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现役的巡洋舰?

啸鹰评


世界上目前一共只有3个型号的现役巡洋舰(我指的是用于作战的,象征性的那种不算),而且都是导弹巡洋舰。不过他们可不是最近建造的,都是诞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可以说“巡洋舰”是当时的命名。最近新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艇有不少已经突破1万吨,但是都不再用“巡洋舰”这个称呼了。下图为俄罗斯“基洛夫”级和“光荣”级

目前世界上还有正式命名巡洋舰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一共有3个型号,俄罗斯为“基洛夫”级和“光荣”级,美国为“提康德罗加”级。这3个型号的巡洋舰在基本上军迷都有所了解,1144型“基洛夫”,排水量达到25860吨(1144.2为26396吨),2座KH-3反应堆配合2台CTZA-688型齿轮传动蒸汽轮机可以帮助“基洛夫”达到31节航速,是现役唯一一种核动力巡洋舰。舰上配备包括P-700反舰导弹、48N6E2防空导弹、9M330防空导弹、9K331防空导弹在内的各种导弹将近400枚,所以也被称为“武库舰”。不过目前处于现役状态的只有1988年服役的4号舰“彼得大帝”号,而1988年服役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正在接受现代化改造,1997年退役的“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可能也在接受改装。

俄罗斯还有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也在服役,不过舰龄也已经不低了,首舰“光荣”号(莫斯科号)1979年下水,舰龄目前已经达到40年,三号舰“瓦良格”号舰龄也达到36年。1164型为常规动力巡洋舰,排水量11280吨,比1144型要小不少,主要攻击武器就是16枚P-500/1000反舰导弹(八座双联装),防空为64枚48N6E防空导弹(8座八联装)和40枚9M330近程防空导弹(2座双联装发射装置)。

美国海军现役的是“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是数量最多的,首舰“提康德罗加”号1981年下水,一共建造27艘,目前没有垂发的1-5号舰都已经退役,6号舰“邦克山”号预计也会在今年退役。“提康德罗加”级排水量9500吨,配备128单元垂发发射装置,是世界上第一型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水面舰艇。不过,“提康德罗加”虽然现在导弹巡洋舰(CG),但是最初是导弹驱逐舰(DDG),前4艘舷号是DDG47-50。但是美国人发现如果“莱希”级和“贝尔普钠”级退役后美国就没有现役的巡洋舰,而且巡洋舰和驱逐舰舰长差一级,如果没有巡洋舰可能在军官晋级上会有一个空缺,所以“提康德罗加”由DDG升级为CG,而舷号从CG-1开始。

关于“提康德罗加”的另一个问题,虽然美国海军有足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他俩的体型看起来差不多,然而航母打击群中还是必须编有“提康德罗加”。这是因为“提康德罗加”要承担编队防空指挥任务,这是“阿利伯克”暂时不具备的(或者比较弱)。而且航母打击群中的“提康德罗加”级舰长(上校)还要兼任打击群“编队防空指挥官”。舰上的战情中心(CIC)的核心就是防空作战区,配有专门的雷达协调官、辅助雷达控制员、本舰对空战协调官、空战主管、辅助雷达协调官、导弹系统军官。所以“提康德罗加”目前还是航母打击群必不可少的作战舰艇。


雏菊西瓜Peterpan


巡洋舰是海军中比较老的一个舰种。早在17-18世纪的帆船时代,巡洋舰是指那些装备火炮较少,一般不直接参与战列线战斗,而主要执行巡逻及护航任务的快速炮船。19世纪末,随着战列舰的崛起,巡洋舰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战列舰的重要作战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排水量已经达到4000吨,航速25-30节,舰炮口径多为127-152毫米,甚至达到190毫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巡洋舰主要分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类型。重巡洋舰的吨位达到2~3万吨,航速32节以上,续航1万多海里,装甲厚达127-203毫米。舰上装有203毫米口径的舰炮,射程20海里以上。有的巡洋舰上还可以携载水上飞机,用来校正矫正火炮和侦察。

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之后,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的吨位和数量受到了严格限制。轻巡洋舰成为各国海军的发展的重点,这种轻巡洋舰吨位不超过1万吨,航速能够达到35节,舰上装有数门127—133毫米主炮,以及鱼雷和水雷等武器。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战争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逐步由炮舰时代进化到导弹武器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巡洋舰急剧减少,并逐步产生了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巡洋舰,其中半数以上使用了核动力装置。美国二战后共发展了八个级别的巡洋舰,其中五种采用了核动力,前苏联(俄罗斯)只有一型巡洋舰采用了核动力装置。

