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57远不如F22? ?

黎忠良


苏35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三代半战机,号称“4SS+”,但在中国空军内部与歼20模拟空战时还是败北,战损比达到了12∶1毫无胜算。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源于战斗机之间的代差!苏35再先进,但气动结构终归还是老旧的,机体表面也没覆盖隐身材料,老旧的“雪豹”E雷达与沉旧的气动外形已不适应21世纪的战场。

战斗机一旦存在代差,胜负就是显而易见的。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经典战役,以色列三代战机F16对战叙利亚二代战机米格21的战损竟高达82∶0。战斗机的划代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从朝鲜战场米格走廊上撕杀的第一代F86、米格15战斗机,再到第二代美制F4鬼怪、苏制米格21这些经典亚音速狗斗战机,再到第三代进入到高度信息化、强调信息战能力的美制F15、苏联苏27,战机的更迭变代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着,从第一代盲目的追求速度到第二代的亚音速、第三代战机追求的信息化能力。

美军在20年90年代末率先试飞了F22并批量装备部队200多架,并相继研制了“F117夜鹰”夜间战斗轰炸机、F35。苏联在未解体时也未曾放弃过对隐形战机四代机的研制。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就指示米里设计局研制米格144,苏霍伊也在同时生产带有前掠翼性质的S—37“金雕”战斗机以来形成对美国的优势。

三代机时代,空战讲的还是狗斗。利用自身携带的远程雷达远距离发现(100~150公里的距离上)敌人,再利用自身携带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打掉对方,如果没能在远距离干掉敌人,那就利用自身优良的狗斗性能与敌人缠斗以求干掉对方;而四代机时代,双方都是四代机的情况下一开始就是狗斗,不可能存在远距离发现对方的可能。

中国四代机的研制相对起步较慢。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空军才正式确定四代隐身战机项目在成飞所立项。2011年1月11日,歼20正式被官宣,在成飞某机场首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研制第四代隐身战机的国家,仅跟俄罗斯的T50其后。2012年,沈飞独立研制的歼31也被曝首飞成功,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能同时研制出两款四代机的国家。但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空军作战部队的序列中还有歼7E这种老古董般的存在,歼8昼间型还长期担负我国西北边境地区任务的防空。时代变了,战争地形势也在变,歼7歼8这种老战机已经无法在现代作战中发挥啥重要作用了,歼10初期型以及歼11也在拖累中国空军的编制。未来的中国空军的作战模势,势必是在空警500等一票先进电子战飞机带头的情况下,由歼20负责空中踹门、歼16近地突防。在21世纪的战场上,还一在抱着三代机能击垮四代机、“歼8单挑F22”的顽固思想不变通,那就真的是不学无术了。(123军情观察室)


123军情观察室


苏57绝对不比F22差,小编不否认美国在战斗机设计、制造技术上领先俄罗斯,但是就好比性能压过三八大盖的中正步枪不能改变战局一样,F22那点微弱的技术领先未必能压过苏57,一言以蔽之,就综合能力而言苏57不会比F22差。

很多不懂军事的人,在被问到最漂亮的战机是哪一款时,都会毫不由于的选择F22,这是因为F-22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漂亮、科幻、强悍的感觉。而苏57被讽刺为拍扁了的苏27,这就是在说它的颜值不高,甚至有可能就是苏27大幅升级的产品(俄罗斯经常这么干)。但是视觉上的收获不能作为评价苏57的全部依据,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苏57还是有很多突破性设计的。

苏57的“可动机翼前缘”是军迷重点观察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是特殊的鸭翼,苏57是三翼面布局!事实上这是不太可能成立的假设,因为鸭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战机的升力系数,拉出涡流作用在主翼上,这就需要鸭翼尽可能与主翼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著名的F15SMTD三翼面战斗机就把鸭翼做的比主翼高得多,为的就是增加涡流效应。由此可见苏57的机翼可动前缘不是鸭翼。

