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詩最有意境?


首先請大家欣賞好詩的意境,下邊摘抄的詩都是發表在2009年《詩刊》上的現代詩。另外,我這樣做的另一個目的是想借機大力宣傳現代詩迷人的魅力,以後有條件,將書寫同一題材的現代詩與唐詩進行一番有意義的對比與比較。在這裡,感謝三位作者及《詩刊》社。

《枯葉蝶》郭野曦

草莖上的春天,一節比一節涼了

當南歸的雁影和破碎的鳥鳴

移出秋風的跑道

菊花謝了。蟬將自己叫成一個空殼

一隻枯葉蝶,抱著一樹火紅的霜葉

瑟瑟發抖。斜刺裡飛出

一隻麻雀,伸著脖子衝枯葉蝶嘰喳亂叫

把鳥語翻釋過來

大概的意思是:核桃,榛子,山裡紅,山葡萄

都被人家摘光了。剩下的秋色

咱倆平分

《像菊花一樣過冬》葉藍

這個冬天,我要和菊花相親相愛,

它在陽臺上怒放,

我在屋子裡對著一扇玻璃門跳舞,

擺動胳膊扭扭腰,

努力地,使自己接近一朵花的形狀,

再接近它溫噯的色彩,

最後接近它芬芳的內心,

就想這樣,度過冬天

《游泳記》韓宗寶

一個孤獨的人

在春天的最後一個下午去河裡游泳

他把衣物和往事放在岸上

然後把頭和臉深深地

埋在水裡

讓整條河替他哭泣



根言木語


怎麼寫詩最有意境?


第一,真情實感。我覺得要寫好一首詩一定要有真情實感,言之無物是不會感動人的,是不是感動人的那個東西就是所謂的意境啊?看李白、毛 澤 東他們的詩作多大氣啊!李煜、李清照他們的詩詞又是多麼柔情啊!所以說意境與人的經歷是有關的。

第二,豐富的詞彙量。我覺得感情再豐富就侷限於幾個詞也出不來好的意境。只有詞彙量豐富了才能恰如其分的表達意境。所以說意境與人掌握知識的縱橫度有關。



第三,獨特的眼光。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永遠出不來好作品的。詩者只有認真的體驗生活,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不同的東西,才能出來不同的意境。因此,意境與詩者的靈性是有關的。


總之,我感覺水到渠成,脫口而出才能出來真正的意境,為詩而詩的功利寫法很難出來應有的意境。我喜歡詩仙的飄逸,哪怕是出律也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不喜歡詩聖的古板,感覺讀起來總讓人有種壓抑感。

我是林林媽媽,憑感覺在這裡胡言亂語這些,不當之處,敬請指教!謝謝!歡迎您關注點贊留言評說!誠心的向大家學習!


林林媽媽


怎樣寫詩最有意境?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意境?

從字面上看,意是人的思想,人的想象,人腦的思考內容。境是環境,是空間,是格局,是人思考的廣深與深度的問題。所以說"意境"就是思想活動的內容與空間!

怎樣才能寫出最有意境的作品呢?

首先要真實的再現客觀事物,描寫要抓住事物關鍵點。也就是俗說的"說到點子去了""神評論"等。

下面以(宋)葉紹翁《遊園不值》為例,加以分析說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詩人認為"一枝紅杏出牆來",不是隨意伸出的。而是園內春意太濃,控制不住春意,春意便溢了出來。詩人這種體會和認知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引發了無數情感共鳴,被引申為,女子春心蕩漾,出軌尋歡。這種特殊意境,諦造了這句千古名詩!

