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大学教授把碗留给八十高龄的母亲洗,知道为什么吗?

中华善德网


初看到这个题目时,以为是遇到了一个好吃懒做的不孝儿子。在阅读过原文后,觉得这是个很孝顺的儿子,而且,孝顺的很聪明,让人感触良深。

文章大意为,教授带着的学生实习期间,在自己家里招待了学生们。吃饱喝足后,学生抢着要去洗碗,教授阻止道:“不急,有人洗碗”。他将碗筷放入水池并冲洗掉油脂后,走到他80岁的老母亲跟前说:“妈,洗碗喽”。同学们愣了,只见老太太立即有了精神头,慢慢走到水池吧开始洗碗。半小时后洗完了,教授高兴的对老母亲说:“妈,您辛苦了,歇歇吧”。随即,他用毛巾帮母亲擦净手扶回了屋。自己返回又重新将碗洗了一遍。

教授对差异的学生们说:“做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会感到儿子需要她,会一天都充实。孝敬父母除了给父母帮助外,还要给他们一个爱你的机会。”

这位教授说的没错,他给了我们一个孝敬父母的新思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里,都觉得孝敬父母就是尽量让他们少劳累、多享受。或者有些人觉得,只要多给父母钱就是孝顺父母。虽然千人千想法,但其实想的都差不多。

我们大多数人在孝顺父母这个问题上,几乎都只做到了我能给予父母什么,或者金钱、或者物质、或者亲身的照顾、或者情感慰藉。当然,这些都没错,也都是应该对父母做的、应该给予父母的。

只不过,我们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角度,即:父母他们自己想要什么、想获得什么样的孝顺。我们多数人只是单项的将自己认为的孝顺强加给父母,没有过多的思考过,我们所给予他们的,是不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那种孝顺,这确实是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思考的。

另外一点,正如这位教授所言,要让父母在儿女面前有存在感,不能仅仅是将父母当做小孩来养。要让他们感觉到,虽然自己老了,但依然是被儿女需要的,是有价值的。这位教授正是用洗碗这种方式来让老母亲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老母亲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既对老人是一种心理安慰,同时让老人力所能及的动动,对身体也有好处。

的确如此,无论父母年龄有多大,能为儿女做些什么,他们都是很开心的。儿女年龄再大,在父母面前仍然是孩子,当我们开口叫那声“爸、妈”时,他们会充满幸福感,他们仍然愿意为儿女做任何事,为儿女付出一切!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

这位教授深深的给我们上了一课,孝敬父母,说简单,也不简单。只要做儿女的尽量想的周全一些,哪怕是喊一声“妈,洗碗喽”,也可以体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那份温暖爱。

大家有什么感悟吗?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大学教授掏腰包,购回美味与佳肴,宴请学生家中到,推杯举盏好热闹。

饭后桌上一团糟,学生争着要打扫。教授连说都别动,有人自然会操劳。说罢自己用手抱,收拾碗筷放水槽,先将油污冲一下,随后卧室迈动脚,轻唤白发老太太:妈妈该您洗碗了。

老太一听连说好,立即翻身碎步跑,直奔厨房袖子捞,洗刷碗筷满脸笑。口中不忘小调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之前老太不做声,一副愁眉又苦脑,而今判若如两人,学生惊诧费思考。教授没有把话回,侍娘洗毕送睡觉,随后又进厨房来,重把碗筷洗刷好。

学生不明大胆问,老师为啥这样搞。教授深深叹口气,声情并茂实情掏:可怜天下父母亲,子女事情总心操,就是子女花甲过,父母面前永远小。无时无刻不担忧,随时随地细念叨,从不认为自己老,儿女面前最重要,什么事情都能包,就连性命也可掉。所以子女父母孝,不能光看掏钱钞,要让人有存在感,父母作用不可少。父母充实又自在,孝顺真正才做到。


