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祕訣都在這裡

今天和大家講一下如何培育(好)的蜂王,雖然說一隻好王千斤蜜有些誇張,但是寓意上來說差不多是這個道理,一隻質量優良的蜂王可以繁殖出強群蜂而且能保持蜂群不起分蜂熱,這樣的蜂王就要靠我們精心的選育和後代考察。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意蜂王

優良蜂王的標準:蜂王產卵力強,速度快,整齊成片,不在工蜂房內產雄蜂卵,每個工蜂房產一個卵,卵應產在巢房底;蜂王應能維持10框以上強群(中蜂5~8框左右),在10框足蜂以下不造自然王臺,不起分蜂熱;蜂王個體大,健壯無殘,腦部垂直直徑為4.6~5.1毫米,蜂王全長20~25毫米,在巢脾上爬行時,腹部端節不在脾上磨擦;在越冬期間能維持強群,安全越冬;早春繁殖快,卵圈大。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中蜂雙色王

蜂王作為蜂群中最重要的最關鍵一員,每年都有很多蜂農為防止近親導致蜂群性能生產力減退,都會到臨近其他蜂場選育蜂王或者到全國各處蜂場購買引種蜂王,一說到培育蜂王大家都知道,選育母本選種群、移蟲、培育、提交尾群,交尾,蜂王就這樣培育成功了。其實要想培育優質蜂生產蜂王,我們可以做得更細,蜂王也可以培育的更優質,一方面可以提高蜂王的質量增加產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我們經常需要引種培育帶來的一些麻煩。現就蜜蜂掌櫃將歷年培育蜂王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各養蜂朋友提出寶貴意見。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一、種蜂群母本父本的選擇

1、 如果蜂場在沒有引種以前,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蜂場當年生產情況選擇優質的蜂群作為母本和父本。

2、 種蜂群抗病能力和飼料消耗也是選擇種蜂群的關鍵,這樣才能讓培育出的蜂王有更好的抗病能力和更多節約飼料。

3、 培育高產優質的蜂王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群勢也是選種的一個關鍵,儘量選擇群勢大些的蜂群,這樣培育出來的蜂王耐大群能力更強。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用來培育蜂王的育王群 選擇群勢強、無病蟲害(特別是無大、小蜂蟎危害),群勢在14框以上(中蜂5~7脾足蜂,把蜂量壓濃至3脾效果會更好),蜂量足,哺育幼蜂積累多的繼箱群作為育王群。為此,應在移蟲前15天累計一下育王群的封蓋子脾數,最少要有5張封蓋子脾,不足5脾封蓋子脾的,應從其它無病蟲害的蜂群調入蜂蓋子脾,來增加育王群的群勢及哺育幼蜂的數量。育王群還應有6%左右的雄蜂,選擇的育王群若是糖粉不足,應提前1個星期,每天晚上飼餵500克(1:1)蜂蜜水(或糖漿)和100克花粉,喂到蜂群造贅脾。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二、提優質幼蟲

1、 一般要提前2天將沒有蜂卵和幼蟲的的空巢脾(1年以上的巢脾較好)放入選擇好的母本種群。

2、 控制蜂王產卵,最好把蜂控制在空脾上產卵,方便移蟲。

3、 時間控制在5天后移蟲,一般我們選擇孵化後1-2天的幼蟲為佳,時間不宜太長,幼蟲也不能選育太大。

4、 移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作儘量要輕緩,防止對幼蟲產生傷害。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種用幼蟲準備及移蟲時注意事項。培育蜂王前7天,移蟲種用群應先把種群內的空脾抽出,控制種王的產卵量,4天后,放入一張空脾讓種王產卵,這樣產的卵質量好。另外,種用幼蟲其蟲齡必須是20小時之內的,最多不超過24小時,移蟲工作最好在氣溫28℃以上、相對溼度達到75%的帳蓬內進行。每群培育的王臺不要超過35個,從而保證所培育的處女王營養豐富。在移蟲過程中,首先,移蟲針的舌尖不可觸及幼蟲任何部位;其次,幼蟲移入臺基時,不可讓幼蟲翻轉,不可把王漿覆蓋在幼蟲上面,要使幼蟲漂浮在王漿面上的自然狀態,要使幼蟲放在幼蟲臺基底部的正中。在整個移蟲過程中,防止陽光暴曬,所用時間越短越好,以減少環境變化對幼蟲的不良影響。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三、父本雄蜂的準備

