但弗裡德堡隕石坑造成的地質改變,很難徹底消除。
為什麼月球背面更加坑坑窪窪,是因為地球幫月球正面,硬抗了一波?
圖示:美國阿波羅16號,繞月飛行是,拍攝的清晰月球背面圖。
月球的正面與背面的外觀截然不同,近端覆蓋著多個大型月海,因為早期天文學家錯誤地認為這些平原是月球上的海洋。而背面則具有非常密集的坑窪外觀,幾乎沒有月海。從比例上看,只有1%的背面是月海,而正面月海的比例高達31.2%。
圖示:左邊是月球的近側即正面,右邊是遠側即背面。顏色代表地形高低變化。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月海是火山爆發,融化的玄武岩凝固後,就形成了相對平坦的月海。一般認為,月球上的隕石坑大多都是晚期重型轟炸的產物,但既然正面平坦背面多坑,所以很自然的,就有人提出,地球作為盾牌遮擋了許多衝向月球的隕石,因此月球的正面更平坦一些,換句話說就是地球作為老大,幫小弟月球硬抗了一波。
但是從月球的角度看,美國宇航局計算出,地球在整個41,000平方度的天空中,僅僅遮擋了微不足道的4平方度。這讓地球的所謂盾牌效應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只能認為,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很可能受到近乎相同數量的撞擊,那麼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提出,近側月球的地殼比較薄,在遠古時期,撞擊到近端的隕石更有可能擊穿這裡較薄的地殼並釋放造成月海的玄武岩熔岩,但在遠端這種事發生得很少。
期待嫦娥四號帶來驚喜!祝願發射順利,一切順利!
現在,我國的嫦娥四號即將登上月球背面,讓我們拭目以待,中國科學家,會不會對這個問題,提出讓人驚喜的新答案吧,因為此前,人類並沒有真的實地考察研究過月球背面的隕石坑,只是理論推測而已。
三思逍遙
從天文照片分析,月球正面與“背面”的起伏程度其實相差不大,如果比較其中的細微差別,也是正面比較平坦,“背面”的凹凸不平程度更高。分辨的方式是看照片的亮度,由於“平原”地區的反射率比較低,看上比較暗淡,而“丘陵”地區反射率相對較高,看起來就比較明亮。
(我們熟悉的月球正面)
另外,月球正面的“月海”數量量多,“背面”的月球坑較多,這樣從具體的地物上對比,也是背面的凹凸不平程度更高。那麼,我們就有必要科普一下“月海”的形成原因:月海是月球內部的岩漿湧到月球表面冷卻形成,其反射率比較低,因此我們能夠在地球上觀測到顏色更深的月海區域。
(月球背面,早已不是秘密)
另外,我們知道月球背面的凹凸不平也有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小行星從月球-地球的方向而來,只能撞擊到月球背面;如果是地球-月球的方面去撞擊月球,有地球給月球這顆衛星遮擋,因此會降低一些被撞擊的概率,這也是月球背面比正面的月球坑多的一個原因。
利刃軍事
請問題主,你對月球有沒有看錯呢?人們普遍認可的是:月球“背面”才是凹凸不平,“正面”相對平坦。
以前我也曾以為月球正面與背面沒有區別,但也沒有把月球正面,背面搞顛倒過。沒想到還有比我錯得更離譜的人哦。😂
問題應該這樣的:為什麼月球背面凹凸不平,正面相對平坦?
其實月球跟地球98%的隕石都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當這些小行星進入地月系時,會被地月系複雜多變的引力擾動,小行星對月球進行集中攻擊,於是,月球就成了地球的擋箭牌,它的背面就有了密佈的隕石坑,而與地球接近的正面不受到小行星撞擊。因此月球背面佈滿了坑坑窪窪的隕石坑,而它的正面相對平坦。
而這種大規模進攻每8萬年會發生一次,讓月球背面原來的隕石坑重新“排列”。
明天,中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就要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軟著陸了,預祝一切順利,期待嫦娥四號對月球探測的捷報!
弄潮科學
月球正面平坦,而月球背面凹凸地形不平,遍佈著非常多環形山與隕石坑,地形差異極大,儘管科學家解釋說,月球背面是因為太多隕石撞擊,才變成現在地形,但是說法存在漏洞,比如說,宇宙隕石不可能來自一個方向,也不可能撞擊一面,也有人說,地球和月球相互為對方擋住隕石撞擊,為什麼月球出現隕石撞擊如此之多,雖然現在還沒有解開,幸運是人類己經登上月球,相信隨著不斷深入研究探索月球未解之迷,一定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yangxiu龍的傳人
為什麼月球正面看上去凹凸不平,而“背面”卻非常平坦?
剛好相反哦,月球正面與反面比較起來,是正面比較平坦而反面卻真正的凹凸不平!很簡單您就可以分辨出來,因為平原地區的反射率比較低,看上比較暗淡而高原地區反射率則比較高,看起來就比較明亮!
即使不對比明暗程度也能看出正面的“海”比較多而背面的坑比較多!而月球的背面與水星非常相似,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以假亂真.....
如果把水星的圖片命名成月球的背面,估計也有很多朋友也會信以為真的!看過了月面的對比,我們來看看月球正面那麼多“海”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那麼暗淡?
月海的形成主要是月球內部的岩漿外湧所致,內部主要又玄武岩構成的岩漿冷卻後反射率比較低因此我們看到的是暗淡的月海!但這岩漿為什麼會外湧卻又幾個說法!
一、小行星撞擊所致
這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小行星撞擊導致月球的地殼破裂,岩漿噴射而出,這似乎與破損的雞蛋流出蛋清蛋黃同理!
但月球背面同樣有大量的小行星撞擊,為何月球背面卻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月海”出現呢?看來這並非主要原因,那麼我們再繼續來看下一個成因!
二、月球形成初期的岩漿外湧事件
導致這個事件的發生仍然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看來這個月海的形成與小行星脫不了干係了,而月球正面則形成大面積的月球地殼破裂,導致超過正面1/3面積的超大規模岩漿事件!
這似乎也能理解,湊巧剛好在正面!
月球上沒有大氣,也沒有風化作用,因此在月球上即使一粒微隕石也能在其表面留下痕跡,即使最古老的隕石坑也保存到現在!因此這也是此次嫦娥四號出征艾肯特盆地的重要原因!因為這次目的地是在月球背面艾肯特盆地中的馮卡門撞擊坑,此處有著太陽系最大的撞擊坑,直徑高達2500KM左右,深度達13KM,而在馮卡門撞擊坑內則是更是保留了月球內部物質的原始樣貌,對於月球形成甚至太陽系的形成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嫦娥四號登陸意義非常重大!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等人類正式入住月球,才知道
瑞德琳拉摩瑪
正面有大面積的月海,就是平坦地區,背面是山區,隕石撞擊的大坑一類!這就是正反兩面最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