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贊助+業主分攤 海曙太陽公寓“高齡”電梯終於可以換了

企业赞助+业主分摊 海曙太阳公寓“高龄”电梯终于可以换了

電梯更換工作開工時場面 月湖街道供圖

這幾天,海曙區月湖街道太陽公寓1號樓的電梯正如火如荼地更換著。

雖然每天的垃圾清運時間提前到了清晨6點前結束,雖然居民們只能使用一部電梯上下樓,雖然年近80歲的幾個居民還得天天蹲守,提醒大家不要將電瓶車帶上電梯,但每個人都累並快樂著。

原來,太陽公寓內使用了23年的兩部電梯,這一次將在所有居民的努力下,徹底更新換代了。

用了23年的電梯

屢屢上演驚魂一幕

太陽公寓1號樓是一幢25層的商住兩用房,用居民的話說,這是寧波市第一批高層建築。1993年,這幢樓開工,1995年,小區交付使用。這幢樓內有149戶居民,除去一樓住戶,共有144戶。

“質量再好的電梯,用了20多年,也會老化。”小區業委會副主任汪自律算是為更換電梯跑前跑後最忙活的人了,今年已80歲的他告訴記者,自五六年前起,這幢樓的A、B兩部電梯就開始不好用了,部件磨損、電器老化很嚴重,原先的電梯生產企業也已倒閉,每次配件壞了,都沒法在市場上買到……

這些年來,電梯屢屢發生故障,有時候把居民關住了,有時候極速上升或下降,也有的時候明明按了10層,卻離奇地停在了其他樓層,而這幢樓內有不少老年住戶,一旦被電梯關住,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就吃不消了,令人心驚膽戰的一幕幕屢屢上演。

光維修治標不治本

更換電梯迫在眉睫

早在2013年,就有小區業主提出更換電梯的建議,只是由於資金籌集困難、住戶意見不統一等問題,被迫擱置。

到了2015年,深受電梯困擾的一部分居民再一次提及此事,只是最後仍然只徵得50%左右的居民同意,根據《物權法》規定,電梯的更換需要2/3以上業主同意,這事便又一次擱淺了。

然而,電梯故障的發生頻率卻持續上升,僅今年以來,兩部電梯就已發生65次故障,截至7月份,電梯的維修費用已達到3.5萬元。

“維修費從早前的每年一兩萬元,到現在的每年四五萬元,哪怕今天修好了,明天又出狀況了,真的是治標不治本。”汪自律說。

於是,大家意識到,不更換電梯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這事兒迫在眉睫,就這樣,這項以居民為主的工作開始了。

企业赞助+业主分摊 海曙太阳公寓“高龄”电梯终于可以换了

五號公告公示了各住戶電梯分攤費用的收繳情況

小區居民成立籌備小組

為這件事到處奔波

一方面,月湖街道集合了海曙區物業辦、安監、社區、物業、業委會等,開了一次又一次會議,也成立了領導小組,作為電梯更換的堅實後盾;另一方面,以居民為主的籌備小組,成為推動這次工作的關鍵。

太陽社區黨委書記鮑京波向記者展示了一份籌備小組的名單,整個小組分工很明確,有負責籌備資金的財務隊、保證電梯質量的工程隊、阻止電瓶車等進出電梯的安保隊,以及負責做通居民思想工作的協調隊,每個隊有1名隊長和3名成員,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為這件事到處奔波。

昨天,記者見到了蹲守在一樓的協調隊成員蔡師傅,說起自己的工作,蔡師傅形容是“不要怕吃閉門羹,不要起正面衝突,靠的都是吃麵孔(意為‘靠面子’)”。

蔡師傅記得,當時樓裡有一戶業主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伯,相對比較頑固,不願掏出2000多元錢來換電梯,幾次上門都不見效果後,他便決定從老伯的兒子那裡下手,“畢竟是年輕人啊,一說就說通了,很快,小夥子就說服他父親,按時把那筆費用交上了。”

能用的辦法都用過

順利統一了居民想法

蔡師傅笑言:“反正基本上能用的辦法都用過了,不管是靠那麼多年的鄰里關係,還是‘嚇唬’人,甚至激將法,比如妻子不同意,找丈夫,丈夫有意見,換妻子,我跟他們說,其他人家都掏錢了,就你們一家不掏,你們當真缺那幾千塊錢嗎?而且年紀也大了,哪天被困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真出了事怎麼辦?”

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後,的確有了不錯的效果,而且在整個勸說、協調的過程中,協調隊的成員都以業主的名義做工作。“說到底,我們都是義務工作的,都是為了大夥考慮,所以還是順利統一了居民們的想法。”蔡師傅告訴記者。

同時,安保隊從根本出發,勸阻居民將電瓶車推到電梯上,造成對電梯的損壞;工程隊則一直與各家電梯廠商聯繫,希望能在大家可接受的價格範圍內,儘快確認電梯品牌、價格等;財務隊就負責這次更換的收款、結算、費用分攤等。

從今年8月至今公示6份公告

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

昨天的採訪現場,記者還看到了汪自律提供的6份公告,從今年8月中起,籌備小組的人就將領導、籌備小組名單、小組分工、兩款電梯每戶業主需分攤的費用清單,電梯更換相關法律條文,投票計票結果、收款情況以及拆裝電梯期間採取的措施、居民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依次公示。

拿費用分攤公告來說,由於太陽公寓交付時並未設立物業維修基金,且小區不符合政府補貼的各項要求,基於大家的投票,最後選擇的一款電梯的更換總費用為48萬元,除去周邊企業贊助的10萬元以外,業主還需分攤38萬元,除去一樓住戶外,越高樓層的住戶需繳納的費用越多,依次遞減。如作為中間樓層的第13樓住戶,每戶需負擔2590元,每增減一層,費用增加或減少90元,屆時多退少補。這樣一來,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開化。

小區居民大呼

“好日子就要來啦”

此外,在11月16日發出的第6份公告中,具體寫明瞭即將開始的電梯更換工作期間大家要注意什麼,值得一提的是,自從11月24日A電梯開始安裝以來,最近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專業的技術維修人員24小時蹲守在公寓內,以解決舊電梯使用時出現的故障,保證居民順利進出。

採訪間隙,住戶張阿姨就為這群忙活了近半年的鄰居們點贊:“他們想得很周到,因為同樣是居民,他們能瞭解我們的困難,然後替我們想辦法,所以雖然現在只能用一部電梯,但幾乎沒碰到什麼故障,我們的好日子就要來啦!”

記者瞭解得知,A電梯將於2019年元旦前更換完畢,而B電梯也將在春節前與居民們見面。 通訊員 陳蕊 記者 朱琳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