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市企业创始人经常会出局?

benclinton


企业创始人出局其实是资本的一种操作手段,超过99.9%的创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困境,最终倒闭的数不胜数。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如此艰难,当你有着很强的技术产品,有着不错的营销渠道,但是创业初期总需要资金的支持,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就很有必要了。

而互联网行业基本被阿里、腾讯、百度、滴滴等巨头企业占据,资本市场“控制”在他们手中,他们不仅在积极运作自身企业的业务,同时还积极进入到投资领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投资,以获得市场优势,同时获得高额的回报率。他们看好你的公司才会给你投钱,而一旦市场缺乏盈利能力,他们就会选择迅速出局,以避免损失。像从去哪儿到快的,从摩拜到饿了么等等,创始人被出局后,企业会立马进行了重组。而现在股市暴跌,资本出手的时候更加谨慎,创业企业的生存环境更艰难了。

公司的创始人其实对公司的状态最为了解,他们在执行决策时会更有效,而当企业进入资本控制阶段后,企业能以新的运作模式来发展是最好不过的,稀释创始人的股权对于其后来进一步控制公司是很有利的,一个阶段内可以经营好公司并不代表其在之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管理好公司,“择贤而仕”也是一种策略。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出局是很常见的,看上去也是成功的,去享受生活或者开启新的创业也都有资本。


天方燕谈


江湖从来都不平静,资本的介入、企业的合并,都是一把双刃剑,带来转机的同时也带来隐患。

创始人离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部原因,还有内部的争斗、业绩不被认可等原因,但的确很少有人自身想离开一手带起来的“孩子”。

2012年3月,优酷土豆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优酷和土豆在新公司分别占股71.5%和28.5%,土豆可作为独立品牌继续运营。2012年8月,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宣布退休。之后,投身了电影领域。

2016年4月,合一集团(优酷土豆)宣布依据2015年的合并计划,与阿里正式完成合并交易。合一集团由此成为阿里旗下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古永锵已经失去了对合一集团的控制权。王微含恨离开土豆之后,古永锵也面临着出局,情景是何等的相似。

2016年,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前CEO秦致退出董事会,由平安信托方面的康雁和王俊朗出任新董事,后面两人分别为汽车之家现任总裁和CEO。

短短时间里,平安就完成了对汽车之家的高层大换血。至此,汽车之家彻底易主,改姓“平安”。

尽管汽车之家是李想一手创办起来的,但其股份被稀释到2.6%,离开也是必然的。李想与汽车之家的缘分宣告终结,而“车和家”却被其紧紧掌握在手中。

那么创始人如何才能做到不被踢出局呢?

第一种方式就是绝对控制,占股三分之二以上。

第二种就是相对控制,占股50%以上或者相对占股最多。

第三种就是一票否决权。

不过这些方法都是说起来容易,谁都不想自己的股权被稀释,但有时候又不得不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


独角兽工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改革开放早期那种摆个地摊就能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的现象越来越少。创始人从创立企业第一天起就要开始融资,在融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股份的稀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创始人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最终导致创始人出局。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导致创始人出局。

  1. 对赌。创始人为了急于融资,摆脱企业发展的困境,违背企业的发展规律盲目与资方对赌,这种做法会将企业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2. 创始人在融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未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或表决权授权协议。
  3. 上市后企业在资本面前变得透明,很容易遭遇野蛮人敲门,被资本大鳄恶意攻击、收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