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

01

张首晟教授去世 终年55岁

12月6日上午消息,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张首晟教授去世,终年55岁。

6日上午,斯坦福大学现任教授Steven Allan Kivelson(史蒂文·基佛尔森)发邮件表达沉痛哀悼物理学家张首晟的去世。他在邮件中写道,张首晟首晟是理论物理领域长期以来做出杰出贡献的跨学科领袖,他的去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可名状的损失。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Steven Allan Kivelson邮件截图)

02

家属发表声明:张首晟因抑郁症去世,愿公众尊重隐私

同日上午,张首晟家属发表声明表示,张首晟是与抑郁症的战斗之后意外去世,并希望公众在家属面临伤痛之时,尊重家属的隐私。

我们沉痛地告知大家,我们的挚爱首晟在上周六,12月1日与抑郁症的战斗之后意外去世。

虽然在大家的眼里,首晟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思考者(思想家),而他在我们心中,是挚爱的丈夫和父亲。首晟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超出其他所有事情,他会尽可能地腾出时间陪伴家人。他曾在家庭度假中带着我们去地球上最美丽的自然风景观光,和我们分享所到之处的古代历史故事。并鼓励我们迸发新的想法和兴趣。首晟渴望通过科学研究见证上帝的荣光,他把一种对未知好奇的感染力带给了全世界。他最喜欢的诗诠释了他这一生探索美、发现美的使命。这首诗来自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nity in an hour.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

刹那含永劫。(李叔同 译)

在此沉痛悲伤之际,我们对所有给予支持和关心慰问的人们表示感激。同时希望公众在我们面临伤痛之时,尊重我们的隐私。

敬上,

Barbara, Stephanie, Brian和Ruth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03

阁楼里走出的科学家

泰斗级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张首晟:“他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在此之前,张首晟已经在2010年获欧洲物理奖,2012年获美国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2012年获得狄拉克奖,2014年获美国富兰克林奖,诺奖也被提名候选人。

2017年,张首晟团队又公布出了新的研究进展,发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Majorana费米子,要知道,为了寻找这一神秘粒子,整个国际物理学界已经花费了80年的时间,天使粒子的发现或将为量子计算带来革命性影响,从基本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1963年,张首晟祖籍江苏高邮,出生于上海,张家在静安区的祖屋有一处阁楼,对于幼年张首晟来说那是一处奇妙之地。张首晟在阁楼里发现了爷爷辈儿的大学毕业文凭,伯父的大学毕业年册,类似《西方哲学史》、《西方艺术概论》等书籍也是不一而足,从康德到黑格尔,从达芬奇到罗丹,从杨振宁到李政道,从艺术到科学,不一样的启蒙教育在阁楼里点亮。

白天在教室里学习各类印着领袖语录和最高指示的课本,回到家里,则一头扎在阁楼阅读各类“怪书”,这是张守晟童年记忆里最幸福的事。十年光阴,上海滩上一批又一批青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去更广阔的天地里自我改造,张首晟则在沉静缄默的阁楼里度过青葱岁月,汲取知识的营养,向往大学的生活。

转眼到了1976年,阁楼外的世界正在酝酿一场全新变革,未雨绸缪的父亲给13岁的张首晟买了一套高中自学教科书,数学物理化学等一应俱全,没想到就靠这套书他就自学成才了。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1978年的高考,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届,上海允许初中毕业生直接参加高考,每个区仅限10个名额,还要通过预赛后方能获得高考资格。张首晟不仅顺利过关,还如愿以偿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别人眼里的天才。

“我的初中学校很差,如果按部就班再读普通高中,也许结果就和今天不一样了,人生的成就总是跟你一些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有关。”张首晟回忆说。

到了复旦,少年大学生张首晟几乎没有迟疑地选择了物理系。只因为“初中时,在很封闭的情况下,我们都知道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华民族争了一口气。大学时选择理论物理专业,就是冲着他们的榜样力量。”当然,此时张首晟还不知道,他以后会与杨振宁有一场师生缘分。

天才的人生总是不同寻常,在复旦的第一学期刚结束,一日,张首晟正在宿舍里自习,班主任突然上门,告知他将被选派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张首晟成绩优异,已被学校列入留德学生的内定人选,经过德语培训之后,1980年,没有高中文凭也还没大学文凭的张首晟就这样踏上了留学德国的旅程。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80年代冷战之下的柏林墙还高高耸立着,东边的柏林大学有一些师生为了自由而翻墙来到西柏林,建立了柏林自由大学,与东柏林的老柏林大学遥相对应,张首晟就在柏林自由大学里就读。那一批出国留学的孩子都很刻苦,加上自身的天分,张首晟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要知道一般人都要花五到七年的时间才能毕业。

尽管学业有成,但理论物理就业前途较窄,留学期间,年轻的张首晟也一度陷入迷惘,未来要干什么?

1981年的一个暑假,没有方向的他踏上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搭便车之旅,借着免费的顺风车环绕了德国一周。一天,张首晟来到哥根廷大学附近的一片墓地,很多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长眠于此,每个人的墓碑上,墓志铭都镌刻着其生前发现的一道公式。如Heisenberg的墓志铭是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的公式,马克斯玻恩是其对波函数概率的一个分析,Otto Hahn的墓碑上是一道核反应公式······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张首晟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朴素的墓碑,一个简单而普适的公式,这才是人生最高境界,这些公式与全人类同在。从此之后,我决定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物理学研究,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的研究。”

从柏林自由大学毕业后,张首晟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录取,如愿以偿师从自己的偶像杨振宁。张首晟很兴奋地向杨振宁阐述自己的学术构想,出乎意料的是,导师杨振宁并没有建议他从事统一场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而是希望他研究凝聚态物理,此时的凝聚态物理还是尚待开发的全新领域,虽然抱有疑问,但他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而在今天看来,凝聚态物理在物理学领域中发展得最快,这也体现了杨振宁三十年前的长远目光,同时,杨振宁带领张首晟进入了新的科研境界。

杨振宁曾教导他说:“在最高的境界上,科学跟艺术,科学跟美,主观、客观是统一在一起的,F=ma、E=mc2是描写大自然的最美丽的诗句。”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1987年,孤身出国7年后,张首晟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去申请教职,而是去了IBM做高级研究员,此时他在半导体领域已经颇有建树,也受到了当时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的赏识。于是1993年他就到了斯坦福任教,1996年年仅33岁的张首晟被评为了斯坦福终身教授。

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北京时间2013年3月15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文,宣布中国科学院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国科学院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包括: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王亚愚、陈曦、贾金锋,中科院物理所何珂、马旭村、王立莉、吕力、方忠、戴希以及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张首晟等一起共同攻关完成的。)

沉痛悼念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一花一世界,刹那含永劫

转自丨网易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