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什么日本要去偷袭美国珍珠港?

crab-纸乔君


先说结论:正如很多答案所说,日本知道自己实力不如美国,要打仗必须速战并在初战获得极大战果,最终逼迫美国谈和。所以才会发动偷袭珍珠港。

从战果来说,偷袭珍珠港的战术目标超额完成,近期战略目标也达成,美国无力阻止日军南下,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确实处于劣势。

历史的今天:日本偷袭珍珠港,一路败亡的开始!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通过两波偷袭轰炸,在珍珠港击沉了美军9艘战列舰中的4艘、击伤4艘,摧毁了265架飞机,导致2403名美军死亡,1778人受伤。

这件事令美举国震动。第二天,罗斯福在国会发表"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演说后,众议院以388:1票(唯一的反战人士),参议院以82:0票,通过了对日宣战决议,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

一、美太平洋舰队主力报销

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后详细经过,简直可以说好几本书。以下简单说一下美国海军主力战列舰在这次袭击中的损失。

逐渐沉没的加利福尼亚和俄克拉荷马号

亚利桑那号:爆沉(日军判定击沉)。

俄克拉荷马号:中弹后倾覆,后扶正,拖曳回本土过程中沉没(日军判定大破)。

西弗吉尼亚号:坐沉,近半年后打捞出水面,两年半后重新服役(日军判定击沉)。

田纳西号:严重受损,大修改装一年(日军判定大破)。

加利福尼亚号:受损过重弃舰,一直到3个月后才浮起,两年后重新服役(日军判定击沉)。

内华达号:中弹后主动搁浅,之后整整修理了一年。(无法参战,日军判定中破)。

宾夕法尼亚号:空袭时正在船坞内检修,受伤最轻,后返回本土修理并改装一年多。(日军判定小破)。

马里兰号:受伤较轻,修理改装近一年(日军判定小破)。

只剩舰岛在水面上的美战列舰

从以上8艘美海军战列舰的损失看出,基本上在两年内,美海军在太平洋无主力舰可用。

日本的战略目的算是达到了,确保了美海军只能坐看日军南下,无力干涉。而战术目标更是超额完成,原来只计划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四分之一的实力,战果却是几乎全歼。

二、日军指挥官,美海军仍有战力

但日本海军没有发动第三波空袭,夏威夷瓦胡岛上的海军修理厂和油料库都没有被袭,结果使得美海军依然可以在太平洋行动。

沉没的亚利桑那号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在知道指挥官南云中一中将没有发动第三波攻击后,只说了一句话:"做小偷的一旦得手,想法就是赶紧跑。"

幸运的是美国三艘航母,一艘在外演练,一艘驶往威克岛送飞机,一艘在本土,都不在珍珠港内,没有受到损失。

最终日本海军为彻底消灭美航母,在半年后发动了中途岛战役,结果却是自己沉没了四艘航母,优秀海军飞行员也损失殆尽,从此开始了在太平洋的一路败战。

三、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日本虽然赌赢了这场偷袭珍珠港战役,但其工业水平仅有美国的九分之一,在太平洋鏖战近四年,最终输掉了整个国运。也使今日,依然处于从属于美国的地位。

美老兵忆起珍珠港老泪纵横

偷袭珍珠港事件意义深远,研究它的书籍汗牛充栋,相关电影也有好几部。77年后的今天,希望日本不要再走老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秋风谈


明眼人都知道日本是不可能和美国相抗衡的,日本去惹美国就是自不量力,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日本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的内心非常清楚,自己无力与美国抗衡,可是日本人依然是选择偷袭珍珠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是有原因的,日本人可不是电视里演的一样是个傻子。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他们的资源非常的匮乏,他们发动战争之后,如果仔细去看看那段历史,他们每次占领下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去掠夺各种资源,比如石油等资源,这些都是战争绝对不能缺少的,仅仅靠掠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要进口,他们都是从哪里进口呢?没有错是美国。

