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城清水河上的四座大桥,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清水河是流经固原境内的黄河支流,是沿线十几万人畜饮水的主要来源。但清水河把固原城区阻隔为东西两半,成为河东居民进城的“屏障”,也阻碍了固原和外界的联系。“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荡长河中”(明·王贤)。自1959年南河滩桥建成以后,固原市区清水河上陆续有了火车站桥、马饮河桥、东门坡下清水河桥。现如今,这四座水泥大桥,连通了固原城乡人民的交往,成为固原和外界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固原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固原城清水河上的四座大桥,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南河滩大桥

南河滩大桥是固原市区内建造最早的桥梁。始建于1959年,是一座宽7米,长104米的石孔桥。随着车辆的增多,南河滩大桥已不能容纳更多的车辆通行,曾被加宽。但在历经近半个世纪“服役”后,大桥不堪重负,出现安全隐患,曾一度被交通管制。2006年,固原市委、政府决定将其改造,但因其年代久远加之石头腐化,改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故决定将大桥全面拆除重建。2007年6月动工新建的大桥按照一级公路桥梁构造,承载量达60吨。后来,为拓宽视野,美化环境,建设部门结合大桥构造,对桥头东侧部分建筑物予以拆除,完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现如今,展示在路人面前的南河滩大桥,不仅是一座长104米,宽24.5米的6车道大桥,还是一座集通行、观光为一体的景观桥。

固原城清水河上的四座大桥,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火车站大桥

火车站大桥跨越清水河,将火车站与市区连通,是固原经济向外辐射的窗口。这是宁夏第一座四拱一连T梁桥。

火车站大桥始建于1993年初,1994年年底竣工。建桥的初衷是由于固原火车站需跨清水河,而附近并无可通的桥,所以原固原县交通局(现原州区交通局)承揽了这一工程。大桥被设计为四拱一连的八拱T梁桥,长164米,宽10米。由于火车站附近土质坚硬,人工挖掘根本不可能完成,必须要用爆破技术才能使土质松动,所以大桥在建设之初就备受业内关注。然而,这些困难都被原固原县交通局和施工单位一一克服,并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就在桥梁刚建成未交工验收时,自治区变电所运送的一重达300吨的重型机械,要求从承载量只有100吨的新建火车站大桥通过,这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但当时情况紧急,只能放行。最终,重型机械在桥上缓缓移过,大桥完好无损。这件事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火车站大桥的辉煌已渐被人遗忘,但它却风采依旧。如今,大桥建设者在桥栏上加装了景观灯,成为固原一道美丽的夜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当你走出火车站,矗立眼前的火车站大桥总是第一个欢迎你的到来。

固原城清水河上的四座大桥,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马饮河桥

马饮河桥位于309国道固原过境段,因坐落在原州区开城镇羊坊村马饮河四组,故得名。1995年以前,固原境内没有专门的309国道线,凡过往车辆行至固原,都必须从固原城区穿越绕行,造成固原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为此,1995年实施309国道绕城公路工程,并在清水河上建造大桥,便于车辆直行。初建的马饮河桥为三拱20米T型桥。至2006年已“服役”十年,因车辆超载,桥面过早破坏,桥身已不堪重负。2006年下半年,在改造309国道固原过境段30公里的同时,对马饮河桥进行了全面拆除重建,将原来的T型桥改为三拱20米的预压力空心板桥,桥总长20米。马饮河大桥的修建,极大地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清水河桥

清水河桥西接固原市区文化街,东接固原至寨科公路,是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这里在修桥之前,曾是一座漫水桥,如遇大雨,过低的桥面就会完全被淹没,人们只能淌水过桥。2006年,交通部门筹措资金,建成了一座六拱20米的预压力空心板桥。这座水泥桥不但使固原市区文化东街由西至东全部贯通,也疏通了固原至西安的部分路段,极大地便利了清水河东岸群众的出行,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