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一二年級的孩子更快更準的算出百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

墨卡司


我是小學數學老師。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說明一下,在一年級上冊的孩子學的是20以內的加減法。下冊就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法或者減法的計算問題。二年級上冊學習的就是加減混合運算。

題主所問的如何能更快更準的算出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這個家長也真的有心了,知道低年級數學中計算能力是孩子的基本能力,如果計算能力不過關,其它能力也會大大受損。因為大部分數學題最後都要靠計算來完成。並且低年級數學題中對於純計算的測試也佔有很大的比重,比如口算題,列式計算題,學了豎式計算後,豎式計算等等。

那麼怎麼才能使孩子能夠把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能力提高,這個問題我只要問問家長,你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學的咋樣,能否達到看到題脫口而出的地步。我班裡很多小孩子的計算能力非常好。他們很多20以內的計算題張口就說。

那麼今年學加減混合運算輕而易舉。它和一年級下冊學的相比沒啥難度。一年級上冊學習20以內的計算題我們採用的是湊十法和破十法,這個家裡有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都知道了,我在這裡也就不在贅述了。

看上圖。有沒有發現這樣列豎式進行計算非常簡單,把相同數位對齊後,它就變成了20以內的加減法了。如果2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的非常牢靠,這還有啥難度可言。不過做加法時,提醒孩子一定要記得滿十進一,這個會有小孩子忘記做錯。做減法時切記在十位上借走了一個,這時十位就會少一,可是很多孩子借了位,也記不住去掉一。


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做的。

在這裡家長要格外提示孩子們在做混合運算題題時注意運算符號,很多孩子就會把加看成減,把減做成加。粗心馬虎要不得,否則你永遠也不會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想要提高計算水平,就是要多練。計算的多了,看見算式會直接有答案,省略了計算過程,那樣在一二年級裡計算能力就算過關了。

如果您的孩子真的計算能力差,家長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幫助孩子,但是前提是家長得把握一個度,不要說多練就讓孩子每天練大量的計算題,那樣枯燥的數字會讓孩子感到累,煩,不想做,你的練習也不會有好結果。可以趣味一些,量小一些,給一些小獎勵,比如全部做對了,可以讓孩子提一個你能滿足他的小要求。這樣他就會愛上計算的,期待您的小考核,那麼他的計算水平的提高也會指日可待。

提供些100以內的計算題給家長們。

期待朋友們留言指正,您的留言是對我進步的最大幫助!


心中百合靜靜開


我的建議是:先要準,再求快。我是翼翔老師,專注兒童教育。

100以內的加減,因為涉及到數字的存儲記憶和計算,特別是有進退位的計算,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出錯。

先從簡單的開始:


上面是100以內加法和減法的總結,對比。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先把步驟弄清楚,這是後面計算的關鍵。

當涉及到3個數的加減時,有兩種比較常用的豎式計算方法:

這些書本上都有,可以根據課本學習。


那麼到了後面,我們在做計算時,隨著心算能力的增強,可以考慮直接心算。

而心算的方法,其實就是從左到右,問題是,在計算前兩位數字得到結果之後,孩子們常常會忘記這個得數,或者是記錯了。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地利用筆來幫助計算。


總之,連加連減或者混合加減,其實都是在前面的簡單加減法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因此,如果前面的基礎紮實,那麼這一部分,只要按照規則來寫,一般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在做口算題的時候。這一部分,就需要多鍛鍊心算能力了。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100以內加減法學習貫穿一年級下和二年級上兩個學期,都是重點內容,也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和乘除法的基礎。一年級主要是兩位數加減個位數和整十數,二年級豎式計算到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知識點是遞進式的,由淺入深。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不要一上來就求快,

準更重要。其實是需要反覆地練習來熟練的。基礎是掌握準確筆算方法。熟練的前提下再接觸一些速算巧算技巧。學計算目的是為了解決應用問題的,不建議過分單練。

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減法

兩位數加法理解到豎式計算過程及注意點。數位對齊,個位起算,進位退位(20以內加減法基礎)。理解是前提,建議通過圖中計數小棒或算珠去實際操作。

速算巧算技巧

熟練豎式計算,運算順序後,可以學習如湊整先算,帶符號搬家,基準數法,等差數列等相關速算技巧了。附二年級速算技巧。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乾貨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唯手熟爾!天天練就可以做得到!