学生听后齐鼓掌,称赞老师您真高,别出心裁慈母孝,无微不至真情抛。但愿母子福如海,寿比南山松不老。


平淡人生一帆顺


人老了,要勤活动,不能啥都不干,那样不是对老人好,而是害了老人。 \r 身边的事儿。有一个老太太,八十多岁,家住农村,每天自己做饭,还上山摘苹果。儿子在城里住,看见母亲这么大岁数,还自己操劳,就把老母亲接进城里,住了楼房。每天也不用老太太干啥,除了吃就是呆着,因为岁数大,不会乘坐电梯,结果也不出门,每天在家里呆着,儿子儿媳妇都上班,也没人陪着说个话,结果住了半年,老太太痴呆了,也不会说话了,问啥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后来还是把老太太送回了农村,让她每天出门走走,串门说话,老太太半年多才缓过来,再也不愿意去儿子家了。 \r 所以老教授做的对,让老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她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让她感觉自己还有用,这样老人才会长寿。


书妖纨衣


一位大学教授在家中宴请学生,饭后学生要抢着洗碗,教授阻止了他们,请出八旬老母亲来洗碗,这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看到老人欢喜而忙碌的神情,学生们都理解了,教授的想法是周全的。对待长辈,我们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供养,还应有精神方面的关怀照料。老年人是闲不住的,要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被人需要的感觉。能够照顾好老人的衣食住行,还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是高层次的孝,为这位教授点赞!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件事提醒还没有步入老年的我们,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将来才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经济上独立,精神也独立,生活中有所追求。因为年轻人有他们的世界,老人不要总想着让孩子们哄着,陪着,自己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远方老师在美国


看题目我就知道是什么了,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大体就是男人的妻子生病了只能在家呆着,就这样男人每天都会打电话告诉妻子,中午我想吃什么什么,你给我做吧吧啦吧啦,同事不解,你的妻子都生病了你为什么还要她做饭?男人说,如果总是什么都不让她做,她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这样告诉她我想吃什么,还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也很开心自己不是一个无用的人。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只记得大体梗概,具体我忘记了到底怎么说的,越长大也越能体会这种感觉,我爸妈就闲不住,你要是让他们什么都不干,整个人都没精神,所以,对人对事吧,只要开心,愿意做什么就做吧


柠檬不萌XXX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文章也提出来,父母觉得虽然老了,但是不意味着就没有能力没有作用了,为了证明自己还是可以替儿女分担,可以理直气壮地“弹劾”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一定要做点什么。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如果过分干涉父母做的这些事,父母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甚至有拖累感,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老年人的心里健康。再就是老一辈人勤劳朴实已经习惯啦,你不让他们干点活,如坐针毡,闲不下来的,总要费尽心思找事做,与其这样,不如放手,任其自然,就比如我们经常给老人家买衣服,第一句永远是多少钱啊,说贵了还怪你乱花钱,所以在他们面前永远说得很便宜。在家里面有时候饮料零食都悠着点买吧😁,估计买多了父母总是会说家里吃的大把的还花这些钱💰………老人就是这样,只要他们高兴,他们满足,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没事视频


我在以前读书时的课外读物上看过一则故事,名字和人物名字已经记不清,但是故事记得很清楚。

一男孩,从小母亲对他很好,父亲早逝,其母以烙饼小生意养他到大,他也想留在母亲身边,但是免不了外出赚钱养家,留下母亲独自在家,他总是会按时短时间回来看望。后来他得机遇做了大生意,时间很忙,但也会抽时间来看望母亲,母亲看着他西装革履,豪华轿车总是很高兴,因为自己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自己也无欲无求了。街坊邻居也很羡慕其子有位。有一次,他在外面,有人带话给他说母亲病在床上时日许久,他大惊之下想起,很久没有回去看望母亲了,于是遍回。母亲一人卧床在家孤单无望,虽有邻居送来饭菜,也是过得,一天,儿子突然回来了,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以前的豪华轿车已不见,开回来的是一台上了年纪的老车,破旧不堪,卧床许久的母亲见儿子这般模样,突然就弹坐起来了,问儿子怎么了,儿子把头埋在他胸口说,我破产了!母亲听到突然声音坚定的说,怕什么,我还在呢!硬拖着病体把放下很久的烙饼工具退出门外,在街上重新做烙饼,街坊也是吃惊,问她何故,她说,我儿子破产了,我也还在,我们要重新好好生活!就这样,母亲每天坚持去做烙饼挣钱,身体却慢慢好起来了,还多活了些许岁月。直到母亲去世后,有人又见到他穿回了干净整洁名贵的西装,开着豪华轿车。有人问他,你没破产啊?他说,我根本就没破产。那人问,那你为何让你母亲重新操劳呢?他说,我要让她动,我懂她,她一直有一个信念!(此文仅作参考,非天下所有母亲如此!)



