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月光侃历史


研究人口史,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古代没有特别精准完善的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统计时往往也多是以“户”为单位。今人研究,则是先估计每户拥有多少人,然后再根据某个时期的户数来判定人数。这样的数据,虽然是科学的,却绝不等同于就是精准的。

有答主认为,强调清代人口大幅度增长,属于“清粉”一厢情愿的想法,则未免有些偏激了。讨论清代人口问题,实则与是什么“粉”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探讨清代人口为何会高速增长,即便不见得对当下有用,却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

准确地来讲,初年的人口并非是两百万,以户数估计的人口数,大概在四千多万人,也有学者估计有超过一亿人。但当时的人口数量,肯定比四千多万这个数据高,不会比这个数据低。因为社会动荡,清政府在统计各地方的耕地、人口和钱粮时,难免会有较多的遗漏,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人头税的存在,历代政权最初建立时,“隐形人口”都会比较多。

另外还需指出的一点是,在明朝时人口总量已经差不多有2亿人,这一数据是有学者专门研究过的。不过,明末农民起义,加之清军入关,受战争影响人口曾一度锐减,加之满洲入关后又实行了一些弊政,使得人口下滑,能见于官方档案者更少。

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亿。这四亿人口,与根据清初档案估计而来的四千多万相比,自然是激增了。即便考虑到有统计不全的情况,增长势头也相当可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代人口出现了如此大的增长幅度呢?

我个人认为,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清朝入关后,开始考虑并最终取消了人头税,与顺治朝百姓忙于隐藏人口而逃避赋役相比,开始不用担心人头税的问题。这样,隐形人口浮出水面,而且百姓的生育意愿也不断增强了;

其次,明代及清初,诸如番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不断推广,使得同样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这一点是清朝人口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否则即便人们生育意愿高涨,却难以维持生计;

再次,尽管康雍乾三代战事较多,但社会大体上还是稳定的,盛世局面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而即便到嘉道中落时,清代社会还是相对稳定的,自然得以促进人口的生长。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欢迎留言指正。谢谢!


夕阳下的晚枫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头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这股生育的热情,历史罕见;这种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从几千万激增到了四亿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锐减,这主要是受战乱影响造成的。其实,如果没有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满州人的杀戮,明代社会如果稳定,以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也将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时局也逐渐安定下来。此后,又经雍正、乾隆等朝的经营,清朝国势达到顶峰,而且满汉矛盾也逐渐弥合。这样的局势,对于人口增长,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政策的落实,也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远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头税的决定,而清政府此后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彻底取消了人头税。

当满清政府不再从人丁方面实行剥削时,老百姓的负担大为减小,敢于并且能够放心大胆的繁育子嗣。这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诸如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粮食保障。如此一来,虽不至于人人吃饱,却也不易饿死。


碣石樵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也就是接近2亿。

清初1655年时,认为中国人口为1.2亿人。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低估的数据,实际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口是4亿。

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人口史》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诉我们,满清时期人口增长并不算高。

在《中国人口史》第5卷中,曹树基证明,以往由于严重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从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前,人口年均增长率0.49%,增速低于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长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一个虚构的命题”。(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35页)

而清代在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局势大体是稳定的。

然而,在国内战乱的民国,人口增长比满清要高得多。

而从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直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国处于传统治乱周期中两个“大王朝”之间的“乱世”,然而这个乱世的晚清和民国两段却有不小的差别。清末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主的咸同年间大战乱,固然使人口从4.36亿降到了3.65亿,辛亥革命前夕却恢复了增长。

根据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战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03%。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

侯杨方据此认为:整个“民国时期的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75页)

如果觉得对比民国不太合理,我们可以对比同时代的外国。

1600年时各国人口:英国500万,德国1200万,俄国1520万!

1900年:英国3750万,德国4300万,俄国10600万!

英国人口翻了7倍,德国4倍,俄国7倍,而中国3倍而已,并不算特殊。

至于满清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数量的猛增。

到了满清时期,土豆、红薯、玉米开始在中国扎根,使得粮食产量剧增,彻底改变了仅仅依靠水稻、小麦甚至粟的单一模式。

就是因为粮食多了,老百姓敢于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萨沙


其实事实更惊人,在乾隆五年的时候还不到一个亿,而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个亿,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变化。要说核心,关键的问题还是有吃了,这个是一切的核心。马铃薯和红薯来了。

至于说人口政策什么的,其实都并不是要点,其实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人口生产宽松状态,但是没有用啊,关键还是得有吃的啊。中国传统的农作物水稻,小米和小麦都需要灌溉条件,这里面小米还算是适应性强的,但是产量还是有限的。


马铃薯和红薯的到来,解决了两件事儿,一是耕地拓展的问题,原来根本没办法种小麦水稻的山地都可以作为耕地了,二是获得了大量的热量产出,要知道,相同面积马铃薯产出的热量可是小麦的三倍之多哦。