小编倒觉得它很像是遮挡发动机进气口的设备,当战斗机高速突防时将机翼可动前缘向下,这样能够有效遮挡住发动机进气口。众所周知苏57的进气道并没有采用S型设计,这导致发动机的压缩机叶片裸露在外边,会大大增加战斗机的雷达信号反射强度,这也是普遍怀疑苏57不具备隐身能力的原因。

但是,不能拿五代机的机身机构来判断它是否隐身,F-22的机身造型确实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这是上世纪90年代隐身技术不发达造成的,在当时,战斗机必须在机身造型上做文章才能保证隐身效果。但是30年过去了,战斗机隐身技术已经发展到足够先进的地步,各国开发新一代隐身战机时都不再考虑机身线条的因素,这就导致新兴的五代机视觉效果都不太好。

不仅仅是苏57的造型看上去不隐身,美国的F-35和中国的歼20都是如此。但是,F35在多次对抗军演中都表现出优秀的隐身能力,能够有效躲避对手防空系统的拦截和战斗机的攻击,这足以说明判断战斗机是否隐身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外形下结论了。因此说苏57的隐身效果不会差。


利刃军事


首先,苏–57的研发就是取代苏–27以对抗F–22为目的,由俄罗斯“PAK FA”计划发展而来,前身为T-50战斗机,2010年1月29日首飞,2017年8月11日被正式命名为苏-57。其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公里,其武器载荷一直是一个谜,不过根据媒体报道,苏–57战斗载荷可达10吨,内置至少2个武器舱,有外挂点,具备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


其次,苏–57装备了两台土星公司生产的AL-41F1-117S矢量喷气发动机,拥有比F–22更优越的机动性能。在俄式飞机的传统短板——航电系统上,苏–57有了质的改善,在飞机头部、机首两侧以及襟翼前缘上配备5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不仅装备了季赫米洛夫研究所设计的N036型雷达(比苏–35装备的“雪豹E”型雷达还先进),还装备新型无线电侦察和对抗系统,大大的提高了综合作战性能。

最后,在苏–57即将在2018年服役,但国际社会对其的质疑相反越发的强烈,特别是美国的F–22一直是它的对标机型,其成熟的技术优势一直是五代机标准。其实,国际社会一直不承认苏–57不是五代机是因为其设计并不具备隐身性,虽然苏–57在机头、机舱、进气道等都采用了独特的形状设计,大大提高了其隐身性,但它的发动机喷口没有经过隐身化处理,其尾部气动布局被称为“压缩版的苏–27”,因而影响到整架飞机的隐身性,而隐身性能是衡量战机是否为五代机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苏–57除了在隐身性能上稍逊于F–22外,在其它的指标上完全不弱于F–22,甚至在机动性能和格斗能力上还强于它。至于题主说的在60公里外就能发现它,这个没错,但是苏–57在你发现它之前,早就发现了你并且首先发动攻击,毕竟它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00公里,还拥有探测隐形飞机的能力。


穿搭砖家


俄罗斯的苏57包括国内的歼20,其研发的初衷就是要追赶并超越美军的F22猛禽战斗机,因此俄罗斯包括中国军工,尽管对隐身战机的研制要比美国慢了半拍,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动手,却有着后发之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的苏57包括国内的歼20不会比美军的F22猛禽战斗机差到哪里去,至少世上仅有的这3型隐身战机已没有了代差,大家都在一个档次上,因此孰优孰劣,只能战场上见了。

但战时擦出火花,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只能有待战争的检验了,但以目前三大国之鼎立态势,目前美俄在中东矛盾重重,却极难发生隐身战机的巅峰对决,尽管俄军的苏57在苏35和预警机的伴飞下高调飞赴了叙利亚。

(俄罗斯苏57战斗机)

苏57最初研发时,称作T50,让军迷们感到很陌生,因为苏俄的战机要么是苏系列,要么是米格系列,所以俄后来将其重名命名为苏57,作为军迷个人认为是明智之举,这样不容易产生混淆。