二战后建造的巡洋舰吨位基本都在10000吨左右,只有前苏联(俄罗斯)发展的基洛夫级,排水量达到28000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型巡洋舰。基洛夫级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巡洋舰,装有500枚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载弹量也达到122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40年冷战时代的终结,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时,得益于导弹武器系统的日臻成熟,上万吨的巡洋舰与几千吨的驱逐舰在武器装载使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两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很多驱逐舰吨位都达到一万吨以上。从军事功能、经济性等指标上综合考虑,驱逐舰更胜一筹。因此,巡洋舰已经逐步被驱逐舰所代替,进而驱逐舰将成为现代海军功能最全面、用途最广泛的综合舰艇。

美国现役所有核动力巡洋舰在2000年前全部退役,开始研发新型的CGX巡洋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了该研发计划,转而研发DDG1000驱逐舰。俄罗斯由于经济衰落已难以继续建造大型战舰,只能对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进行改装。

另外,有些国家为了掩盖其军事目的,将一些接近巡洋舰指标的大型水面舰艇命名为驱逐舰。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的金刚级、韩国的世宗大王号导弹驱逐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均达到或超过10000吨,美国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有9000多吨,而新型的DDG1000驱逐舰更是达到1.4万吨。而相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是9000多吨。

CGX巡洋舰是美国海军新一代巡洋舰,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升级版,排水量预计在一万至三万吨,可能采用核动力装置。仍处于研发阶段。

目前,全球现役的巡洋舰共有三型: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是美国现役唯一的一种巡洋舰,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种装备宙斯盾系统的主战舰艇,配备了AN/SPY-1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作战系统。AN/SPY-1又被称为“宙斯盾系统”,可以同时监视400批目标,自动跟踪100批,稳定同时处理8-12个目标。另外,宙斯盾系统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可靠性超高,适合长时间海外部署。该级巡洋舰装载82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另装备40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担负护航任务),或32枚战斧导弹加8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担负打击任务)。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与两栖攻击战斗群的主要指挥中心,以及为航空母舰提供保护。身为航空母舰战斗群头号护卫兵力,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舰提供极佳的防空战力,使得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充足的力量抵抗前苏联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同时,宙斯盾系统也具有极佳的反潜能力 。

该级巡洋舰轻载排水量7015吨,满载排水量9516吨,共建造27艘。其中前5艘由于只装备了MK-26倾斜式导弹发射装置,已经于2004-2005年间退役。从2020年开始,现役22艘巡洋舰中的前11艘将开始退役,预计最先退出现役的将是最年老的2艘“邦克山”号和“莫比尔湾”号,之后每年将退役2艘;另外的11艘将进行再一次的现代化改装,以保证能够服役到2040年左右。

俄罗斯“1144型”巡洋舰,北约称之为“基洛夫级巡洋舰”。

这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6396吨,名副其实的“红色巨兽”。该级舰共建造四艘,分别命名为:基洛夫号、伏龙芝号、加里宁号、尤里·安德罗波夫号。 第三艘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于2013年6月起在北德文斯克改装,计划2018年完成;第四艘 “彼得大帝”号(原“安德罗波夫”号)于1998年4月服役,目前四艘中暂时只有这一艘在役。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与美海军进行军备竞赛的产物,共装载各型导弹500枚,包括20座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备弹20枚;12座SA-N-6“雷声”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96枚;2座八联装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128枚;2座双联装SA-N-4“壁虎”舰对空导弹发射器,40枚导弹;6座CAD3-N-1“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同时,还可以搭载1架卡-25B标定直升机和2架卡-27A反潜直升机,用于进行反潜作业等任务。

俄罗斯“1164型”巡洋舰, 北约称之为光荣级巡洋舰。

苏联/俄罗斯海军隶下的大型传统动力攻击巡洋舰。本级舰满载排水量近12000吨,是世界上少数几种仅存的巡洋舰之一。光荣级巡洋舰外观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船舷两侧硕大的P-1000火山岩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发射装置每组两具,每舷侧四组,共16枚,使其拥有了世界上仅次于基洛夫级巡洋舰(20枚)的远程对舰打击能力。

光荣级巡洋舰现有4艘,其中一艘被分给了乌克兰,另外3艘转隶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拥有1艘。目前,这三艘正在进行改装,预计将于2020年前全部完成改装。

另有三艘常常被列入巡洋舰范畴的舰艇,均已退役或拆解。

法国“圣女贞德号“直升机母舰,又被称为“直升机巡洋舰”。但实际上这是专为装载直升机而设计的航空母舰,并非“巡洋舰”。其构型特殊,结合了一般水面作战舰艇基本构型与大型航空甲板,着重于操作直升机,但仍搭载完善的武装,必要时可作为两栖登陆舰,是法国海军隶下的一艘反潜直升机航空母舰。圣女贞德号满载排水量1.3万吨,1964年6月服役,长期担任法国海军军官学校远航训练舰,于2010年9月退役,2014年被拆解。

