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两人的付出模式

一个人对待另一个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认为对的、好的、有用的;另一种是以对方希望的方式对待。

这种方式是需要心理能量的参与,如果,不付出心理能量,那么就会回归到第一种情况。

这两者之间,第一种情况是最普遍、最正常的情况。这是符合自己的经验与经历的,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去改变的,也就是说,对于这种相处方式已经轻车熟路了,这种对待他人方式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与他人这样相处时是自我感觉比较好的,如果这个时候改变对待一个人的方式,会让其自己痛苦,因为改变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心理上的能量。

恋爱中两人的付出模式

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来源于,小时候获得的客体行为内化,也就是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对待他的,他把这个对待翻译成自己理解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个人拿了一个水果,每次都告诉你,这是什么水果,于是你就把这个水果的形象内化到自己的记忆中,当下次见到这个水果的时候,就会直接说出这个水果的信息。

比如:小的时候,孩子在家庭中看到了父母的相处模式,于是就会把父母之间或者父母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以后就会以这个内化的内容为“模板”与他人相处,但这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改变,或者与重要他人相处时发生改变。

恋爱中两人的付出模式

对于第二种情况,以他人希望的方式对待他人。

如果,他人希望的方式和自己原有待人方式相一致,那么就不需要进行改变,可以很好的相处沟通。如果,不一致,就需要进行改变,需要付出心理能量才能去做到这一点。

就如两个人恋爱,在热恋期间都可以相互包容对方,但热恋期过了之后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并不是因为,时间长了暴露的问题多了,而是对待感情的付出少了。

在热恋期,两人都会付出自己的心理能量,去调整、原谅对方的不足之处,处理自己的不愉快。但热恋期过了之后,两人之间情感回归平淡,很多人都不再为这段感情付出心理上的能量,而是把能量转回到自己身上。

恋爱中两人的付出模式

之前也说过,不管是恋情还是婚姻中的爱情,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进行维护的,这个维护就是付出自己的心理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爱”。

如果在恋爱中出现一方按照自己的方式付出,而这种付出又不是对方所需要的情况,那么在日常情感的交流中就会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而这些矛盾可能会造成两人最后的分开,因为这些造成了情感上的无法沟通。如果想要情感沟通继续,就要做出改变,改变可以是一方改变去符合另外一方,也可以是双方都去改变达到沟通的目的。

恋爱中两人的付出模式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是两人都去做出改变,而不是一个人改变自己去符合另一个人,因为就改变而言是需要力量的支撑,而这个力量就是对对方的“爱”,因为“爱”而去改变,改变因“爱”而发生,却又反过来给自己“爱”的力量。

如果单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改变的力量是不够的,甚至会在改变中丢失了自己,最后不但失去了爱情还会迷失自己,让自己更痛苦。

对于爱的付出问题:想要去付出爱,就要本身拥有足够的爱,如果没有足够的爱,便无法给别人爱,即使给了他人爱,也是一种需要翻倍回报的,如果对方没有及时或者翻倍回报,就会有被欺骗的感觉,产生挫折感,不再进行付出,而是开始疯狂的去索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