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贾平凹、陈寅恪,历史上还有哪些特别容易读错的人名?

馨馨话语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容易读错的人名太多了,数也数不清。时间越古老,奇葩姓名越多,就越容易读错,有的甚至被以讹传讹,读错的人多了,错的也便成了对的。

女娲,补天造人之神,音nǚ wā,不是“女蜗”。

颛顼,黄帝之孙,音zhuān xū,不是“瑞项”。

嫘祖,发明养蚕的神,音léi,不是“螺”。

鲧,大禹的父亲,音gǔn,不是“系”。

皋陶,大禹的大臣,音gao yáo,不是“陶”。

妺喜,夏桀的王后,音mò xǐ,不是“妹喜”。

老聃,即著名思想家老子,音lǎo dān,不是“老耳”。

伯嚭:春秋吴国大臣,嚭,音pǐ,不是“喜”。

石蜡,春秋卫国大臣,音shí què,不是shí là。

郭隗:战国时期燕国人,音wěi,不是“鬼”,也不是“槐”。

嫪毐,战国时期秦国宦官,音lào ǎi,不是“谬毒”。

范雎,战国时期秦国相国,音jū,不是睢(suī )。

李悝,战国时期魏国人,音kuī,不是里(lǐ)

冒顿,汉初匈奴单于,音mò dú,不是“mào dùn”

郦食其,汉初开国功臣,音lí yì jī,不是lí shí qí,这个实在太难读了。

荀彧,东汉末年曹操谋臣,音xún yù,不是“苟或”。

甄宓,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之妻,音zhēn fú,不是mì。

蒯良,三国时期刘表谋臣,因kuǎi,不是绷(bēng)。

叶公,成语叶公好龙的主角,音shè gōng,但讹以传讹,变成了“shè”。

兀术,金国大将,音wù zhú,不是“shù”。

万俟卨,南宋奸臣,陷害岳飞,音mò qí xiè,不是wàn sì wō,估计很多人不会读。

仇英,明朝画家,音qiú,不是chóu。

查良镛,笔名金庸,著名作家,查字音zhā,不是chá。

蒋光鼐,抗日名将,鼐字音nài,不是dǐng。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容易读错或者很难读的姓名?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其实,读贾平凹〔ao音奥〕没错,《辞海》和《汉语大词典》里,都是这么注音的。只是贾平凹小时候村里人都叫他平娃,好些方言里凹字也读作〔wa〕。关键是平娃上大学的第一天,老师点名,点到他时,他站起来回说:老师,我叫贾平娃。老师通常是很尊重学生意愿的,再说命名权归个人,他人无权干涉。于是,就假平娃了。陈寅恪的恪字,本来就是多音字,大众普通的用词是恪〔ke音克〕守,于是很多人读陈寅客,你要是读别的音,很多人还会纠正你,说你读错了。当然还有喊陈寅各的,这些人读字就喜欢读半边。其实,知道的人不读陈寅各,也不读陈寅客,读陈寅雀。因为陈寅雀属鸡,鸡就是雀儿一类,鸡的祖宗是始祖鸟,始祖鸟不就是雀儿么?

还有哪些字容易读错呢?暴露的暴字就错得极普遍,大家都读作〔bao音抱〕,其实书典里注音是〔pu音铺〕。可是,自从最早的那个播音员说抱露之后,全国人民都说抱了,不管它是不是曝晒或曝光,还是爆炸爆棚,一律抱之不误。你要读铺露,人人都会指责你没文化。唉😭!没办法,好吧,咱也抱吧。读书人又有一大半通常心不在马🐎,读些别字有什么稀奇的?反以为骄傲,自以为得意,得鱼忘荃,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君不见网上最有理的人,通常都是写错别字最多的人么?

小时候看小人书,说新疆有个地方叫龟兹,以为是乌龟兹了,后来老师纠正了。还有尉迟恭,尉迟敬德。以为迟到了要恭喜,还要安慰。老师又纠正了。呵!是玉尺公啊?秦始皇的妈咪喜欢嫪毐,尿毒症么?后来老师又纠正了,不是尿毒症,闹爱惹的祸。中学时的体育老师是个塌鼻梁,根本就没鼻梁骨,仅仅在唇上有鼻球和鼻翼。喊口令:踏步踏?我们全体男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塌!女生都笑得在地上打滚,甚至还有小便失禁的,往厕所跑。后来体育老师去上海做了整容,找回了鼻梁骨。还有个光头的肥胖物理老师,初来乍到时自我介绍,在黑板上写‘‘郑懋业’’,有女生问:中间那个字是个么字?老师说:对了!它就是么字,我就叫郑么业。谢谢所有的老师诲人不倦!