作为单座双发战机,苏57起降距离短,有13%复合材料,三角形主翼,双垂直尾翼,活动矢量喷管,机动性好,短跑道上起飞,能超声速巡航,有内置弹舱,作战半径1100千米,实现了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较好结合。

驾驶舱设计时考虑到了飞行员的舒适性,能以极高的G力负载下操控战机,有弹射椅和维生系统,携带10吨各类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其中空空导弹射程可达420公里,机载雷达可发现400公里外的目标,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向其中8个发起攻击。

(国内歼20歼击机)

苏57的电子战系统和对红外制导弹头的抑制系统,能更好地保护其不被美军的雷达系统以及防空系统发现,说明俄罗斯在历来的短板电子设备上下了血本。

该机装备了新型无线电侦察和对抗系统,可以在不打开雷达,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发现对方并实施干扰;飞行员对飞机的指挥控制也完全实现了数字化,所有信息都显示在座舱内彩色液晶大屏幕上。

苏57航程3500公里,要远高于美军F22猛禽战斗机2800公里,其载弹量也要远高于F22,尤其是420公里超远程空空导弹,是AIM-120中距空空导弹所不及的。

总之,一般情况下俄罗斯战机的雷达要稍逊于美军,但从苏57流出的资料来判断,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有400公里,倘若消息可靠,那么雷达性能已不输于美军。

(美国F22战斗机)

战时,苏57与F22在空中相遇,美军只有挨打的份,因为俄军的空空导弹性能优越,420公里的射程超远,美军战机即使发现俄战机,却限于导弹75公里的有效射程,就只能干瞪眼,或看俄战机溜走,或被俄军率先发射的导弹打爆。

一旦双方战机进入近距离格斗,那是苏系列战机的天下,一般来说美F系列战机毫无胜算,即使F22也不能幸免。

2018年2月26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

目前世界现役机种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就是五代机,目前成功研发出五代机的也就三个国家,那就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从俄罗斯传出苏57服役的消息后,军迷们对孰强孰弱一直非常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歼20,有人认为是F-22,俄媒一开始也放话苏-57没有对手!

苏57战机作为未来俄罗斯空天部队换装苏35的终极装备将在2018年某个时间有可能宣布正式入役,按照俄官方此前透露的消息称苏57首批将装备的数量在12架,这是小批量生产的型号。

众所周知,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截至目前研发的唯一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俄罗斯人更是对其前景充满了无限向往。有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苏-57战斗机无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研发水平上,都完全可以堪称世界最强的第五代战斗机。也许在俄罗斯人的眼中,苏-57战斗机就是俄罗斯的最好的,也是世界最好的。

前段时间,俄罗斯信心满满的自产五代机苏-57前段时间大摇大摆的进入叙利亚进行“测试”任务,并且没有做任何保密措施!将国际媒体的注意力从叙利亚战场转移至苏-57身上,其二是借这次高调亮相寻求潜在的感兴趣的买家!同时也进一步检验苏57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改进!

此次苏-57战机的高调亮相,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让人对其性能充满了猜想。众所周知,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苏-57战机搭载了专门为其研制的最新型发动机,因此它的机动性毋容置疑。不过在隐形能力和航电设备上,苏-57战机的表现是否能比得上美国的F-22和F-35战机,目前仍未可知。

而且塔斯社15日还爆料称,俄罗斯国防部今年将签署首批12架苏-57的采购合同,这些新型五代战斗机将会在2019年底前全部入役。

苏-57由于采用的都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技术,因此俄专家认为苏-57有很大的升级潜力,完全可以由五代机升级为六代机。目前,全部10架原型机已经完成生产,在试验结束后,俄罗斯即将开始量产,预计俄空天军在今年可能将接收首批量产型苏-57战斗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光明科普


俄罗斯苏57,可以完掳F22,从下面几张图就可以说明问题,一苏57有机动前翼,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机动性,二苏57后视雷达