在战争时期,美国一直为日本提供各种资源,随着局势越来越明朗,美国也开始站队,他们停止向日本出售各种资源,日本突然面临这种局面,根据记载,日本当时的石油储备仅仅够维持半年的,假如说不能继续向美国买资源,也不能够继续掠夺资源,那么半年之后,日本的所有战争机器都得瘫痪。

日本被逼急了,他们知道问美国拿资源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态度非常明确,日本便想从东南亚去掠夺资源,可是要去东南亚,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菲律宾,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当时菲律宾的实际统治者是美国,日本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偷袭珍珠港,以此来转移美国的注意力,事实证明这场偷袭非常的成功。

日本人给东南亚人民带去了苦难,如果仅从战略层面讲的话,日本偷袭珍珠港绝对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这样做,只能坐以待毙,通俗的说日本就是被逼急了,才会选择偷袭珍珠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解释,由于二战末期,太平洋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当局为了销毁战争罪行的证据,烧毁了大量文件,所以具体的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日本的官方文件内容并不多,不过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来判断,目前国际社会主要的观点是:

日本当时因为侵华战争,遭到美国的制裁。而日本的战略物质基本靠海运,美国对日本的封锁和制裁对日本是致命的,而且美国在后期扩大了范美安全区,并通过了《租借法案》,却没有废除《中立法》。当时英国,法国荷兰,甚至美国自己都在东南亚有殖民地。等于美国可以向法国,英国,荷兰等在东南亚有殖民地的国家支援军火,日军却没有办法攻击美国船队和人员,而且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等战争原材,所以为了获得必须的战争物资,日本制定了南下作战计划。

而偷袭珍珠港是为了确保南下作战计划的顺利进行,毕竟美国当时拥有一支不输给日本的强大舰队,为了确保日本南下作战美国不会背后捅刀、没有后顾之忧,日本这才决定偷袭珍珠港,企图一举打垮美军的太平洋舰队,确保日本海军对太平洋的控制权。

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首先,从战略上讲,日本没有采取冒险偷袭珍珠港的必要。有人认为,日军是害怕美国海军过于强大,所以抢先下手,事实上当时日本海军的实力要超过美国太平洋的。1939年二战爆发时,美军拥有345艘战舰,总吨位143万吨,其中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106艘,规模无疑是世界最多;但是要注意的是,美军除了太平洋舰队之外,还要分散舰队在大西洋海域,而且美国当时的重心是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所以太平洋舰队的规模是: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7艘、潜艇12艘。面对联合舰队已经明显兵力不足。

而当时,日本海军的规模是236艘战舰,总吨位119万吨,其中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75艘,对于太平洋舰队来说,其实日本方面是占据优势地位。

二战日本加贺号航母


其次,从美国本身来看,当时美国的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而租借法案又等于变相介入战争,罗斯福因此受到在野党的攻击,而且国内民众也不愿意看到美国介入战争,因此对日本只能采取非战争的手段,封锁和制裁已经是罗斯福能做的最大限度的事情,主动进攻日本,对于罗斯福来说,并非是一个明智的政治选择。

第三,日本制定南下作战的目的,是掠夺东南亚的资源,主要是石油和橡胶,但美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是菲律宾,一无石油,二无橡胶,对于日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攻击对象,当时日本的目的是一举拿下印支半岛、印尼和马来亚。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日本海军为何执意要采取长途奔袭这个颇具有冒险性的计划来偷袭珍珠港?

除了前面说的主流看法之外,其实就要涉及到日本旧军队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陆军和海军之间形同水火的关系。

二战日本海军榛名号战列舰


日本旧军队的近代化是自陆军开始的,而且是以长州藩为主要力量,而自打赢了西南战争之后,新陆军就以新时代的开创者自居;而日本海军是以九州岛萨摩藩等地的水匪为基础组建,本来就出身低贱,因此陆军更加看不起海军(长州藩和萨摩藩本身就是近代日本两大政治力量,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