還有通過提問來昇華意境的,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通過尋問引發思考,使人思緒悠悠,浮想連篇,意境深遠也。

也有通過讚揚肯定的評論使意境擴大的。

比如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最後兩句是千古名句。

來分析以下。友人遠行,天氣異常惡劣,黃雲密佈,遮天蔽日,千里之間矣。北風呼嘯,如雁陣般的飛雪紛紛揚揚,不知何時能停。這種極端天氣,出門的人,心情是沉重的,前途是迷茫的。但是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讓人頓時溫暖。你現在是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崇拜你的人很多,遍居世界各地。你不要發愁找不到知心朋友。大家都會歡迎你的。

意境又如書法章法中的留白,要有足夠的氣運空間,字才能活起來。氣運通達,意境通暢,有注於聯想想象。這就是實與虛的關係!太實,無想象空間,意境也沒了。太虛,無想引起想象,何從想象的問題。

關係意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要感知某意境要有相應的能力。為什麼別人能想到,你想不到呢?這就是人的綜合能力有關係。

要寫出意境優美的文章,要多讀書,多思考,多進行社會實踐。不要閉門造車,到豐富多彩的世界裡去吸收新鮮血液,強化自己實力!











微詩陽春白雪


  • 或有問於餘曰:“詩何為而作也?”

  • 餘應之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夫即有欲也,則不能無思;既有思也,則不能無言;既有言也,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諮、嗟、詠、嘆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


——宋·朱熹《詩經·毛詩序》

  • 詩歌是人類情感激動的產物,當人類情感激動時,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

  • 靖康之恥,直接導致北宋滅亡,深深地刺痛了漢人的心,如何抒發“悲憤”之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岳飛《滿江紅》

  • 無法用常規語言邏輯分析“怒髮衝冠”,誰憤怒時能將頭髮豎起?誰能用頭髮把帽子頂起?沒有人能辦到,包括岳飛;但是,靖康之恥深深地傷害了岳飛的自尊心,“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漢民族的大節,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兩成了金軍的俘虜,以“精忠報國”為使命的岳飛如何立於天地之間?滿腔的悲憤之情如何抒發?“怒髮衝冠”就成了必然,因為這是岳飛內心的真實感受。


  • 詩人都是瘋子,因為詩歌無法用常規語言邏輯進行分析,但是詩人絕不是神經病人或者精神病人,無病呻吟的除外,當今中國詩壇最不缺的就是無病呻吟的人。

  • 怎樣寫詩最有意境?問得非常好,正中當代中國詩壇的痛點!詩歌是人類情感激動時的產物,切勿無病呻吟,無病呻吟寫不出好詩,只有在情感激動時落筆,才能寫出好詩。

  • 新體詩較舊體詩而言,格律、押韻、對仗、平仄……都沒了,只剩意境,若是連“意境”也沒了,新體詩是什麼?便便!

  • 如何構造詩歌的意境?

  • 1、以“愁”為例,“愁”作為人類的情感,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沒有具體的形狀可供描寫,太抽象了,如何用詩歌的語言寫“愁”?不妨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嗅得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 那一江滔滔東去的春水就是李煜的滿腔愁苦,作者把“愁”形象化為一江滔滔東去的春水,意境出來了吧!

  • 什麼是意境?通俗點說就是情與景完全融合之物,情與景完全融合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交融,不知何者為情、何者為景,如此構造意境。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飛紅萬點愁如海。

——宋·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 2、(詩三百)是以諸侯採之,以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於樂宮,以於考其俗,尚知美惡,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

——宋·朱熹《詩經·毛詩序》

  • 由此可見,詩歌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高大上,《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作者是先秦時期的奴隸。

  • 所以,構造詩歌的意境切勿晦澀難懂、故弄玄虛,要是連老百姓都看不懂,新體詩是什麼?

我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據說白居易寫這首詩時,被一個不識字的老婦人聽到了,老婦人說:“白沙堤誰不愛啊!”白居易當即向老婦人道歉,把“我”字改成“最”字,這首詩流傳至今。

  • 北宋時期“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普通老百姓寫不了詞,但是能聽懂詞,詞在兩宋時期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從兩宋流傳至今(大部分詞詞牌遺失,納西古樂保留了極少的一部分),流傳了1000多年,說明了什麼?