后来没老师教了,只好自己读书。张飞胡,邓艾吃。说张飞胡搞,是个大逗比。邓艾是个结巴,所以有成语:期期艾艾。但是怨艾是不好的,(怨艾)愿意才对。明四家之一,有个叫仇英的。仇恨英国么?不是!是恳求英雄。用不着求英国,现在英国得求咱中国,美国也有求咱中国的地方和时候。唐朝时有左仆射、右仆射,是皇宫里的大官。这个射字呢不读骑马射箭的射,得读耶。欧耶!有姓欧的和姓区的。复姓欧阳,单姓区,读音相同。


华中小隐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名字容易被读错的名人人名,有些字不仅容易读错,还有可能因为少见读不出来,本文简要列举几个供大家参考。

1、皋陶,拼音为:gao yáo。相传为舜、禹的大臣。不是陶瓷的陶。

2、叶公:拼音为:shè gōng,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最初应读成“射”,但是后来都读成“夜”,读的人多了也就将错就错,所以读“yè”没有问题,错的成了对的,原来正确的反倒不用了。

3、于頔,拼音为yú dí。唐朝襄阳节度使。很多人喜欢听南山南这首歌,但是知道其演唱者马頔怎么读的人真不多。

4、金兀术,拼音为jīn wù zhú。完颜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有多少人读作shù?



5、万俟卨,拼音为:mò qí xiè。南宋初年宰相,大奸臣,秉承秦桧的意思诬陷岳飞入狱。这名字读音太奇葩。

6、元稹,拼音为:yuán zhěn,不是zhēn。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7、石蜡,拼音为:shí què,而不是shí l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

8、岑参,拼音为:cén shēn,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不是参差不齐的参,也不是参与的参,而是人参的参。

9、沈垚,拼音为:shěn yáo清代学者,性沈默,笃精汉学,足不越关塞,而好指画绝域山川。

10、 辛旻,拼音为:xín mín,唐代武将。我有很多同学名字里面有旻字,我还以为读文。

11、 甄宓,拼音为:zhēn fú。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的生母。我也是看了《军师联盟》才知道这么读。



12、 老聃,拼音为:lǎo 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13、 王淦昌,拼音为:wáng gàn chāng,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4、 王大珩,拼音为:wáng dà héng,“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5、 何祚庥:拼音为:hé zuò xiū,当代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乍一看还以为是何祚麻。



16、 周慧珺,拼音为:zhōu huì jùn,中国当代女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珺很容易读成第一声。


理工科直男


题主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贾平凹是合适的,因为“凹”字系多音字,其一为嗷,其二为洼,贾平凹的“凹”应取第二个读音。名从主便,这事儿由他自己说了算。

但陈寅恪就不一样了。“恪”字只有一个读音,即客,不可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个名人的方言土语就保留一个异读,谁也不应该有这么大面子。否则即墨的“墨”为什么不读成“米”?所有即墨人都这么读。事实上,陈寅恪本人生前也曾经表示过,就应该读成“克”。

附:容易读错的古人名

1、燧人氏:燧,音suì,相传燧人氏曾“钻木取火”。

2、伏羲氏:羲,音xī,相传伏羲氏曾教人结网、捕兽、捕鱼等。

3、仓颉:颉,音jié,相传他创造了文字。

4、嫘祖:嫘,音léi,人们把养蚕、缫丝的发明归功于嫘祖,奉她为“先蚕”。

5、鲧:鲧,音gǔn,传说尧曾命鲧治水,结果失败,又命他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6、宋襄公:襄,音xiāng,春秋时五霸之一。

7、齐桓公:桓,音huán,春秋时五霸之一。

8、范蠡:蠡,音lǐ,越王勾践的谋臣之一,即陶朱公。

9、伍员:员,音yùn,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10、伯嚭:嚭,音pǐ,春秋时吴国的大臣。

11、郭隗:隗,音wěi,战国时燕国人。

12、高渐离:渐,音jiān,战国时燕国人。

13、樊於期:於,音wū,战国时秦国将军,后逃亡燕国,荆轲刺秦


五次方物语


汉字精深而悠久,古人取名讲究,加上忌讳,不少名字生僻,易读错。举些例子,大家感受下。


马日磾:“日磾”读音:Mì dī,不是“日碑”。

东汉末大臣,曾位居太尉、太傅,与年轻的曹操交好。其名来自匈奴王子金日磾金日磾,原匈奴休屠王太子,在汉武帝时归汉,曾与霍光、桑弘羊等辅助汉昭帝马翁叔仰慕之,故更名日磾