但问题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的两次赌国运的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日本海军都成为了决定性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海军奠定了日本赢得战争的基础,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日本颇为重视海上力量的建设,可以说为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日本自皇室到平民都寄予了厚望,于是海军的地位就跑到陆军上面,尤其是海军出身的将领较长时间内掌握了军部大权,在军费分配上偏袒海军,于是变成了海军看不起陆军的。

接下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日本从入侵东三省到全面侵华,日本陆军在战争中唱起了主角,尤其是侵华战争期间,除了军费和物资供应向陆军倾斜外,海军被要求配合陆军作战,这对海军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在偷袭珍珠港前夕,日本最早制定南下作战计划的时候(这个作战计划本身就是陆军提出的),因为是以占领目标地为主要作战任务,因此海军再次被要求配合陆军作战。侮辱一次已经无法忍了,现在还要来第二次,大概日本海军也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地步。

至于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是否是真的因为和陆军赌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费和战争物资迅速向海军倾斜,一方面导致侵华日军在开始走下坡路,另一方面美国开启了暴兵模式。

至于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大概这句话可以形容一下:陆军马鹿、海军八嘎……


迷彩派军事


很多人认为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是因为山本五十六过于自信,甚至是愚蠢。

其实我并不认为山本五十六愚蠢,因为整个事件的决策者是日本军方,山本五十六本来是不赞成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他认为这样会惹怒美国,如果不成功,会对日本造成极大的伤害。就日本当时的实力和在亚洲的地位来说,其实是人见人恨的。其加入法西斯组织,对亚洲的各个国家进行大肆的掠夺,已经引起公愤。另一方面,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岛国,占地面积小,人口也不多,而且资源也是十分稀少。又因为战争,更是失去了很多资源,他们当时已经没有太多能力去进行战争。

当时的日本刚刚在诺门坎战争中被苏联打败,再加上对中国进行很多年掠夺和战争在那时已经遭到中国的反抗与重重的打击,使得日本当时已经没有办法后退。所以他们当时只有两种策略,一个是北上,另一个是南下。但是由于当时已经被苏联打败,日本北上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日本军方协定后统一决定南下。

当时他们想再次掠夺中国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是由西方国家殖民的,他不敢侵犯,还有就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反抗是日本有些惧怕。结果就是他们只能去掠夺东南亚等地区,但是当时这些地区跟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有利益关系。为了更好地掠夺资源而又不被美国这样的大国阻止,所以他们决定先拖住美国几年,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搜刮资源提高国家实力。所以才去偷袭美国珍珠港,珍珠港是美国大量海军的基地,有着雄厚战斗实力。他们这样做使得美国海军在之后六个多月没有战斗力。

由此可见,他们这样做不是傻,而是为自己增加时间恢复,山本五十六也是执行命令而已。


军事观察员东旭


日军偷袭珍珠港源于和美国的外交冲突,日本从1937年发动对华战争,它自身深陷泥潭且经济也越发糟糕,日本开始打算掠夺东南亚地区资源。1941年美国要求日本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并断了日本石油90%的供给。这让日本开始孤注一掷的决定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而山本五十六负责制定整个计划。

图、被击中的太平洋舰队战列舰,从左至右: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号和亚利桑那号

提及珍珠港事件,大背景是日本深陷对华作战,一时无法取得胜利,而自身又需要巨量资源供给。1940年日本决定阻断缅甸和法国印度支那通往中国的交通线,他们还可以控制马来亚的橡胶、锡和东印度群岛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而日本一系列举动严重威胁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美国开始向日本禁运金属等资源,并联合英国和荷兰切断日本绝大部分石油供应。

图、日军拍下的袭击珍珠港照片

在当时美国海军才是日本的最大威胁,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驻地——珍珠港,则成为山本五十六计划中攻击的核心。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风平浪静,基地的高射炮甚至都未就位。就在这天,日本不宣而战,在1小时内便瘫痪了在港的太平洋舰队。日本出动366架战机,击沉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俄克拉荷马号也倾覆,重创6艘战舰,击毁166架美国战斗机,美军阵亡2403人。而日本仅损失55人和29架飞机。

