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凡能緩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本類藥或辛或苦,或溫或涼,多入肺經,辛開苦降,溫以散寒,涼可清熱。由於藥物性味的不同,分別具有宣肺、降肺、瀉肺、清肺、潤肺、斂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症見咳嗽、氣喘的多種疾患。

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止咳平喘藥

紫苑

苦甘,微溫,歸肺經,有化痰止咳之功。

蘇子

辛溫,歸肺,大腸經,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

矮地茶

別名紫金牛,平地木,老勿大

苦平,歸肺肝經,有止咳祛痰,利水滲溼,活血去瘀之功。

百部

甘苦平,歸肺經,有潤肺止咳,滅蝨殺蟲之功,本品尚可用於蕁麻疹,皮炎,體癬,蚊蟲叮咬,以鮮品切段,用斷面塗擦患處。

桑白皮

甘寒,歸肺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本品尚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可用治高血壓病。

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桑白皮

洋金花

別名曼陀羅,風茄花

辛溫有毒,歸心肺脾經,有止咳平喘止痛,鎮痙之功

用量用法,0.3-0.6克

散劑吞服,如做捲菸吸,分次用,每日量不超過1.5克,外用適量,本品有劇毒,應控制劑量,以免中毒,青光眼,眼壓增高者忌用,心臟病,高血壓,以及體弱、孕婦均當慎用,因本品服後妨礙出汗,故表證未解者忌用,又,熱咳痰稠,咳痰不利者亦慎用。

枇杷葉

苦平,歸肺胃經,有化痰止咳,胃降逆之功。

葶藶子

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

近年以本品研末服,或配伍附子,黃芪等應用,對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腫喘滿有效。

馬兜鈴

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劑量過大,易致嘔吐。

杏仁

別名苦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宜後下,有小毒,勿過量,嬰兒慎用。

白果

別名銀杏,甘苦澀平,有小毒,歸肺經,有斂肺平喘,收澀止帶之功。

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化痰止咳平喘藥歌訣

半夏辛溫,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結散。

天南星毒,燥溼化痰。祛風解痙,治蛇蟲傷。

旋覆包煎,降氣化痰。降逆止嘔,行水亦暢。

白前辛甘,降氣化痰。痰壅氣實,肺家咳喘。

川貝苦甘,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腫結消散。

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川貝

浙貝苦寒,偏於苦洩。清熱化痰,消癰散結。

瓜蔞甘寒,清熱化痰。寬胸散結,通便潤腸。

竹茹甘寒,清熱化痰。涼血止血,止嘔除煩。

天竺黃甘,清熱化痰。驚搐失語,清心神安。

前胡微寒,苦降辛散。疏散風熱,降氣祛痰。

桔梗苦辛,善治肺癰。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中醫藥方

小青龍湯

【處方】半夏(湯洗.七錢),乾薑(炮)、細辛(去葉)、麻黃(去根節)、肉桂(去皮)、芍藥,各一錢半。甘草(炙.一錢),五味子(五分)。

【功能主治】治傷寒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嗽微喘,又治肺經受寒,咳嗽喘急。

川貝杏仁飲

【處方】川貝6克 杏仁3克 蜂蜜適量

【製法】將川貝、杏仁加水煎煮。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百日咳初起。

中藥止咳平喘藥性大全,值得收藏!附止咳處方,藥性歌訣

注意:藥方僅供參考,用藥加減需辨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