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司马长史


当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崛起之后,殖民体系就一定会面临不可持续的情况。

英法等国能够在工业革命中占的先机,靠的就是在海外大量的殖民地来供应原材料与劳动力,提供市场与商品倾销地。所以当德国崛起之后,发现自己只能依靠国内市场来实现工业化自然不可接受的,所以一战爆发了。

一战结束后美国走向了前台,并且逐步的在国家实力上超越了英法等国,但是以英法为核心的殖民体系并没有因为一战而彻底瓦解,英国仍然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和最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并没有被彻底摁死的德国,革命成功后的正在实现工业化的苏联,以及在一战中并没有获得足够多利益的日本,与美国一道都有瓦解英法殖民体系的动力。

因此就算没有二战,美苏日等国也会积极策动英法殖民地独立来实现瓦解殖民体系这个目标。

更何况那个年代左翼运动风起云涌,如果没有二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共产主义革命洗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Damon小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轴心国裹挟着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仆从国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开始到1945年9月2日结束,和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等等国家为首的世界各国组成的反法西斯联盟进行了长达六年的世界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从亚洲到欧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可以说是人类史上最空前浩大的世界大战。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会显得相对的缓慢,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坦克,重炮,航空母舰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也就不可能有联合国的存在,以色列不可能建国,美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唯一霸权的国家,甚至中国的东三省,极有可能现在还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如果,否则喷气式飞机,原子弹,导弹,火箭弹,冲锋枪都不可能那么快出现。一战后的世界各国已经是千仓百孔,经济更是风雨飘摇,没有二战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很难想象,世界的格局也真的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何时再出诸葛亮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欧洲大陆的德国和法国历史上是一对老冤家,打来打去谁也没打服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来源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点燃了积蓄已久的欧洲贵族与平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仇恨的话,不如说是战争的胜利方对欧洲强国德国的压迫,肢解了自铁血宰相禆斯麦统一的普鲁士德国,还解除了德国的武装力量,失去了德国经营百年的海外殖民地,限制了德国工业只能有限发展,也使奥匈帝国与其从此分离。地缘战争的失败,第一次直接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和国际压迫,作为尚武的普鲁士人,不甘束缚的德意志民族,多么渴望重新站起来,恰好这时出现了一个叫鲁道夫.希特勒的人,凭借极具煽动力的口才赢得了大选,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通过一系列操作,最终成为独裁者。

希特勒疯狂的叫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日耳曼人的血统是最纯洁的血统!必须通过战争手段重塑德国的生存空间!一个雄心勃勃的战争计划开始展现在世界地图上……一系列的扩军备战、一场大战的消烟正在欧洲大路上空弥漫。

1939年9月1日 ,德国向波兰进攻……德国向法国进攻……德国向英国进攻……德国向东非进攻……德国向苏联进攻……与此同时,亚洲的日本向中国进攻……日本向东南亚进攻……日本向美国的珍珠岛进攻……第二次瓜分世界的大战销烟四起!

一场本不属于美国的战争,迫使美国出兵欧洲,向德国宣战!出兵亚洲,向日本宣战!雅尔塔会议、开罗宣言,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他们成了一个战线——同盟国;法西斯方面,希特勒、东条英机、墨索里尼成了一个战线——轴心国。

两大集团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

大家都知道结果了。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敌我双方都是殊死搏斗,到处都是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积如山,到处都是生灵涂炭。

这就是战争!

最后的结果,轴心国战败。

希特勒自杀!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墨索里尼被人民处死!

这就是战争狂人的下场!

战后需要重建,战后世界也分成了两大阵营,即由超级大国美国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超级大国前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虽然如此,但也出现了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联合国设立了五常,即美、苏、英、法、中,它们拥有对国际事务的否决权。联合国的设立,重新建立了世界新次序,国际争端和国际问题都可以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可想像的事情。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不可能出现持久和平,国际争端不可能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可能经常发生战争,很多国家不可能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联合国机构的成立,为人类走向文明,学会包容指明了方向!

结语:战,是为了和。

以和为贵!



楼兰恨歌


不打二战,一战之后的格局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