图、沉没中的亚利桑那号

表面看日本偷袭珍珠港初战告捷,但这也开始了他们毁灭之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母早晨出海,毫发无损。而且基地的石油库、造船厂和潜艇修理厂都完好。而这些设备在关键的中途岛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空之家


偷袭珍珠港目的是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之所以偷袭,源自战前日本对双方海军实力的判断。

战前日美双方的沙盘推演都认为己方在开战后不敌对手,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的判断是正确的,日本的判断则过于谨慎,是误判。

有了判断之后,美国也没有办法,因为要增援菲律宾,不得不将太平洋舰队屯兵珍珠港,置于日本的攻击范围之内,而且一旦菲律宾受到攻击,太平洋舰队肯定会驰援。日本已经到了不打不成的地步,怕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上其他盟国舰队联手,因此要优先解决太平洋舰队。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具体做法就不对了。

日本旨在南洋的石油,不会再拉一条战线去占领夏威夷,这一点美国也知道,所以美国虽然对日开战有准备,但根本没想到夏威夷会受到攻击,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计划除了运气不好,没有击沉航空母舰之外,几乎完美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日美战争的战术战略上,则是错中之错。

山本认为攻击停泊在港口内的舰队效果最好,但缺点是这样的话击沉的军舰可以被打捞起来,被击沉的八艘战列舰,六艘后来被打捞上来,修好后投入战场,算下来美国海军只损失了两艘战列舰。偷袭珍珠港虽然重创了太平洋舰队,但对美国海军整体实力损失不大,当时美国海军有405艘军舰,在珍珠港只损失了4%,更不要说美国的生产能力已经开动,很快就下饺子似地新军舰下水。

日军只攻击军舰,对珍珠港的油库和船厂等辅助措施碰都没碰,这是日军不重视后勤供应的恶果,尼米兹认为如果日军摧毁了珍珠港的燃料和供应设施,战争会延长两年,说得有些过,但延长半年到一年是可能的,山本偷袭珍珠港本来就想为日本争取一年时间。

山本注重空中攻击而轻视潜艇,如果在偷袭珍珠港后将潜艇留在夏威夷水域进行潜艇战,会扩大战果,甚至击沉航母,太平洋舰队就很难快速恢复战斗力。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犯的致命错误,而且导致美国的疯狂报复,包括投原子弹。针对太平洋舰队是没有错的,错主要是日本人主观上,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什么是太平洋舰队。

日本人认为军舰就是舰队,其实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是将近两万名训练有素的官兵,在战争初期,最宝贵的是人才,尤其是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海军,否则再多的军舰也派不上用途。日本没有必要偷袭珍珠港,要做的是大张旗鼓地去打菲律宾,太平洋舰队肯定会来,这样以逸待劳在途中决战,即围点打援,那样的话太平洋舰队就不会剩下几艘军舰了,官兵也大多葬身海底,没有了海军人才,美国将不得不退守西岸,直到人培养齐了,才能卷土重来,那时候日本已经在太平洋上站稳了。

美国太平洋舰队明知不敌而不畏战,胜在勇气。

日本联合舰队占据巨大优势却剑走偏锋,而且重钢铁而轻人才,焉能不败。


京虎子


简单来说,日本想打远东太平洋地区原有的政治军事格局,所以才偷袭珍珠港。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美国如何侵害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的的利益?

一战后,建立起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地区确立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但这一体系从一开始就为日本所不满 ,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日本。

《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而且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梦想遭受重创。《五国海军条约》把日本海军限制在比英美低一等的二流海军“强国” 的地位上 ,一心想要争夺世界霸权,尤其是海上霸权的日本,怎么会善罢甘休?