  • 所以,構造詩歌的意境時,要讓普通老百姓看得懂,這樣的意境才是好意境,如何構造讓老百姓看得懂的意境?不妨從《詩經》中尋找答案。

喝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產黨。

——歇後語

  • 看不懂的請舉手!這種修辭手法叫“比興”,源於《詩經》,《詩經·國風》很多詩篇都用這種修辭手法來構造意境,比如《關雎》、《桃夭》、《山有扶蘇》……先言他物,藉以聯想,然後引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用這種方法也可以構造詩歌的意境。民歌多采用比興手法,最經典的要數有“東方小夜曲”之稱的雲南彌度民歌《小河尚水》。

  • 3、無論“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都有“我”參與,以我的情感(對世界的認知)為中心,詳見王國維《人間詞話》。因此,在“無我之境”的狀態下寫景,切勿平鋪直敘,《星星》、《詩刊》很多作品就毀在這上面。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隋煬帝楊廣《晚春詩》

  • 意境之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在這句詩上再恰當不過;我思索了一個多小時,就是不能在保留意境的前提下將這句詩譯成白話文。白鷺在天上,蓮花在水中,白鷺近,蓮花遠,空間感有了;白鷺動,蓮花靜,運動感有了;白鷺和紅蓮,色彩鮮明……這句詩美得不可方物。

  • 就文學性而言,隋煬帝這句詩完全碾壓唐詩、宋詞、元曲中所有在“無我之境”(我之色彩不明顯)狀態下的詩句。比如: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金·元好問《潁亭留別》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宋·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 在“我之色彩不明顯”的狀態下寫景,關鍵在於將景寫出空間感、層次感、運動感、用鮮明的色彩進行對比……或者兼而有之,意境也能這麼構造。

  • 4、在“我之色彩強烈”時,可通過以“衰景寫哀”和以“樂景寫哀”來造境。

  • 什麼是“我之色彩強烈”,比如上文提到的“怒髮衝冠”,最經典的要數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所謂“衰景”指的是蕭瑟、殘敗、清冷……的景色,古人在離別時,通常都用“衰景”襯托離情。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送董大》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元·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 以“衰景寫哀”的特色在於,景色使人憂傷,而離別之情更讓人憂傷,景與情融合,詩歌的意境就構造出來了。

  • 以“樂景寫哀”,古今中外只有李白一人,再無分號。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 “煙花三月”這就是“樂景”。陽春三月,百花盛開,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時節,老朋友相聚,當遊春、賞花、用詩歌讚美春天……然而離別在即。通過“景”與“情”的強烈反差寫離別之情,李白“詩仙”之名還真不是吹出來的,後人不妨一試,一代新人勝舊人。

  • 5、通過“隱藏抒情主體”構造意境,在唐詩、宋詞、元曲中運用極廣,當代也有人仿效,還非常成功。

你走了/那飄零的花還記得/我兩走過的繁華

你走了/那薄霧空朦的樓/把三月多情的雨/再次滴答

——王偉《你走了》

  • 在這首詩中,“你”、“花”、“樓”、“雨”,唯獨不見抒情的主體“我”,誰看到花兒在飄零?誰在小樓裡看雨?都是抒情的主體“我”,就是作者自己。能將宋詞的婉約發揮到極致,也就這首《你走了》。

  • 然而,很多人都被王偉糊弄了,仔細閱讀唐詩你會發現,王偉在這首詩中化用了李白的“昔日芙蓉花,今成斷腸草。”

  • 往昔,和心愛的人一起觀看芙蓉花的日子是多麼溫馨浪漫;如今,我孤孤單單一個人觀看芙蓉花,(回想起一起看花的日子)這嬌豔的花兒就像是斷腸草,令我肝腸寸斷。

  • 不得不說,這小子化用得好,不留痕跡;通過“隱藏抒情主體”和“以過去寫現在”來構造詩歌的意境,不失為上乘之作。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 誰看到孟浩然乘坐的船消失在天與水的盡頭?誰看到一江春水奔湧不息、滔滔東去?都是“被隱藏了的抒情主體”李白,那一江奔湧不息、滔滔東去的春水就是李白對孟浩然的依依不捨之情(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 6、運用排比,也可以構造詩歌的意境。

