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中國維和部隊,是中國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國際法準則,派出的軍事部隊。主要任務是制止衝突,恢復和平。應聯合國秘書長請求,中國自1990年開始,每年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

維和警察由各國警方派遣,執行民事任務,履行警察職能。

2018年9月5日在鄭州,為即將赴南蘇丹(瓦烏)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第九批維和工兵分隊壯行。2018年9月20日凌晨3時,中國第22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第一梯隊100名官兵,從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出發趕赴剛果(金)任務區,執行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

產生背景

中國維和部隊,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中國維和部隊

是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一個分支機構。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是根據有關聯合國決議建立的跨國界的特種部隊。第一支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成立於1956年蘇伊士危機之際。它受聯合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的委派,活躍於國際上有衝突的地區。

維和部隊士兵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凡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人員,必須在設於北歐4國的訓練中心接受特種訓練,以熟悉維和部隊的職能、宗旨、任務和進行特種軍事訓練。

1992年4月,中國軍隊向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派出由400名官兵組成的工程兵大隊,開創了我軍派遣成建制部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先河。[1]

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中國先後派遣軍事工程大隊兩批800名官兵,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這是中國政府派遣的第一支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部隊。

部隊任務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作用是阻止局部衝突擴大化,或防止衝突再起,並幫助在戰爭中受害的平民百姓,為最終政治解決衝突創造條件。 在1956年建立第一支聯合國維和部隊時,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曾經提出了著名的維和三原則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中國維和部隊

:

第一,維和行動不得妨礙有關當事國之權利、要求和立場,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衝突中的任何一方;

第二,維和行動必須徵得有關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實施;

第三,維和部隊只攜帶輕武器,只有自衛時方可使用武力。

人們把這三項原則概括為中立的原則、同意的原則和自衛的原則,並稱之為哈馬舍爾德三原則。 哈馬合爾德三原則是聯合國傳統維和行動的基本準則。80年代未期以前的維和行動,都是以哈馬舍爾德三原則為基本依據的。哈馬吉爾德三原則對聯合國近四十年的維和行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維和原則

儘管《聯合國憲章》沒有對維和行動做出明確規定,但是歷經近60年的實踐探索,國際社會今天已經形成了以下四條公認的維和行為準則:

一是合法原則。即維和行動必須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必須獲得正當授權和明確的任務;維和部隊通常要由安理會或聯合國大會授權建立;聯合國維和人員必須接受聯合國授權指揮;等等。根據這些原則,當前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屬於維和行動。聯合國官方網站還指出,由於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建立的所謂"聯合國軍"並不受聯合國指揮,也不屬於聯合國維和部隊。

二是同意原則。即維和部隊的進駐與活動,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徵得有關各方同意(其中15個理事國中,最少有九個國家贊成,而且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投反對票),然後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而且,聯合國維和行動只有在衝突各方同意之後才能進行,維和部隊由哪些國家組成,採取哪些維和措施,事先應得到衝突各方的同意,以免聯合國維和部隊成為新的衝突一方。進駐後,一旦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必須立即撤出。

三是中立原則。參加維和的成員必須來自與衝突各方無直接利害關係的國家。維和部隊不同於普通的軍隊,它沒有戰場,沒有敵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隊。它必須嚴守中立,不得捲入衝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國內政。但也曾有過違背此原則的維和行動。如1999年北約空襲科索沃後,安理會決定在科索沃部署"國際安全存在"。但北約一些部隊偏袒阿族的"科索沃解放軍",推遲解除收繳其武器的日期,結果導致多起針對塞族的暴力仇殺事件發生。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中國維和部隊

四是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則。即維和人員不得使用武力去達到維和的目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時--如保護戰友、聯合國財產,對企圖使用武力者進行反擊等情況下,方可使用武力進行自衛。否則,只能撤出。如1993年,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企圖強行解除索馬里各派武裝,遭到武裝襲擊。美軍動用武力實施報復,結果遭到更大規模的反擊,共有102名維和人員陣亡,其中美軍陣亡44人。由於維和人員損失巨大,而且完全失去了當地民眾的支持,維和部隊被迫於1995年 3月3日全部撤出索馬里。