意大利“维内托”号直升机母舰,也属于所谓“直升机巡洋舰”。意大利海军的第一艘直升机母舰,除携载直升机外,本身也具备较强的攻防能力。该舰满载排水量9500吨,最高航速32节,于1969年服役,并一直作为舰队的旗舰,率领中型水面舰艇编队在中近海执行反潜、反舰和防空作战任务。该舰已于2006年正式退役。

秘鲁海军“格劳海军上将”号导弹巡洋舰,原系荷兰“德鲁伊特尔”级巡洋舰,于1939年建造,1953年作为防空巡洋舰编入现役。1973年秘鲁购进该舰,并于1985至1988年重回荷兰进行耗资1.4亿美元的大修和改装。该舰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艘火炮巡洋舰”,已于2017年9月26 日正式退役。

欢迎点评讨论,敬请关注!


军备解码


火炮鱼雷的巡洋舰作战依靠舰炮射击,只要逼近的情形才施放鱼雷。因为无制导鱼雷的命中率很低。

巡洋舰在海上一般是远洋单独活动,袭击敌方商船,打击货物运输。它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另一个职能是战列舰的护卫舰只。防备近距离的快速袭击,为战列舰队侦查敌情。

巡洋舰在二战前也是航母的护航舰,防御来自水面上的攻击。航母取代战列舰后,巡洋舰成为航母舰队的防空和反舰护卫,舰队侦查由舰载机担负,对商船的袭击由潜艇担负。巡洋舰的作用降低,职能减少。

航母舰队防空主要是依靠舰载机和水面舰艇火炮。防空火炮口径以中小型为主,巡洋舰的200航母舰炮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驱逐舰的5英寸火炮、100毫米舰炮高平两用,驱逐舰也可以担任航母的护卫舰只。特别是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百废待兴,拿不出那么多钱建造巡洋舰,本身航母也少。巡洋舰衰落是大势所趋。

英法曾经保有几艘巡洋舰。英国保留了一些二战末期建造的巡洋舰,8艘皇冠殖民地级、11艘迪多级、2艘米诺陶级等轻巡洋舰。这些也陆续转售、拆除。60年代,保留的8艘也拆除了。战时建造,战后完工的3艘虎级巡洋舰在70年代退役。其余的大部分先转为预备役,都在50年代陆续拆除了,比如郡级重巡洋舰。战后没有建造新巡洋舰。

法国由于早早战败,战时没有新建战舰。战后保留撑门面的都是二战前的老旧战舰。孤拔级、加利索尼埃级、德格拉斯级等,这些巡洋舰最晚在60年代初就退役拆除了。法国只是在1961年建造了一艘直升机巡洋舰圣女贞德号。(见附图)

如果说二战时还有国家拥有巡洋舰,到了1950年代也基本退役了。没有退役,被转让的也是充当旗舰等仪式用,没有实战机会了。

战后只有美苏发展巡洋舰。美国起初也是沿用二战的旧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安装防空导弹。然后就建造核动力巡洋舰,加利福尼亚级和弗吉尼亚级。后来就把大型驱逐舰改称巡洋舰,就是莱希级和贝尔纳普级。

苏联先是像二战以前那样建造火炮巡洋舰,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浅。在大力发展导弹武器的指导下,把巡洋舰作为导弹搭载舰,用导弹舰对抗航空母舰。理论基础是导弹替代、战胜常规武器。另一个原因是海军的地位一直不高。陆军是苏联的主导,火箭军是新宠。这个指导方针的终极武器就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舰。导弹舰与航母相比,缺点就是适应任务的能力差,用途单一。导弹舰只能反舰,对地打击,威力不够。而且对地打击不是苏联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反航母。而且导弹舰造舰太高,难以承受。简化版就是光荣级巡洋舰。

只是冷战结束了。一切都成了废铜烂铁。美国退役了冷战时期的大量武器,苏联也是如此。就像一个疯狂的股市,被热炒的时候拼命买进。一旦股价崩盘,都成了废纸。冷战就是一个股市。

现在虽然有些万吨级的战舰被列为巡洋舰,但是当事国都不认可。只认可驱逐舰的叫法。公认的巡洋舰包括美国的22艘提康德罗加级,俄罗斯的3艘光荣级和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