有了吃的,自然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欧洲,这种人口上的增长也为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说土豆改变了世界历史,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植物人史军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有统计人口的习惯,并且正史对当时的人口数也都有记载。比如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国共9619254户,差不多5300万人,后来的安史之乱以及五代十国的连年战争导致了人口锐减。而到了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全国户数则达到了20882258户,估计总人口约1.2亿。但是到了元朝以及明朝,人口就开始锐减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连年的战争了。而到了清朝,中国人口再次突破一亿,并且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虽然学者们对每个朝代的具体人口数量有不同的估算方式,但是清朝人口的暴增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外来农作物的影响。粮食问题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问题,在古代历史上,人吃人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粮食不够吃啊,并且传统的“五谷”大多都是一年一熟的,只能是春种秋收,青黄不接的时候太多了。宋朝之所以出现人口破亿的现象,就是因为引入了占城稻啊,此后南方的经济更加繁荣,人口数量随之暴增。

第二、气候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一门学科就叫“气候历史学”,汉、唐、两宋等辉煌的历史时期都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而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正好是小冰河时期,随后气温又逐渐上升。

气候寒冷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依然是农作物产量降低,其次就是气候变冷会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这两个问题共同导致了国内不安定,起义和战争剧增,从而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而清朝建立之后气温回升,并且消除了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天下太平了人口自然就多了。

第三、政策的改变。摊丁入亩了,不收人头税了。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在缩小,但是也能让百姓吃饱。可见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战火啊!


国史通论


其实这样说也是不准确的。应该是从明中期以后中国的人口就开始呈现小爆发式的增长,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归功于新式农作物的引进。只不过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正好赶上这些这些农作物的改良完善并适应了中国的环境。

根据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及明末谈迁的《北游记》对气候的记载,自元后期直到清末,气候开始逐渐寒冷。再加上携带大量沙土的黄河频繁改道,使得黄河流域、长江以北的许多河流被淤积、塞废,从而使水资源大量减少。于是,农作物的种类也开始渐渐较少。明朝地理学家王士性曾在他的著作《广志峄》中写到,“江南泥土,北方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麦、薮,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所以,对环境要求的不高的外来农作物就不断地被时人引进。于是,以玉米、番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渐渐普及开来。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大陆。因为美洲的发现不仅仅是一块新陆地那么令人惊喜,美洲的土豆、番薯和玉米的强悍适应性也同样令人吃惊。

对以上最具代表性的三者,随着它们的不断普及,人们渐渐对他们做了如下评价。

玉米:“最宜新垦之地”、“生地瓦砾山皆可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庄,粟利不及包谷”“深山老林,尽行开垦,载种包谷”。随即,山区、平原的耕地渐渐被玉米所覆盖。从明中期传入中国后的“种着宜罕”,到清初的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吉林,玉米以其高产、耐瘠、耐旱涝的优势成为了粮食生产中的大宗农作物。

番薯:于万历年间引进,和玉米一样,番薯也是先自东南沿海等地种植,然后再普及到北方。最后,成为了康乾年间与玉米相媲美的大宗粮食作物。其特点也是对环境适应性强,史载“不与无故争地,凡瘠卤沙岗皆可以长”、“地之不易耕稼这唯种甘薯”。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山药蛋、洋芋等。马铃薯因为可以适应较寒冷的地方,在某些苦寒之地照样可以亩产二千斤以上,所以尤其受到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青睐。

除了以上三种,棉花的引进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前文已述,随着气候的逐渐寒冷,许多农作物开始减产,古代用于制作衣物的桑、麻等原材料即是其中的典型。可是自明清两朝以来,随着中原王朝对北方用兵规模的不断扩大,士兵的屯驻数量也逐渐增加。为了御寒,桑麻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随着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始迅速地超过桑麻,成为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大福读史


说到清朝必然要提起“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还有个名字叫做“番薯盛世”,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继两宋之后又一次人口大爆炸,其人口从明末清初上千万,膨胀到清末的四个亿,主要有三个原因

税赋制度的逆转性变化、相对稳定而长久的社会环境,还有新型高产农产品的引进


作为农耕文明社会,农业历来都是东方王朝生存发展的根本。明末清初,因为战争与屠杀导致耕地大规模荒芜与人口锐减,当时清朝为了支撑对于蒙古、沙俄的战争,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刺激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

康熙年间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时代进一步施行“摊丁入亩”——汉朝以来的人头税终究被废止,最底层人群的生存压力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对于当时农业发展的刺激是很大的


清朝虽然向来为人诟病,然而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封建、保守而又落后的清王朝,保持了两百多年的相对安定。既没有持续不断的毁灭性战争,也没有大规模的内乱起义,整体社会保持着相对的平稳。就好像棉被没有丝绸华丽,没有天鹅绒高贵,可是,它保暖啊。

