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吉柴文化廣場”成了“網紅”地兒 佔地約1萬平方米


長春“吉柴文化廣場”成了“網紅”地兒 佔地約1萬平方米

建成後的“吉柴文化廣場”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長春“吉柴文化廣場”成了“網紅”地兒 佔地約1萬平方米

吉柴榮耀主題區的柴油發動機雕塑。

長春“吉柴文化廣場”成了“網紅”地兒 佔地約1萬平方米

吉柴空間記憶區將老廠房輪廓描繪出的紅色金屬管件。

長春“吉柴文化廣場”成了“網紅”地兒 佔地約1萬平方米

地面的浮雕。

從出生到參加工作、成家立業、兒孫滿堂,72歲的張祥英一輩子都沒離開過二道區柴油機廠這一帶。像許多老員工一樣,他是地地道道的吉林柴油機廠人。經歷過吉林柴油機廠的輝煌也經歷了它的頹敗,如今早已經退休在家的他,回憶起過去的事兒,還是滿肚子的柴油機廠故事。平時,他和老夥伴們都喜歡到家門口的小廣場去溜達,不久前,這個小廣場被改造得煥然一新,原本空曠的空地上建起了“吉柴文化廣場”,大家記憶中跟吉林柴油機廠有關的發動機、零件、廠房……在這個主題文化廣場都得到了場景重現。

6日,記者來到這裡看到,廣場內的道路、路燈、雕塑,就連樹木下的護土板都無不具有工業的氣息,走在這裡就彷彿看見一個時代工業的印記。

從小到老見證它的變化

“我可是地地道道的柴油機人,這裡的變化真的太大了。”當日上午,張祥英聽記者問他吉林柴油機廠的故事,一下子興奮了起來。

在老人的介紹下,記者瞭解到,現在大家口中的柴油機廠成立於1950年,是當時號稱全國排行第二的國有軍工大廠。那個時候,它的代號是國營六三六廠,位於二道區腹地,以東盛大街為界,東側是企業的生產區,西側為生活區。由於它是建國以來長春市柴油機、鍋爐行業的第一家企業,也是製造和修理高端柴油機的大型骨幹企業,因此吉柴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曾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坦克用高速柴油發動機。之後,這裡又研製開發出各種船艇用高速柴油機,填補了我國國防裝備多項空白,代表了建國後柴油機工業的發展水平。

那個時候,這裡因為產生過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長春市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長春市相當數量的居民提供長期、穩定的就業機會,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文化。經歷了那時的輝煌,企業在進入市場經濟後,由於軍品任務驟減,加之企業不能及時轉軌換型,企業經濟效益急劇下滑,開始進入改造無資金、發展無前景的時期。隨後就是越來越蕭條,曾經的工人紛紛下崗。

“我們可是最早住上樓房的……”張祥英還是對以前的幸福念念不忘。那時,“柴油機廠宿舍”成為最讓人羨慕的地方,一排排三四層高的樓房,整齊地在一起甚是好看。隨著廠子的頹敗,房子在時間的洗禮中越來越舊,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差。“以前的老同事、老夥伴都不願意住這裡了,大家都嫌棄這裡太破。”話音剛落,老人就笑著說:“現在,搬走的那些老人又都搬回來了,因為我們現在這裡太好了。這不,眼前的小廣場就老稀罕人了。”看著眼前新改造的廣場,老人很是喜悅。如今,這裡成了一代吉柴人新的回憶地。

對於眼前的變化,82歲的王興山也有話說。他告訴記者,1964年,他畢業分配到這裡工作,從一線技術員到高級工程師,學習機械的他在這裡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說起那時的事兒,老人笑著說:“那時候在柴油機廠上班,找對象老吃香了。”聽他這麼說,一旁的老伴抿嘴笑了。那個時候,家屬區這裡也有小廣場,但沒有現在大,大家茶餘飯後都喜歡到廣場坐會兒、聊會兒天。後來,廣場越來越舊,經歷了幾次重修。

“今年5月份開始重修的時候,我就天天來看。”老人說,從這裡被圍起來重修開始,他就特別關注。有一次,在現場施工人員手中的圖紙裡看到廣場的變化,就特別喜歡和期待。“現在這裡改造得太漂亮了,工業文化氣息很強。”老人興奮地說。

廣場內的景兒就是一段歷史

你想知道這裡變成什麼樣兒了嗎?那就跟著記者一起走進東盛大街與阜豐路交會處的“吉柴文化廣場”。在這裡,第一眼就能看到一股工業金屬風,道路、路燈、座椅、健身器材、浮雕,就連樹木下面的樹篦都充滿了工業氣息。雖然天氣寒冷,但來這裡休閒健身的市民仍絡繹不絕。