經過長期探索,聯合國維和行動已形成了一套相對規範的指揮體制。其指揮機構通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位於紐約聯合國總部的維和行動部,二是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任務區。維和行動部是聯合國實施維和行動的總指揮部,其最高首長是主管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現為法國人讓-馬裡?格諾,2000年起任現職,曾於2002年和2007年訪華)。中國現有多名參謀軍官在該部任職。維和任務區是聯合國向各衝突地區派出的維和指揮機構,其最高長官通常為"秘書長特別代表"或 "助理特別代表",負責指揮任務區內所有聯合國維和人員,包括軍事觀察團、維和部隊、民事機構等。2007年8月,中國國防部維和辦公室官員趙京民少將被任命為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部隊指揮官,他是首位被聯合國任命為維和部隊高級指揮官的中國軍人。

歷史沿革

1988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

1989年--中國首次派人參加了聯合國納米比亞過渡時期協助團,幫助納米比亞實現從南非獨立的進程。

1991年,駐伊拉克-科威特軍事觀察員雷潤民在伊科邊境因車禍犧牲。2003年被聯合國追授達格·哈馬舍爾德勳章。

1992年4月-- 中國第一支"藍盔"部隊-軍事工程大隊赴柬埔寨執行任務。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視察聯黎部隊

1992年5月,駐柬埔寨軍事觀察員劉鳴放在柬埔寨執行任務時,感染腦瘧疾,醫治無效不幸犧牲。

1993年5月21日22時40分,一枚火箭彈落入駐紮在磅同省斯昆鎮的中國維和工程兵大隊營地,造成赴柬埔寨維和工程兵大隊1中隊3分隊8班戰士陳知國、餘仕利不幸犧牲,另有7名中國工兵受傷。

2003年4月-- 中國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包括工兵連和醫療隊。

2003年3月13日14時許,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機構化學視察組組長鬱建興在乘車返回巴格達途中發生車禍,頭部受傷,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2003年11月-- 中國赴利比里亞維和。部隊由運輸分隊、醫療分隊、工程兵大隊組成。

2004年10月-- 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員赴海地維和。這是我國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

2005年5月3日中午,赴剛果(金)維和工兵連建築分隊3班班長付清禮,在基武湖畔一個臨山半島上洗刷裝載機上的汙泥時突然暈倒,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2005年10月--中國維和部隊赴蘇丹。部隊有工兵分隊、運輸分隊和醫療分隊。

2005年10月24日7時15分,赴利比里亞維和運輸分隊士官張明,在與戰友外出執行任務時,被子彈擊中頭部,不幸犧牲。

2006年3月--中國維和工兵營開赴黎巴嫩,這是我國首次向中東地區派出維和部隊。

2006年7月25日19時30分,因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南部邊鎮希亞姆進行空襲,擊中聯合國觀察員哨所,造成駐黎巴嫩軍事觀察員杜照宇與其他3名聯合國觀察員不幸遇難。

2010年1月12日--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7.3級強烈地震造成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總部大樓倒塌,正在樓內與聯海團官員舉行商談的中國公安部赴海地維和工作組成員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李曉明和駐海地維和警察部隊趙化宇、李欽、鍾薦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廢墟下,於北京時間1月13日5時56分許壯烈犧牲。

2014年9月11日,經過1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中國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成功搶通了當地倫(拜克)-烏(魯)公路馬勞村路段,使南蘇丹首都朱巴至湖泊州首府倫拜克的交通大動脈恢復貫通。

殉職名單

中國維和犧牲第一人是劉鳴放。1992年4月,中國第一支藍盔軍事工程大隊赴柬埔寨執行任務。就在這年5月,駐柬埔寨的軍事觀察員劉鳴放感染腦瘧疾,1993年1月醫治無效不幸犧牲。[2]

