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對蒙宋戰爭有多大的戰略意義,為何兩軍會在這裡對峙長達6年?

大國布衣


行軍打仗不以地圖為根本,那就是紙上談兵,一切皆空!

從下面地形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襄陽這座城市位於南陽盆地,地勢十分險要,不論是南下、北上、東出、都必須經過此地。可以說是一個至關重要地戰略要衝之地!魏蜀力戰於此,關羽腹背受敵,被俘而死,王近山將軍南下也在這裡打了一個漂亮地攻堅戰,當然這裡還是南宋防禦蒙古鐵蹄的一個邊防要塞!



鹹淳三年(1267年),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攻滅南宋策略:

“先攻襄陽,撤其捍蔽”,他認為南宋如果“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忽必烈採納劉整的建議,開始實施對襄陽的戰略包圍。

鹹淳四年(1268年),蒙將阿術在襄樊東南鹿門堡和東北白河城修築堡壘,切斷了援襄宋軍之路。

鹹淳六年(1270年), 蒙將史天澤在襄樊西部的萬山包百丈山築長圍,又在南面的峴山、虎頭山築城,連接諸堡,完全切斷了襄陽與西北、東南的聯繫,襄樊成為一座孤城。

這一時期元軍在襄樊外 圍修築10餘處城堡,建立起長期圍困襄樊的據點,完成了對襄樊的戰略包圍。

其次,忽必烈命劉整“造戰船,習水軍”,以圖進取襄陽。劉整遂造船5000艘,日夜操練水軍。

宋蒙兩軍在襄樊外圍進行了長達3年的爭奪戰,宋在這三年內,屢派水路、陸路援軍企圖解襄陽之圍,但可惜地是六敗於以逸待勞地蒙古軍隊之手,致使襄陽成了一座孤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元將阿里海牙認為:“襄陽之有樊城,猶齒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為切斷襄陽的援助,元軍對樊城發起總攻。

鹹淳九年(1273年)初,元軍分別從東北、西南方向進攻樊城,樊城陷落。

樊城失陷以後,襄陽形勢更加危急。呂文煥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但終無援兵。元軍在攻城的同時,又對呂文煥勸降,呂文煥感到孤立無援,遂舉城投降元朝。

為什麼打了六年,這六年來蒙古軍隊先是建立一個個堡壘,徹底圍死襄陽,後建立優於宋軍的水師,投下襄陽這個大魚餌,守襄待宋、待宋軍來援,逐個擊破,有力地消耗了宋軍的有生力量,為南宋敗亡打下了基礎!後打心理戰,耗幹了襄陽守軍的鬥志,兵不血刃佔領襄陽。於遼瀋戰役,先圍錦州,關起門來打狗的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靜言觀史


為什麼宋元兩軍在襄陽單獨爭奪長髮三十多年,後來竟達到相持6年多的地步,我們不得不談一談南宋的荊襄防禦的重要性。


粗淺形容南宋的整個防禦體系的話,如果荊襄陽是中心,兩淮和川蜀就是兩翼。荊襄東可策應兩淮,西可保障川蜀,同樣,一旦荊襄有事,兩淮與川蜀皆可策應之。說白了,荊襄防禦,就是南宋防禦體系中的一個突出部,是南宋有意也是被破弄出來的戰略突出部,專門弄出來吸引火力和威懾敵人的,你打吧,烏龜殼,費時費力,不打吧,自己側翼和後路不保,蒙古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後來就在襄陽城上不遺餘力,哪怕費時費力牙崩了也要拿下它。



南宋有襄陽,進可攻退可守,一旦有失,則襄樊和其以南沿漢江沿線的城市,如郢州、德安府、黃陂等構成長江和武昌以北的防禦支撐即告崩潰,江漢平原以北難守,武昌接著就直接遭受到威脅。武昌和其長江北岸地區的失守,將使北方軍隊順江而下,進逼南宋核心地區;而且也可沿江北的黃、蘄、舒直接威脅到淮西后方,整個淮東和淮西的防禦將不攻自破,兩淮的軍隊只能最後撤至長江,困守在首都一地,原來相持的平衡便很快轉為,南方軍隊的全面被動。

(襄陽城護城河:均寬180米)

況且,蒙古中間一刀還能砍斷了兩淮和川蜀,使川蜀成孤地,江漢平原,這個經濟重地,將落入了蒙古手中,之後,南宋核心地區將面臨逐步被包抄和壓縮的事實。

所以,南宋死都不能讓,拼命派出了很多輪水軍還有其他軍隊支援。蒙古人,看到久攻不下,於是玩起了圍城打援,在支援部隊全部失敗以後,襄陽城真正的成了孤城,真的是彈盡糧絕陷入絕望,最後投降。緊接著,就如上所述,南宋一步步走向覆滅,直到崖山海戰,畫了句號!



對於南宋,襄陽在,則兩淮和川蜀俱在,襄陽失,則天下亡之始也。

這就是為何蒙宋相持之原因了。


那年那兔這些事


襄陽在長江一帶,自古以來是戰略要地。而南宋疆土大多在長江以南,從關中到川西山脈縱橫,這條路線不適合大規模用兵。兩淮地區地勢平坦,但河網密,要想走此必須跨長江,對騎兵來說是弱項。這裡鄰近臨安,南宋有重兵把守。以下是江漢平原,而且是南宋非常重要的糧食基地。拿下江漢平原,南宋將失去糧食來源。因此襄陽是攻下南宋的重中之重。


誠信為貴12aw


襄陽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處於南宋國防的連接點上西連川陝防線!,東接兩淮防線?

如果蒙古攻下襄陽浮漢水入長江可以把南宋撕成兩半,使兩淮防線形同虛設!可沿江直搗臨安!

宋軍守住了襄陽就保住了湖廣,策應了東西的防線!還能依託江漢水運,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


希望的地方1


筆者以為此城此戰最終阻止了蒙滅宋,那值得大寫特寫,然並孿……

崖山之戰,宋之文明之興及一些啟蒙,所餘大漢精英十萬盡卒,歷史學家中有留下崖山之戰再無華夏之說,想必是有深刻內涵與深切之痛……

文明之斷也。

所以此城此戰最終沒有免除宋之滅,實屬沒歷史之意義之研。抱歉。


光明進


說明兩軍不信任並沒有解除,只是最低層級的接觸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