因此,日本对华盛顿体系自始即极为不满, 亟欲冲破 。再加上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迅速占领大面积的中国领土,自身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加。日本军队野心膨胀,想要采取“南进政策”,继续在海上拓展日本的生存圈,这就必然要与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二、日军为何要采用偷袭的方式?
其实,一战以后世界海战的主要对决模式还是战列舰VS战列舰,双方的舰艇摆好阵势之后开会对轰。这种模式对战舰的要求主要是,船坚、炮利、跑得快。所以,日本海军一直对于战列舰有一种疯狂的迷恋,甚至建造了有史以来最大吨位的“巨无霸战列舰”——大和号,号称有6万多吨。
山本五十六能够被历史铭记,就在他敢于孤注一掷,摒弃当时还是主流的战列舰对决战术,改派6只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去空袭珍珠港的美军。要知道,如果这支舰队被美军发现,则可能遭受到围歼,导致全军覆没。自己的战略意图没能实现,还极有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山本五十六的策划,不可谓不大胆。


生猛历史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缘由在于日本的南下政策,日本在亚洲的全面扩张,本来就让美国很不高兴,结果他的南下政策直接伤害了美国及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既得利益。姑且不说影响了美国的贸易和商业,而且还抢夺欧美在亚洲的殖民地控制权。于是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断了日本的原材料、原油等贸易和供应。


而且当时日本的工业制造能力还远远赶不上欧美,军工配件、枪械、医药等战时急需工业品也有部分依赖进口,但是美国开始断供。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美国这一手让他特别难受,他之所以南下原本就是为了获取橡胶、石油等资源。他在中国拖了那么些年,已经有些精疲力尽,而且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石油。


以前也打过苏联的主意,而且军部也制定过北上战略,由于苏联的战斗力、加上西伯利亚的荒芜、严寒也让他极为忌惮,所以最终选择了南下,去富饶的东南亚找资源。

由于美国对他的不友好和贸易制裁,日本军部研判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迟早必将参战,而美国一直在反对他在亚洲的扩张,那么美国参战的打击对象必然是日本。


既然迟早都有一战,为什么不趁美国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美国离日本最近的就是夏威夷,距离美国本土和到日本本土距离都差不多,但是对日本极具威胁的太平洋舰队就在夏威夷的珍珠港。

日本盘算的是偷袭珍珠港一战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让美国的短期内无法干预亚洲局势,为自己消化亚洲战果赢得时间。


最后偷袭倒是得手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根本没有在珍珠港,结果日本军部精心策划了一个战果不大,但是对自己的战略环境极为不利方案。导致了最终的惨败。


谢金澎


太平洋战场经典战役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次战役的发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下面来看看当时的局势:

从1940年6月开始,日本陆军参谋部就着手商讨进攻菲律宾、马来半岛、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印度支那指今老挝、老挝、柬埔寨三国)泰国、苏门答腊、爪哇、新几内亚计划。

1940年6月29日,也就是德军成功占领巴黎后的第十五天,日本就在广播中宣称自己的地盘应该包括西南太平洋各个地区。这就等于跟英、法、美、荷撕破脸了。

1940年9月23日,日军迈出南侵第一步:占领了印度支那北部地区,1940年9月27日,德意志、日本、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加入法西斯阵营。

1940年冬,日舰开到金兰湾海面,威胁英、法、美、荷兰,英国马上宣布马来西亚,新加坡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发出了菲律宾撤侨劝告。

1941年7月21日,日本天皇威胁法国将法属印度支那全部交给日本,法国被迫同意了,于是在1941年7月24日,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全境。

既然日本公然毁约,武力改变太平洋战场局势,所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1年7月26日夜,下令冻结日本在美所有金融和进出口贸易全部归于美国政府。1941年7月27日,英国和荷兰冻结日本在外资产,荷兰停止和日本的石油协议,英国废弃《日英通商条约》,同时英荷停止对日贸易出口。8月1日美国宣布全面对日禁运石油,撕毁《对日通商条约》。1941年8月,日本本国的储油量仅能维持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的供给。

日本的石油百分之85%来自美国出口,美国撕毁条约无疑是对日本的巨大打击。虽然美国对日实行了制裁,但美国一直想给日本机会,(即:只要日本从印度支那撤军,美国可以取消制裁),但日本不接受。自1941年2月到12月,日本驻美大使和美副国务卿赫尔就进行了11个月左右的外交谈判,一共45次,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

