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出现黄叶现象,有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很多花友都说杜鹃很不好养。的确,杜鹃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养护不好很容易出现各种病害。下面养花小院整理了有关可能导致杜鹃黄叶的4种原因和解决方法,希望对花友们有帮助。杜鹃花出现黄叶现象,有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

一、浇水不当

杜鹃花的根系比较浅,既怕旱又怕涝,如果浇水不当,可能会出现落叶黄叶等现象,严重的会枯萎死亡。浇水过多是导致杜鹃花叶子发黄的主要原因,如果土壤长期过湿,再加上通风不畅,就会造成土中缺氧,使根系腐烂,影响正常的养份吸收,引起叶片变黄凋落。

解决方法:浇水要根据植株季节和生长期而定。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开花期植物对水量需求较大,应增加浇水频率。在炎热高温季节需要增加叶面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入冬以后气温慢慢下降,应逐渐减少浇水。杜鹃花出现黄叶现象,有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

二、光照影响

杜鹃虽然是喜阴植物,但是将杜鹃长期放置在阴凉没有光照的环境中,也会导致枝叶徒长,叶片又薄而发黄,整个植株看上去都显得没有生机。

解决方法:应保证杜鹃花有充足的光照。由于杜鹃花属于阴性花卉,春夏秋季节可在荫棚下养护,尤其在夏季长期处于烈日条件下,易造成枝叶枯黄,生长停滞,整株死亡。进入秋季后阳光没有特别强烈时,每天应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杜鹃花出现黄叶现象,有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

三、缺乏养份

如果长时间不施加肥料,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被吸收干净,导致枝叶瘦弱,叶片又薄又黄。而施肥过多也会出现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等现象。

解决方法:杜鹃根浅而细,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时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进入开花期后应停止施肥,不然会影响开花;在花期结束后追一次氮肥以促发新枝。7月下旬以后,正是杜鹃花芽分化时期,应每隔半月施一次以磷为主的液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休眠期应停止追肥。杜鹃花出现黄叶现象,有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

四、温度适当

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对于喜欢温暖的花卉来说容易受到冻害,因而导致叶片发黄,严重时枝叶枯黄致死。

解决方法:北方盆栽杜鹃,一般于10月上中旬移入室内越冬,入室后放置在向阳处。人室初期,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冬季室温以10℃左右为宜,不宜过高,否则,植株生理活动加强,大量消耗养分,影响来年开花和生长;同时应给予充足的光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