每天堅持做,那麼孩子的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我非常反對過早的給孩子講“計算技巧”

計算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的基本功,在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計算能力貫穿始終,無論是從速度上還是準確率上都對整個數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但是我不贊成在孩子小的時候過多的給孩子去講計算的技巧,而是應該把基本的“過程”給孩子講清楚就行了。舉個例子,10-5+4=9,你拿是個瓜子,拿走5個,再補上4個,這就是過程的變化。小數目的時候應該用這種方式讓孩子真正的去理解這些在我們大人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然後就是堅持練習。

買本計算天天練可以,自己給孩子出題也可以,而且現在也都有突出軟件,出完之後再根據孩子的薄弱環節人工調整一下即可。

計時完成,及時改錯,如果發現某一類問題出錯較多,後面就針對性的多出點這類的題目。

“巧算”這種東西不要著急給孩子講,當孩子做到一定量的時候比如你發現孩子做題的速度、正確率已經很高的時候,那麼作為“增加趣味性”的必要補充環節,你這個時候再以“啟發式”的方式讓孩子發現原來還有如此有趣的方法!這樣對孩子的幫助才是最大的!而且往往你會發現孩子往往會自己去找一些新的“方法”,這些方法可能會很好,也可能會使得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都沒關係,我們鼓勵的是孩子的“思考過程”,不要太過在意這個過程是否“合理”。因為孩子自己就會判斷出來的。

比如我家孩子我就是這麼教他的。我記得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有一天我給他出了幾道大數加法題,但是我發現他竟然沒有用過去的方法,而是用從高位往低位的方法,很顯然, 這種方式無疑會增加計算量而且會容易出錯,我以為這是孩子老師教的,就問了問,結果老師說沒有,然後我問孩子為什麼用這種方法呢?孩子說他就是想試試……

我很高興他能夠主動地去思考這些問題,對他進行了表揚,並且藉著他的這個方法,告訴他他實際上用到的方法是“位值法”(解釋一下:比如2123=2000+100+20+3 123=100+20+3 那麼2123+123=2000+(100+100)+(20+20)+(3+3)……)。然後又給他講了點其他的什麼東西(記不清了),結果孩子就會很興奮。後續經常會發現他能夠想出一些很“奇怪”的方法來。直到上學後,有一天因為他的方法比較“怪異”導致老師批改的時候誤以為是做錯了(過程怪異),結果孩子回來問我的時候我一看,我真的是看來幾遍才看出來孩子的思路……後來跟老師解釋了一下,老師很高興孩子的思考精神還表揚了他,結果可想而知孩子會有多高興了。


所以就我的經驗而言,我認為剛開始學的時候一方面是多練,另一方面是不要直接講技巧。而是在過程中幫助、引導孩子去思考、發現一些規律和方法。這也是在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只要這麼堅持下來,孩子的水平一定會提高的非常厲害!以我家為例,除了那些學習過珠心算了,只要是純筆算,我孩子這些年來生活中幾乎沒有過對手。而我們僅僅做得就是“堅持計時練習”而已。


最後推薦兩本書

因為題主孩子還小所以先推薦的是學而思有一套《計算秘籍》,現在新版了,我們以前做的是老版的。按年級做就行,因為書上的題目不夠多,所以家長可以輔助再出一些給孩子練練。水平夠了就繼續往下做,這個計算我認為不需要按年級學,基礎夠了繼續往下做就行了。

另外一本是印度的數學,這個版本很多,買本銷量高的就行,很有意思。當然了,網上也有相關的文章整理,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不用買書自己整理點符合孩子水平的資料看看也挺好的。

但是,再好的書再好的方法也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讓孩子熟練地掌握的。而且這個過程並不短——我家即使現在是五年級了,還是會堅持做計算練習的(只不過已經開始做的是初中計算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字:

練!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小時候我們老師讓我們買一本《口算速算天天練》。

每次數學課之前,都要練一頁,老師還一直在催,做完舉手。誰是全班最後一個做完,就要挨板子。然後同桌互相交換批改,錯了還要挨板子。

效果真挺好的。就是害怕上數學課,膽戰心驚。


霞霞162458451


這兩位老師,也算事誤人子弟的典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