1、父本雄蜂選育應該在培育蜂王的前15天左右就培育,雄蜂的孵化出房時間為24天,蜂王的孵育出臺時間為11天,這樣等蜂王出臺後雄蜂性成熟後既可以和處女蜂王交尾。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2、交尾的雄蜂需要控制,做到處女蜂王交尾期1:50的雄蜂數量,每隻蜂王要平均有50只追逐的飛行的雄蜂。

3、同時要儘量做到其他蜂群雜色雄蜂不能出箱飛行,更有效的控制蜂王父本的質量。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四、育王期的管理。哺育蜂王的蜂群應用有蜂王的繼箱蜂群,用隔王板把繼箱和底箱隔開,蜂王在底箱產卵。育王框應該放在育王群繼箱的子脾中間,育王前一天應調整1張幼蟲脾和1張封蓋子脾。育王時把育王框放在幼蟲脾和封蓋子脾中間,可起到良好的保溫作用,其他脾是糖粉脾。在育王期間,無論外界蜜粉情況如何,都堅持給育王群每晚飼餵400克(1:1)的蜂蜜水(或糖漿)和100克花粉,直到王臺封蓋。另外,移蟲第二天檢查王臺接受數量,接受數量一定要比所用王臺量多30%,王臺切忌碰撞,震動和敲打。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五、組織交尾群

1、 蜂王的質量和交尾群也有很大的關係;交尾群最好是在大群內提出2脾左右的的中年蜂,其中包括一張即將出房的封蓋子脾一張飼料脾,根據我們經驗,建議不要提出太多帶有未封蓋的幼蟲脾或卵子脾,這樣會影響蜂王的交尾積極性。

2、 組織的交尾群應該放在離大群10米左右遠有明顯標誌處,方便蜂王婚飛回巢,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3、 交尾群應該提前2天左右組織好,待老工蜂回巢後這樣介入的蜂王臺或者出房的處女蜂王會更容易被蜂群所接收,處女蜂王出臺後5天左右會進行交尾,一般在交尾過程中我不宜經常查看交尾群。

六、蜂王淘汰和選擇:任何一個種族在繁殖發展過程中都會有優劣,蜂王在人為培育過程我們也應當對性能質量較差的進行人為的淘汰,第一階段(幼蟲期),在蜂王幼蟲期就可以進行優質篩選,幼蟲在發展過程會出現個體非常小,在開箱檢查的時候應當將這些王臺清理掉;第二階段(成蜂期),一般在蜂王出臺後我們可以將一些蜂王肢體發育不全,個體較小,體色不純的蜂王淘汰;第三階段(交尾期),蜂王在交尾過程中會出現交尾延期和不產卵或產卵質量差等情況,出現這些情況也應當及時淘汰掉。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七、蜂王鑑定和定種:培育成功產卵的蜂王需要最後的鑑定後才可以確定是否可以作為留用蜂王,簡單的鑑定方法一般在前期觀察蜂王的產卵數量、產卵密度、工蜂卵和雄峰卵比例等效果。

八、培育時間的選擇:各個地方的最佳時間不盡相同,可以根據各地的氣候、近期天氣、蜂群的質量、外界敵害數量而定。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育王的時間條件。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育王的時間一般在外界有豐富的流蜜好的蜜粉源植物和氣溫在21℃以上的條件下來人工自己培育蜂王,同時還必須有群勢強哺育蜂多的蜂群和大量的性成熟(15-30齡)種用雄蜂。全國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應根據本地的氣候和蜜粉源植物流蜜情況,確定育王的時間。雲南一般在8月份南瓜、玉米花期培育的蜂王較好,培育的蜂王可以到下年4月份再換王。 參考培育時間;在南方建議一般4月中旬到5月中旬和8月中旬到9月中旬兩個時間段比較好,在北方一般定在6月初到-7月初。

如何培育蜂王,蜜蜂怎樣才能發展強群繁殖快,秘訣都在這裡

其他注意事項:

1、 每次培育數量不要太多,太多會因為營養不足導致蜂王臺質量

2、 選擇的最佳時間段培育,可以隔天多培育幾批,有效的防止培育失敗導致培育時間延誤

3、 秋季培育蜂王的時候儘量不要組織太多的交尾群,防止出現引起盜蜂,

4、 培育蜂王所有的臘碗需要選用標準的人工塑料臘碗或者用標準的臘棒自己製作蜂臘碗。

從育王框上割切王臺時,不可把王臺底部割漏。育王框從育王群中提出時,要用蜂刷掃去成蜂,一定不能抖蜂,避免震動王臺。另外,無論是育王框還是單個王臺,切忌倒提、倒放、丟拋和震動。誘入王臺時,要將王臺安在兩脾之間,但不要擠壓王臺,在誘入王臺過程中,如發現短小或彎曲的王臺,應隨即予以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