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宋·張先《行香子·舞雪歌雲》

人送外號“張三中”,就是這一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7、有人說,除了《詩經·國風·蒹葭》世上再無朦朧詩,未免有些牽強。朦朧詩之所以美,就在於雲裡看龍、霧裡看花、隔著紗簾看美人;只能看到龍的一鱗一爪,而渴望知道龍的全貌,只能看到美人的身形,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美人的身段、相貌……引人入勝,《蒹葭》之美就在於此。


  • ……

  • 花了我五個小時,還不算校對,真累啊!請不吝賜教,將您構造意境的方法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提高。


一何鄙


怎樣寫詩最有意境?我覺得要用成功的作品來回答這個問題才最好,首先要懂得用詩的語言來描寫景物,要懂得什麼是意象,沒有意象的詩是一紙空文。再要懂得運用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誇張,擬人,排比,對偶。反問,設問,反語等等手法,都能增添文章的意境,使文章顯得生動。要懂得白描手法,逆向思維,要懂得用五官感受生活,等等條件,才能寫出好的意境的詩。我覺得我的詩的意境是很精美的。————————————————————————————《自家小屋大門口見梅雨,楓》武中明——————梅雨簌簌楓發茂,布穀聲聲催人愁。再過半月端午節,小城小職音杳無。————————————————————————————《暮春三月》武中明——————煙花時分飛月下,黃鸝當衝吵春插。五尺堂堂慵早起,光陰時時照白髮。————————————————————————————《仙宮殿》武中明——————仙宮上空星滿天,燦爛星斗對爭豔。方圓百里獨一寺,千年鐘聲萬古傳。


用戶5134241127990


不去絮絮叨叨地引經據典,那樣一來讓人聽得腦子發脹,仍然雲裡霧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你寫一棵草,想把它寫得有意思,有情趣,有一樹擎天的境界,你不可能讓它長在豐茂的草原上,蒼蒼的古樹邊,或做桃花和杏花的鄰居,那樣,你根本顯現不出你生命的獨特和想法,沒人會注意你而投去深情一瞥。

但如果,你讓它長在一片沒有生機的石頭縫中,並且獨一無二地伸出窄窄的葉片擁抱初春的陽光,讓人覺得,這棵草是這片戈壁灘上唯一有生命力的頑強靈魂,並且快樂而無畏地在料峭的風中搖曳,彷彿在向你昭示一種偉大的思想,讓人震撼,產生無窮的遐想……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詩歌中的高度和意境。

當然,要做到這一步,你得善於觀察,善於提煉生活中有意義的素材,有不同於尋常的詩意的眼光,

還得學點哲學,涉獵古代哲學大家的思想,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還有你得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你才有可能叩開那扇神秘之門。

願我的這碗水,能讓你的枝葉有所溼潤!


高粱179816305


要想讓寫出的詩有意境,我們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詩的意境。


詩的意境是指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外在景物相結合所產生的虛擬的情感世界。是在意象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我在《什麼是詩歌的意象》一篇答覆中已已對詩歌的意象做了詳細介紹,而詩歌的意境則是由作者所創造出的藝術境界以及讀者在閱讀之後內心所產生的藝術境界的合稱。

很顯然,在詩歌的藝術境界中,意象的選取和相互作用是意境高低的關鍵所在,所以要表達出好的意境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

一是“象”的選取。事物和情感的關係十分微妙,寄情於物的手法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很多人在閱讀了大量的古詩之後,已經懂得去選取“象”,比如明月和登高隱含思鄉,西風可以暗示日趨沒落的腐朽勢力等等。這一點我就不再詳細說明。

