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以清朝的国力是不是八个国家联合才能打败?

此间春来早


1894年的甲午战争,便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日军实力要比清廷强,更何况,拿了清廷两亿多两白银的日本,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实力,远胜于当时的清政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一是义和团,二是慈禧颁发的《对万国诏书》,向十一国宣战。

之所以是八国联军侵华,而非单独的某一个国家,自然不是惧怕清政府的实力,而是这些列强都想从清政府这里得到某些好处。

我们可以看一下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城的人数:

联军大概在两万人左右,其中英国的三千军队,大部分是由印度人组成的,还包括部分香港和威海卫华人;法军的八百人,主要是由越南人组成的;美军的两千一百多号人,也有很多是菲律宾人;意大利的五十三个人,除了一部分来自意大利本土,也有一些是水手所组成的。


而实际上,只有七个国家进犯北京,德国只是作为象征性的掌旗手。

8月13日,联军进至北京城下;14日,北京失陷;次日,慈禧带光绪帝仓惶出逃,逃亡途中还不断指令李鸿章等人与洋人议和。

而联军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死伤635人(也有说死伤四百余人,其中日军三百余人),还损失几门“列低炮”(毒气炮)。


那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仅仅是因为清廷武器装备的落后所导致的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当时俄国有个记者,叫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这样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八国联军侵华时,有很多守将直接逃跑,慈禧也向西安逃去,致使守城官兵未开一枪,弃城而不顾,致使北京城沦陷。

此外,南方的军队,因为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没有介入到这场战争;天津袁世凯有近万的新编精锐陆军,在此场战争也未参战。


所以说,这场战争的失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清政府的内部制度的腐败。

不知道您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


金兔历史


这些相邀,很显然打败当时的中国很容易,八国联军军队主要是日俄,其他国家只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

失败的原因不是国家强弱决定的,主要是体制决定,资本主义共和体制对封建帝制具有先天优势,战争胜负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反观大清国的形势,统治者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果站在宗室的立场上看,国穷民弱方可有效统治,要强大必然动摇皇权根本,丧权辱国至少还能维持统治,基本上就是要求好名声就是身死族灭,要想活着必然要千夫所指,这个应该不难做出选择。

那个时代,义和团造的孽估计比洋人少不了。


约翰的甲壳虫


很显然,当时八国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力打败满清。


泡泡鱼253721686


不是了,一个小日本儿就搞坏了!关键是有李鸿章!好在老李不久就死了,要不还有第二次!现在日本人还把李鸿章当祖宗供着!


弓目


当然不是,这个时期的清朝已经很落后了,八国联军过来只是把中国当成一个蛋糕,他们都想来分一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