接下來在柬埔寨又有兩人犧牲。1993年5月,正在柬埔寨執行任務的中國維和官兵大本營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的多枚火箭彈襲擊。工程兵大隊戰士陳知國和餘仕利當場犧牲。柬埔寨國防部於2006年在當地為陳知國和餘仕利兩位烈士建立了紀念碑。[2]

1994年5月,聯合國駐伊拉克-科威特的軍事觀察員雷潤民在執行維和任務中,被一輛麵包車碾壓,當場殉職。2003年,他被聯合國追授了勳章。雷潤民的兒子後來成為聯合國情報員,完成了他父親的未竟心願。[2]

2003年3月13日,中國化學武器檢查專家、聯合國對伊武器檢查員鬱建興上校,在伊拉克檢查一處違禁武器嫌疑點後返回巴格達的途中,乘坐的越野車撞上一輛大卡車,鬱建興頭部嚴重受傷,半小時後不治身亡,不滿39歲。[2]

2003年5月,中國赴剛果(金)維和工兵連建築分隊3班班長付清禮在高溫下洗刷裝載機上的汙泥,突然中暑暈倒,搶救無效犧牲,年僅26歲。[2]

2005年10月24日,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海地地震遇難中國維和警察

中國赴利比里亞維和運輸分隊士官張明在與戰友外出執行任務時,被子彈擊中頭部,不幸犧牲。事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專門發來唁電。[2]

2006年7月26日凌晨,聯合國軍事觀察員杜照宇中校,在黎巴嫩的聯合國觀察哨所遭到衝突炮火空襲。杜照宇與來自芬蘭、奧地利、加拿大的其他3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不幸殉難。事件發生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及安理會譴責以色列暴行。[2]

2010年1月13日,海地首都太子港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正在當地執行維和任務的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李曉明、趙化宇、李欽、鍾薦勤、和志虹8位中國維和人員以身殉職。[2]

2016年6月1日凌晨,中國駐馬裡維和部隊遭到基地分子火箭彈襲擊,三級士官申亮亮不幸遇難,年僅29歲。

2016年7月10日,當地時間18時39分,南蘇丹政府軍與反政府軍繼續在首都朱巴交火,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1輛裝甲車在聯南蘇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遭一發炮彈襲擊,在這次遭受武裝分子襲擊中,[2] 中國維和人員[12]李磊、楊樹朋犧牲[12] ,另有2人重傷、3人輕傷。[

主要業績

截至2013年11月底,

中國維和部隊:奮鬥在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他們致敬

中國維和部隊女兵

中國"藍盔"部隊已參加了中國共參與聯合國18項維和行動,共派出維和士兵九千多名,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1名軍(警)官和5名士兵在執行維和任務中犧牲。我軍共有10支維和分隊1546人部署在4個聯合國任務區,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官兵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世界火爐"蘇丹,中國工兵營創造了驚人的"中國速度"--僅用3天便將從維和營地通往瓦烏機場的公路修通。

在剛果(金),中國軍人20天就使一片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的山坡變成了一座平坦整潔的軍營。

在利比里亞,中國運輸分隊保障範圍輻射利比里亞全境,是駐利46支國際維和部隊的運輸保障中樞。聯利團一名高級官員形象地稱讚說:"聯利團任務是在中國運輸分隊車輪支撐下推進的!"

在黎巴嫩,中國維和工兵營牢記使命,頑強拼搏,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黎以衝突期間,他們處亂不驚,正確判斷形勢,果斷處置情況,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稱讚,成為衝突期間發揮作用最突出的聯黎部隊之一。

自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中國維和工兵部隊共修築修復道路1萬多公里、架設維修橋樑207座、排除爆炸物7500多枚;運輸部隊共運送物資21 萬噸、行駛里程350萬公里;醫療部隊共接診近3萬例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