F22没有大功率后视雷达,明显落后苏57,探测能力,三苏57发动机是三维喷口,而F22是二维喷口,明显落后一代。


我上网来看看


这是必然的,可以说苏57对于F-22是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产物,要隐身没有隐身,要机动其实F-22也并不比它差,综合看苏57倒像是一个应急之作,主要是为了抵消一定战略压力的产物,所以你从现在俄罗斯官方对于苏57的态度就能看出其中的一些猫腻来,但印度就是想要核心技术俄罗斯还就是不给。

苏57最大的败笔在于发动机舱的设计,而相对好一点的设计在比之以往俄制战机的航电以及综合射频技术的集成,这个从全机多个位置的传感器能够看出,但整机能力而言并没有达到超过F-22的层次,毕竟它还是后于F-22出现的机型,客观讲F-22的整体设计要比苏57不单单从隐身上对比都要优化的多。

虽然两型战机都是采用的菱形翼设计,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平衡性更好,也就是整机的各种能力相对能做的均衡,但苏57虽然采用了菱形翼但并没有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这个关键点就在于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苏27过去的一些布局设计,这也是为啥很多人都说苏57根本就是拍扁了的苏27的原因,笔者有疑问的是既然拍扁了为何发动机舱室会裸露这么多,根本挡不住呢?


长安小师爷


自从美国研制出第一款五代机F22后,在长达十多年间,F22依靠其独一无二长期霸占着全球战机排名榜单,不可否认美国的军工实力是真的强,但是其他国家的军工实力实际上也并不弱,尤其是俄罗斯,继承了曾经超级大国苏联的遗产,哪怕到现在,在俄罗斯经济疲敝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军火出口都在持续增长,足以看出俄罗斯的军工业底子有多好,俄罗斯其实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关于五代机的研制,但是受制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即便在印度财力支持后也是难有起色,所以进度一直缓慢,直到2017年才正式命名为苏57,现在还是试飞阶段,尽管研制缓慢,但是好歹还是生产出来了,就不妨看一下苏57和F22的差距。

机动性能,苏57略胜一筹,苏57和F22都是采用的双发机动,苏57的航速是2600Km每小时,F22是2400km每小时,很明显的是俄罗斯的“产品30”比美国的“F119”更加优秀,毕竟俄罗斯的发动机是最新产品,而美国的F119已经是使用多年的老古董,并且F35的单发发动机就足以让F35达到超音速巡航,足以见得美国的发动机实力还是在俄罗斯之上的,当然F22在机动性上确实比不上苏57确实是事实。

隐身性能,苏57差一大截,和美国的一体化机型不同,苏57更像是一个拼接而成的玩具一般,发动机基本裸露在外面,相比之下,F22是基本全隐身,而苏57却很容易被雷达发现。

航电系统,雷达系统半斤八两,无论是F22还是苏57在航电和雷达系统上都有着极大的弱势,当然F22是因为长期未进行升级而导致的落后,而俄罗斯的雷达和航电是本身就不太行,而在这一方面,中国的歼20做得比较好.

其实这样来看,五代机的几个重要指标我们都简要进行了分析,苏57尽管在机动性上比F22略强一筹,但是在隐身能力方面,却被F22吊打,整体而言,F22还是比苏57略强一点,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很可能为了拉开和其他国家五代机的差距,很可能将目前已经在F35上应用的先进航电系统和雷达系统,改装到F22战机上,以加强F22的战斗力。


军机图


这个应该说是各有千秋!f22虽然是五代战机的翘楚,可是f22本身也有缺陷。比如,为了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f22采用了全新材料,这种材料本身也是概念产品,但是强度却远远不够。也就是说,f22自己的故障率挺高的,这会加大后勤人员的保养难度,同时出勤率也将大打折扣。

俄罗斯苏57战机跟f22处于同代技术水平,但是研发时间却推迟了二十年,又有f22作为参考,反而成熟了不少。从战机整体优势上看,苏57不弱于f22!尤其是俄式战机注重格斗性,这一点也延续到苏57上面。即,苏57具备与第四代战机格斗的能力,这一点反而是f22所不具备的!