日本之所以偷袭珍珠港主要有两点原因:

  1. 东南亚地区战略资源及占领地位

英、法、美、荷兰四国在东南亚各国的殖民有大量的作战基础资源——石油、橡胶、锡矿、大米等,日本目的是要进攻中国为目前最大事,但到了此时日军已经深陷战争泥潭,被拖入中国纵深之地,为尽快实现”大荣亚共荣圈”的灭亡中国的计划,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看重了东南亚之地的战略资源,而且掌握了东南亚地区战略地位,可阻止中国南下与英法等国的联合。为此,他们不惜与英美一战(此时的法国已经是废的)

2.欧洲战局之变

1939年9月1日,德国挑起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在西欧战场所向披靡,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西欧国家纷纷沦陷,1940年5月,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法国也很快瘫痪。30多万英军被迫从英吉利海峡撤回本土,很长时间内,只有英国对抗德军,日本人看到德国如此强盛,自然不想错过这好机会。

日本的战略规划是:先夺取法属印度支那,再以此为基地占领泰国、英属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属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等地,完成东南亚的统一,以此作为侵华前沿大本营和太平洋战场的主要基地。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开战,德国驻日本大使便立即传达希特勒的指示:希望日本联合德国东西同时夹击苏联。于是日本赶紧召开御前会议,决定进一步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如果英美胆敢反对,就向他们开战!

1941年7月21日,日本天皇威胁法国将法属印度支那全部交给日本,法国被迫同意了,于是在1941年7月24日,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全境。

1941年8月5日,莫斯科门户斯摩棱斯克沦陷。德军仅仅几十天就突破苏联边境600多公里,德军闪电战占了上风,并向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时间:1941年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进军。

由以上可知,正是由于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以及东南亚地区丰富的战略资源,让日本甘愿冒险对英美开战!

我擅长的领域是历史,欢迎大家关注、评论,谢谢!


历史洞察线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冒险举动,但背后又有着必然的因素。

积怨已久

历史上美国与日本之间发生过多次矛盾和冲突。

1854年,美国准将培里率舰队来到日本江户湾,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在美国的压力之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西方的入侵被日本视作不耻,后来明治维新,终于走向了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胜国却遭到了美国对其发展的严苛限制,一方面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中,对日本的海军军备扩大进行了限制,并对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殖民地进行了削减,例如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

与此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租借法案》、《中立法》的名义下支援着英法,而对日本的石油、橡胶等战争原材实行禁运,这对于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由此,美国和日本之间从一开始便处于不同的利益团体之中。

先发制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德国在欧洲的战事进展顺利,所向披靡,除了英伦三岛和苏联之外,其它国家大都已经沦陷,欧洲的形势一片大好,日本看到这样的情况,贪婪之心已经无法收敛,如果想建立在太平洋的霸权,日本和美国之间终会有一战,在这样的认知情况之下,不如先发制人,彻底击垮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这是日本早打过的算盘,况且日本的海军军力也属于强国,又是在这样的偷袭战之中,加入计划周详,日本人对这次偷袭还是怀有很大的信心的。

梦想破灭

但事实上,日本的举动被证明是饮鸩止渴,美国加入战争之后,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战局开始朝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发展。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给美国海军造成一定的打击,但并未消灭其有生力量,正式在和日本海军作战的过程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又开始建立起来。此后,在太平洋战局不利于日本之时,日军企图再策划一次“珍珠港战役”,即中途岛海战,反而被美国反击,日本海军的主力遭到重创。

反观日本国内的局势,陆军军部与海军军部素有间隙,开战以来,陆军在东亚取得了诸多胜利性的成果难免不会引起海军军部的妒忌,海军也想将更大的辉煌和战果带给日本,赢得国内民众和高层的欢呼和认可,外加东条内阁的决策,很多时候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一系列偶然因素合成的结果,事实上这样的一遭险棋,也为日本带来了战败的时刻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