為了讓人們對歷史記憶有追溯、日常休閒娛樂健身有需求,這裡的區域環境大幅改善,整個廣場通過起伏的地形劃分出吉柴影像記憶區、吉柴空間記憶區、吉柴榮耀主題區3個個性鮮明的區域。

位於廣場東北角的吉柴影像記憶區有一組“照片牆”,走近採用穿孔鋁板燈箱設計而成的“照片牆”一看,多張歷史老照片通過穿孔鋁板空洞的疏密呈現出來,有生產的照片、有老廠房的照片……將吉柴的歷史映刻其上,以現代的材料和手法來體現吉柴歷史,現在與過去在這裡交匯碰撞,給人以趣味的感受。同時,穿孔鋁板也是燈箱,晚間燈光能通過穿孔照射出來。“晚上這裡更漂亮。”正在廣場溜達的居民高興地跟記者介紹。

“設計師通過查找吉柴歷史文獻,找到了原來吉柴老廠區的佈局平面和一些核心廠房的老照片,才有了現在的創意。”二道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在吉柴空間記憶區對記者說。

她告訴記者,原來的吉柴老廠房目前都已消失,現在這裡是萬科藍山小區。為了喚起大家曾經的回憶,設計師通過查找吉柴歷史文獻,將老廠房進行微縮,用紅色金屬管件描繪老廠房輪廓,將吉柴老廠區核心區域的空間關係以一種寫意的方式進行重現。

同時,還通過紅磚鋪地,圈出每個廠房的佔地區域,通過紅色金屬管件勾出廠房的輪廓,以一種淡化甚至即將消失的姿態,喚起吉柴人甚至市民對吉柴廠的記憶和懷念。同時,這塊區域擺放了健身器材,成為市民主要的健身區。“老廠房雖然沒有了,但是看到這一個個將老廠房輪廓描繪出的紅色金屬管件,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過去。”在吉柴空間記憶區,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居民們深有感觸地說。

在吉柴榮耀主題區,記者通過濃縮的造型看到,這裡作為老工業基地有著怎樣輝煌的歷史。吉柴榮耀主題區的核心是一處廣場,通過一個弧形擋牆和微地形圍合而成。這裡佈置了一個巨大的柴油發動機雕塑和吉柴廠歷史的綜述,弧形擋牆外側包裹著紅色的鏽板,只要沿著它走一圈,就能一目瞭然地瞭解吉柴廠的發展歷史和成就。

“隨著太陽的升起和降落,金屬鏤空板會依次將時間投影到擋牆上,彷彿將吉柴的歷史濃縮成一天。”二道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瞭解到,4塊鏽板為一個時間單元,前3塊板上為鏤空的文字敘述,最後一塊板上設置了主題浮雕。同時,每個單元起始有一個垂直於擋牆的金屬板,鏤空刻著這個單元的時間跨度。從建廠到現在一共有8個時間單元,市民沿著擋牆走一圈,就能看到整個吉柴廠的發展歷史和取得的歷史成就。同時,隨著陽光的照射,表現時間跨度的8片垂直於擋牆的金屬板會依次將時間投影到擋牆上,彷彿將吉柴廠的歷史濃縮到了一天。隨著太陽的升起和降落,紅色鏽板上的吉柴廠歷史也在前進,週而復始,象徵著吉柴的歷史和文化永不消失。

這裡成為居民共同守護的“家”

“現在環境好,我們可得好好愛護。”採訪的時候,許多來這裡溜達的居民都表達著同樣的聲音。

記者瞭解到,“吉柴文化廣場”佔地約1萬平方米,原來這裡被練車場和小商販佔用,環境混亂,噪聲嘈雜,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2017年,為了徹底改善區域環境,增加周邊百姓的休閒空間,二道區政府出資購買了此地塊權屬,建成後的“吉柴文化廣場”融合了老吉柴歷史文化印記,將這裡打造成我市首個工業文化主題廣場,為周邊居民打造一個集休閒、娛樂、歷史韻味濃厚為一身的休閒廣場。項目從今年4月開始建設,10月末竣工並開放。

二道區東站街道吉柴社區副書記張慧告訴記者,廣場建成後,為了持續保持這裡的美麗,社區加大了宣傳力度,號召居民從自身做起愛護廣場。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長加大了巡邏力度,對於出現的非法廣告在第一時間清理。對於附近市場的商戶也加大宣傳力度,杜絕一切流動商販在廣場內出現。“眼前的環境來之不易,我們一定得愛護,可不能把政府花大價錢建設的這麼漂亮的廣場弄亂了。”在健身器材區,一位老人一邊壓腿一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