万俟卨:读mò qí Xiè

南宋奸臣宰相。受意于秦桧,诬陷岳飞。后与秦桧争权遭到打击。秦桧死后,万俟卨被召回京任职,继续执行投降政策。万俟卨谥号忠靖😆。


袁隗:隗读wěi

东汉太尉、太傅,袁逢之弟,袁绍和袁术之叔,四世三公之贵。董卓进京,袁隗称病在家。后袁绍手持朝廷符节逃跑,袁隗被牵连,遭杀害。

刘长卿:长读zhǎng

尽管chang很顺口,可是错的。古人多仰慕先贤,据说大诗人刘随州仰慕司马相如,司马又仰慕蔺相如。后者为相,百官之长(zhǎng),故司马取字长卿)。 另,刘长卿字文房,根据古人取名尿性,读zhǎng:文房对长卿。



高渐离:渐读jiān

战国末燕国人,荆轲好友,音乐家,擅击筑。易水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后刺秦王。荆轲败,高渐离隐于市,后被发现。秦王请击筑。演奏间,被弄瞎眼的高渐离以筑砸秦王,后被杀。


伍员(伍子胥):员读yùn

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末吴国大夫、军事家。据考:“贠”作姓氏读yùn。员同贠,即“贠”的另一读音,写法不同。伍员伍贠(yùn)就是伍子胥。

南宫适:适读kuò。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学生。南宫适慎言,尚德。《论语·宪问》后,孔子感慨南宫是尊崇道德的君子,后把侄女嫁给了他。

另,唐有诗人高适shì,后有胡适shì,上述的“适”是“適”之简化。南宫之“适”(同“扩?”)为古字读kuò,多用于人名。所以,古人名中凡含“适”字,都应读适kuò


上弦月M


历史上容易读错的人名,少数民族是重灾区,冒顿单于不能读“”也不能读“”,要读(mò dú),同理,“单老师说单于不会骑单车”,这三个“”发的是不同的三个音,单于的“”发的是“ chán”。呼韩邪单于的邪字也不能读“”,而是读(yé );伊稚斜单于同样也不“鞋”,这个斜字读音是( chá)。单于的老婆们的名称也够别扭,叫做“阏氏”,读音为yān zhī(同胭脂)。

在被单于一家子逼疯之前,我们把目光转回华夏地区。

跪在岳王庙前的秦桧的好搭档万俟卨,这三个字要是不熟,大概是一个也读不准的,我总是差点读成“万艾可”,正确读音是mò qí Xiè。岳王爷的死对头金兀术,假如我不是后来听评书改正错误,大概也是会一直把“”读成“树”的,幸亏刘兰芳给我普及了正确发音(wùzhú)。

令狐冲的令字,假如不查字典,我决计是要读成四声的,后来才知道是读二声(音同灵)。

上几张最容易读错的五十个历史人名的图片。


历来现实


其实,我们现在对于很多人名都是因为约定俗称的关系,然后是按照独特的叫法叫的。限于篇幅的原因,我就来分析两个例子。

比如老舍。之前在央视的节目《朗读者》里面,濮存昕在朗读老舍的文章时候,将老舍的“舍”字读成了四声“shè”,由此引发了争议。对于究竟应该读三声还是读四声,迄今为止大家都还在争论。赞同读三声的人,依据的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一本书——《老舍的关坎和爱好》。舒乙在这本书里面说,对于老舍的名字,当时既有读三声的,也有读四声的。

老舍的名字如果读成三声的话,意思是老房子。读四声的话,就是施舍的意思。有人认为,舒乙自己搞错了。其实,三声是施舍的意思,四声是老房子的意思。然后舒乙还说,其实老舍给自己取这个笔名,本意就是施舍的意思。由此,他们认同应该读三声。

认为读四声的人呢,是因为老舍活着的时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人都是按照四声叫老舍的。北京人艺的人认为,如果老舍的“舍”当施舍讲,那应该有个提手旁(因为当时使用的还是繁体字)。所以,大家都按照四声叫,老舍自己也没有反对。

其实,舒乙在《老舍的关坎和爱好》书中有一句话,那就是“老舍自已一直念shè”。如果我们按照遵从本人意见的话,确实应该读四声。

第二个再说一下陈寅恪。现在,大部分人都读“què”,其实,到底是读“què”还是读“kè”几十年来也一直有人再争论。很多曾经与陈寅恪交往过的人都回忆说,大家都是管他叫陈寅恪(què),陈寅恪也约定俗成,遵从了这一叫法。李济之子李光谟认为,què这个音在很多词典,包括《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里面都没有。他认为,很有可能与湖南方言有关(陈寅恪是湖南人),所以慢慢从kè就转化成了què。