二是對於“象”之間或者“象”與人之間的互相作用,也就是所謂動詞的選取。這一點是大多數人的弱項。不少人在詩句中羅列了很多事物,但是這些事物僅僅是排列在一起,不僅不能相互作用,而且猶如詞語所砌成的冰冷的牆壁一樣橫亙在詩句與讀者之間,令人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情感取向。比如今日看到一句“別緒蕭蕭尋嫩筍”,別緒蕭蕭確實不錯,但是尋嫩筍就與別緒蕭蕭完全扯不上關係了,你能想象一個懷著別緒的人不是惆悵飲酒也不是孤獨地寫詩,而是“蕭蕭”到要跑到山裡面去尋找嫩筍嗎?如果有人有這種經驗,不妨讓大家笑一笑,但是別寫進詩裡面。大家可以以感受一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作者所選取的“象”包括花和鳥二者,而除此之外大量的則是表示情感的動詞,包括感,濺淚,恨別,驚心。這些非常強烈的表達情感的動詞讓僅僅只有十個字的句子充滿了活力,表現力爆滿,刻畫情感的畫面感十分強烈。當然動詞必須恰到好處,作者的仔細推敲是很重要的,大家必須下苦工多多研究。

三是形容詞的選取,要明白這一點只要看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枯,老,昏三個形容詞讓藤,樹,鴉三種物體瞬間有了衰敗不堪,淒涼悲苦的感覺,堪稱點睛之筆。

最後是疊詞的選取,雖然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七組疊字舉世聞名,但是疊字在詩句中是最難把握的詞語,用得好可以蓬蓽生輝,用的不好而滿盤皆輸。比如今天看到一個“彎彎鉤”,整個詩句的感覺就完全垮了下去。所以大家在用疊字的時候務必加倍慎重。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實在對疊字沒有把握,那就儘量不要用疊字。


明月山脈


《論詩》

詩是什麼?

詩就是生活。

人生的酸甜苦辣,

喜怒哀樂,

只要細細品味,

隨時都有話說。

詩是什麼?

詩就是感悟。

不論海闊天高,

地厚物博,

只要善於觀察,

可把靜物說活。

詩是什麼?

詩是一壺老酒,

詩是一杯清茶,

越嘗興越濃,

越品腦越活,

一生終未枉過!

老實作


老實185501065


遊山玩水,水到渠成。風雨人生,入林花鳥,風吹草動。溪柳成蔭,愛情依山傍水。詩情畫意盡在自然中,走長城、遊西湖、荷花盛開池塘中,看紅塵:走柳巷,軒轅傳奇故事,賞花鳥、看人心、相比那裡分?獸遊曠野飛屍魂,人獵獸肉慾望高。森林泉水布丈飛,獸影龍潭蛟龍狂,風雨任逍遙。日月鋪林海,星辰鬥江河,一葉小舟釣寒雪,三朵梅花觀冷暖,四季長青竹與松,六六大順看禾穀,風平浪靜人心齊,大動干戈錦不繡。











滄海129345295


不繞彎子不套路開門見山說吧,所謂詩的意境就是更多的是表達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涵和外延,通俗的講,現舉一句簡單一例:孤影對斜陽,思鄉路漫長……第一句孤影對斜陽,就具有意境式的表達,為什麼說呢?上句如果直接書面的表達說我一個人在斜陽下走路,啥時候能到家啊!就不能稱為詩了,也沒有意趣和意蘊和景緻了。凡常寫詩的人很容易體會到,意境就是意與景、情與景的融合,內涵的延展可以包涵有無限多的情愫在裡面,就看錶達側重點向那方面偏斜,如果是思鄉的就偏重思鄉方面理解,如果不是思鄉的,是訴志向的或訴憂憤的,孤影對斜陽同樣可用,你想一個人對著落日拉長的影子,一個有不平內心的詩情飽滿的人,情因景生,景因情駐,其交融後,迸發出像星月般的亮光,其乃意境也!再舉一例大家熟知的:秋水共長天一色,彩虹與孤鶩齊飛,其意境就非常震撼,其意非常大,其境非常美,可是呢,此種景像誰又沒有常見?可是誰又能寫出如此美妙的句子呢?可能一些人會大呼這景真美,真美,美的不知道用何種語言描述,可能還有人覺得剛想說點什麼就又欲辯已忘言了。再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其意境也非常明顯,非詩語絕難描述,非詩壇高手絕難寫出,非詩人絕難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