虽然清朝闭关锁国,但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清朝并非什么影响都没有——

西班牙殖民者将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带到了东方,无意中传入了当时的清朝。与传统的小麦、水稻不同,更加适应恶劣环境而且高产、耐饥饿的这些美洲粮食作物,在清朝迅速推广开来,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开辟了比以往朝代更广阔的耕地,拥有了更加高产的农作物,维持了更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其人口经历两百年时间,从几千万增加到四个亿并非难事。

也正因如此,腐朽落后的清帝国在鸦片战争前,仍旧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占据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的33.5%。远远高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澹奕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清朝人口的递增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社会的稳定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二百多年间清朝内部虽然有一些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也有一些小规模的战役。但是总体上还算是比较安定,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另外,粮食的充分供给是清朝人口大增的重要原因。在康熙王朝中叶,清朝政府开始在南方地区推行双季稻的种植,这一举措,大大提升稻米的产量,推动南方地区人口的增长。另外,起到辅助作用的还有红薯、土豆、南瓜等作物的引入。这些作物生命力繁盛,只要撒点种子就可以播种,不用特别去照料,而产量又是极高,比如一亩地的南瓜可以收获几千公斤,房前屋后也可以种植。红薯和土豆的亩产量也可以达到几千公斤。这给了广大穷苦大众生存下去的希望。穷人饥饿的情况开始好转,人口增长率提高。


科坛春秋精选


总结一下,四大原因。

第一是疆域不断扩大,人口自然增多,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第二是社会环境安定,有相对理想的生育前提。康熙年间,国内局势相对和平,雍正乾隆年间是一个大发展时期。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也有了进步,城市经济繁荣,可以容纳一部分人口有良好的生活。

第三是从人丁税走向地税,生孩子多少与赋役不再挂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将土地税固定下来,老百姓也有有了生孩子的意愿。

第四是边疆和山区土地开垦,农业新品种的引入,如番薯,玉米,土豆,人口的增长有了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原因,明末的统计数据不准确,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是统计交税的丁口,而清代保甲制度建立,人口排查的数目华开始建立,更加精确。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跳跃前提,也需要再考虑。

康熙中后期,军事行动逐步减少,清廷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封建帝王都把人口繁盛看作治理有方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除去不精确的统计,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根据文献统计,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全国人口为7000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达到1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达到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过3亿。

1851年,清代人口达到4.36亿,无疑是一个惊天的数字。到了清末,人口已经接近5亿。


秦右史


清朝初年,由于明末战乱,人口数量锐减,顺治年间,全国人口统计不超过五千万,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国人口竟突破了四个亿。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增幅如此之大呢?

1、社会大环境稳定繁荣,国家政策支持滋丁

康熙年间,百姓为少交人头税,大都不入户籍,国家对这些人无法管理,地方官吏豪绅则乘机压榨。

迫使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徒、流亡。流动人口的激增,干扰社会安定,易引起社会动荡。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

这个永不加赋,并非国家赋税全部都不增加了,而是只对于之前的人头税不再收缴了,这就使广大农民对于添丁的负担大为减少,逃亡人口减少,生娃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摊丁入亩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人口大量激增,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随之下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工商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2、个人意愿上,老百姓多生孩子希望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农耕社会,所有的农活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就可以多一份收成。

另外,当时农村有条件读书的很少,大多老百姓能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就很满足了。文化水平低,农村的家族意识较强,兄弟多了就不怕被别人欺负。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多生儿子好老了有所依靠,而当时没办法知道胎儿性别,生了女儿后就再生,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

3、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利于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清代医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的注释和发布方面,曾有突出贡献。

有的对原著内容加以适当整理,有的对原文函义加以确切释义,这对我国医学的深入探索和进一步丰富以及后人对原著的理解和应用均有直接帮助。

乾隆四年开始筹备编纂《医宗金鉴》,这一壮举不仅在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有巨大的意义。

更使传统医学有了较为统一、更为准确的方法参考,对社会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医学和疾病防控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整体抗病能力增强,人口数量也随之稳定增长。

4、粮食的增收,使人们有了多养孩子的底气

边疆和山区土地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大。加上农业新品种(如番薯、玉米、土豆等)的引入,耕种技术渐渐提高,土地和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工具也有很大改进。

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人们不再食不果腹,也就有了多生养孩子的底气。

也有明末数据统计不准确的说法,当时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统计交税的人口,而清代建立了保甲制度,开始建立人口排查制度,人口数量的统计更加准确。

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说法可能不

即便是数据统计有误差,人口数量没有那么巨大的增幅,但人口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值。

受社会大环境、个人意愿、医学水平及粮食增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清朝皇帝勤政爱民,人口数量得以大幅度增长。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国家的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增长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为此,国家放开生育政策,鼓励二胎。

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口的年龄层次将得以改善,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得老有所养,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