苏57的最大弱点可能就是航电系统,这是俄罗斯工业的短板。但是这东西可以随时更新,毕竟整体外壳已经确定下来了。航电则是内部的东西。


优己


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项目,进展极为不顺利,目前根本没有合适的战斗机对付西方战斗机的包围圈。

俄罗斯方面深知西方先进战斗机的威胁越来越大,但令俄罗斯人无奈的是自己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实在命运多舛。尽管俄罗斯人对苏-57战斗机(T50)寄予了厚望,不过这一战斗机确实难以担当第五代战斗机的大任。不仅服役时间一再推迟,甚至还被曝出隐身性能根本不符合第五代战斗机的要求。

有军事爱好者讽刺这一战斗机为“拍扁的苏-27战斗机”,就是针对其在苏-27家族基础之上并没有换代性突破的现状。

俄罗斯原本倚重的传统合作伙伴印度,明显的转向青睐美国F-16等西方战斗机。目前印度关于进口法国“阵风”战斗机、本土化制造F-16战斗机的项目正在推进,而与俄罗斯合作的T50战斗机项目则严重扯皮。双方不断为各自投入的资金数额、分工细节争吵不断,加上T50战斗机明显无法与F-22、F-35相提并论,俄罗斯将面临至少十几年内没有可用的全新一代战斗机的窘况。

与之相比,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战斗机项目高歌猛进 —— 第一个非美国本土的F-35战斗机总装线,在南欧的意大利胜利完成组装战机首飞!众所周知,意大利的航空工业在欧洲乃至在世界都是相当具备实力的,特别是目前作为美国之外唯一总装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可见意大利的军工航空技艺相当耀眼。从首飞情况看,意大利总装的这一F-35A战斗机性能理想。

应当指出,土耳其也是美国和北约原本选中的欧洲关键性F-35战斗机后期维护中心,在欧洲区域仅次于意大利总装工作的重要性。另外,亚太地区的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将总装和维护F-35战斗机,加上美国本土的F-35部队和设施,俄罗斯已经注定要被大量的F-35,搭配F-22战斗机严密包围!

而在俄罗斯方面,最先进的苏-35等战斗机一来数量太少,二来性能无法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已经全面落于下风。苏57研制严重受挫,导致俄罗斯必将在战斗机领域落后美国超过30年以上。

除了意大利具有强大军工基础这个因素外,大家不难发现,美国选择在意大利地区生产第五代战斗机,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特别是随着美俄关系趋于紧张以来,美国重新加强了在欧洲的军力部署,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设点在意大利生产F-35A战斗机,显然有着针对俄罗斯的意味。

虽然,经济不景、军工行业管理混乱的俄罗斯既没有钱、也拉不下面子购买歼-20和歼-31战斗机,而且俄罗斯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也非常抗拒装备使用中国武器,但在美俄争斗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很可能没有别的选择,而要认真考虑购入中国战斗机的可能性。

既然俄罗斯没有可以在十年内就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会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这一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短期内将存在产能瓶颈,所以也有报道指出歼-31战斗机会是更为稳当的选择。从俄罗斯目前的战斗机科研实力来看,不太可能直接接受歼-31,也许会改为与中国相关企业联合研制一种接近F-35级别的战斗机。假如在俄罗斯的助力下,歼-31战斗机的两国联合研制“改型”顺利出现,能力不仅不会弱于F-35战斗机,还很可能因为不需要像F-35那样照顾不同军种的复杂需求,在性能的特定范围内超越F-35战斗机。

当然,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俄罗斯人很难放下目前的“架子”接受如此重大的转变,从向世界各国出口战斗机,到依靠中国科研力量的合作,会令俄罗斯自身的相关产业遭遇严重负面影响。苏-57战斗机虽然暂停研制,但俄罗斯各方也不希望完全放弃。加上战略安全的考虑,很难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选择受制于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