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白蛇書童,緣盡成龍


民間故事:白蛇書童,緣盡成龍


在不少民間傳說中,都有蛇化龍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蛇的故事。

在清河鎮有一個陳員外,樂善好施,在清河鎮頗具口碑。陳員外膝下一子,十歲左右的年紀,名喚陳松,雖是老來得子,但陳員外並不嬌慣,自小學習四書五經,人倫常理。

一日,陳松出門玩耍,剛到門口,見一條蛇爬出,此蛇通體雪白,兩個眼睛異常犀利,見到陳松,卻也不怕,陳松自小也沒有見過多少動物,竟也沒有一絲恐懼,於是一人一蛇,四目相對,陳松覺得很有意思,便拿了一根樹根逗它,這條小蛇,竟然與他玩耍起來。

此後,每當陳松閒暇之餘,小蛇便會出來與他一起玩耍。陳松偶爾會拿一些東西餵它,一人一蛇相處的倒也融洽。時間久了,被陳松的私塾先生髮現,告知了陳員外,陳員外倒也沒有多在意,只道是松兒可能是因為一個人讀書太孤獨的原因,於是決定給陳松找一個伴讀書童。

這日,私塾先生起草的招書童告示剛剛貼到街上,就見一十歲左右少年過來揭榜。說自己可以勝任陳家少爺的伴讀書童。於是管家帶著這個少年去見了陳員外,陳員外見少年彬彬有禮,相貌清秀,雖是十歲孩童,言談舉止卻絲毫不見拘謹,於是詢問少年家室,少年道:“我名叫柳雲,自小父母雙亡,寄養在舅舅家,雖不曾吃苦,卻也想要自力更生,今日見陳府招書童,我自小也習得幾年書,於是決定來試試。”陳員外聽完不禁心生憐憫,於是把柳雲留了下來。陳松見柳雲與自己年齡相仿,又很有眼緣,於是答應下來。

自此,柳雲便留在了陳府,整日陪陳松讀書,伺候起居,把陳松照顧的無微不至。那柳雲異常聰明,過目不忘,再則陳松由柳雲陪著,學習倒也勤懇。只是不見了那條小白蛇,陳松偶爾想起,不面失落。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陳松柳雲均以成年,個個相貌堂堂,英俊不凡。這日二人同赴科考,雙雙中榜,揭榜這日,二日高興,喝了一個酩酊大醉。次日清晨。陳松被身邊一個涼涼的東西凍醒,睜眼一看,不見了柳雲,卻見一條蛇躺在自己身邊,陳松不禁大呼,那條蛇聽到動靜,也驚醒過來,搖身一變,不是柳雲是誰。

小白蛇見自己漏了真身,急忙下跪道:“少年,我本是山中修煉了一千年的白蛇,那日下山渡劫化龍,正巧遇見少爺你,我知咱倆有緣,遂捨棄化龍的機會,與你一起,又見老爺招書童,於是幻化人形,化名柳雲,為的就是能夠伴少年左右,了了這一世的兄弟情緣。十年來,承蒙老爺少爺關照,如今少爺既知真相,如若嫌棄,我自當離開。”說完轉身就走。

陳松急忙上前拉住:“柳兄,十年來你我情同手足,你對我照顧有加,我豈能不知,當日小蛇不見,我還失落了好一陣,柳兄不該瞞我至此,如若不棄,你我今天便結為兄弟如何。”柳雲大喜,接著答應下來,二人當天結為異性兄弟雙雙回了陳府。

這日,陳松上街,只見對面走來一個和尚,徑直走到陳松身邊,道:“施主,貧僧乃是一雲遊四方的和尚,路經此處,見你府中有異樣,便想著過來看看,又見施主面色不善,敢問施主府中可還有和你終日為伴之人?”陳松不知和尚目的,便說道有一位兄弟,和我終日相伴。這是和尚道:“不瞞施主,你的那位兄弟,是隻修煉成精的蛇,未免它以後為禍人間,施主只需把這道符貼上它的額頭,貧僧便有法子制住它,到時候它的內丹,財寶,你我二人平分,從此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如何?”陳松 大怒:“你這妖僧,你乃一出家人,本應修身養性,與世無爭,卻不知你這妖僧竟是個貪圖榮華富貴的小人,莫不說我這兄弟不是妖精,就算是,我也不與你這妖僧同流合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等小人,趕快滾開。”

老和尚聽完大怒,正要發狠,只見柳雲從後面走過來,老和尚拿符就向柳雲拋去,只見柳雲把符接在手中,呵呵一笑,撕得粉碎:“你這妖僧,我已是遊仙軀體,又豈是你這妖僧鬥得的,”說著手起刀落向老和尚腰間砍去,和尚腰間中刀,慌亂逃離。柳雲也不追趕,由他去了。

柳雲拜倒在地,對陳松道:“剛才少爺所說的話我在後面都已聽見,少爺胸襟廣闊,一身正氣,不愧為讀書人,將來為官,定是清廉之人,劉某不才,願助少爺造福百姓。”

後來陳松官職朝廷宰相,首輔大臣,為官清廉,流芳百世。柳雲伴隨左右,直到陳松百年之後,遂離去,第二日傾盆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柳雲化龍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