聂公子说事


看到这张图片,我觉得老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感受到子女的依赖,她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她感受到为爱的人洗手做羹汤的幸福。

教授无疑是有智慧的,也是孝顺的,他懂她的母亲。

每次回娘家,母亲都要问我想吃什么,然后一大早就准备好食材。老是说,吃多点,吃多点,你看你这么瘦。

我喜欢看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东西的表情,然后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吃呢,她也总是回答,我在厂里吃过了。然后她就等我们3姐弟吃完了,她才慢吞吞地开始吃……

其实看起来是我们不孝顺,但是,她却是幸福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伟大而又无私



金天仙


看到题目我就知道大学教授为什么会这样了。先说说我的一个故事吧。

在我家,我妈妈她是以孩子为重的一个人。孩子她在心目中排第一,其次才是她自己。



平时在家就是做饭,然后打扫卫生。把水果各种东西摆好,等我们都去学校之后她才会去玩或者做其他事情。

有一次她过来深圳玩。因为我在深圳工作,我就带她去逛了逛。

因为我那个地方太小,放不下洗衣机。我妈妈呢,就每天帮我洗衣服,我是觉得手洗真的很辛苦,因为我的衣服都是好多件的。不是说每天穿着的那一套衣服。

有一天,我就觉得她很辛苦,那天洗完澡就顺手把衣服洗了,在洗的过程中被我妈看到了,

她过来看着我,然后问我一句,好像很不开心,又有点害怕。她说,你为什么要自己洗衣服,你是怕我洗衣服洗不干净吗?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是,我明天想穿这个,所以先洗了,您明天帮我洗剩下的那些,好嘛?

然后我就不洗了,放下,跟她说。我去吃个东西,你帮我洗一下这几件衣服,她听了很开心,然后就过来帮我洗了。

她住在我这里的这段时间,每天的任务,就是问我要吃什么,然后去买菜回来做。

怎么说呢,我感觉作为母亲,如果她以孩子为重的话,她是需要被孩子需要的。

如果孩子不需要她的话,她可能就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意思,这对母亲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因为她会心里会觉得:孩子长大了,不需要我了!



这位位大学教授他母亲八十岁了,在这个年纪呢,一定要让她感觉到她是被需要的,不然的话,她可能就会失望。

如果她没有什么存在意义的话,她就会产生自我怀疑,所以我觉得大学教授他的做法非常好。

因为洗衣服也不是一个很重的活,就这样。

(欢迎关注娱乐砖家的后院,只生产独到的娱乐观点)


娱乐砖家的后院


有时候,孝顺不是给老人买多少东西,给多少钱,说多少好话。其实,老人需要的是惦记,是尊重,是能够想到他的存在。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老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和适当的劳动,就有可能会生病,会越来越郁闷和寡言。

教授用一种更加能够让母亲体现价值和存在感的方式,让从农村上来已经陷入沉默的母亲,感到自己在儿子学生面前的价值,也是良苦用心。即便看起来“残酷”了一点,让她做了许多原本可以不做的事。但是,可以看出,老人的精神在儿子让她做事的那一刻,完全振奋起来、喜悦起来了。

事实也是,有多少父母会计较孩子给予了他们多少,没有的,他们对子女,就是想着付出。而希望得到的回报,就是子女的尊重和惦记,能够在子女的心里有一个位置,哪怕很小很小。所以,对这名教授的行为,只有两个字——钦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