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凡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凉,多入肺经,辛开苦降,温以散寒,凉可清热。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分别具有宣肺、降肺、泻肺、清肺、润肺、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止咳平喘药

紫苑

苦甘,微温,归肺经,有化痰止咳之功。

苏子

辛温,归肺,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

矮地茶

别名紫金牛,平地木,老勿大

苦平,归肺肝经,有止咳祛痰,利水渗湿,活血去瘀之功。

百部

甘苦平,归肺经,有润肺止咳,灭虱杀虫之功,本品尚可用于荨麻疹,皮炎,体癣,蚊虫叮咬,以鲜品切段,用断面涂擦患处。

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本品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用治高血压病。

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桑白皮

洋金花

别名曼陀罗,风茄花

辛温有毒,归心肺脾经,有止咳平喘止痛,镇痉之功

用量用法,0.3-0.6克

散剂吞服,如做卷烟吸,分次用,每日量不超过1.5克,外用适量,本品有剧毒,应控制剂量,以免中毒,青光眼,眼压增高者忌用,心脏病,高血压,以及体弱、孕妇均当慎用,因本品服后妨碍出汗,故表证未解者忌用,又,热咳痰稠,咳痰不利者亦慎用。

枇杷叶

苦平,归肺胃经,有化痰止咳,胃降逆之功。

葶苈子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近年以本品研末服,或配伍附子,黄芪等应用,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肿喘满有效。

马兜铃

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剂量过大,易致呕吐。

杏仁

别名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宜后下,有小毒,勿过量,婴儿慎用。

白果

别名银杏,甘苦涩平,有小毒,归肺经,有敛肺平喘,收涩止带之功。

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化痰止咳平喘药歌诀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结散。

天南星毒,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治蛇虫伤。

旋覆包煎,降气化痰。降逆止呕,行水亦畅。

白前辛甘,降气化痰。痰壅气实,肺家咳喘。

川贝苦甘,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肿结消散。

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川贝

浙贝苦寒,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消痈散结。

瓜蒌甘寒,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通便润肠。

竹茹甘寒,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止呕除烦。

天竺黄甘,清热化痰。惊搐失语,清心神安。

前胡微寒,苦降辛散。疏散风热,降气祛痰。

桔梗苦辛,善治肺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中医药方

小青龙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五味子(五分)。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川贝杏仁饮

【处方】川贝6克 杏仁3克 蜂蜜适量

【制法】将川贝、杏仁加水煎煮。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百日咳初起。

中药止咳平喘药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处方,药性歌诀

注意:药方仅供参考,用药加减需辨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