有些军事观察家把中国的055和韩国的世宗大王级视为巡洋舰,却不认为日本排水量一万吨的爱宕级(附图177号)、金刚级是巡洋舰。

世界上九千吨到万吨级的驱逐舰还有阿里伯克级,美国卖给台湾的基德级。

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排水量1.5万吨,还叫驱逐舰。





天明遥遥山海关


目前世界上现役的巡洋舰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俄罗斯的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光荣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美国海军第一型装备宙斯盾系统的主战舰艇,也是美军现役唯一一型巡洋舰,共建造了27艘,现役22艘。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作为航母编队护卫而建造的,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为编队提供了极佳的防空能力,使得航母编队拥有优秀的反击空中、水面、水下攻击的能力。是根据斯普鲁恩斯级护卫舰的舰体大刀阔斧改进而来的,继续沿用了美海军的黄金动力——通用的LM-2500燃气轮机。除了前2艘外,其余装备了完善的武器装备系统,有宙斯盾系统和装填于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的标准防空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最出名的就是多次在美军反导体系中担当武器发射平台的伊利湖号巡洋舰了。参加了自服役以来的多次战争,不过面对已经年迈的舰龄和不断上涨的局势,未来只能保留大概10艘升级后的版本其余的只能退役了。


彼得大帝号是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后一艘,也是目前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核动力巡洋舰,目前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旗舰。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巡洋舰,也是目前现役唯一一艘非航母的核动力军舰,主要用于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装备了4种不同型号的防空导弹,从近程点防御到区域防空整个覆盖了火力拦截网。

基洛夫级巡洋舰采用了特殊的核动力和蒸汽联合动力系统,所以从外边是可以看到烟囱的。最大排水量达到了2.5万吨,采用2台KN-3核反应堆和2台燃油锅炉,使得该舰可以以30节的最大航速无限航行。整艘舰艇装备了大量的导弹武器系统,特别是20枚花岗岩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最为出名。还有S-300防空导弹的舰载版本和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导弹构成了整艘舰艇的全方位火力系统。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二战后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是苏联海军与美国海军军备的产物,是苏联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从防御走向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俄罗斯也计划明年对彼得大帝号升级改造,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彼得大帝号仍然是俄罗斯海军的中坚力量。
光荣级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最具战斗力的水面舰艇之一。在冷战期间,为对抗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的威胁,苏联开发了一系列大型导弹巡洋舰,其中最强大的当属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该舰装备重型远程反舰导弹,足以对美国航母发动远程打击。但由于基洛夫级巡洋舰吨位巨大、成本高昂、建造周期长,苏联在其基础上削减配置,开发出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并同样用于反航母作战。


光荣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高达1.2万吨。因为在舰桥两侧布置8具双联装重型远程反舰导弹发射筒,所以外型及其醒目。该舰装备的SS-N-12“日灸”反舰导弹是前苏联第二代“航母杀手”。光荣级巡洋舰共建造了4艘,现有3艘服役于俄罗斯三大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的瓦良格号充当了舰队的旗舰存在。采用的是全燃动力,使得最大航速可以达到33节,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一样,装备了大量的防空、反舰、反潜导弹开保证其拥有完善的攻击防御能力。
不过由于没有宙斯盾系统再加之数量太少,其整体作战效力不是很好,据说海浪过高就出不了海了。再加之服役时间长保养不善,目前3艘正在进行改装升级工作,不过第一艘的升级工作就不是很理想,后续2艘什么时候升级改装完和升级后的作战效力如何都还是未知数。


魑魅涅槃


总共现今美俄不到十艘巡洋舰,主要是现今巡洋舰以被导弹驱逐舰所代替,而且现在美俄等大国暂不生产巡洋舰系列舰型,现今主流的功能全面的战舰都会全部向大型驱逐舰、护卫舰发展,而以前老的一批巡洋舰差不多都退役了,即使现在还剩下的几首老巡也马上面临退役。

其实舰艇名称无非就是个称呼,另外巡洋舰吨位和体积要比驱逐舰大很多,而现在流行造构驱逐舰而形成淘汰重型巡洋舰了。慢慢的向大型导弹驱逐舰过渡,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驱式!





空一体


那是炮战时代下的战舰分级,因为是火力决定战斗力所以由火炮口径决定战舰级别,当然还要考虑实际火力投送量作战航程和防护力所以还有战列巡洋舰和浅水重炮舰以及袖珍战列舰。

导弹时代的火力指标由火炮转为导弹,战舰分级更趋向于舰队中的属性。提康德罗加设计之初就是由其搭载的宙斯盾系统和两具标准导弹发射架为舰队提供防空(类似二战时期亚特兰大级),而同期的斯普鲁恩斯级则搭载阿斯洛克负责舰队反潜作战,两舰的任务性质在舰队中定位就是巡洋舰与驱逐舰。

而自打垂发普及以来解决了弹种搭配问题后军舰则更趋向于全能方向,造价高吨位高作战航程大的驱逐舰和造价低吨位低续航短依赖舰队补给的护卫舰,当然如果有国家愿意造一艘三四万吨级的导弹舰,总不能把它跟五六千级的舰同分驱逐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