但是,陈寅恪自己更认同哪种读法呢?在1940年陈寅恪写给英国牛津大学的英文信件里面找到了答案。在那封信件里面,陈寅恪自己写的是“Tschen Yin koh”这是德文的拼法,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写的是kè。此外,有人发现1946年左右,陈寅恪打算去英国治疗眼疾,在一封写给英国医院的信里面,使用的也是kè的读法,由此,陈寅恪其实更倾向于读kè。

不过,我觉得大家都约定俗成了,也没有改的必要。但是,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以后再当有人读kè的时候,也不要嘲笑人家说读错了,毕竟陈寅恪自己也赞同读kè。

陈寅恪1940年写给牛津的信件


兮兮说事儿


帝喾(kù):五帝之一,颛顼之侄,其子为尧。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帝喾陵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下图为帝喾陵:


范雎(jū):战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字叔,魏国人(今山西芮城),范雎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应侯”,后蔡泽替代了他的位置。

郦食其(lí yì jī):汉高祖刘邦的追随者,自称高阳酒徒,因年少好酒,混迹于酒肆中,陈留县高阳人,西汉开国重臣。


李悝(kuī):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魏国人,担任魏文侯相时主持变法,推行“尽地力”、“善平籴”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稳定市场价格。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由此,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李悝编汇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重农”和“法治”是李悝的两大主张。


刘奭(shì):汉元帝,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昭君出塞就发生在汉元帝时期。

刘衎(kàn):汉平帝,在位五年,死时才14岁,传是被王莽毒杀,平帝死后,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刘炟(dá):汉章帝,光武帝刘秀之孙。章帝尚儒术,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章帝时期人口增长,还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位尤善草书的书法家,后世称“章草”。

刘肇(zhào):汉和帝,章帝刘炟之子。在位时灭匈奴,拓疆扩土数千里,蔡伦造纸术发明就在和帝时期,是较有作为的皇帝。

刘祜(hù):汉安帝,和帝刘肇之孙。他查办的谋反案,导致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自杀。

刘缵(zuǎn):汉质帝,刘炟玄孙,仅在位一年,因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粱翼鸩杀,年仅8岁。

郤(xì)正:三国蜀汉大臣,蜀降魏后,刘禅答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郤正在旁边听着感觉太不像话,回来提醒刘禅下次再见司马昭时要哭着说宗庙在蜀地十分想念故土。谁知刘禅原话将郤正所教背了一遍,司马昭君臣忍不住都笑起来,“扶不起的阿斗”由此而来。后主也以此保住蜀国君臣一世平安。

蒯(kuǎi)良:三国时期刘表制下的谋士,他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略,辅佐刘表实力很是强大。荆楚异主之后,就没有他的消息,应该是不被重用的。

毌(Guàn)丘俭: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将领,一生战功累累,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其都,几亡其国,刻石记功还朝。后司马家族篡魏,忠心曹魏的毌(Guàn)丘俭发动兵变,兵败身亡。

万俟卨(mò qí xiè):南宋初年宰相,遗臭历史的奸臣。是戕害岳飞岳云父子的罪人之一,今岳飞墓前,他和秦桧、王氏、张俊四人的铁铸像已跪了近千年,受尽后世人们的唾骂。


屏山语红楼


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历史上容易读错的人名啊,仔细想想还真不少。

比如越王勾践你怎么读的呀?勾(gou)践是四声,不是一声。快点连续读三遍,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不许笑!

还有一个,玩游戏的你是不是经常大喊刘禅(chan)带干扰,错了!!!人家是刘禅(shan)四声,下一次再遇到这种开黑队友,教教他,“丢人,吾不屑与汝玩”。

你还知道什么容易读错并且很好玩的人名呀,快来分享一波吧。


锤吻镜


🌿樊淤期 [ fán wū jī ]为“荆轲刺秦王”,自刎将首级献上。
🌿夏无且[xià wú jū] 秦始皇的侍医,“荆轲刺秦王”中救了秦王。
🌿郦食其[ lì yì jī ]刘邦的谋士。
🌿冒顿单于[ mò dú chán yú] 西汉时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
🌿伍员 [ wú yún ]就是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金日磾[ jin mì dī ]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赐姓金,后辅佐太子刘弗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